西西河

主题:【原创】医院往事——序言 -- duanjian

共:💬95 🌺133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来觉得大小医院都一样

从那以后才知道,好多小医院(其实不算小了,区一级的)都是请人来做手术的,请的人技术好了还好,请的人二把刀,就祈祷吧。后来聊天听说好多专家都怕让人拉去“擦屁股”,就是下边医院瞎搞,除了事故请专家来收拾残局,而事情往往无法挽回了。叹一个。

又:我一直以为无痛人流不打麻药呢,因为广告说做完手术就可以回家了。汗一个。

家园 我常在手术室混

1.清点器械/纱布等,应该是台上护士的职责,和麻醉师没有关系。器械很少留在病人体内,纱布的话,因为很小量很大,就很难说了。这种情况发生,第一责任人是台上护士,第二责任人是巡回护士,然后是主刀。(根据我的了解,不一定准)

2.术前看病人,要有麻醉术前访视单,主刀也要去看,要写术前谈话,术前小结,如果不去看,这些文书不是都要造假啊。

3.关于麻醉复苏室,一般来说,针对气管插管的,全麻的病人,局麻的一般不要。令尊会守在麻醉复苏室,真是另类的负责的大夫啊,敬礼一个。一般的麻醉师,也许是手术台次太多,都是急匆匆的赶下一台。

手术室有时真的就像流水线一样。呵呵。

家园 我就在医院上班。

医院真是一个负面情绪很多的地方,令尊的心态真好。

家园 代表医院信息科给您送一朵花。
家园 有些细节我表达可能并不准确

应以专业人士的意见为准,感谢您的指正。

本来这些事写之前向当事人求证一下为好,不过要父亲知道我在写这个,估计要K我了,所以先凭记忆写一些,有机会再修改。

以后如发现有问题的地方,还请您多多指正。

家园 这个

"...习惯是,每次手术前,都要和病人及家属见面,了解病人的情况..."

应该是规定程序吧?经历过几个外科手术,好象所有麻醉都这样的.

最近看了个写医生生活的电视剧"医者仁心",戏里的麻醉师每次手术都是至关重要的人物.

家园 哈,正规来说麻醉师不管器械清点。

一般来说,唯一的可能是手术台下护士缺失,麻醉师客串。但承担的风险是麻醉意外。麻醉师的主战场在病人头部附近。

家园 必须沙发
家园 【原创】医院往事(2)——走后门

非常感谢楼下几位河友对我文中内容的指正,由此看来,父亲术前去看病人,是医院的手术管理制度规定的,他只是遵守了这个制度;在手术台上,清点器械是护士的工作内容,和他没什么关系,没出把东西留在病人体内的闹剧,是护士尽到了自己的职责;至于术后复苏期间,应该只有危重病人他才会守在旁边,对普通病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至于医疗事故,我突然想到,其实,对于大多数医生来说,可能都是一辈子没出过责任医疗事故的,否则,新闻里人们关注的就不是哪里出医疗事故了,而是哪里没出医疗事故了。

所以,当楼下有河友认为我父亲是个好医生时,我并不认同,因为我从来没觉得他是一个“好”医生,在我看来,他和大院里的叔叔阿姨们没有什么区别,他们都只是从事着叫“医生”这样一个职业的普通人而已,他们白天到医院上班,挣钱养家;晚上回家吃饭看电视,教育子女,如此而已。我心目中那些大慈大悲、悬壶济世的良医,目前还没见到过。

————————————正文的分割线——————————————————————————

父亲是父母两个家族中唯一一个行医的,因此,父亲有两项经常性事务:一是帮着周围的人开假条;二是带着各种熟人或者熟人的熟人在医院里看病。

能享受开假条服务的除了家里亲戚,还有一个就是我的老师。而我从来没享受过这个服务,因为除非病的起不了床,那上学是必须的,想要弄张假条装病,那就等着棍棒伺候吧。

而来看病的人似乎以乡下的远房亲戚居多(好像父亲得家族就有上百号人,大多数在下面的县城和农村里),有时也有父母年轻时的同学、战友、邻居等。那时家里总是很热闹,时不时会有这个叔叔、那个姨姨出现。父亲总是要让我向他们问好,而我最怕的就是和陌生人说话,只好硬着头皮打完招呼,问完好恨不得赶紧躲开,可他们总会摸着我的头说:哎呀,××都这么大了。然后大谈我小时候如何如何。这让我非常郁闷。

前几年看《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面石光荣一家招待蘑菇屯来的乡亲的场面简直和我经历过的如出一辙,感觉十分真实。不同的是我家太小,容不下亲戚们在家里过夜,一般他们都会住到旅店或者干脆借个行军床直接住到病房里去,所以没给我机会干出石林那样的坏事来。

通常,看病的场景是这样的:

首先,父亲了解一下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病情发表自己的一番议论,最后说,×天×时,你到科里来找我,我带你去找×科找×大夫。

到了日子,父亲带着患者和陪同人员,穿过门诊室外面的人廊,然后招呼门诊室里的大夫,“这是我的××,麻烦你给看看”,于是他们不用挂号,也不用排队,就这么直接看了。而门诊室外等候的人们用或是疑惑,或是羡慕的目光默默的注视着他们(印象里没见到过有人为此愤怒或者发飙)。

最后,过了几天,他们会带上几斤水果或者一盒点心,登门来感谢父亲的帮忙,两人推让一番,一般父亲都会收下,到了周末就送到奶奶或姥姥家。

这样的场景从我记事起就周而复始的上演着,到了当我上中学时,有一段时间对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特别愤慨,对父亲帮认识人走后门看病的行为深恶痛绝,于是和他辩论了几次,说他的行为是走后门、搞腐败,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让他以后不要带人走后门看病了,让他们和普通人一样去排队、挂号、办手续吗。

父亲自然是说不过我的,不巧我当时正好生了病,于是他就对我说:这次你自己到医院去看病吧,你这个病我知道另外一家医院的一位老大夫治的好,你去挂他的号,让他瞧瞧吧。

于是,隆冬里的某一天,我早上5点起床,披星戴月,顶着寒风,骑车半个多小时到了医院,结果挂号处已经排了20几号了。在阴冷的大厅里搓着手、跺着脚排了2个小时,终于挂到了号,在人潮涌动的门诊室外面等了2个小时,终于见到了大夫,大夫问了问情况,撩起衣服东摸两下,西听两下。好了,你这是××病,按照这个处方去开药吧,每天三次,每次三片,一周以后再来复查。下一个。

从进门诊室到出来,总共花了——5分钟。然后拿着处方去排大队划价,然后排大队交钱,再排大队取药,等回到家已经中午12点了。也好,正好赶上午饭,啥也不说了,直接开吃。

到了晚上,父亲问我感想如何?这时,我才意识到,从小到大,我每次去医院看病都是父亲领着去的,上班时候可以随时插队,下班了可以敲开门找值班医生,从来都是随到随看,而且态度绝对温和耐心。

当时内心深处觉得很矛盾,一方面,想到排那么长时间的队受的罪,真是不愿意再来第二次;另一方面觉得,看来以后看病还得走后门,但良心上总觉得有点过意不去。不过,嘴上是不能服软的,只好说些医院应该如何改进服务之类的话收场。

从这以后,我再也不和父亲讨论这个问题了,每次生病,还是乖乖地让父亲领着去医院看,享受走后门的好处。

————————————后话的分割线——————————————————————————

现在离家在外,看病再不像在父亲身边那么方便了,所以平常就注意运动和饮食,保持身体的健康,尽量让自己不得病。这也是父亲在我离家时一再强调的——不得病比什么都强。

碰到生病的时候,先是上网自己查查症状和治疗方法,然后向父亲咨询一下,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一定要去医院也先去附近的小医院,那人相对比较少,不用早起排大队。虽然也认识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但得的都是小病,也就不愿意去麻烦人家,至于将来得了大病怎么办,想来免不了还是要走后门吧。

通宝推:蚂蚁不爱搬家,
家园 我的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就是改进这些病人等待过久的流程

带人看病我也常干,但是现在不比往昔,你直接插队,就等着被投诉到死吧,所以,我都是约好医生,在病区查房的前后带到病房给大夫看看。

关于医院排队,我们医疗信息化圈子有一个专有名词“三长两短”,排队挂号长,排队就诊长,排队划价长,然后呢,诊疗时间短,检查时间短。duanjian兄还好没有被开一个胸片什么的,不然还的等。目前很多医院都采用预交金的方式,病人来了,先建一个卡,卡里存点钱,然后去找医生,在医生那里一刷,直接就挂上该医生的号同时收诊察费,然后看病,根据医生开具的医嘱,分别去药房刷卡或者去医技科室刷卡,不用再到收费处去排长队。这是一个简单的预交金的门诊流程,如果在这个流程前面加上电话预约和网上预约,在刷卡和建卡,充值的环节加上医院无处不在的自助机,确实能缓解一大部分的排队现象。

我们这么做了,也这么实施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太方便了,所以门诊量暴增,有事没事老先生老太太也来逛逛,现在是医生不够了,病人全堆医生那里,所以后来又在医生那里上了一个类似银行的排队叫号系统,然后呢,每个诊室外面的椅子不够用了。。。。。

中国真是人太多太多。。。资源平均一下还真是不够用了。

看来我的医疗信息化流程再造还得继续下去,生命不息,开发不止!

家园 嗯,挺好,花花你。
家园 我那次看病是90年代初

那个时候市里几家医院的病人分布的还算均匀,现在好像差别越来越大了,由于是三甲,规模最大、名气最大,所以人也最多,虽然医院面积扩大了好几倍,但还是人满为患。

以前人们小病一般都是在单位医院或卫生所里看,大病才会去大医院,现在都往大医院挤。我个人觉得社区医院和小医院挺好的,治疗一般的病一点问题没有。估计是现在人们生活好了,都惜命了。

家园 俺也没填一个医学类的志愿

当时觉得一辈子都在这个圈里太没劲了。

再有就是看到邻家大哥北医毕业以后,被家里要求回本地医院工作,当然不从,他老爸以断绝父子关系相逼,遂杯具……

家园 如果可能,还您请多介绍介绍现在医院的情况

现在的医院的环境和设备比起以前来,感觉可真是鸟枪换炮了,就是人太多了,呵呵。

家园 关于就诊流程的改造问题

我瞎想一下,能否把专家诊断和一般性诊断分开,感觉大家去大医院都是冲着专家去的。

比如,对于某些不是急性病的科室,病人来看病之前,先要预约检查,由普通大夫接待,并安排做相应的检查。由于这些检查小医院也可以做,因此可以由信息系统安排或用户自选相关的小医院做检查,大医院认同这些检查结果。

检查做完并出了结果后,病人才可以选择挂相应的专家号,一旦挂过了专家号,就成为这个专家的客户,在病好以前就不用再挂号了,专家们可以依靠信息系统来安排自己工作的日程,指定病人就诊的时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