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人什么时候会参加革命,从马识途的革命经历说起 -- 本因坊幻庵

共:💬45 🌺149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百度一下,民国大学生失业调查:13%的人毕业即失业

一组残酷的数字

1934年9月,山西省官方在一份报告中透露这样一个信息:山西兴学30余年,全省专科以上毕业生不过8905人,但失业者就达4700多人。就连中央大学(现为南京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都不容乐观。1931年的《教育杂志》披露,“中大本届毕业生二百余人, 半数未获相当职业”。

在当时的经济中心上海,繁荣的背后却是为数甚多的失业大学生的艰辛求职历程。1927年成立的上海职业指导所,宗旨在于调节教育人才与职业需求的关系,为失业青年提供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据报告,1930年至该所求职者共2772人,其中国内大学毕业生821人,国外大学毕业生133人,专科毕业生292人,三者占到求职者总数的45%。

截至1936年6月,全国108所高校中,已向教育部报告学生失业的学校达80多所。依据已报结果,平均每百名大学毕业生中失业人数约为13人。按此比例计算,每年有1000多名大学生处于“毕业即失业”的状态。

上世纪30年代是中国高等学校飞速发展时期,特别是私立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吊诡的是,大学教育的突飞猛进,往往带来大学生谋求生计的不堪经历。

外链出处

家园 “一二九运动领袖出卖运动换县长文凭”

头一回听说,google不到

求详情,送花谢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家园 恭喜你占据了道德至高点,我的确政治上很不正确

我没有去讨论是否让底层人民吃饱饭就可以满足了

我只是就事论事在讨论啥时候底层人民会革命

底层人民吃饱了饭就不会去革命,并不严格推出:

所以让底层人民吃饱饭就够了

你向来很数据流,怎么今天变PG流了?

家园 是这样的

据说,当时军官总队(就是下岗军官集训大队)的老总们口头禅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

家园 是这样

九一八以后北平京群情激愤,有很多抗议活动,最激烈的有去卧轨抗议,当时学生以为在北平抗议效果不大,决定南下向国民政府请愿,但请愿活动即被国民政府用软硬两手镇压,除了学生大部押解回北平,请愿团的团长则得了个县长职位

我把两件事给记混了,一二九是我党领导的,哪能出这等事呢

家园 多谢~~~
家园 我该谢谢你

要不错误记忆一直保持,多可怕~

家园 我党也不排除有部分人会变。

周佛海、陈公博得的职位更高。

家园 这怎么都有人投草?
家园 因为文革时有人称周恩来是

“大官僚、大地主、大家族”出身,河中文革来客颇多,我说周总理是破落官僚出身,自然不合他们的口味了。喏,说不定周总理还是大资本家出身呢。

家园 通篇就看到了一句话。。

“从前辈那里得知了毕业即失业的悲哀前景。。。。”

家园 "黄金十年“期间,总的来说还好

13%,比现在的就业率也不算低了,再说,当时的私立大学,教学质量着实良莠不齐,而能够上大学的人,家境普遍都还不错,所以找工作也不那么迫切。真正毕业即失业的是抗战以后那一段

家园 当时中大工学院仅有的两个女生之一对马识途说

你(指马识途)到政府部门去多少还算个摆设,我去不过是花瓶

至于为资本家打工,也不过是当帮凶,不能算是出路.

家园 当时一年也就一万几千大学生毕业,还13%失业,

和现在一年几百万大学生毕业无法相比吧,毕竟物以稀为贵是不。

不过当时的私立大学和现在的三四流大学相比,质量谁高谁低,我还真不知道。

家园 原来俺喝的光明牛奶是这么来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