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张厂长的故事 -- wqnsihs
中层以上腐化,那就解决中层以上的问题,关工人何事?
国企的问题在于没有监督
好一点的角度说,唯GDP的考量标准,只对上负责的考核标准,更上层和下层无沟通。
坏一点的角度说,很多企业本身就是地方政府的提款机、小金库,甚至地方政府和官员根本就是那些企业的股东——不久前造成严重污染的那家不就是么?怎么会去做减少自家红利的事呢?
你的原帖是:
wanghai 2009-08-16 18:59:54
不知道你从哪里听说来的信息,你的观点倒是和辽宁的事业单位的知识分子比如教师,公务员非常的类似。谁叫他不给涨工资,还逼着自己好好干活的。
但是你要在辽宁的下岗工人中间叫薄三,会被打成陈xx的。当年要不是薄到国务院苦苦乞求争取(不知道去了多少趟了),把国家的几个常委都搞到辽宁来看下岗的惨状,国家最后勉强答应补助辽宁搞了省级社保试点,不知道下岗工人中要增加多少妻离子散,铤而走险的人间悲剧要上演。
回复:
这个帖的说法挺有意思,仅以我所知道的,我的回应是:
薄不光是不给公务员和教师涨公资,而且是强制性捐献公务员合法享有的第13个月公资,这是违反劳动法的。此外,退一步说,辽宁省财政收入次次排全国前十,公务员公资却排全国倒数,比老少边穷的省份还低,公务员也有家庭,也需要养家糊口。如果是因为辽宁省下岗工人多,应该节省的话,那作为省长就应该受当其冲放弃做头等舱,住五星级宾馆,出国的时候不该用集装箱装礼品,少在友谊宾馆开豪华宴请,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儿子从贵族学校撤回来,用学费捐助贫困儿童上学,英国一年的学费至少够200个失学儿童一年生活费了。我们公务员一个月的工资才不到1000人民币,顶什么用?
其次,我不知道下岗工人拥护薄的说法是从哪里传来的,至少我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和我认识的工人没有喜欢他的。当年辽宁强迫工人买断工龄,不论男女老少,一次性支付连续工龄的费用,解除双方劳动关系,劳资双方自此再无关系。用几千元就把工人无情推向社会,甚至在辽阳动用警力强迫工人买断,有工人因此惨死。另外还有后来的蚁力神事件,造成数万人血本无归,他也脱不开干系。不知道算不算人间惨剧。
黄昆的职业生涯回来就废掉了,后来就是个教育家。样大头拿了NOBEL,还搞了个黄昏浪漫曲。杨的才能在适当的环境里发挥了。
就我自己接触的环境里的人来说,我父亲是他厂里最好的刨工之一,我知道父亲的文化和才能。在一个闭锁的环境里成为世界一流在现代工业环境下是不太可能的。更何况是一个浮躁动荡的红色恐怖的年代。这个和个人才能木有太大关系。如果你对比一下别国(日本)的管理和技术发展,你就放弃了自己做个小发明的梦想了。用土话来讲,叫丝瓜打狗。改革开放的初衷是引进西方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我们的管理和技术更新。可惜,结果就是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下岗,技术根本就是没啥实质的进步。这是我见到的企业。
重庆人的确感恩戴德。
我觉得这恐怕就是跟忙总讲的东北文化有关系。东北官员个个都是爷,受不了被薄熙来当小兵指挥;重庆官员脾性没那么大,薄熙来又是成名已久的太子党,指挥起来会顺利很多。
国外的企业最喜欢招的就是有家有小,有房贷有车贷的,担子重了,老实听话,认认真真做干电池,不敢有非分之想。
国内老百姓股票,房子涨了骂政府,跌了更骂政府,也是中国特色了。
严格讲,线性的要求是所有的点的斜率都相同。我想你想表达的意思是方向一致的前进,没有简并的轨道吧?也就是说是非保守力场下的单一方向的一个非闭合路径。
马克思和釜山的推论其实都是建立在assumption的基础上的。写科研paper的重要的一点呢,就是不要draw any conclusions based on assumptions,因为那是不可靠的。
我不是否定陈独秀和李大钊,而是说知行合一,行动更有用。
只要你父亲的技术不是旧社会磨练出来的,那就已经否定了你最开始的观点。
历史既然是开放的,什么近代文明就不是必然的东西。
这和日企业里的技术木法比呀。就像隔代的战斗机。米国干啥那么拿大呢?因为它有四代战斗机。而对手们都是二代三代,木筏子跟它玩。
那个殖民地人民本来就不太在乎被美国fuck是不是丧失尊严。
你说你在哲学上基于假设的下这么多结论有啥意思呢?这和宗教里的上帝有啥不同呢?活好当下就不错了。文明是不是必然的,你看好了,也看不好,你自己都该变不来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