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东亚民族的心理特征及进入工业化社会后面临的挑战 -- 酥油茶

共:💬44 🌺288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篇文章

LZ只是把许多表面现象汇总了一下,搞了个大杂烩,根本连心理学的边都没沾上。

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首先得出物质方面下手,物质决定精神。

通宝推:毛锥子,
家园 飞天鸭鸭,我请求你帮一个忙

在我穿越帖里面出现一下,我本来要写观望者忽悠马鹿成功,但是现在发现把你派过去和观望者一个红脸一个白脸能把马鹿忽悠卖了还给数钱。

先是观望者神叨叨一大套,然后是你义正严词旁征博引的论文砸过来,看谁不服。

东亚民族俺管不了,俺就关心中国,中国发展最大的敌人不是这不是那就是一千年沉淀下来的封建思想官僚主义。你看看自己周围,看看国内的情况,谁敢说建国之后就把这个东西消灭干净了,现在的国家是严重残疾,社会思想层次上连民国应该达到的目标都没有完成,还因为有几个钱就直接跨越进入民主社会了,连旧民主都没有贯彻好,还讲什么进入工业化社会后面临的挑战?你认不认吧!烤鸭。

家园 哈哈 据说民主灯塔里也是这样

我一个台湾教授跟我说:“我们讨厌官、恨官,但是一旦到了那个位子,我们就变成了我们所讨厌的”

家园 插句嘴,会飞的鸭妹子还是比较年轻

是属于90后吧?

对于50后,60后,70后,80后所感知到的中国文化的变迁,没有直接感觉。而这些在河里都是有样本的。

比如说:老光,柳叶刀,潘涌所代表的50后60后,他们的文化印记是一种范式,对于生活以及80年代以来中西文化冲撞的体验,都颇为典型。从老光的草根型扎根本土,到潘涌的红2代彻底普西化,又颇具多样性。他们基本成型于文革,大发展于普世的80年代。忙总大致也属于这个群体,他大约是高考恢复后头两届的。

而60后晚期70后就非常的多了,80年代的普西时代成型,经过八平方的冲撞,跌到绝望的谷底再一步一步的爬回来。。。

所以我觉得飞鸭妹子的文化危机感,嘿嘿嘿,跟前面两拨人比起来没得比,轻松太多了。吾读来多有“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你现在可以有中西文化系统,价值观挑挑拣拣的自由度,我们第二拨的心路历程里,曾经有根本没得挑的阶段,我们看那部大话滥片<<河殇>>那是大点其头赞同百分百的。

从这三拨人的历程看去,中华文明复兴的轨迹,还有疑问么?

家园 呵呵,破釜沉舟故事,和羞耻感无关吧

如卧薪尝胆,如破釜沉舟,都是强调这种因羞耻感而发奋的精神

另外说一句,文中的很多事实我无法认可,很多推论我无法信服

家园 你到底是不是飞行员?飞行员都是丁是丁卯是卯没有想象力的

家园 靠!机窝窝闭嘴

没有想象力怎么玩战术阿?

家园 东亚文明确切的说是中华文明。日本没有代表性。

探讨文明形成的时候就涉及到了民族的扩张方式。

比如古中国的扩张为什么向西,而古罗马的扩张为什么环地中海行进的。

古希腊的扩张为什么不向西北内陆行进。

地理环境决定了古代民族部落的生活生产方式。而这种方式又产生了思维和心理的不同。

家园 社会制度的改变不仅仅依靠生产力的发展,

还与其地理状态有关。

在生产力发展的大背景下,更适合做贸易交换的地理位置就更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因为对于生产而言,贸易会带来更快速的资本积累。

家园 穷则思变,穷疯了

所以,西欧人总想要到亚洲来发财。但是财路被土尔其人挡了。于是有了大航海时代,有了航海的大发现,先是发现了绕过好望角抵达亚洲,后来又发现了美洲。与此同时,开始了殖民运动,所有这一切,原因只有一个。欧洲人太穷了。而通过殖民和抢劫,他们发现了致富的最快的方式。另一方面,由于欧洲小国林立,各小国之间战争不断,于是,他们不得不把抢来的钱用于军事,于是大大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家园 送花有宝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你的积分需达到5000以上,作者才能获得声望。

家园 华人社区去中国化是必要的
家园 这个楼歪的很暧昧,有点明白了,或者说不明白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