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长平之战的军事地理与战术问题 -- 秋原
把不能打仗的老幼妇女先全杀光,那就可以省更多的粮食,打仗就是比粮食多....
不是和你抬杠哈,只是觉得你把粮食作为决定大战役胜负的唯一重要因素,也许我例子举得不妥,继续讨论
不过这赵括直接把40万兵马给弄没了,虽然粮草省下了.....但是我想每一个赵国人都不喜欢这个结果吧
退兵我觉得也是可行的,防线留下20万坚守,剩余20万退至太行山建立第二道防线,然后第一道防线退却。其实有险可据不用留那么多的,只需要留下给主力赢得时间的死士即可,燕赵自古不缺死士......
若秦军跟上其实有利于赵国,记得有人考证出在古代交通状况低下情况下,运量队伍从后方运量至前线,相当大部分粮草是要给自己消耗掉的,线路越长消耗量越大,现在赵军在靠近补给点的地方组织防线,而秦军又得加长运输线路....对秦军而言估计也是两难的选择
我其实对历史不是很懂,只是生长在长平之战古战场周围那片地方,自小对长平之战很有兴趣罢了,我个人觉得长平之战最应该承担责任的应该是.....当时的赵王
大军撤退很容易变成溃退,特别在防线沿河对峙退路却在一端的时候
假如粮食能撑住,不增兵,原有兵力就是20多万,秦军也是随着增兵
当时秦军补给大约是赵国的3倍以上难度
赵军后退就没有战略空间了,秦军盘踞上党南部,赵国安生不了
赵国缺粮,秦国估计也富不到哪去,战争本身就是大家拼命,都是咬牙在坚持,赵国这时候是不是纯粹意义上拿不出粮还是粮食比较紧张
这种明显大决战意义上的战争,一定要拿出倾家荡产保前线的态势,毕竟对赵国这仗输不起,对秦国则不是生死存亡的高度,都一根筋咬牙坚持的话秦国估计犯不着死磕到底,毕竟划不来
关键问题还是,赵国是不是倾家荡产也拿不出粮食了呢?
苏联红军撤退到莫斯科也没有士气崩溃,古人云,千里不运粮,百里不运草,运输粮食到前线,要是路途遥远,其损耗是很大的,不但是跑冒滴漏,而是运输人自己所吃的粮食比例太大。一天走几十里路,牲畜所吃的粮草有多少,运输人员所吃的粮食有多少,还有返回所吃的粮食。所以后勤线越长,粮食越难运
莫斯科后苏联欧洲部分还很大,还不说亚洲的空间
上党一丢,秦军就随时威胁赵国核心地带了
邯郸西南到上党前线也就300来里,还有部分可以走水运,路上损耗也就20-30%
退兵自己国土核心地带成为战区,粮食出产都是问题
能守到下个收获季节,有病才冒险决战
如果守不住,最起码主力部队应该撤回来,守住最核心区域,总不成打了败仗撤回来就说人心崩溃吧
长平一战我去实地考查过,现凭记忆谈谈。
秦军重点在丹河西边的山上,山梁西边的相公山,野川一带是秦军的防线。秦的二道防线在老马岭,吾神山,三和背一线,有军队防守,但在白起来之前无军事设施。三道防线原定以端氏为中心的南北一线。只是还没来的及布置。
白起接手后,在沁水端氏镇和它以北的孔壁,郎壁,王壁,以及以南的秦庄,武安,屯城一线修筑沟垒石壁。秦的头道防线在丹河而北的山岭上,这道防线北魏时地理学家郦道元亲眼见过。端氏镇在固县河与沁河汇和处,地势极为险要。秦军防线以端氏为中心,南北一字排开,北有孔壁,郎壁,王壁和运粮滩,马沟等村,南有秦河,秦庄,武安,屯城等村。
另外,在高平镇和东北境,与长子,长治,陵川县交界处全是大山岭。这些大山岭上有一条石头垒起来的石城,这道石城,西起丹朱岭,经关和岭,羊头山,沙帽山直到陵安的马鞍,长百余里,当地人在战后给它起的名字;百里石城。至今仍然这么叫。
而这道百里石城是白起命人筑的,并且每隔一段还筑有堡垒,日夜派兵把守,如此,赵军的粮草根本运不进去。连音信都被秦军完全切断。战败后曾经有赵军从这里逃跑,全部丧命,可见这道石城的坚固。
长平最后一战前,白起曾派出斥兵乘夜越过赵两垒防线,放火烧了粮草堆,赵的西山大军一部前来营救时,西垒防线被秦军偷袭,恶战后,西垒被秦攻破,赵军退守丹河以东,至此,赵军防地化为灰尽烬。
今天的高平尚有以古军队编制命名的村庄;三军,康营,北营,营里等。你这些图和实际地理环境差距很大,且不说这一战后平空多出几个沟和被填平一道河谷,交战时的地名就已有改变。如秦城被赵军先后改为;小城---小乘。沁河两岸的大半村庄都是经这一战改名。
如在公元前270年秦攻赵的阏与之战。古阏与城与古史记载就不一样。古史载有两处,一是今沁源县西南十五里乌苏村,二是今和顺县的梁榆城南,不去实地考查很难了解。
而秦赵交战时,正是闹粮慌时期,很多难民从丹河西边跑去讨饭。这些应该都要考虑进去,毕竟战争不能单一只看战场之博,背后的各种情况都很关键。历史证明很多小细节导致一场战争的失败比比皆是。
不好意思,我发在您的回复下,望勿怪。谢谢
事实上赵军早就断粮,连音信被秦军切断了。在白起之前秦军曾因攻赵失败还斩过副将,白起接手是隐蔽的,并不住大营,他是秘密到战场,住在原村河流域的安贞寨。并加固几道防线。
他预测赵军必孤注一掷,因此定下歼敌新策,一;示弱于敌,二;诱敌进攻,三;断敌后援,四;穿插敌阵,五;围而不歼。
白起先是在丹河西岸山地纵深的河谷道口台地构筑和加固了一批军事壁垒寨堡,大约是草芳河谷的河泊村处,伞盖河谷伞盖村处,釜山河谷的回构村,野川河谷的河底,吴庄,杜寨,原村河谷的马游,安贞寨,牧沟,前河寨,良户寨,秦城{战时就被赵军改为小城,战争中期又改为小乘}。马河谷底的古寨,东寨上,西寨上,麒麟寨,巴公河上游的寨沟村等。并且在这些壁垒中屯伏精兵,却把老弱残兵布置在丹河而岸原来的壁垒中。
另外,若说赵括纸上谈兵太肤浅,也说不通,就是白起到也好几次在赵的防线吃过亏。而王龁主持时,秦军第二道防线基本没起作用,更没筑第三道防线。可廉颇也没占便宜。若是那时敢于一战,未必不能成功。
这场战争只看局部是不可取的,赵当时是战国唯一的一流军事强国,长平之战前秦并不是军事强国,秦真正进入军事强国是在长平战之后,此前国富不假,但单论军事,战国任何国家都不能与赵相比。
秦伐个二流军事楚国还需六十万,可见对付赵谈何容易。战争真正对博在庙堂,秦昭王亲自去征兵,已经是举国一战了。
赵王在干什么?还不说白起一到马上切了赵军的运粮道。
此战还有个疑点,李牧何在?赵国面临灭亡的危险,以他当时的情况不应该坐视,可翻便所有的史料找不到他的痕迹。他的军队来源也甚为可疑。若要详查此战,必须全面把握材料,我认同先生的思路,楼主只看战场过于简单了。
“长平最后一战前,白起曾派出斥兵乘夜越过赵两垒防线,放火烧了粮草堆,赵的西山大军一部前来营救时,西垒防线被秦军偷袭,恶战后,西垒被秦攻破,赵军退守丹河以东,至此,赵军防地化为灰尽烬。”
“秦赵交战时,正是闹粮慌时期,很多难民从丹河西边跑去讨饭”
出处何在?
“而这道百里石城是白起命人筑的,并且每隔一段还筑有堡垒,日夜派兵把守,如此,赵军的粮草根本运不进去。连音信都被秦军完全切断。战败后曾经有赵军从这里逃跑,全部丧命,可见这道石城的坚固。”
音信是切不断的
另外逃兵全部丧命也没可能,除非被赵王杀掉
要是断粮大战后大军崩溃才逃,绝对是精锐
“秦军重点在丹河西边的山上,山梁西边的相公山,野川一带是秦军的防线。秦的二道防线在老马岭,吾神山,三和背一线,有军队防守,但在白起来之前无军事设施。三道防线原定以端氏为中心的南北一线。只是还没来的及布置。
白起接手后,在沁水端氏镇和它以北的孔壁,郎壁,王壁,以及以南的秦庄,武安,屯城一线修筑沟垒石壁。秦的头道防线在丹河而北的山岭上,这道防线北魏时地理学家郦道元亲眼见过。端氏镇在固县河与沁河汇和处,地势极为险要。秦军防线以端氏为中心,南北一字排开,北有孔壁,郎壁,王壁和运粮滩,马沟等村,南有秦河,秦庄,武安,屯城等村。”
端氏和高平之间分水岭是关键,丢了就是失败,端氏是前进基地,布防应该是为防范小部队或接应败军
“如在公元前270年秦攻赵的阏与之战。古阏与城与古史记载就不一样。古史载有两处,一是今沁源县西南十五里乌苏村,二是今和顺县的梁榆城南,不去实地考查很难了解。”
乌苏还是乌木?
“赵当时是战国唯一的一流军事强国,长平之战前秦并不是军事强国,秦真正进入军事强国是在长平战之后”
不敢苟同
长平之战前白起率部斩首多少?赵国呢
那时候李牧还小
“他预测赵军必孤注一掷”,这是明摆着的,不想撤离,秦军也得决战
“白起先是在丹河西岸山地纵深的河谷道口台地构筑和加固了一批军事壁垒寨堡,大约是草芳河谷的河泊村处,伞盖河谷伞盖村处,釜山河谷的回构村,野川河谷的河底,吴庄,杜寨,原村河谷的马游,安贞寨,牧沟,前河寨,良户寨,秦城{战时就被赵军改为小城,战争中期又改为小乘}。马河谷底的古寨,东寨上,西寨上,麒麟寨,巴公河上游的寨沟村等。并且在这些壁垒中屯伏精兵,却把老弱残兵布置在丹河而岸原来的壁垒中。”
1:70万比例地图上找不到
不好说
战场是大军展示的前提,几十万兵,散布肯定非常广,否则饮水就是问题
秦军断其粮草,廉颇老将不该没防备。这和赵王关系不大吧?事实上实地观察,赵军在廉颇时期的防线是有问题的。而且廉颇时期进攻的胜算不小,反到是秦几次进攻把他压缩的很难受。一味的守难道是名将之能?
该攻时廉颇在守,该守时,赵国无力支持,大事已去,无力回天罢了。从全局看,赵王的确不够重视。
从廉颇一生的战事指挥看,他喜欢守,每需要进攻时他都是在守,而他往往说绝为胜算的仗不都是赵奢打赢了吗?战国四名将的标准是以与秦战斗胜利评定的。仔细看看廉颇的战绩比赵奢差距太大。而赵括在长平之战前不是没参加过战斗,而且还胜过,曾经得到赵王不少赏赐。这些也应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