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再论选拔与选举 -- 唵啊吽

共:💬18 🌺138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论】谢谢对本文的关注

【在帝国承平之时的水利等等建设自然停掉和损坏,收成自然不好。于是灾难不断袭击。在低水平重复生产下的小农大量破产,死亡。更不要说战区的掠夺和苦难。大战之后的死亡在那时候的卫生条件下带来大的瘟疫。于是人口再生产的能力螺旋下降。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屠杀,主要还是饿死、病死。】

分析的原因也很认真仔细,非常感谢。

不过就像最后这段的总结,所有这些其实都是是由联系有原因的,任何时候直接的战场屠杀在总人口剧减中肯定都是占少数,像抗日战争14年中,三千五百万的估计其中这届死于战场的可以肯定连五分之一都不到。中国改朝换代之间的大规模社会动乱和倒退正式大量社会矛盾和弊病长期积累最终爆发的结果,而这些矛盾和弊病的积重难返都是由于直接的文化原因。任何结果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归根到底还是文化问题。

家园 前面其实已经回答过了

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延续五千年,已经是文化融合的结果。但是基本上除了唐朝是一种主动的融合包容,历次大的文化融合几乎都是完全被动的,都是在迫不得已之下经历极大的无奈、痛苦和动荡之后不得不接受的结局。可惜直到今天大多数人仍然只会沾沾自喜于所谓文明古国的自欺欺人之中。

不管是经历社会灾难还是自然灾害,最终留下来的物种都不是最优秀的。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再发生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天灾,生命力最强最可能保存延续的一定不是人类。

家园 文化太笼统了

文化这个框太大,再细致些。

中国改朝换代间确实是各种矛盾的最终爆发。我不认为是文化原因,我认为是我们的历史地理因素。

我们在2000年前就在东亚大陆可获得的可耕地上建立了统一帝国。这样的政治统一在全世界是最久远的。任何社会组织都有内部的权力分配,结果就是财富分割。漫长的帝制时代,中国金字塔尖的人们尝试各种方法来进行这种权力分配,用各种试错来寻求一个使得帝国稳定的结构。这个帝国建立基础是小农经济。帝国需要内部的秩序,帝国的安全-外部的野蛮人的不定时的对农耕地区攻击,帝国需要承担水利。帝国还要在内部进行大规模的资源调运满足上述需要。这一切需要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运转,这样的组织结构背后就是统治者们的权力分割。这样的分割在今天看来就是一次次的血雨腥风的权力斗争。他们的斗争形成了我们的历史。

经过不断试错,在清终于完成帝国的结构的完美塑造,在乾隆时代达到顶点。他们解决了北部草原上的部落,解决了中亚的威胁。内部权力更替的有序,中央地方关系的尽然有序。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筑在小农的有限剩余基础上的。为了帝国的安全,帝国不得不变成一个安稳僵化的体制。对突发事件保持着有限动员能力,但是无法应对长期的内忧外患。终于1840的炮声打破帝国平衡。帝国不可避免的走向解体。这个过程持续70年,帝国的结构和帝国主人还是很有生命力的。

这些不是一句文化能说明的。同样现在的西方尤其是这次日本地震表现出来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迟钝,表现出西方地理历史条件下进化出的制度在对于平稳发展追求后的体制的弱点。和当年老大帝国有一比。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