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共和国走过60年 -- 吴非

共:💬269 🌺971 🌵2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家园 如果国际国内反动势力全心全意配合,完全可行!!!
家园 那些事都照做

政治稳定影响三线建设?影响两弹一星?商品经济就不能积累了?商品经济才更有利于积累。借外债内债也更有利于积累。

家园 目前的世代更替是十年周期

与五年计划周期交替重合:接手并完成上一个,计划并完成一个,计划并开始下一个。

如果我们假设53-62年的头两个五年计划应该由第一代领导人完成,并且由他们开始三五计划后交班,那么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时间线:他们的一五计划完成得很好,二五计划期间出了大问题(大跃进),三五计划的开始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几乎吻合。我们也许可以猜测,第一代领导人留任一代人多时间的集体意识似乎是试图汲取教训并改正错误,给下一代班子留下更好的条件。但是他们的做法本身又出了大问题,而且与当时选定的第二代核心之间缺乏理解和互信。所以第二代领导人的实际确定拖了很长的时间。

家园 李先念关于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1978年7月6日至9月9日,李先念主持召开国务院务虚会,专门研究如何加快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速度问题。他在会议最后的总结讲话中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也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这场革命“不下于我们党过去领导的任何革命。某些方面还要超过”。我们“要勇敢地改革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经济基础要求上层建筑”。现在要进行的改革,一定要同时兼顾中央、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一定要考虑大企业和大专业公司的经济利益和发展前途,努力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来管理现代化的经济。”“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决不是闭关自守。为了大大加快我们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的速度,必须积极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这比关起门,样样自己从头摸索的爬行主义,要快不知多少倍”。

在务虚会上,他还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观点,突破了单一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第一次正式重估了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9月底,中共中央转发了李先念的总结讲话。

11月10日至12月13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讨论了李先念在务虚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大家一致赞成工作重心进一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赞成改革管理体制,实行对外开放。

家园 不搞统购统销,根本养不活这么多工人,没法搞工业化。

人事安排上:

你把林彪放到徐向前之下,四野肯定严重不满,其他山头也不会服气。

我认为林彪是当时中国最好的国防部长人选,没有之一。

你把叶剑英从最后一名提到第三,叶剑英自己也不会同意的,那样会得罪多少人啊!

像主席、总理这样的人在65年退休,绝对是中国最大的损失。

还有李先念放得太低了。

安子文这样有严重问题的人当组织部长,绝对会败坏党的风气。

家园 回复

不搞统购统销,根本养不活这么多工人,没法搞工业化。

粮食就那么多,最后反正是吃到嘴里,统购统销也是那么多。而且我说了,先不出口粮食,必要时进口粮食。发展农业生产是硬道理,而要发展生产,不能没有市场。以货币,市场为引导,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如果不出口而进口,挺过前几年就好了。1957年粮食产量3900亿斤,库存4,500亿斤。如果坚持不出口而进口,库存可达到800亿斤。3900亿斤已经有全国平均每人600斤,差不多了。以后继续发展,就有余了。

当时粮食不足主要不是直接投入农业的人工的问题,而是生产不发展的问题。头几年不那么过头增加城市人口,将投资用于组织农民平整农田,兴修水利,改良耕作技术,多生产农具,繁殖耕牛,发展养殖等,发展还要快。

由1949年的5765万增加到1954年的8249万,这5年发展工业也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大跃进又搞了一次,最后到3年困难时期,又裁减几千万人回农村。

你把林彪放到徐向前之下,四野肯定严重不满,其他山头也不会服气。

我认为林彪是当时中国最好的国防部长人选,没有之一。

我说的是现在的国防部长,管征兵动员,协调军地。这个重要性在军事方面比总参谋长差远了。

你把叶剑英从最后一名提到第三,叶剑英自己也不会同意的,那样会得罪多少人啊!

那把叶剑英和罗荣桓换一下好了。这个军委副主席是全军总政委,排名前面的都是军事主官,没有政治的。

像主席、总理这样的人在65年退休,绝对是中国最大的损失。

要正常交替,这个制度更重要。退休了也可以发挥余热,尤其是思考战略性问题,提出建议。

还有李先念放得太低了。

已经政治局委员了。

安子文这样有严重问题的人当组织部长,绝对会败坏党的风气。

我说了,前后4人,陈云,彭真,饶漱石,邓小平,都有活了。要不让再前面的李维汉来当?

家园 不同意

"商品经济才更有利于积累。"

利润不在你手,你怎么发展工业体系?苏联的道路其实说明在初级工业化上,社会主义更有优势。关键是利润归谁。二战后就没有走其他道路独立自主工业化成功了的。

"借外债内债也更有利于积累。"

谁会借给你呢?连国际地位都没有。再说,你要向我借钱?把两弹一星停了先(台湾就是榜样)。

而且,看看巴西等南美诸国,都是在没有自身工业体系,在建设该体系过程中借外债最后不可收拾的,彻底失败的。

再比如,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做那些水利工程,简直是天文数字(看李昌平的<话说水利>)。

尼克松访华的动机之一就是要把中国这匹野马套上笼头。如果1950年就被套上笼头,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农田水利设施、原子弹卫星都不可能。实际上,除了中国其他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在"商品经济+外债内债"下二战后搞起以上这些的。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讨论到此为止。

回复
家园 你对当时的情况缺乏了解。看看薄一波和陈云是怎么考虑的。

农民可以忙时吃干,闲时吃稀,还可以用不易运输和贮存的瓜菜代替粮食。工人一年到头都是高强度劳动,必须有足够的粮食供应。

看看当时的决策者是怎么考虑的:

薄一波对于粮食问题有着很生动的记载:

土改后粮食产量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农民生活改善,增产的粮食相当一部分被农民自己消费了。据统计,1949年农村人均消费粮食370斤,1952年增加到440斤。同三年前比较,每个农村人口多消耗粮食70斤,加起来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由于农村自给性消耗多了,公粮和商品粮所占的比例就降低。1951-1952年度公粮和国家从市场上收购的粮食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为28 .2% , 1952-1953年度下降到25 .7% 1953年秋,我在华北作了几十天的调查之后,于11月7日写给毛主席的报告提到:“过去山区农民一年只吃上十顿的白面,现在则每个月可以吃四五顿、七八顿,面粉需求量空前增大了,这是国家收购小麦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月第一版,P257)

陈云在决定采取“统购统销”方针时曾说:“我现在是挑着一提‘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如果搞不到粮食,整个市场就要波动;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又可能反对。两个中间要选择一个,都是危险家伙。”为了解决粮食供应问题,他列出8种方案,最后选择了统购统销。对于统购统销可能出现的问题毛泽东列举了17条,陈云在17条之外又加了一条:“有意想不到的毛病。”但是如果不这样做,陈云预测:“那我们就要恢复到大清帝国、北洋军阀、国民党的那个办法。就是进口粮食,向美国、向加拿大、向澳洲买粮食、买麦子。一年进口300万吨。我们的外汇有多少呢?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向香港出口的青菜、猪鬃、大豆,加上侨汇,总计不过3亿美金,大概能买300万吨粮食。如果把这些买了粮食,那我们就不要建设了,机器也不要搞了。工业也不要搞了。那时也有一种后果,我们也要挨东西,挨什么呢?挨飞机炸弹,挨大炮,还要加上挨扁担。你搞得不好,帝国主义打来了,农民扁担还会打你。”(参见《陈云文选》(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4,202—216页。)

家园 谁说利润不在土共手上?

税收从利润来,国企也拿利润发展啊。

谁会借给你呢?连国际地位都没有。再说,你要向我借钱?把两弹一星停了先(台湾就是榜样)。

借来就多干,借不来就少干。历史上没借,如果借了可以多干。

再比如,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做那些水利工程,简直是天文数字

我说了公共财政要修水利。就算是社办水利,那其实也是市场经济。投资主体,产权,使用权,都明确,都是同一家,怎么不是市场经济?

除了中国其他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在"商品经济+外债内债"下二战后搞起以上这些的。

那些国家第一没有156工程,第二没有完全掌握基础产业的国家资本。我又不否认这些,商品经济只能让国家资本增长更快。

家园 这些我都看过

只要不出口,就能好很多,一年30多亿斤不是小数。1年进口300万吨是60亿斤,太多了,用不了这么多。只要几年就可以,这几年进口点粮食的意义比进口钢材还值。

1949年农村人均消费粮食370斤,1952年增加到440斤

农村人均440斤并不是很可怕的数字,1952年粮食产量是3200多亿斤,全国人口平均有500多斤。到1957年粮食产量已经增加到3900亿斤。农民的粮食还是应该想办法用商品换出来。用耕牛,农具,砖瓦,日用品,国家对于发展生产的投资等等。关键的关键,是要发展农村的生产力。1958年是粮食产量一个顶峰,下一次恢复到这个水平是1966年了。下一次达到人均600斤已经1974年了。如果能够注意培育农村的生产力,很有可能在1958年开始就稳定在全国人均600斤以上,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家园 农村的生产力怎么培育呢?需要发展工业,

怎么发展工业呢?需要资金;

资金怎么来呢?需要出口粮食~~~

总觉得你还是有点穿越感太强了

家园 那时候还远没到必须工业投入的地步

主要就是耕牛,农具,平整土地,田间水利,良种之类的。而且流通领域不统购统销不等于买不到粮,起码依靠国家的实力把跨区大宗粮食流通和集中的粮食加工市场全占了应该问题不大。否则先进性在哪里?

家园 你这最后一句是不折不扣的扯淡,那是真的!

是毛指定四大帅就当时国际战略局势进行充分的调研、讨论之后提交政治局会议进行集体讨论与决策,最终毛拍板在中美关系上做文章。就这样,林还是反对这样的战略转向。

毛指定四大帅做这个工作,就说明毛已将打开中美关系当作一个可能的选项了,至于是否可行,要科学决策。怎么到你嘴里,打开中美关系就成了四大帅的主意?还扯到和毛没关系上来了(四大帅虽然可以做战略调研工作,但并不属于核心决策圈的,只是次层参与决策的重要人物)。真够扯淡的,搞比喻连举例的分量都不对,李好歹也是核心决策圈的吧。

家园 朝鲜战争和核威胁。

中苏关系的隐患,等等。

tg对于工业化的要求就是时不待我。

家园 这都不影响农业的投入

当时还主要靠人力畜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