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说说美国的经济学学术界:一场圈里人自娱自乐的游戏 -- ccc
经济学本来就不好找工作,哪国的经济学都是靠忽悠,不然怎么吃饭。经济学本身就不是给你解决实际问题用的,那么理论的东西想和实际轻松的套上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经济学是战略指挥,你现在说战术指挥上不好使...
你就别经济救国了,你真读了经济学博士,回国能让你进中国人民银行不能?想找个好工作救自己,换个专业,这专业的确不好找工作。大致上不好找工作的专业,你去接触里面的人,很少有人能跟你说这个专业好的,我有些读物理生物的朋友,就没一个跟我神采飞扬的说他那专业咋的咋的拯救全人类了,都跟我说这烂JB专业出来做10年博后也混不上faculty...其实他们说的,也不一定就怎么是正确的,所谓身在此山中么。
说真的经济学是闹心,我也就读过几门课就觉得,能把这专业啃到博士的,那是真聪明...但这门专业,是不是自己糊弄自己,这个我可不敢说。这门专业用是肯定有用的,看你怎么去用,但道听途说一些东西就下这么个结论,一般人也就罢了,你是有志于往博士读的,这么说话,就并不严谨。
特别是那些大基金会赞助的学术研究(公众往往不容易接触到,虽然他也是公开的,但是没几个人会去翻学术论文),就会知道经济学或者任何社会科学,其实还是有大量的数据和研究在里头的。只不过做的不说,说的不做。
参见Wassily Leontief的一些著作,尤其是上个世纪前六十年的。
经济学不是伪科学,但你不知道他的核心知识罢了
其实我本不想提个人的感情在里面,文章唯一的目的是提供给想在这条道儿上混的人,一点建议。
首先,经济学不是一片圣土,但我并没有反感。就像谁都知道演艺圈有潜规则,想进这个圈的人还是成倍增长。一个道理,我没有因为我提到的那些“规则”“圈子”什么的,而反感经济,或者反感学术圈。因为干这行能给我带来的益处,享受,远远高于我的付出。
其次,我确实不为工作发愁。在我现在的学校,本科毕业就可以在美国找到差不多的工作。其实我觉得工作,或者工资,好不好,不太在于学了什么专业,而在于个人的能力。我一个学理论物理的朋友,照样在投资银行找到工资超高的工作。上次见的一个校友,JP Morgan的,历史专业的。
关于经济救国这个理儿,其实我是这么想的:如果要为了制定经济政策,本科的经济学知识就差不多够了。但是现世吧,什么都inflation。所以只好杀鸡用牛刀了。经济学博士的那些东西,确实远超过了实用。但是经济学博士,未尝不可以拿过来给经济政策出出主意。
最后,有志于读博士的人,我只想在学术上严谨,如果生活上每句话都讲究逻辑严谨,有理有据,那必然人至察则无徒啊。道听途说怎么了?你来西西河不是为了道听途说来的吗?
所以从来不用中文替代presentation这个词。
如果你觉得本科毕业就够制定经济政策,而央行找博士多半只是因为学位贬值,那我只能说...兄弟你还太年轻...
虽然我认同你生活中不必严谨过分,但西西河这里的风气还就是要每句话都严谨,不然为什么西西河里文科生那么不受待见呢...呵呵...这里是理科生的天下,发帖也有人挑语病的...
道听途说没什么不对,我来西西河也的确是来道听途说来的,我只是觉得,对不是很了解的一个东西,靠道听途说来下结论,不是正确的做法。当然,我也不是来争论的,你要不中听,算我没说就是了。
记得古人曾说:「任何学问,远望皆如一邱一壑;近观则皆成泰山沧海。」人对学问,最初皆只是远望,由此而会觉任何学问,皆不过一邸一壑。任何古今学者之学问,亦「不过如此」。数学不过讲「数」。历史不过讲已成的「事」;哲学不过讲「理」;孔子不过讲「仁」;耶稣不过讲「爱」;司马迁也不过作了一部「史记」。但在我们对任何学问,从「不过」(Nothing but) 的眼光去想时,则我之学问立刻死。此是死在学问之门外。此时必须相信一切「不过」之中,大有事在,大有我所不能过者,而后学问乃得生,人乃得入于学问之内。
--唐君毅:说学问之生死关
BLANCHARD在他的《Macroeconomics》里说:“学会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的内容我用了一年,但真正了解这些内容背后的约束条件我用了8年。”
正好有这方面的研究计划,缺乏国内的资料。
先谢谢了。
单就我对美国这边农业经济专业的有限了解发言的,问问其他版面的河友吧
日本这边写啥东西都要扯上中国,有点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