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如何理解“货币过多”? -- 陈经

共:💬115 🌺69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北京四环外地很多,能不能低价拿出来建房打低房价?

现代城市能比古代房子面积多10倍还是100倍,这差出去可大了。你说10倍,我说100倍,这不能含糊。如果是100倍,那高房价就没道理。如果是10倍,那就有道理,要靠高房价往外赶人。

香港700万人,总共才1000平方公里,绝大部分是山地、离岛,也住下了。北京地皮总比香港好太多了吧?

我可没说青年人应该住中心。如果能在四环外买个配套过得去,但总价低于百万的低价房,压力能小好多。为啥新加坡就能解决?北京就不行?

你拿卫星地图算过四环内的地皮,确实地不多,我同意。不过,你再看看四环外的地皮,有多少?绕四环五环往外扩一圈,拿出这些地皮来建公租房、廉居房、低价房,北京房价至于炒这么高?

如果北京市把这些地低价拿出来建房,房价仍然高,那我就承认北京是装不下这么多人,高房价是合理的。现在北京政府高价卖地,让人怎么相信它“尽职”了?

通宝推:樱木花道,
家园 【讨论】闲着百度了一下,还是很有意思的

第一就是看房价是否承受得起。比如苏氏兄弟,远离首都选择在房价相对便宜的地方买的房子。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买房经历更有意思,当时他的官职是校书郎,每月1600钱。那时候白居易在长安东郊租了4间茅屋,因为离上班的地方远,又养了一匹马代步,此外还雇了2个保姆,这样一来每月开销是7500钱,剩下8500钱存起来。但是存了10年,他也没能在长安买下一套房子。后来白居易在陕西渭南县买下一处宅子,平时住在单位,节假日就回渭南的家。这和现在的大都市白领差不多,在郊区买房,在城里租房上班。

上面是百度了一下白居易出来的,百度上也是部分转摘畅销书的,就不做广告了。

古代的房价是贵,但是和现在毕竟是两码事情。不能说嫦娥奔月是幻想出来的,就说人类奔月就永远是幻想,不能成为现实一样。条件不一样,简单的类比说因为古代的房价贵,现在的房价就一定贵就很无厘头了。

第一点,造价差的太离谱了。古代房屋很长时间都是木制的为主,(宋的汴梁因为木制房屋导致一个火灾就能名留史册,实在是祸害太大)而大城市周边以农田供养人口为主,木头需要远距离运输,尤其是房屋大梁需要的是整颗圆木。而这种运输需要相当的人力和耗费相当的粮食,毕竟是体力活。而因为小农经济的可供交易量太少,从而导致实际的大城市的房屋建设起来非常的昂贵。

就像当年电脑在五六十年代只有国家和超级企业可以用的起,和现在老百姓想买就买一样。你不能说因为五六十年代电脑贵的普通人用不起。现在的电脑就应该涨价到老百姓用不起为止。当然现在最贵的电脑老百姓还是买不起的。不过这应该是不同的逻辑吧。

其次,古代的老百姓也不傻,清高的老白低低头日子不也过的不错么。相对应的古代老百姓有自己的方式建设从小户型到贫民窟等各式满足不同需求和经济实力的房子。

而这些是属于贱民的,和真正的“普通人”士是不能放在一起说的。用阶级论说,汉还是很“传统”的,你例子里残本中的郑氏光从姓上说就应该算个士了,他的房子是要和现在几百平的联排别墅相提并论的。用联排别墅的总价来比较老百姓的蜗居,也不是很地道呀。

那些之呀也呀的,看着牙酸。所以老百姓们不喜欢,因为老百姓们站起来了,不再用身份用阶级直接去摆弄他们了,所以电视上低俗的东东多了,不过,我喜欢。

谈古论今,是为了避免被一个绊子绊了,以后不再上当了。用些这个东东就来清清高也没啥,就是图个乐吧。不过要是想象老祖宗一样弄了劳心者治人啥的就请先提前弄个戏说啦那些事啦啥的避避风。毕竟是和谐社会么,现在都能二十四个mm去细细挑一个帅哥啦。老黄历就让他继续做个摆设吧。挖祖坟很犯那个啥的。

家园 【讨论】打字好累,直接百度抄了,不解释了

费雪方程式作为货币主义理论大厦的地基,本身是失之于粗糙的,建筑在这样一个有缺陷的方程式基础上的理论大厦,就难免会出现摇摆不定的情况。

MV=PT这个公式当中,M是指货币总量,V是指货币流通速度,P是指商品的平均价格,T是指总交易商品量。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公式中的四个变量都是虚构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我们先看P,商品的平均价格,这是什么意思?一筐苹果和一次性交易和一套房子和一堂数学课的平均价格,这是什么意思?这样的统计有何意义?这种平均价格能说明什么问题? 这种“平均价格”存在吗?不但一筐苹果和一次性交易和一套房子和一堂数学课的平均价格不存在,而且一筐在北京出售的山东苹果和一公斤在四川出售的陕西苹果也不存在平均价格,一筐3月29日在北京出售的山东苹果和3月27日在四川出售的一斤陕西苹果也不存在平均价格。而费雪方程式试图将天下所有时间、空间发生的五花八门的交易计算一个平均价格,这个平均价格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知道,即便是一个“单一商品”,其平均价格也没有什么参考意义,比如有人告诉你2009年全国的“平均房价”是3000元/平方米,这个数字有什么意义吗?即便是2009年北京的“平均房价”也没有什么意义。更何况是“全国的所有时间、空间交易的所有的商品”的平均价格,这个东西是根本无法计算的。

还有这个T,总交易商品量,如前段所述,我不知道这个总量是如何加总的,一筐苹果+一堂数学课+一套房子等于什么?

然后,我们来看公式的左边。M 即货币总量,即便是在流通单一货币的情况下,我们也很难界定货币的边界在哪里,现代银行学用M0、M1、M2、M3这些概念来划分不同的货币的边界,那么所谓的“货币总量”到底是指什么?现钞、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信用卡、国库券、粮票、布票、商场代金券、银行汇票、债券……这个货币总量到底指的哪些?如果是M2,那么现钞和定期存款、债券、汇票显然不能简单加总,一块钱现钞加上一块钱汇票不等于两块钱。如此看来,货币总量也是一个无法计算的东西。

至于V即流通速度,这更是一个模糊的比喻。对于货币来说,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经济体当中的简单流动着的东西,所有的货币都是被某个人所持有着。每一张钞票都可能在某天从一个人的现金持有变成另一个人的现金持有,有时候间隔时间长,有时候间隔时间短,但是在任何一个时间,货币总是由某个人所有。个人对现金持有量的决定构成了购买力的根本因素。个人有持有货币的偏好,而个人持有货币的需求是在微观层面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会以同等程度同时发生在所有人身上。货币量的变化以及对货币需求的变化不会同时影响所有人持有货币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社会“总的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虚构的概念。

也就是说,当货币量发生变化的时候,不同商品的价格不会同时和通等幅度受影响,不会存在所有商品价格以同样比例上升和下降的情形。在通胀情况下,新增货币量到了最初受益人手里,每个受益人的偏好不同,其反应也不会相同,他们为他们想要的商品或服务支付更多的货币,这就使得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升。如果这个钱到了我手里,我就会先办个美国公民身份,在美国加州海岸、纽约等地买几万栋别墅,然后买几千辆车,或者买下谷歌公司,买下铅笔社,这就会造成这几个地区别墅价格和汽车价格上涨,造成谷歌和铅笔社股票价格上涨;如果比如到了美国财政部手里,他们可能首先用来支付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支出,那么武器、军备物资、军人工资的价格就会上涨,而其他与此无关的商品和服务则维持不变,甚至下降。这种下降是由于市场上多数人的收入此时并没有上升,但却要为那些首先被通胀波及的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这种通货膨胀引起的价格变化过程,是从一种商品扩散到另一种商品,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失去其动能。这种货币累进扩散贬值的过程,改变了不同群体的收入和财富。在社会中形成了受益群体和受损群体。只要通胀继续,财富从一个群体转移到另一个群体的过程就不会停止。而在通货膨胀所形成的新“平衡”中,价格也不会简单地是以前价格的某个倍数,每钟商品的涨价程度也不相同。

也就是说,不存在一个“总的货币流通速度”,在通胀的扩散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货币流通速度都是不同的。

通过对费雪方程式的分析,我们知道,货币量的变化与价格变化之间并没有一个恒定的关系。米瑟斯在《货币、方法与市场过程》中就认为“费雪方程式认为货币单位购买力与货币量成反比,这个假定是武断和错误的。”

米瑟斯认为建构在费雪方程式之上的货币主义的错误在于:试图通过控制“货币总量”来稳定货币的购买力,米瑟斯认为这是徒劳的。

家园 本来城市周围都种菜的,现在都不种了

城市范围扩大了,本来都是农地,现在都开发了

本来自给自足的,现在都是外地菜

然后油价又涨,运输成本也涨,人工也涨

最后天气一不好就不行了

把这种问题归为炒作是种不负责任的说法。要炒先要囤,囤得住才能炒的起来。像大白菜这种,炒什么呀。炒的过成千上万农民吗?

像邮币卡这种。为什么就只有几种邮票贵。比如著名的猴票,当时大家都当垃圾贴掉了,现在变成物以稀为贵。我有一张85的梅花,现在只卖240。85年的2元,放到现在也至少值个200的购买力。原因就是大家都囤着。印了300万张,谁炒得起来呀

家园 可以可以这样

可不可以这样

将房子按区域进行划分

A类区域:中国公民,外国友人都可自由购买

B类区域:限中国公民购买,外国友人禁止购买

C类区域:限本地户籍者购买,非本地户籍者禁止购买

虽然感觉对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非本地户籍公民有些不公平,但是有时候绝对的公平是很难实现的。

家园 我在你原帖里回了

你对古代房价估算有重大失误。论据不成立,论点我经济学小白,不敢妄评论。

家园 民国时候鲁迅1000银元买了套四合院

即使按1比200换算,也才20万。如此算来,还是北洋军阀好啊,韩愈、白居易们早生了1000多年,谁让你不幸生在大唐!

家园 那时北京刚换了朝代,安史之乱后的洛阳房价估计也不贵.
家园 政策会有目的的制造一批穷人

不然有很多工作条件差,待遇不可能高,又必须有人做的岗位怎么办?

我们这里,扫马路的,全是基本一些老人(起码50以上但还有劳动能力,肯定是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保障的)凌晨3点多就开始上路清扫,工资据说很低全是临时工。。。。

不是穷人谁肯干?没有穷人谁来干?!

中国和西方工业化城市化的区别之一就是,当年西方有殖民地,有奴隶可以压榨,中国没有,所以,自己内部的一部分就悲剧了。

所以,中国估计在我们有生之年不会有什么共同富裕。咱们没白人的命。

家园 陈青蓝的半瓶子醋

就不要拿出来贻笑大方了

家园 只能期待安禄山啦。

家园 从长期看,投资实体应该可以赚钱,但是中短期

这个真的很难。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因此理论上讲生产再多的东西也可以消费掉,但实际上为什么消费不掉?有欲望不等于有需求,有欲望和购买力才能有需求。中国的问题是前些年极度发展低端外向型经济(主要是加工组装),实际上是依赖的是全球的购买力,但自己的购买力增加不多(增加慢点没关系,反正是个次要因素)。现在低端外向型经济发展接近饱和,不是说就不会增长,而是增速已经明显降下来了,高端方面需要的技术还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一时半会也满足不了。那么需要(被迫)转向内需,但自己的购买力却不支持,除非老百姓在经济中多分一杯羹,分一大杯羹,但这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解决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单从盈利的角度眼下没有太多人愿意投资实体,当然有人眼光长远,不过长远的人不多。政府如果希望减少炒作就必须将强管制,注意已经不是监管,而是管制,那么“有钱人”即使或许会有一天离开炒作,在此之前也还是要试试收买或投靠政府,这样已经严重的腐败问题、官僚资本问题就会更加严重。(这倒是符合陈兄“官办经济”的思路。)而另一个潜在危险——资本外逃,也许不再“潜在”。

家园 陈大,影帝说了:房价压不下来若真买不到房可先租。

内地房价控制确实很难

  14日,温家宝在探访澳门北区工联会时主动表示,澳门应关注物价问题及年轻人置业困难,有在场青年当即指出,现时澳门楼价太贵,要求政府介入控制为楼市降温。温家宝回应说:“这件事确实很难,你看内地,左一个(国)十条,右一个(国)五条,就是压不下来。 ” “这里有多方面的因素,也很复杂,如果真的买不到房,可以考虑用先租的办法”。

外链出处

不知道影帝准备打酱油了么?

这句话普通老百姓说说就拉倒了,全当牢骚话。影帝这么说,实在是太失望。你手中有权力有资源,都调控不了的话,趁早酱油吧。

要是放在陈云、朱相那时候,检讨都该做过了。

陈大如何评论呢?

家园 不仅是打酱油吧?

作为总理讲这种话,可以认为是给高房价鼓劲。

家园 承认调控失败,不管了。认为年青人住房问题不大,可以忍受

从来没说过要降房价,只是不要涨太快。现在承认压不下来,是调控失败了。

同时,说可以租房住,说明内心认为,这不是大问题。以前还说过自己小时一家人住个小房,认为这是可以忍受的。

对灾民、农民、民工,眼含热泪。是真觉得苦,内心觉得要解决。棚户安置,也安排任务给解决。

现在要买房的年青人,不是棚户,不是灾民,不是低收入农民工,可以租过得去的房子住。还要骂,认为这是要求过高。政府没给解决,是条件有限,没有责任。

从来没有说房价暴涨影响国民心态,地产泡沫绑架经济的危害。只是在一大堆各类目标里,提一下地产调控。说明不懂经济。

总之认为地产不是大问题,年青人应该忍受,日子其实还不错,不要没良心。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