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国际形势谈到菜价 -- 燃烧的河床

共:💬145 🌺1309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东林党是多么伟光正啊

但东林党实为祸国殃民,阉党为了国家计还会奔波。可东林党随着崇祯上台坐稳了实权,将阉党彻底打击,而且藏富不纳税,造成财政无法维系军事所需。后来厚颜无耻投靠清廷也就算了,倒过来把阉党和崇祯说的一无是处,自己是伟光正。

大忠实奸,大儒实伪,多少罪恶藏着这个大儒微言大义之下啊。每每思之,鲁迅这样的人是痛苦的,知道得越多对人性越失望,人越无助。鲁迅要呐喊,主席要奋斗,可最终,哎,还是敌不过这丑陋的玩意。

...
家园 葡萄终于说到合作社了

这也是我一直在提倡的,好处自然是多了去了。

有计划的组织生产和销售,削弱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对农业的打击。缩短农田到餐桌的距离,提高效率和利润。进一步的还可以提高并规范农产品的品质,化解目前炒得沸反盈天的食品安全危机。

但是怎么领导合作社呢?国家领导?会不会弄成第二个石油化工行业,每年没事就闹闹柴油荒,给老百姓找别扭?农民自己领导?民主决策?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专业分工?

...
家园 你说到问题的关键了
家园 说到最后还是体制问题,嘿嘿

在现行体制下,村镇两级党委政府崩溃导致现在政府的管理能力同建国初期不可同日而语。

而农田水利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如田间灌溉水渠的建设、维护等由于地理原因各有不同,需要因地制宜。以目前乡镇两级政府的执行管理能力,已经不可能承担。

如果大家实地调查过的话,就知道5,60年代那会修的小水利,效果极好,有些设计可以说巧夺天工

...
家园 东欧版大跃进?
家园 这zf到底是给谁打工了?

我乍觉得,咱这zf就是为自己打工呢,房价涨价最大的受益者是各级zf,通胀的收益者也是,包括央企,买单的都是p民阶级,因为只有义务,木有权。

...
家园 关于农产品价格起点和终端的巨大价格差距,

我的看法和你不同,我认为这主要反映了中国还没有一个真正全国意义上的统一市场,而之所以会形成这一点是由于现实中的种种政治现实决定的,包括农民毫无议价能力也是由政治决定的。仅仅依靠新的农村合作社,不仅解决不了多少问题,而且在现有体制下,有效的农村合作社能否组织起来都是一个问题。

家园 花!以目前乡镇两级政府的执行管理能力,已经不可能承担。

能否详谈?我觉得,在农村人口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在不收农业税之后,在一团散沙之后,基层政府已无所事事,负责水利倒是给他们搞点正事干干。

家园 想起讨论土地流转那会

河里有人装着欢天喜地的样子,要到农村买地。他也不想想地跟地一样吗?

送花赞扬。注:送花、宝推可能得宝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家园 哇咔咔,村镇两级ZF公信力跌的厉害

假如我们村长或者镇长说要组织一个合作社,共同做某个项目,群众马上侧目视之,丫的又来忽悠我们老百姓了,捂紧钱包,坚决不上当!然后就会效果不佳,不了了之,歪嘴和尚念经,没有几年的功夫恢复不了正面形象,反正我不看好。

...
家园 再说,农产品的差价

蔬菜有几十倍的差价,有其合理性。蔬菜属于生鲜产品,对运输的实效和销售的速度有严格的要求。即使在西方国家,这些易腐烂的东西的市场价格 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容易出现西红柿价格远高于番茄酱的价格。

这一点可以问一下国外的同学。

但是也不是不可以缓解。

比如政府可以对食品类的东西一概免税,能够大幅度降低超市的成本,使超市能够与菜市场形成真正的竞争,从而压低菜市场收取的管理费。

又比如,政府可以免去高速路费(实际上这一点政府已经做了)。降低运输的油费,可以对柴油减免一些消费税和增值税,来降低油价。

鼓励农民自发地组织合作社,这里的关键在于“自发”,也就是说农民自愿,对合作社的“民主”环节要有一定的章程,防止被滥用。合作社这东西能提高农民的议价能力,也可以用来农超对接用。

政府所作所为已经要立足市场,使市场作用更为充分的发挥,而非走老路。

...
家园 晕了,还有人坚持计划经济呀

计划经济是没有蔬菜涨几倍价格的事情,因为根本就没啥蔬菜吃。我经历过以前的日子,北方只有白菜土豆,夏天或许能多个西红柿之类的。至于现在常见的蔬菜,比如空心菜、木耳菜等,根本就没听说过。就连西瓜、苹果这些大众水果在70年代都很少能吃到。

要说当时农村的农民的日子普遍不好过,也是瞎话,但是大多数都不好过。当时我出生的乡里,绝大多数村日子都很难过,但是有一个村的日子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村的村支书是能人,为人很是严厉,大家都怕他,所以他管理得好,他们村的日子就好过,分粮食就能吃饱。但是大多数村的管理都很差,农民怠工非常普遍,吃大锅饭么,所以就大家都吃不饱穿不暖的。千万不要把农民的觉悟想得多高,只要劳动成果不和劳动挂钩,一切都白搭。当时也评工分,但是工分吗,最后也是形式主义。

从我这个观察来看,当时农民普遍贫困的原因就是管理的问题。但是偏偏这个管理很难做到“好”,管理者没有激励,就不能管理好,农民没有激励,也不会勤快干活。如何激励管理者,直到今天,我们的国企改革还这么困难,就是这个“激励”问题。国企通共不过几千个,激励的管理都这么困难,农民合作社成百万计,中央又怎么可能管理好他们的管理者呢?

不排除某些合作社的领导是好人,是勇者,是先进分子,能把合作社带到新时代,历史也证明确实有这样的人,比如华西村。

但是,一切不能指望某些好人,而是要指望通过利益方式来激励更多好人诞生,老毛和社会主义就失败在这上面了,没有那么多的牺牲自我、大公无私的革命者来支撑社会主义事业。

历史证明,即使老毛的战友们,也都腐败了!

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让他们自己去搞自己的饭碗,是再合适不过了。农村经济是天然的小农经济。

至于改革后的水利建设,我看是政府的失误,拿了农民缴的农业税,屁也没干,光顾去搞GDP了。政府既然已经收了农业税,就不能再指望农民白出工搞水利了。

通宝推:响水湾,
...
家园 我是农村的

,现在我们这的情况是,30岁下的大部分人对种地没兴趣。地少,主要靠天,20几年前修的小水利除主干道还能勉强(在我记忆里没见修过),水库水现在主要是人吃,用来灌溉的不多。

说一下我家的情况,3口人的地,风调雨顺时,小麦最多收六七百斤,去除人工,肥料,就没帐算了,光人工吧,连种再收,两个大劳力忙活最少10天,这十天俩人能赚多少工资?所以现在我家只种玉米,小麦基本不种,就让地闲着。你们大多没种过地,小麦玉米更替种。对我们来讲种粮不如买粮合算!当然了真要买不到了,就另讲了!

还有我们这里的种法是很原始的,基本完全手工。因为没办法,每一家都地少,就是一大片整地人为都用石界隔开,给你多了地不够啊,呵呵,这就是包产到户。地人为的变小了,机器使不开,再加上小农意识,机械化不靠谱!

怎么解决呢?只有国家先把土地地集中了,才能产业化,机械化,修护水利。可真要这样了,那‘农民没地了’这句口号会怎么样?大家都明白!

农民应以地入股的形式让国家把地集中,每月都发给农民红利。

现在工业化了,我们农村人很好找工作,地对我们农村人好像没以前情深了。

...
家园 难道农产品流通领域国有化就能解决目前的问题???

我不知道现在有哪些产业在国进民退

你能说出现在哪个国有垄断产业的运营效率和社会效益比市场化状态下要高的?

家园 貌似现在已经没有农业税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