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曼谷王朝的一些轶事,说东南亚还有非洲 -- 葡萄

共:💬198 🌺281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要回答这个事件是否巧合那就得先回答这个世界是不是巧合了

太难了。呵

家园 整体的趋势没有巧合

具体的事有巧合,但是整体的趋势没有巧合。我们能看到的,或者说唯一可以相信的是势,其他的神马都是浮云。反过来说,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看国内是不行的,没有解决世界的问题,中国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ps,我部分赞成你说的“中华文明是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的最优代表”,但是我认为光光中华文明可能不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家园 刚刚发现你还是没有看清我文中写的意思

你和下面的范进一样,面对一个整体思考的时候依然纠缠在局部的术里面。

家园 我们的观点没有分歧

我大概是没说清楚。对于这个势我们的看法是一样的,我对于中国的未来也是有信心的。我的问题是如何协调各个文明?

家园 除了你说的理由外,

可能还有农耕文明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在里面。

家园 这个冲突是不可协调的

从历史上中国同周边不同文明族群的冲突看,基本是不可调和的。而这种冲突的背后就是生存权和平等权的争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冲突从局部地域开始逐渐向广蔓延,一直到陆地走向海洋,最后走向全球。

世界存在着多种文明。文明冲突的胜负是被当时该文明主导者的政治、军事、经济等等综合实力决定的。

而现在文明冲突的对手是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这两个佼佼者。

相对整个世界地理来说,中华文明的生存史就一直处于守势。而中华文明同西方文明的直接冲突从明朝开始直到现在。到了本世纪,中华文明开始显露出反攻的迹象。

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小,同时随着交往距离的缩小各文明之间的人们交流越来越频繁。这样更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在这个社会大发展中,一场不知有没有尽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来临了,而此时对于深陷危机的西方文明经济来说,一定要找到一个能够释放和消除危机的出口,正在此时一个肥硕的中华就在眼前。

上面提到,现在生产力的大发展已经融入全球之中,各个文明的发展之路同时纠缠在里面,根本就不存在闭关自守还能出色发展的路子了。所以想要好好发展,只能挺身出战。向外扩张自己就成了不同文明要走的必由之路。

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思考越来越有深度,这样就对生存权和平等权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认识到独立自主发展的重要性。

这样,新秩序的包容性就成为了未来人类是否认同和执行该新秩序的首选标准。

所以,未来只有适合历史潮流的文明才能脱引而出,拔得头筹。

家园 兄台不妨沿着你的这个思路展开一下

但是我认为光光中华文明可能不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兄台可以展开说说

家园 我想这可能就是我们思考的不同点了

我认为不同文明之间是可以协调并最终融合的,就像当年佛教传入中国一样。(如果真的不可调和,那么人类的未来是比较悲观的。)我设想的新秩序里面,各类宗教可以相容共生,各个民族可以和平共处,各个国家平等发展,并最终世界融合一统。(胡思乱想,希望别见笑)。各个文明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世界是大家的,如果某个文明想彻底战胜其余文明,那么很可能会成为其余文明的共敌。而且如果真的最后是某个文明胜出的话,从绝大多数方面看西方文明都占上风。所以我想说的是我们只有和别的文明携手共进,共同繁荣,才能带来新的秩序。而能带领大家完成这个的只有我们中华文明。

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请兄台指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个我回在下面了

大西瓜会飞:我想这可能就是我们思考的不同点了

家园 关于非洲话题的一点前缀

del

家园 这个也是关键点

如果真的发生了能源革命,那么我们现在很重视的某些东西也许将不那么重要,而由于能源革命导致的人类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可能把一些我们不重视的东西变成最重要的。

重要的与不重要的转变,这个也是关键点。葡萄之前的卷轴话题应该就是对这种转变在某种层面的思考和评估。

家园 第二篇续一

del

通宝推:rynax,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又来通宝了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又给葡萄打工了。

家园 科伊人和桑人不属于世界三大人种之列

他们是非洲古老最古老的居民。非洲之所以成为黑非洲其实只有不到两千年的历史。在这之前,撒哈拉沙漠以南是黑人,比格米人,科伊桑人三分天下的局面。后来,在西非的班图黑人发展出了热带农业,从现在的喀麦隆西北部向东向南不断扩张,不断蚕食着比格米人和科伊桑人的地盘,比格米人现在只在中非的深林中才能看到,而科伊桑人则被赶到了南非的沿海地带。科伊桑人之所以能在南非沿海地带幸存下来,原因很简单,南非沿海尤其是西南沿海属于地中海式气候,那里的气候和非洲内陆是截然不同的,非洲内陆都是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气候,班图黑人的热带作物无法再那里生长,所以班图人也就无法扩张到那里。

家园 整个一个南非早期历史么

葡萄牙人的确最早发现了开普,不过因为土著强悍,并没有应用,所以在葡萄牙人称雄大海的时候,开普敦那里实际上并没有应用价值,因此并没有葡萄牙人把开普港口守护了90年的说法。那个年头,还没有欧洲人能够在那里成功登陆,所以只能对某个地点保密,没办法守护的,更没有什么港口。这个时代,只有船能到这里,无论哪个国家的,需要寻求淡水和食物补给的话,都需要和土著人,也就是科伊桑人打交道,也都遇到同样的问题和抵抗。这一带最早期的历史,我在橡树村:【原创】罗本岛小史(1)中有一些介绍。这个我最早写的有关南非历史的东西虽然在结尾的地方有一些硬伤,不过早期的资料还是可靠的,也是一般中文资料里面没有的。

科伊桑人究竟是怎么回事,目前还有争议。桑人是非洲最古老的居民这个说法,基本上被认同了,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南部非洲至少定居了万年,很可能保留着人类最古老的语言和生活习俗,是研究人类进化出语言等功能后的社会形态的好样本。科伊人的来源就有争议了,究竟科伊人什么时候到的南部非洲还有不同说法,接受的比较多的,认为科伊人两千年前到从非洲西海岸到的南部非洲,至于源头,说中非的比较多。最近非洲的研究者另有说法,认为实际上科伊人和桑人只是生活形态不同,实际上是同一个族群。这个说法也有一定依据,的确发现过同一个人,有了牲畜了,就是科伊人,没有了,又回到狩猎状态了,就成了桑人。这大约也反应了一种情况吧。

桑人很早就被欧洲人当成动物的,一直到19世纪,桑人基本上被捕猎光了,也有一定比例融入了其他部族。本来桑人就是班图人的灵媒,占卜、医疗、求雨这些事情,一直都是桑人在做的。南非现在的桑人,很多是从纳米比亚来的,这些人当年帮助南非政府统治纳米比亚,纳米比亚独立后就只好到南非了,否则南非境内的桑人真没几个了。尽管如此,南非境内的桑人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始的生活状态了。在博茨瓦纳,还有桑人保持原始生活状态,当然也不是原来的味道了,是好是坏,真不好说。

恩古尼人是从非洲东海岸到达南部非洲的,时间大约与科伊人相似或者略晚,至少抵达南海岸的时候,科伊人要早。18世纪以及更早的恩古尼人的历史还是比较混乱的,似乎没多少定论。不过19世纪初期,恩古尼人里面有祖鲁,科萨,斯瓦济三个比较强大的部落,加上从祖鲁分裂出来的恩德贝勒。斯瓦济后来形成了斯威士兰。

索托人不属于恩古尼。索托人和茨瓦纳人实际上是一回事,是从大约1800年前从中西部非洲迁移到南部非洲的,占据南部非洲中部半沙漠的地区,也在19世纪初期形成了自己的几个大部族。在布尔人大迁徙时代,讲索托/茨瓦纳语的罗龙人和布尔人的关系很好,而高原上的索托人当时当时正是强盛期,基本保持了独立。再向北面的茨瓦纳人,到19世纪晚期才被划入英国人的势力范围。

Kaffir这个词现在已经是完全的政治错误了,千万不要在公开资料里面使用这个词。这个词最早是阿拉伯语里面用于描述异教徒,后来被葡萄牙人拿来称呼南部非洲遇到的黑人,之后荷兰语,英语,亚非利康里面这个单词,都是从葡萄牙人那里来的。这个词现在偶尔在南非媒体出现,使用k word代替,类似的还有f word之类的,可以看到敏感程度。这个词甚至在1976年种族隔离时代就被南非的法院判定是侮辱人,虽然年轻一代的南非人,大都不知道这个词了。这个词基本上是对黑人的统称,不会涉及到其他有色族群的。讲最早的几次战争,用的是科萨战争这个词。因为科萨是被逐渐吞噬的,从1779年到1879年,打了九次,最后一次是大规模杀牲畜事件后的20年。

祖鲁的统一者夏卡的故事,我在祖鲁里面有很详细的描述,资料来自最近几年出版的几本祖鲁人专门就夏卡写的资料和研究,使用了大量的非洲口传历史,结合了欧洲人的各项纪录,应该更可靠一些。连接在链接出处

通宝推:葡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