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谈一谈传统医学对血的认识(一) -- 弦音醉舸
想想这群伟人如果真的坐在一起就很带劲。他们是会通过激烈的讨论发展新的理论,达成新的一致,解决各类现代医学的“不治之症”,把传统医学带向新的高峰;还是面面相觑,笑而不语。
如果他们每个人独立的批阅《谈一谈传统医学对血的认识》,楼主看到所有人的点评时,是会感慨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还是感慨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
中医也一样有发展变化的过程。后来的中医有擅长外伤的,有擅长骨科的,有发展擅长妇科的,有发展擅长儿科的,有发展擅长脾胃治病的,有发展擅长皮肤病的,有善于治疗温病的。。。光药物这一块,张仲景和李时珍就没法比了;甚至清朝的都有医生把西医的药按照中药整理分类的。
《伤寒论》成书的时候,棉花类植物还未进入中国,人生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营养不良和受寒。《伤寒论》的药方里面,很大一部分是去寒的药物。而宋明朝的时候,生活水平提高,医生多开的是滋阴降火的方子。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就是以“滋阴派”闻名。《温病条辨》就是专门记录探讨这方面的医学成就。
《伤寒论》重新热起来,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很多中医都发现,现在的人生活水平高了,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怎么受寒的人反而多起来了?原因就是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后,空调太普及了,结果大夏天的,受寒的人反而多,《伤寒论》里面的方子就派上用场了。
血也可以生于肺,现代生物学证明了这点!
消化系统可以生血也有道理
造血系统是指机体内制造血液的整个系统,由造血器官和造血细胞组成。主要包括卵黄囊、肝脏、脾、肾、胸腺、淋巴结和骨髓。正常人体血细胞是在骨髓及淋巴组织内生成。
从此文,中医说营气化血,虽然不全面,但不是错误。
当年北方战乱较南方频繁,很多病也都是饿出来的。所以李东垣的理论就侧重于补脾胃。
把教皇邀请上就更好了
要找也找一个四体液学派的代表人物去,让达芬奇去纯粹是踢场子。
齐唱:达芬奇是一种信仰
顺便问下你,看过四体液说这些年的研究成果没
《中医临床医生四诊信息判读及诊断一致性探讨》
之所以架空让大师团聚一堂,就是想看看他们的四诊信息能否达成一致。
看到五行嘲笑四体液,只能一声叹息。
之所以把达芬奇拿出来,就是想看看,喜欢把张仲景拉下神坛的,会不会把达芬奇放上去。
至于是放谁上去,我倒是觉得无妨,不同的教派都有自己的说法,必须尊重。
有信仰就行
“希波克拉底若突然活过来,他不得不从中学数理化生学起,再读大学,硕博,到医院实习,终身学习,追随世界学术最新进展,运气好的话,可能达到主治医生的水平。想成为院士,那是终生无望,更不要说诺奖,因为毕竟年纪大起步太晚了。”
把希波克拉底换成达芬奇,这句话依然成立啊。希波克拉底和达芬奇一样都是现代医学阶段性的人物,在他们之后现代医学有着继续的长足的发展。现代医学不是教派,也没有造神的习惯。
温病,时方,阿是穴,麻醉,外科,眼科,耳鼻喉科。。。
张仲景会用白酒治病吗?
张仲景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把什么病都治了,而是他创立了中医临床的一些基本的规矩。
自己不懂的领域,不要托大。
顺便说下,希波克拉底老头如果活过来,读医学院仍然比绝大多数现在的美国医生快。
不要混淆了知识和智慧
你认为诊断的一致性对中医是否重要?还是说,不管怎样诊断,最后的治疗效果都会殊途同归?
诊断的一致性,对于单因素致病的情况是比较重要的,当然具体还分两种:
1如果能找到对因治疗手段的时候,这是诊断的唯一性就显得特别重要,比如细菌感染的早期,拨开各种症状的掩盖,找到最关键的因素,是考验医生素养的。
2如果找不到对因治疗的手段,比如细菌感染后期,脓毒血症和多脏器的情况下,即使知道病人最初的病因是细菌,这时候即使诊断正确也意义不大,相反,如何处理当前的连锁性的应激性症状才是最重要的。
对多因素致病的情况,个人认为也要分情况对待。这个展开就更大了。
中医诊断的不一致性,会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如你所说的殊途同归,比如在修订中国最早的中医教材的时候,就曾经有过这种高手间的不一致,后来发现,诊断有差别,用药却是接近的。这个问题后来用中医各家学说来解决,如果精通各家学说,相对会找到共识的。
2高手间的认识也有差异,民国沪上名医徐小圃和祝味菊的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这里就存在对错的问题了。
3有些病,尤其不严重的,的确有多种方法可以治疗,比如妇科的痛经,哪怕我们严格限定其症状(专业术语是证型),依然有很多治疗方案和方子,那就取决于医生自己了。我的一个医生朋友,,曾经对同一个病人,一次拟定了六个处方。然后选择了其中他认为最好的。国内一个老师(忘记名字了,好像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也曾经让学生对一个病人,来拟定处方,结果一个班出来了二十多种。他专门未此向学生解释过,这是为什么。
当然,这种情况,对于高手而言,其实有时候处方已经是唯一的了。只不过新手或者外行就觉得难以取舍。
对于第三种情况,西医是通过行业标准的方法(就是所谓的指南),完全是人为的,商业化和体系化的需要,并不一定是医疗的内在规律。所以就会不断更新。
现有的中医药教材,实际上就是中医人,试图进行标准化的一种尝试,效果一般。
个人的一些体会,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