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难有香如故。。。 -- 酒杯里的忧郁

共:💬119 🌺33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过一个“知青忆当年”的文章

说有温州知青去东北七台河插队,苦寒之余却发现了商机。从温州倒卖茶叶到东北,再从东北倒卖干蘑到温州,结果回城的时候一个个都跟小财主似的。呵呵。

家园 给您个链接吧..

http://tieba.baidu.com/f?kz=921003643

家园 印象中创牌的商标是个齿轮围着个创字
家园 谢谢老引大哥,看着东风市场那张老照片真有昨日重现的感觉
家园 您别客气!,我与您大概岁数相当。

61年,属牛。

家园 咦?我们小时候好像常吃啊?

小孩子似乎都喜欢吃柿饼,ld现在还是很喜欢吃,没有很少见的印象。倒是现在卖得不多了,可能其他零食太过丰富,口味变了。

记得白霜很重,我老家湖南,80后。

家园 呃,应该还是有差距的

68年,妖猴一只。

家园 呵呵,握手!!我姥姥只喝张一元总店的茉莉花茶!我也是

从小就跟着喝……

我从小就喜欢坐在张一元店内的木椅上闻茶叶的香味。

家园 左下角那个水果

看起来像柿饼。

话说排队买食物,俺爹的运气好是全家公认的,他只要一逛街,八成能碰到临时拿出来售完即止的食品,等排队买完回家招呼亲戚再去抢购,肯定已经卖光!

补:晕倒,写完才发现大家都已经认出柿饼,都在第2页。

家园 他们运气好。

  我们插队的地方,需要外地产品较多的就是砖茶,牧民只喝砖茶熬的茶不喝茶叶。这砖茶江苏不产,好象是湖南、江西一带产,估计也不会在当地卖。

  当地可倒回南京的就是牛羊肉和酥油等奶制品,但牧民做的奶制品拿到南京没人吃。牛羊肉又是“准统购统销”,牧民自己吃不限,但卖只能卖给国家供销社。还有羊皮袄,牧区土法硝的皮,上火车城里人都躲着走。

  到工程队时倒有倒小生意的机会,工人们都喜欢南京产的小棉袄,就是象志愿军棉衣那样扎成一道道的。我每年探亲都要帮他们带十几件(内蒙布票拿回南京,到一个部门说是知青带回来的,盖个章就能用),也有要托买的卡外套的,但连托运费都是我出。

家园 老铁的新瓶装旧酒。

  旧酒是还在新兵营的新人,发帖要由版主放行,如果版主都认为不适合的帖子就发不出来。

  以前是谁放行的帖子是不公开的,现在是署名放行,这是新瓶。接纳就是放行。

  奇怪的是,你注册了满两年了,还是新兵,莫非是特级资深潜水员?

家园 解放前的水果

好照片。好奇解放前水果产量如何,普通老百姓吃水果的情形。找了点资料:

http://www.3145.com/map/wuzhou_changzhou.htm

(广西梧州长洲)解放前,种植水果较少,民国时期保留下来的果树共有6171棵。解放后,水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品种也随之增加。1953年,有水果面积290亩,产量148.l吨。1965年,建立村级果园7个,种植水果面积1244亩。1974年,在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联办的千亩红岭果场的示范作用下,有14个大队建立了百亩果场,加快了水果生产的发展。1983年,有大队果场16个,生产队果场72个,林植水果面积 4465亩,产量844.5吨。1985年,取消水果派购任务,调动了农民种果积极性,出现农民大办果场、山庄热潮。1990年,种植面积达9792.4 亩。2001年,水果种植面积9570亩,产量1772吨,分别比1953年增加9280亩和1623.9吨。2002年,水果面积1.02万亩,产量 1833吨。

家园 解放前,应该还是吃饭是第一位的

连年战乱,吃饱肚子都成问题,水果恐怕得往后排了。

解放后的前30年也有个肚子问题,虽讲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但长期以粮为纲,水果排位还是靠后。

家园 上回回北京

专门奔了总店,搞了几个礼盒,自己买了两筒。

回来以后自然是皆大欢喜了。呵呵

家园 没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