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说说我见到的高铁车站--嘉兴南站 -- 小科
我开始写的时候本来写:中国人的生活将是世界上最舒服的。
后来改了,应该是能在中国享受生活的人,肯定不是所有中国人,甚至有些未必是中国人。比如青岛那些棒子,以及北京上海那些白皮黄毛蓝眼。
社会必然有底层,底层相对上层,生活水平必定要差,否则社会就失去了动力。即使是在主席那个年代,农民家庭和干部家庭也是有差距的。关键是大多数的人能感到生活舒适,方便,那就是一个成功的社会了。
屁股决定脑袋。
你的屁股在最底层的劳动者这一边。
而是沪昆线的一段,所以小站并不是考虑的重点,如果要离市区近的话只能等城际线了。
按照现在高铁发展的势头,我看磁悬浮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IMGA]杭州去苏州高速公路大巴上拍的高铁建设照片[/IMGA]
嗯?怎么没有上载图片的按钮?
好大,好傻。貌似得到安检小弟的深深认同
真的是这样。 还是跟人群数量有关,
数量大了就拥挤了。。。
现在高铁的发展势头。看起来很不错。但是。。。
我们自己搞磁悬浮,其中的意义简而言之,如下:
1,轮轨高铁是相当成熟的技术。德,法,日都有长达三十多年的不间断的商业运营,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技术验证,可能碰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都是现成的。对中国这样的环境而言,我们应用轮轨技术,从理论上讲,除了在更大的地域空间,更复杂的地理气候环境,更繁忙的运营密度,更苛刻的耐用需求,更严格的安全考量外,并没有在系统设计,技术验证,可靠性试验上的全新的非得逾越的障碍。
换句话说,要么我们掏银子去买技术,要么我们自己闷头重复别人,而且不只一家,已经重复过N遍的技术。
这么说,并不是想贬低国内厂家,技术人员的工作。但是这是一个事实。同样,偶也并不是想否认偶们也有创新,也有发展。。。只是,在这样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并不能推翻前面论点。
而磁悬浮不同。从技术上讲,我们和德国的差距有,那又怎么样?第一条真正意义上,也是现在唯一的一条的商用线路在上海。那么,所有的数据,所有的问题,所有的经验,都将在上面得到验证,发现,解决,如此等等。如果为了这样的技术验证,我们需要新的线路,那么为什么不做?这是我们的东西。我们不是在重复,我们也不可能花银子买到。
2,轮轨的速度提升是有物理限制的。其实,作为一个与高铁发展间接相关的技术人员,我更希望,国内把精力和资源放到高铁技术的可靠性,高铁营运的危机处理,高铁系统的本地化吃透钻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速度。
但是磁悬浮不同。尽管德国这边宣称已经技术成熟,但是不论是系统设计,还是核心器件,还是运营体系,都有可以全新设计,全新发展的空间。作为一个系统的应用,磁悬浮对国内的相关研发,制造,产业,都有大幅拉动的前景。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只想拥有,那么,轮轨高铁就够了。但是如果我们还想当领头羊,还想做先发者,那么,磁悬浮绝对是一个好的方向。
问题还是,我们自己想要什么,和能做什么。
题外的想法。同样的问题,在太空探索上也有。比如,我们是否应该有些自己的,有更大的符合我们自己需要,追求的目标?
港督。。。
厦门的轻轨计划在2011年开工,在原有的BRT基础上改造。
02年到现在都没回厦门?现在如果回厦门你会发现厦门大变样了。
现在多了几座出岛的桥和海底隧道了,在未来几年还会再建一条遂道和一座桥,只是现在私家车太多了,以前岛内引以为自豪的宽阔道路现在挤满了车。
民生方面,厦门现在基本建立起基本医保体系,上班族就不用说了,就是老人和小孩,不管本地的还是外来的,每人每年只要交50元,就有一张全市通用的医保卡。
我毕业以后2003年去过两次,看望当时的女朋友,后来分手了就再也没有去过厦门了.希望有机会的话去厦门看看,我在Google map上看过集美,看起来完全变样了,特别是集美大学的新校区.我离开的时候集美大学新校区还没怎么建设,现在建了很大的一片,而且嘉庚体育馆也建起来了,当时拿一片地是空无人烟阿.
我对环岛路那一片也记忆深刻.
如果搞磁悬浮,除了你说到的好处,不利的地方也很多。
现有的轨道系统可能不能被利用,要开辟新的线路,难度可能会比较大。一方面是用地的问题,一方面是新的线路和轮轨线路有多大重复的问题。
随大流,还是独创,这点倒是可以值得好好想想。举个顺手的例子,就比如西西河的功能设置和版面,也算是独树一帜,和大部分的论坛,大部分的博客,都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有独特的地方,另外一方面,也导致新用户不习惯。而且还冒一个很大的风险:自己摸索了半天搞出一些新东西,是不是很容易就被别人照搬了。就是个投入和回报的问题。
的确,关键是在于,想要做什么,能够做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