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瘦肉精:一种组织模式的破产 -- adrupal
双汇收购瘦肉,就是你用瘦肉精的道理?
不用瘦肉精就无法养出瘦肉猪?
随便搜了一下,这里可以看到:
给养殖户定下一个常规手段所无法到达的目标,然后说双汇没有责任?
即法制建设的滞后
我们设想这样一种情况,如果双汇或者双鹿公司在抽查中抽查到某家农户送来的产品有严重质量安全问题,根据国家法律
1 ,公司可以对其处以十万元级别的罚款
2,公司申请降低该农户的信用评级(显然,这对该农户此后再给其他企业送原料带来巨大障碍,他一家人要出去打工也要更困难很多等等,如同美国的次级信用者一样,买房的利率都要更高
如果双汇,三鹿等公司不认真进行抽查,造成质量问题,这个国家的质量检测部门也是会来抽查的
抽查到一次比较严重的违规的话---当然严重级别需要定义,含量多少含量多少为什么级别,根据严重度,处以罚款,当然是千万级别的罚款
国家机关可以采取突击抽查的方式,而这个突击抽查的时间是国家机密,一旦发现被内部泄露出去,泄密者以泄露国家机密罪治罪
当然,发现企业有严重质量问题的时候,同时还要调低该企业的信用评级和企业主的个人信用评级---企业主就是破产了,想要再办企业也没有那么容易了
企业如果认真的进行质量抽查的话,不能说完全避免有问题原材料,但是可以将其控制在一个极低的含量以内---有问题原材料会遭到稀释,达到基本检测不出来,对人体基本无害的程度。
有关部门通过加强监测,也可以更有力的规范行业窒息,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其实经济法制薄弱绝不仅是视频安全领域,就说众人关注的、足球,足球俱乐部打假球,贿赂裁判等等该怎么办?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问题有二
1.建立全面的信用评级体系难度很大。
2.米国所谓的信用评级体系仍然是造假者的温床。
模式破产。不过,是真破产还是假破产,要看这类集合公司,能不能拿得出经济可行的风险管理流程和操作办法。依赖过去的路径,估计是走不出来的,比方,外星人这次再惚悠靠道德约束,可能就不灵了。
公司+农户/肉、蛋、奶,小二+阿里,挤入死胡同,标志着什么?
我凑巧了解一点情况,象你这样是想当然。这个公司的产品质检验收问题多得很。公司自身的管理,不是什么运行模式的问题。
就个人观察,有几个问题不解决,休想乱推卸责任,更别想跨越“血淋淋”的某些阶段:
1,养殖风险
养殖户首先想的是怎么降低养猪的风险:疫病(通常是流行的)一来,大小猪基本死光。
简单一笔成本帐:
(1)机会成本:
一种是,如果猪都站住了,按市场价比较值钱。
另外一种就是时间的机会成本。感谢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养殖户不养猪就出外打工,100元/天很多沿海地区都可能招不到人。谁都有机会成本,养殖户也有。
(2)饲料:
一种是添加剂,大概150块左右一带,用量比较大。以前有瘦肉精,是单独卖的,现在很多地方没了。(自己也要吃,cctv的宣传还是有点作用的。)这个饲料至少是抗生素过量的,其他什么过量没化验过,不清楚。
另一种就是正常的饲料。豆饼、玉米,其他什么粮食类配料。这是个长期投入,占用大量资金,你总不能只准备猪几天的口粮吧?它们食量可不小。
(3)防疫针及其他医疗费用
“看病难”不光是人,猪也享受到了。普遍的情况是,合格、有经验的兽医太少,兽药厂商推销药也很简单,造成教条性过量用药,成本上升还是其次,药物积累更严重。
——猪瘟还是小病的话,口蹄疫等等这几年正在大规模扩散。别说中国条件差,“疯牛病”不也是流行病?流行起来就得死,不死就是增加医疗费费用,提高整体成本。
(4)固定投资
猪舍,其他一应器具,水电费等。
所有以上成本,都需要猪正常出栏之后的回笼资金来平衡。如果猪死了,几年的利润都可能搭进去。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现在有什么措施么?前两年有母猪保险,100块一头,还要看兽医站、兽医等人想瓜分多少。其他都没有。(年前,我的观察点的生猪价格到了7块/斤,可以上市的猪200斤即可,1400块;一头母猪,但价便宜点,大概400斤,2000块最少。)
另外对比的是粮食种植保险:一亩地的小麦补贴十块钱。不知道谁出的政策,十块钱连种子钱估计都顶不上。
2,经济风险,直白说:物价
“一窝疯”是人之常情,尤其对于养猪这种技术要求并不怎么高的行业。如果上年养猪赚钱,很多人可能都会加入,造成供应过量。“猪贱”伤养殖户。
有什么措施么?“蒜你狠”、“豆你玩”等等表明,主管部门是默认投机的,何况普通老百姓养个猪——老百姓有家有口,不会为了一头猪就立马跟政府过不去,而且养殖户也分散,维稳成本很低。
这个当然也得感谢“生猪定点屠宰”政策:各县设立严格的市场界限,各自为政,人为破坏市场流通。不止是原材料(生猪)的流通,还包括最终产品的流通。这甚至延伸到各乡镇。定点屠宰的企业及相关部门成了另外一个执法部门,背后的利益交换不是本文重点,忽略。
3,其他附属行业的盘剥
如果按照以前的自由屠宰、自由商品流通,屠宰户直接上门收购生猪,至少节省了生猪经纪人、生猪贩卖商这两个附属行业的盘剥。现在,还要考虑定点屠宰新增那么多编制人员的经费。
单这三条,足够说明养殖户的恶劣处境,单纯经济地位来看比农奴好点而已。是可以不养,新“三座大山”还是要老百姓自己负担的情况下,不是一句话解决的。
如此情况下,养殖户只能靠自己。
1,双汇要求瘦肉率。
猪肉瘦肉率那不是随口说的,要看猪种、养殖条件等等。既然有便宜的瘦肉精,谁都知道发生什么结果。
你可以说不用阿,搞“绿色猪肉”。不好意思,绿色猪肉那么贵,市场还真不咋地。何况,养殖成本那可是要翻番的。
当年老祖宗开始养猪,主要是为了猪油,所以我们的本土猪种近年基本绝迹——有那么多食用油,猪油又高胆固醇什么的,瘦肉率不高,基本不符合资本主义的风格。
2,亡羊补牢。
没人吃活的猪的猪肉,起码得杀死了。虽然人不是腐食性动物,但动物死后的某个时间段内,肉还可以正常吃,前提是意外性的(正常)死亡,比如摔死了、砸死了等等。
那么,就算养殖户的猪死了,总还要回一点点本——国家不可能补偿的,他们不组织来盘剥算不错了。
对于肉贩子来说,更无所谓——这种猪肉基本等于白捡,随便处理一下都可以送进肉联厂什么的。资本主义不就讲究利润么?
对于肉联厂或者双汇这种,也很好——如果发生上面的死猪肉,其实检验真检测不出来,即代表肉没问题。采购员因此多进自己腰包点,也是潜规则。如果监管不严的厂,节省成本,也没什么说不过去。
ok,上面说的是正常性的意外死亡的猪肉的处理(好纠结的说法)。但是,大家都那么忙,谁知道是怎么死的呢?检测员忙,采购员忙,肉贩子忙——时间就是金钱么。那么大量的病死猪都去了哪里?养殖户最清楚——反正他们不是收购了扔掉的。
如此,就算这次查出来瘦肉精双汇可以忽悠过去,最显著的抗生素过量呢?病死猪的药物残留呢?处理病死猪肉的化学添加剂呢?不一而足。
所以,总体来说,没有一个稳固的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尤其在市场被人为分割、存在严重的行业盘剥(至少是基层政府执行的)的情况下,不可能根绝食品安全问题。牛奶的情况不了解,应该差不多。
这个抗风险机制,有几个方面可以促成:
1,农业保险。可惜,就算人的养老保险都没健全,你还敢指望?
2,物价提高到可以包涵长期投资成本等,这是市场要解决的。
可是,低成本竞争战略那是跟外国人斗的,最终还是借钱给米国人来继续盘剥我们——这种经济卖国主义下,你还想抬高猪这一个产业链的价格?和谐、维稳当道的情况下,养殖户这些普通、分散的农民的维稳成本最低。
“剪刀差”之后继续盘剥一下,又何妨?反正,国家从来也没想着让普通老百姓过好日子——至少政策执行者是这么做的。
所以,个人倾向于认为,既然在走资本主义了,别一味指责养殖户,发出“何不食肉糜”的感慨——新形势下的“剪刀差”,没几个人不是受益者,那么这场交易中总需要有人承担成本。
(新形势下的“剪刀差”:这个可以参考最近发生的菜价及菜农自杀事件。对比一下,台南的水果大陆可以直接去订购,砸地被“剪刀差”剪过的老百姓,咋就没这个好福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