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几个关于购房的实例 -- 梦秋
中国的城市历史几千年之久,上海是楚国春申君的封地,一百年发展起来,其文化无非江浙移民加殖民地文化,说到文化思想上,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不能说是正统源流,除了因经济原因荟萃于此的精英分子,一般老百姓说文化思想远高其它地方一头,恐怕也很难这么说,而你的回复里,似乎是说除了上海人都是乡下人了?看来“乡下人”对你们的看法还真不是虚妄的。文化上思想上高人一头的人,恐怕不会自认为中国境内的其它人都是乡下人而沾沾自喜。
然后“某些地方”也许有这样的事情,但阁下大可不必像高等华人探访中国一样大惊小怪吧,你毕竟还生活在中国境内,虽然我听上海朋友说上海人普遍自认为自己是上海人不是中国人,所以你如果真的感觉强烈的话,可以去看那两个帖子的回复。
最近也在想买房子,而且念头很强烈.但是呢,俺有时候的感觉和现实是相反的.
所以,俺在想,俺这么强烈的想买房,是不是因为房价确实要下降了呢?
所以就忍啊忍啊,想再等一等.
准备在什么地方买阿?准备买多大的 多少钱的^_^
我也是看房好久了,也许可以给你一点建议
谢了,以后有空多探讨。
今年不行就明年后年,一定要在限购令取消之前搞定。
估计限购令最多也就坚持3 5年吧
我在酒吧看见一个小妹妹在独舞,我思想斗争半天(我武汉的,也就在上海去酒吧耍耍,也是因为我老哥在上海,喝酒不要钱),才决定回去喝一杯再冲上去搭讪。
但是等我回到舞池的时候,小MM已经被一个外国小伙子搭上了,半小时后,他们就坐着接吻了,一小时后就消失了——而我仍在十分可耻地在一旁打台球。
因此我觉得外国人在交友王冕吃香,有不少原因是他们敢于去认识妹子,而我这样的土鳖就过于害羞了。
下次,我也要勇敢地冲过去啊!
上海说穿了,跟中国其他地方的最大差异,就是讲规矩,守规则。
其他地方并不是说不讲规矩,不守规则。但是在系统上,全民认识上的差异是巨大的。以致于很多国人觉得说出去的话不过是说说而已(甚至有觉得合同文字也是一样),怎么可以当真?这样的思想文化差异下,彼此觉得格格不入是很正常的。
你后面总结的什么“乡下人”,“高等华人”的标签,还是留给你自己吧。我没这个习惯给别人贴标签,倒是你,每个回帖都是标签。
97年我还没有出国。也工作过。认识的夫妻工作几年共同掏钱买房子的上海人多了去了。那时候小夫妻还是第一套买两室一厅的多。一般先买一套两室一厅住,等到收入好了再买第二套。第二套三室一厅多点。那时候房子也不贵,收入又提高得快。98金融危机后买房子可以抵税之类,所以收入高但是交税不能逃的外企白领买房很多。
现在上海大龄女性白领未婚的人数算起来也有万计吧,但是很多自己有房子,如果工作早的话。
上海不务正业,出门傍大款的低层次女子一直就有。《十六岁的花季》就有个“八国联军”,那还是90年代初期。但是这样的人根本跟我们不是一个圈子,所以也没有任何交往。
那样的丈母娘肯定是有的。我朋友也碰到过,pass了也找到了别的美女。
所以请“个别”慎用。
窃以为承认上海制度,文化,经济的优越性和认为上海文化里集中体现了国人的小市民心理这两点并不矛盾,也不互斥。
您可以反对我的看法,虽然这恐怕不仅仅是我的看法,但无视后一个观点,并用上海的优越性来压倒之,也并不是讨论问题。
如果您只是表达对我的观点的不满也还罢了,我也只是网上随便说说,素材来自我认识的上海人,同意不同意都随便,您的回复却主要集中在对中国除了上海以外其他地方的反感,以及和上海人“格格不入”的巨大差异,我真的很好奇,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您都跑过一趟?这些中国人在您看来都是一个样子。
我贴标签,挖挖地域坑,也是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挖的,从来没贴过这么多这么大的标签。。。
说实话,要不是考虑卫生问题,还真没必要对肉厕客气。
不过,没必要为这种事情纠结。找个正常的姑娘谈个正常的恋爱就好了。
是啊,要想下手还是等等比较好 个人觉得哈
在一片涨声中,没买房的都后悔了。
ps:当年就看中这个留下的,想当年家乡地级市都4000开外了,这里均价才不到5000,;今年回家听姐夫大人说泉城的城东新区,8000-10000啊,好吓,回来就犯嘀咕了,上升空间蛮大的啊还
本地常住人口1200万以上,大部分偏远地区乘公车到市中心大概也只要30分钟,当然现在的偏远地区概念又扩大了,最远的是得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