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侃侃而谈道德经(16) -- 唵啊吽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致虚极,守静笃”。这是古时候人类认识世界的道家方法。古时候认识世界主要是观察和思考,不是今天科学那样有实验测试等手段。观察要细致,所谓致虚极,即观察事务微小的变化,比如说,潮涨潮落,要观察到潮水刚刚开始上涨的微小变化才能记录准确的涨潮落潮时间。守静笃,思考时要静下心来,集中精力,才能理顺天文地理。如思考潮涨潮落,这潮水初动之时还有什么事务变化?古人没有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也可以观察到潮水和月亮的关系,异能思考出其中的一些规律。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万物都是运动的,而且都在运动,如此纷扰的世界,怎一个“认识”了得?那么,要观察认识这个世界,最好找出规律性来。注意,那个年代的规律性,不是科学实验得出来的,而是观察出来的。那么,观察出来的规律性,主要特点就是周期性。“复”就是往复,周而复始。日夜、四季、行星等等都有周期运动。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不同的事务虽然有不同的周期律,但是,它们总是往复地回归到其根源。“复归”不是“回归”。从北京走到天津,再从天津走回北京,是“回归”。从天津乘船到旧金山,穿越北美大陆,在横渡大西洋,在从欧元大陆走到北京,就是“复归”。在控制条件下的科学实验可以做一些“回归”的试验,但是,时间是单向的,古时候观察事务的变化是观察周而复始的现象,是等待“复归”。如看到地里长出草了,这草是怎样长出来的呢?等明年开春再“致虚极”地观察一遍。第二年再仔细观察,啊!发现了!那芽是从根上长出来的。“归复其根”。根,原本。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万物运动始于静。这运动不限制在机械运动,可以是生物运动,气候变化,人事更迭。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轰轰烈烈的运动也有其开始的从无到有。如日夜周而复始。中国古人认为子时是最安静的,而子时有一阳生,即运动开始了。所谓于无声处听惊雷。孔明借东风,说的是冬天西北风季风期间,何来东南风?据说是冬至至静之时有一阳初动,大地回暖。“归根曰静”,这是阴阳运动的哲学理念,就运动是从静止生出来的。“静曰复命”,这是一个从自然现象类比人类社会的转折。“周而复始”是有限的宇宙空间内的物质在无限流逝的时间里运动的必然结果,老子观察不缪。动生于静,阳生于阴,有生于无,这是朴素阴阳哲学的命题。而“命”是表现出一种意志。古字中“命”和“令”是一个字,就是人摇铃发号施令的意思。如果“静”是自然界事务的根本的话,那么“命”就是人事的根本。“静曰复命”,有点像今天说的项目管理,一个项目完成了,再启动另一个项目。所谓项目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完成一个,再“守静笃”地认真计划下一个项目。“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就是说自然现象有其原因,社会现象也有其原因。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常”就是社会运动的规律。找到社会现象的原因“命”了,就认识了社会运动的规律“常”。知道了社会运动的规律才是明白人。
“不知常,妄作,凶”。不知常:不了解社会规律;妄作:不按照社会规律办事;凶:不能达到决策的预期。
“致虚极,守静笃……观其复……复命曰常……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这段很像《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
知常容:人的行为思想是在其成长的环境中形成的,知道了这个原因和规律,就那个容忍不同观点和看法了。
容乃公:能容忍不同的观点和风格,对待事务才能不带偏见,处理事务才能公平。
公乃王:处理事务公平才能治理好国家。
王乃天: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才有能力建立和谐的国际秩序。
天乃道:天下太平才符合理想的人类发展途径。
道乃久:理想的人类发展途径才是可持续的发展途径。
殁身不殆:理想的可持续的人类发展将不倚赖一两个得道的英雄,他们建立了理想社会以后,这个理想社会就会自己持续地运行。如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以后,中国大一统格局就贯穿了中国历史的主线,不因为秦始皇的死亡而改变。
才知道“命令”原来是同义反复。
另一方面,“命”是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总是事后诸葛亮不行。所以,每个人都会自发地从其他人那里获取知识。从人类生存的角度看,每个人也应该自觉地向其他人传授知识。但是,因为物质条件的限制,人类之间的竞争往往大于合作。有的人“知常容,容乃公”了,但有的人没有,还是搞小动作、大动作。往往,在现实中,后一类人能达到目的,占到便宜。前一类人怎么办呢?只“容”是不行的,被消灭了也不够“容”的,只好“斗”。这个动态过程可能就是社会的常态,而不是静。以前批判老子的学说,总会提到和实际脱节,只能在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里才能实现,这大概也是其中的一方面。
现在再回过头想一想,理解老子,还是要运用其学说中的辩证法精髓。从“动”中悟出“静”,是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然后,有了这个理论,再回来指导实践。所谓“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正是一个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理论本身好坏是一方面,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是另一方面。
甚至,从“动”中“归根”“悟静”也是一个理论,至少在老子的时代,还是一个比较先进的理论。但有的人归到好“根”,悟出好“静”,有的人则相反。但实践会检验出“好”和“坏”,那就是能不能“久”和“殁身不殆”。
读《道德经》的一个头疼的问题是同一句话,不同的心态下,总是读出不同的意思来,有时候是积极的,有时候是消极的。同理,我想,不同的人来读,得出的结论也一定是不同的。希望吽兄的导读能给大家一个即使不是完全正确,但至少是正方向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