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土共要大修水利了 -- szbd

共:💬68 🌺28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也别都靠货币,坐办公室的还想松松筋骨乐

三高太多了。聊起来以前的“大战X天,修通XXX”,大家还眉飞色舞。

货币是人类发明的杰出工具之一,但毕竟是“工具”而已,“之一”而已。人类的集体荣誉感、社会公德心、一起做点事的想法,还是值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倡扬的。

家园 那现在陈经说水利设施银行贷款,拿啥还呢?

土地财政和水利设施基本上是完全无关的;

这个国家财政投入似乎没问题,让银行贷款怎么总有给银行制造呆账的感觉呢?

是种地挣钱了->农民愿意交水费了->贷款就有收回来的希望了?

这个链条感觉比高铁不靠谱

就现在这模样,国家财政离吃紧也不远了,会不会搞得最后和西部大开发类似,雷声大雨点小,没利谁都没有积极性

家园 水要收费的

一般要用贷款的都是大型工程,包括了城市和工业用水,都有收费标准。其实供水这玩艺垄断性很强,钱是收得到的。另外贷款很多是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什么的。实在不行就政府还,也没有什么。对政府来说,有用工程都不亏,不说工程建好后增加的税收,干工程本身还有税收呢。而且水利的投资,中央财政出的比例也比较大。财政不出钱的主要是那些带发电的大工程。比如三峡是财政出了(包括电费里面多收的,和税性质一样),后面三峡总公司再去造大坝,溪洛渡什么的,就是贷款了。

西部大开发项目非常多了,也很有效果了。

家园 国家性质的贷款需要还吗?

还不上来的话,开个资产管理公司,然后把呆账剥离出来,倒倒财务手续,自然就没有了。

修水利,修铁路,其实是往社会注入货币的通道而已。经济发展了,自然需要更多的货币加入进行交易。怎么把需要的货币注入社会,是一件技巧很高的事情。搞基建注入货币,在中国现阶段很适合。

家园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只要大头没有被贪腐掉,没有弄成豆腐渣工程、形象工程

对于提升国家实力无疑是有好处的

这跟秦修郑国渠是一模一样的

另外别修一半没联网发挥功能就烂尾掉,现在钱似乎较多,应该这方面的可能小一点儿

这是往正道儿上奔的好事,还是要支持~~~

家园 晕,饥饿的俄罗斯人不会冲下来吧

中国这才过几年好日子气候就变迁了,小冰河期一般多少年?

家园 所以搞土地使用权流转才犹犹豫豫

而且只能提"使用权"

家园 陈大展开写点吧
家园 关键时刻关键地点还是解放军靠的住
家园 现在看引海水淡化也许也是个办法

不过不是引渤济锡,而引渤济京津冀啊

家园 这是在给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和政绩工程指路

治理结构的顽疾没有根除,历史就还会重演。建议看两个,一是钱正英关于中国水利六十年的访谈,二是《长堤巨蠹》。

家园 你的意思是,没有投资水利才能修好?
家园 正文第一句 大家都懂得

水利的事去年就开始说了,我之前也提到过。

做了那么多年的邻居,有些底细还是了解的。

家园 中国的事,好多都是

微观看千疮百孔捉襟见肘,宏观看欣欣向荣高歌猛进。比如铁路和军队都是这样。

一年能增加十几亿吨可用水资源,减少几十亿吨无效蒸发,这就是效益。就算有些多花钱了,能多花多少?早一年建出来就早一年有效益。

家园 家乡的水利建设

家住苏北小镇,镇里有一条人工运河,贯城而过,原先风光旖旎的运河,水已全部排干,变成黑不溜秋的一道烂泥沟。两岸20米的房屋全被推倒,连绵四五里,一派残砖败瓦,拆迁的居民则被安置在镇郊。废墟里竖着一巨大的广告牌,勾画着整治成功后的美好蓝图,看着还是挺吸引人的。

据说是河道要拓宽挖深,河堤要整修加固。镇里好像还要修沿河商业街,如果这这样,原先叫做“鱼市口”的已有四五百年历史的老街估计也得被拆,有些唏嘘。

这次治理运河,似乎跟4万亿没啥联系,老早就动工了。

而且乡下的农田水利,灌溉渠,小水电神马的,还没见整治。

PS:家乡小镇已经越来越像小城市了,连苏宁,好又多都开过去了。周围的农村里,人却似乎越来越少,十室两空,甚至三空四空了。很多人家在城里,在县城,或者在镇上买了房子,过年都不回乡下了。两年前忽悠同学,投资个一百万过来炒房子,可惜未果。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