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传统医学中的”阴气“、”阳气“到底是什么 -- 弦音醉舸

共:💬83 🌺22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后面备注一下,就是指排斥一切西医药物和技术的“中医”

比如那种开口闭口抗生素之罪的。

似乎他们认为清代以前(含清代),中医已经完美无瑕了。

对了,这个感慨跟您的文字木有相关性,只是一时感慨而已。

家园 (九)

21.《营卫五十周》: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伯高答曰:岁有十二月,月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面有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卯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a),昂至尾为阴(a),阳(a)主昼,阴(a)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b)二十五周,夜行于阴(b)二十五周于五脏。是故平旦阴(b)气尽,阳(b)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

==>a.此处阴阳都是历法之阴阳;b.阳指体表,阴指体内,即卫气白天行于体表二十五周,夜间行于体内二十五周。这个以清晨为界限。

22.《诊候之一》:黄帝曰:冬阴夏阳奈何?岐伯对曰: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a),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而喘数者为阳(a),主夏,以日中死。

==>a.这里的阴阳是指脉象的两端:阴为“沉细弦绝”;阳为“盛躁喘数”。

23.《人迎脉口诊》: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a)定矣。阴(a)者主藏,阳(a)者主府,阳(b)受气于四末,阴(b)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a),五藏为阴,六府为阳,传之后代,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a)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俱来也......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a),音气并章,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身中......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a.这里的阴阳原文中很明确:阴为藏,阳为腑。“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也是在说治疗的目标就是调节脏腑的平衡。b.阴阳的含义较难确认。如果将“四末”理解为体表,那么“阳(b)受气于四末,阴(b)受气于五脏。”便是阳主表,阴主里之意;如果将四末理解为纯粹的四肢,那么,阳(腑)受气于四末,藏受气于五脏,语义不通;或者手足三阳经脉受气于四肢,手足三阴经脉受气于五脏,也不符合经义;如果说体内有一种“阳气”,它来自于四末,有一种“阴气”,它来自五脏,貌似能说通,这也正是后世选择的解读途径。但这个出现在《人迎脉口诊》这段文字中,与文章毫无关联,不知如何解释!我的意见,索性把它当作衍文(后世的注解误入正文),去掉后对原问内容丝毫无损。

24.《色脉诊》:黄帝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恒病。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生机.......易,重阳(a)死,重阴(a)死。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阴阳反他,揆度事也。

==>a.原文称揆度为“度病之浅深”,那么“重阳”“重阴”之论,是针对表里而论无疑。重阳即“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利,阳脉不利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重阴即“阴脉不利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阴气盛矣”

。“阴阳反他”即表里相格的“关格”症。

25.《五藏脉诊》:(脉)诸浮而躁者皆在阳(a),则为热,其右躁者在左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a),则为骨痛。......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a)有余也,滑者阴气(a)有余也。阳气有余则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

==>这段文字中的阴阳是体表和体内。“阳气有余”是指体表之气有余,“阴气有余”是指体内之气有余。人迎脉口诊病的区别也正在此:人迎主体表之病,脉口主内生之病。

26.《知要道》:黄帝曰:窘乎哉!照照之明,不可蔽也。其不可蔽者,不失阴阳(a)也。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不失其形也。......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请藏之灵兰密室,弗敢使泄。

==>a.由文中“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便可知这里的阴阳是体表和体内的区别,“不失阴阳”者,也可理解为擅用人迎脉口诊。

家园 (十)

27.《知祝由》:岐伯曰:往古民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a)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申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入也,故毒药不治其内,针石不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也。

==>a.这个阴也可以看作内外中的“内”,屋内。

28.《知针石》: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荷主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a),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a)之化者,不失四时;能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能存八动之变者,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黄帝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a),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呿吟,敢问其方?......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闭相合也。九针之名,各不同形者,针官其所之当补泻。刺其实者须其虚,留针,阴气(b)降至,乃去针也;刺其虚须其实者,阳气(b)降至,针下热,乃去针也。(刺实,留针操作直到针下寒;补虚,留针操作直到针下热)

黄帝问岐伯曰:余闻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a),愿闻其方,令可传于后世而以为常......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之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c)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口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c),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也。

==>a.历法之阴阳。b.“阴气降至”是泻外表之邪实,而得体内之气顺利外达,故“阴气”是指五脏之气,五脏之气达表,则寒;“阳气降至”是补虚后体表之气充足,故针下热,故而“阳气”是指表气。c.“阴阳”是指表里。“调阴阳”,是调整脏腑之气平衡或体内之气和体表之气的平衡。

29.《知官能》:......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左右支络,尽知其会,寒与热争,能合而调之,虚与实邻,和决而通之,左右不调,把而行之,明于逆顺,乃知可治,阴阳(a)不奇,故知起时,审于本末,察其寒热,得邪所在,万刺不殆,知官九针,刺道毕矣。

明于五输,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言阴与阳(a),合于五行,五藏六府,亦有所藏,四时八风,尽有阴阳,各得其位,合于明堂,各处色部、五藏六府,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审尺之寒温滑涩,知其所苦.......大寒在外,留而补之,入于中者,从合泻之;针所不为,火之所宜;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阴阳(b)皆虚,火自当之,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过于膝,下陵三里,阴络所过,得之留止,寒入于中,推而行之,经陷下,火即当之,不知所苦,两蹻之下,男阳女阴(c),良工所禁,针论毕矣。

==>a.可以是手足三阴三阳经脉,也可以是脏腑。b.“阴阳皆虚”是指表里皆虚、上下皆虚。c.阴蹻阳蹻二脉,男女皆有此二脉,但气血分布不同,男子阳蹻盛,女子阴蹻盛。

30.《九针要道》:泻曰必持而内之,放而出之,排阳(a)出针,疾气得泄,按而饮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

==>a.有“放而出之”修饰,则“排阳”二字是排体表之气无疑。因为针刺操作,不可能有选择性的排除“火神派”概念中的阴气或阳气。

31.《九针要解》: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伹用针尽大泻其诸阴(a)之脉也;取三脉者恇,言尽泻三阳(a)之气,令病人恇然不复也;夺阴(b)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夺阳(b)者狂,狂言。.....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c),阳气至则内重竭,即死也矣,其死无气以动矣,故静。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四末之输,有留针以致其阴气(c),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也,阴气有余故也,所以察目者,五藏使五色循明,循明则声章,声章者,言声与生平异。

==>a.“诸阴之脉”、“三阳之脉”指手足三阴三阳经脉。b.“阴”指五脏之气无疑,下文有“五藏之气已绝于内”可证;“阳”为表气卫气。c.同于28b。

32.《九针所象》:五者音也,音者,冬夏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a),寒与热争,两气相薄,合为痈脓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末如剑锋,可以取大脓。律者,调阴阳(a)四时而合十二经脉。

==>a.历法之阴阳。

33.《刺法》:黄帝曰:持针纵舍奈何?岐伯对曰:必先明知十二经之本末,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虚而细者久而持,大以涩者为痛痹,阴阳(a)如一者瘤,难治其本末.....

黄帝问曰:形气之逆顺奈何?岐伯答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b)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b)俱竭,血气皆尽,五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b)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实虚。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故用针之要,在乎知调,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经,下工绝气危生,故下工不可不慎也。

==>a.“阴阳如一”是指脉诊人迎气口脉如一。b.“阴阳气俱不足”是指表里气不足,即五藏气和营卫表气不足。下文“血气皆尽,五藏空虚”可证。

家园 (十一)

34.《三刺》: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a);再刺则阴邪(a)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至阴气之邪;最后深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

凡刺之属,三刺至谷,邪僻妄合,阴阳易居(b),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泆,须针而去。一刺则阳邪(a)出,再刺则阴邪(a)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c)未能调,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减,病必衰去矣。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c)。三脉重足大指之间,必审其实虚,虚而泻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

......春气在毫毛,夏气在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者,各以其时为剂,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剂;刺瘦人者,以春夏之剂;病痛者阴(d)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d)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阳也(d),在下者阴也,痒者阳也,浅刺之。病先起于阴者,先治其阴(c),而后治其阳;病先起于阳(c)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久病者邪气入深,刺久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毕矣。

==>a.“阳邪”、“阴邪”指在表之邪及在里之邪。b.“邪僻妄合,阴阳易居”是指外感则邪由表入里,内伤则邪由里出表,是所谓“阴阳易居”。c.“阴”指在内之五藏气;“阳”指在表之卫气。d.痛为阴,痒为阳,此为病症之阴阳属性。这个阴阳对于治疗的意义,也是来源于阴阳的部位属性:痛证在里,瘙痒在表,故分阴阳。

35.《五藏刺》:......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痹。邪在脾胃,则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a),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a),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a),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邪在肾,则骨痛阴痹。阴痹者,安如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

==>a.“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这是由外测内病机之语,其病理过程应当是“热中、善饥”则“阳气有余,阴气不足”。也就是说当患者主诉症状是“热中、善饥”的时候,我们能观察到的病机,是在表的气机盛实,在内的气机虚馁。如同其上“邪在脾胃,则肌肉痛”一语,是由肌肉痛而知邪在脾胃,“肌肉痛”和“热中、善饥”皆是症状,而“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和“邪在脾胃”则是病机。

“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同上,是患者出现寒中、肠鸣、腹痛的症状时,我们可知体表气机虚馁,而五脏气机盛实。或许大家对此有疑问:五脏气机多还不好啊?当然,人体一气流转,当五脏气机壅滞的时候,就意谓着体表气机不足,也意味着六腑气机不足,故而会出现六腑不足的症状:寒中、肠鸣、腹痛,这些是五脏气机壅滞的表象。

“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同上,当身体出现寒热表现的时候,有两种病机:由于外邪壅滞,表里皆盛;由于五脏虚馁,表里气机皆不足。

36.《五节刺》岐伯曰: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a)也......徹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解惑者,尽知调阴阳(a),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

黄帝曰:刺节言振埃,夫子乃言刺外经去阳病,余不知其所谓也,愿卒闻之。岐伯曰:振埃者,阳气(b)大逆,满于胸中,烦瞋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噎不得息,请言振埃而疾于振埃也......

黄帝曰:刺节言徹衣,夫子乃言尽刺诸阳之奇输,未有常处也,愿卒闻之。岐伯曰:是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与热相薄,热于怀炭,外重丝帛衣,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闭塞不汗,舌焦唇槁腊,嗌干欲饮,不让美恶也......(c)

黄帝曰:刺节言解惑,夫子乃言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惑何以解之?岐伯曰: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又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翻覆,颠倒无常,甚于迷惑。黄帝曰:善。取之奈何?岐伯曰: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如此,疾如解惑。

==>a.“阳病”是表气之病,即卫气之病。“调阴阳”是调节表里的平衡。b.“阳气大逆”是卫气大逆,其症状同于经文其它卫气大逆条文。c.此处调阴阳即调整表里气机平衡,与35条意义相同。“是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这个条文有必要再重复解释一下。“阴气不足”为何会内热?五藏气机不足,来源于六腑中有热,人体一气流转,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痰湿、瘀血等),六腑有热在体表就会表现为气机盛实,故有外热见症,也就是“阳气有余则外热”。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李东垣“阴火”论:脾胃气虚是“阴火”的病理基础,甘温除热以治疗“阴火”。后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叫“阴火”,并因此产生成千上万篇论文密集讨论:说是“阴虚”(近似于“火神派”所主张的阴阳观)生火吧,那治疗怎么可能用甘温?说是“阴盛”生火吧,甘温来治疗说得通,但医理上怎么也解释不通。这里的根本问题,就在于“阴阳”概念在后世的误读,《内经》传统理论概念中的阴虚是五脏气虚,而“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故而有“火”的表象,基于这个病机,治疗当然是选择甘温药物来补助五藏之气,而不会选择苦寒直折。

有趣的是,通读金元四大家,有两大家都是《内经》传统理论的拥趸者:张子和拥迈“气血流通即无疾”的理念,治病以祛邪为主,认为“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李东垣的“阴火”论和甘温除热法。这两位先贤是传统医学理论的继承者及实践者,他们的疗效对于现代的大部分的中医从业者来说是神奇的传说故事。而刘完素依据对“病机十九条”的阐发而建立的“六气皆从火化”及“降心火,益肾水”为主的治疗方法及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临症治疗上提倡滋阴降火之法则都是打着《内经》传统理论的旗号,实行着一种创新的疗法。可见即便晚如金元时期,祖国医学理论还是有薪火相传的,但在此之后,创新者变成了历史的主流,而传统的主流反被视为异类。幸抑或不幸?翻一下祖国医学史,看看金元后日渐衰敝的医学境况,心中自然会有答案!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你说的是“三七生”吧,

医学是专门的学问,实践性很强的。通常来说,中医的高手也不会去说西医如何如何,毕竟别人也是专门的学问,不深入了解能说出什么有价值的话呢?反过来,西医的高手对中医反而没有那么深的成见,为什么呢?实事求是呗。谁一辈子行医不会碰到自己没办法,结果别人治好了的呢。

所以,你说的这种“原教旨主义”,其实是不存在的,只是网上那些瞎嚷嚷的人给你留下的坏印象。他们反对西医用激素,其实,中药材里面也含有激素成份的,他们或许还不知道呢。要不然为什么运动员感冒了也不能乱吃药呢,有些成分会影响药检的。

我听陈新华先生这么说过“抗生素有一利两害”,当然他没有具体解释怎么个利害法,显然,他不认为抗生素一无是处。

这个世界上好多事情是相通的,中医里面说“药的作用就是它的偏性”,如果都是不偏或者偏一点点那就是食物了,可以常吃也不会出问题的。宣传也是这样,你不说些煽动性的话,就没有人爱听,可是这种煽动性的话又多经不起推敲的,不要说这些鼓吹中医的了,就是政治家们,谁又经得起这么挑剔呢?

家园 昨晚闲暇

,翻了一下熊老师的博客,hoh,您是药学老师啊,对于生药的辨识(植物学)这块,我很生疏啊,以后有机会能否请教二三?我没有这方面的系统知识,但期望儿子在成长中能从这些方面获益,倒时麻烦熊老师,不知可否?

家园 罪过罪过

认植物,是俺最丢人的一个科目了。

不嫌弃的话,共同探讨下倒是可以。

俺搞药的,现在开始对医感兴趣。怎么着都觉着不务正业啊。呵呵

家园 您的专业在此

,能写点文章说一下中药理论的混乱么。我想写,但精力不够,呵呵。

家园 俺的野心可不至于此啊

去年被河里的西医(还是中医学院毕业的)刺激了,开始拿中医的理论系统说事儿。越写越觉得自己底子太薄。

这不,最近恶补呢。

今天看了李经纬的《中医学思想史》,把以前感到的问题又想了一遍,发觉中药的问题实在太大太多。

本想把中药的内容作为《熊话中西医》的一部分。现在看来要整个推倒重想。

俺手边正有一本书,就快完工了,或许能得以好好查些资料。

其实也是抛砖引玉,如果您要能冒头,那俺还是安心潜水的好。呵呵

家园 如果可能,

呵呵,我们可以合作发一个帖子嘛。在辩论中寻找共识之处。我们也能互补短长!

家园 求之不得

其实药是为医服务的,吼吼

俺自己折腾了些年才明白过味儿来。

甭管自恃多高。

俺尽量快些把八卦书交掉,好来做这个工作。

头不好起。从哪里说起呢。

《辅行诀》是绕不过的,俺得先好好看看呢。

家园 《辅行诀》这玩意不必太当真

,里面的一套东西有价值,但是价值局限于对临床有疗效,价值在这套理论的创造者能用这套术语(貌似公共术语)让自己的徒子徒孙去重现临床的疗效,至于理论是不是普适性的,这个是要区别对待的。这么说不知道是不是表达清楚。举个例子,一个管道工修了一辈子管道,他当然有自己的见解,他要把自己总结的经验教授给别人,就必然要使用一套术语(最好是公共认可的术语),至于这套术语使用规不规范,老管道工是不用考虑的,他的目标,是用这套术语组成一个理论工具,将自己的经验传下去,这甚至可以说和江湖黑话的存在是一个道理,不必把它看成普世的概念。

家园 普世的中药定义其实还真的太少

比如归经,讲起来我自己常常都发笑。

我想了解辅行诀,其一是自己真的没有好好去了解过。其二是了解下经方的渊源,虽说可能是不全面的联系。其三,五味的源流实在不好梳理。这本算早点的,有五味影子的。

本经更不靠谱。

解读辅行诀的,大多数还是中医人。俺私下里还是打算当回解读它的中药第一人(⊙o⊙)?

兄台的芍药的应用,体会多否?俺对此花比较感兴趣滴

家园 嘿嘿,您的表达我很喜欢,送花了
家园 (十二)

37.《量繆刺》: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繆刺,未得意也,何谓繆刺?岐伯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客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藏,散于肠胃,阴阳(a)更盛,五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

==>a.这段我在弦音醉舸:繆刺ou樛(jiu)刺-对chalet先生的回应,中作了详细描述:“其一是疾病生成的循环:是由皮毛---孙络--络脉---经脉---五脏---肠胃---经脉--络脉---孙络---皮毛(肠胃---经脉--络脉---孙络---皮毛,这个环节原文只用“散于肠胃,阴阳更盛”八个字描述,是我作了还原补充)”

38.《量气刺》:岐伯曰:重阳(a)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黄帝曰:何谓重阳之人?岐伯曰:重阳之人,皜皜蒿蒿,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黄帝曰:重阳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颇有阴者。黄帝曰:何以知其颇有阴也?岐伯曰: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阴,其阴阳之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黄帝曰:其气与针相逢奈何?岐伯曰: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黄帝曰:针已出而气独行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沉者藏,故针以出,气乃随其表,故独行也。黄帝曰:数刺乃知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多阴而少阳,其气沉而气注难,故数刺乃知也。黄帝曰:针入而逆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气逆,与数刺病益甚者,非阴阳之气、浮沉之势也,此皆粗之所败,工之所失,其形气无过焉。

==>a.这里的阴阳,我在“重阳之人”弦音醉舸:重阳之人(一)中作了详细解释。

39.《量顺治》:伯高对曰: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下阴阳(a)四时五行也........。

==>a.是历法之阴阳。

40.《痈疽逆顺刺》:黄帝曰:病生之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阴阳气(a)不通,两热相薄,乃化而为脓,针小能取之乎?.......

==>a.”阴阳气不通“是指表里气机不通。

41.《量络刺》:岐伯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血气俱盛而阴气(a)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之。阳气(a)积蓄,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阴气积于阳(b),则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阴阳之气,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写,则阴阳俱脱(c),表里相离,故脱色面苍然。刺之血多、色不变而烦闷者,刺络中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闷。阴阳(d)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弗能虚也。.......

==>a.“血气俱盛而阴气多”,是指五脏之气有余;“阳气积蓄”是指卫阳之气(表气)积蓄。b.“阴气积于阳”是指五脏之气所生之邪达于体表。c.“阴阳俱脱”是指表里之气俱脱。“新相得而未和合”是什么状态呢,就是刚吃饱饭的时候,因为卫阳之气来自于食物之“气”,五脏之气来自于食物之“味”。所以医疗上讲究“饱时勿针”。d.“阴阳相得而和为痹”,是指表里均为邪所侵。

42.《杂刺》: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转筋于阳(a),理其阳,卒针之;转筋于阴(a),理其阴,皆卒针(焠针)。......

==>这里以内侧外侧分阴阳。

43.《本神论》:黄帝曰:妙哉论也。辞合人形于阴阳(a)、四时、虚实之应,冥冥之期,其非夫子,熟能通之。

《真邪补泻》: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血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也,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隆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輑,其至寸口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b),不可为度,循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

==>a.历法之阴阳。b.表里为阴阳。

44.《虚实所生》:黄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夫阴与阳(a),皆有输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旬平(a),以充其形,九候如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a)。其生于阴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起居,阴阳(b)喜怒。......

黄帝曰:阴(a)之生实奈何?岐伯对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黄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对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因寒饮食,寒气熏藏,则血泣气去,故曰虚。

黄帝曰:经言阳(a)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以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岐伯对曰:阳(a)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不通则寒独留于外,故寒栗。黄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对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热熏中,故内热。黄帝曰:阳盛而外热奈何?岐伯对曰:上焦不通利,皮肤致密,腠理闭塞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黄帝曰:阴盛而生内寒奈何?岐伯对曰:厥气上逆,寒气积留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血凝泣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黄帝曰:阴之与阳,血气以并,并行已成,刺之奈何?岐伯对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黄帝曰:血气已并,并行已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岐伯对曰:为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病,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这一段是《内经》阴阳理论最重要的篇章之一。除却b中阴阳是历法的代称外,其余的阴阳都很明确是五脏与体表的分别,或者说是卫气与五脏之气的区别。有心的朋友会发现,从本文开篇到现在,除了《经脉病解》《水论》两篇之外,《内经》中涉及到人身的阴阳概念,都是指向体表和体内的分别,更明确的讲是五脏之气和卫气的区别(营气之十二经脉另外再讲,这个理论本身也有很大问题)。或许更明确些的话,传统医学中关于人身阴气阳气的概念很明确:“阳气”是卫外的表气,“阴气”是五脏之气。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