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究竟一个什么样的女性更能让人接受? -- 芷蘅
很理性的思辨
老实说,自从我发现这事情导致了西西河内部强大的观点斗争之后,我就不再对此发言了.但是今天看到mm的帖子,还是被感动了一下.
你在文中不仅对自己的内心有一个觉醒,体会到如果自己的内心强大,是很难被外界真正侮辱的,更重要的是,你还仔细认真地观察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有意无意的概念,从而仅仅是从主观,也从客观上对事情定了性,做出了判断
.
很多人对这个"有意无意"的区别嗤之以鼻,不过连现实世界中各国的法律都区分"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更何况是我们小小的西西河这里;还有人声称根本就无法区别"故意和过失",并用自己路边的象棋摊经验来引证,过失也可能是伪装的,真是可笑啊,这种完全主观的臆测,居然也能作为评判事件的证据!如此说来,现实的法律只要认定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就好了,根本就无需区分主观故意,客观条件,构造许多复杂的条文!稍有良知或稍有常识的人,都不会如此推理.还有的男人自己不做主张,先问了夫人再发长文鞭挞,这样的男人还有主见没有?作为一个男人,已经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为何不能有自己的意见,而且你在传达给夫人的时候,所用的言语就很可能已经有了倾向性的解释.还要注意的是,自尊强的女人对"性骚扰"这个东西本能就有着强大的反感,只要你一提到这个词,就足够触发她们脆弱的神经了,至于其他的事实,她都已经忽略不计,这时,宣泄自己的情绪就成了主要的诉求,余下的结果,可想而知.
在很多痛骂贬损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立场,那就是"惹我的人必须让我心里舒服",这是他们一切评判的基础,只要他们心里不舒服,事实可以被忽略,道理可以被扭曲,理性可以被抛弃,相异的观点可以被屏蔽.他们一切评判的前提都是以这个"心里不舒服"为起点,正因为如此,我想楼主mm的帖子前景也同样堪忧,因为你说的观点并没有让他们舒服.
屁股决定脑袋,用自己的主观情绪强行解释事实,所有的分析和宣传都建立在自己的主观情绪基础之上,这样的无知让我震惊.用挑衅的语言煽动情绪,用激烈的言语暴力掩盖事实,控制舆论,发动群众,这样的手法又让我恐惧.
这可能就是"多数人的暴政"吧
感受实在是太主观了.感受可以用来发泄情绪,但却不能用来作为评判一个事情,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标准,我们尊重受害者的主观感受,但是若以此来决定嫌疑人的命运,那就太悲哀了.
其实,我觉得之所以论坛中对这个事件有强烈的反弹,就是因为某些人把自己的感受无限地放大了,不受约束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腐败,不结合事实分析的感受,也会导致绝对的思想暴力和言语暴力.以至于,某些人的感受都似乎成了这个事件的事实.
感受可以无限地影响到自己,但是不能无限地影响到别人.而且,在事实凿凿的情况下,还要上纲上线,这就不仅仅是维护自己尊严的问题了. 抛去某些善良人的无知,我对其中某些人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有所,.....哎,不说了
最近在看《美国心灵:关于这个国家的对话》,1989年,记者采访十几个专家学者,让他们任意讲他们对国家的思考。
其中有一个讲黑人女教授的故事, 这个女教授上大学时正是黑人,民权, 女权远动如火如荼的时候。 当时她很不以为然,自顾自的上学拿学位。然后出来工作,发现她有没有参加民权远动没有关系, 白人是把她当成一个符号来看的。 她的个人经历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代表了黑人和女性的集体经历。白人在她周围小心翼翼地提着政治正确的话题。 当她提出她不认同马丁路德金的政治理念时, 周围人都震惊失措, 你怎么能不认可你们最杰出的代表呢? 没有他的奋斗,哪有你的今天?
而女教授想的是马丁路德金有他的奋斗, 我有我的奋斗。 不要因为马丁路德金奋斗了, 就把我的奋斗忽视了。什么时候我们不再从每个黑人上看到马丁路德金的影子,每个白人上看到奴隶主的投影。马丁路德金的理想才是真正的实现了。
简单地看问题,反而可以更加实事求是。我宁可被人说成是naive。
恰恰是因为想得太多,才会认为:“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里面水很深,我过两天再细说”,只愿意看事情的一面,却要揣测背后,引出
事情完全可以有另一种更加简单的可能。
我同意楼下怪叔叔的看法,是否受伤害男人没有发言权。但另一方面,周围的言论会影响此种伤害的程度。
当事实已经足够澄清以后,还有人在以“那个贴黄图的人”称呼蜀生,那仔细想想这么说又把陈郢客说成了什么,被贴了黄图的政论楼主?蜀生的13次有记录修改里面,差不多一半次数是在修改那个问题链接。“吃什么补什么”这句话,是蜀生也觉得不妥删去的。
这个世界龌龊事情够多的,不需要更多一件。
我也觉得我说得太多了,本也不打算说服谁,大可抱着你归你,我归我的想法保留意见,但是我愿意在河里诚恳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这个可以上何不食肉糜的单子了。
顺便说一下,楼下那个叔叔不愧是叔叔,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这网上男ID里面理工男是绝大多数,理工男有个什么性格共性呢?
Perfection
那为什么受没受侮辱与perfection有这么大关系,因为是中文理工男么,中国文化中那点礼乐道德还是占主导,这与现代文化中所唯的对女性关怀其实不太是一回事。虽然看起来大家都很绅士,但女ID还是不舒服,为什么?就是因为这里面缺乏的真实人文关怀成分,所以说女人的直觉很准么。
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是,我们自己文化中自古没有对女人关怀这条,而现代西方的对女性“关怀”在中西碰撞中又经常被标识为西方文化虚伪的代表,在这真真假假中成长的70后,80后们,其实很茫然,行为很乖张,唯独真实的自我感欠缺一些。
实际上,大家都是好心,MM们也不要太深究了,人无完人么,主流是好的就可以了,否则人与人之间总崩着这个弦,多累啊。
这里的“我觉得”的东西,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还是客观事实的认定呢?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辩论的一方基本上都无视事实呢?
这一点,即所谓辩论的某方无视事实,是客观事实,还是你的主观感受呢?
尊重事实,是良好辩论的开端,愿你我共勉。
在我看来,不存在什么天然正义的价值观念,而争取某种价值观念能有利于自己,都需要通过个人及群体的斗争.而且所谓对与错,也只是就某个历史阶段及特定的社会环境而言.
你文中有这么一段,很有意思:
那么白人们在乎她的感受,是因为她的个人奋斗呢?还是存在着一个社会大环境.
再进一步说,她做为黑人和女性,能够接受教育,能够有个人奋斗的机会,这些权利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黑人和女性都是弱者,但是,弱者并不等于正确,如果说弱者不去争取权利,那么他们能够得到的只会是欺压和同情.
同情向来都是廉价,如果谁需要我的同情,我会毫不犹豫地拿出来,兄弟别的不同,就这个多。而且我还特别乐意干这事。
作为这个黑人女教授,她可以对他人为她划定的群体不认同,这很正常,这是她的自由,她的个人选择。她的个人选择反过来也会影响群体的选择。
最终我们或许会看到你说的:
但是我们不能以最终的结果,来否定获得最终结果的过程。这点我想不用过多解释了吧?
适度漂亮+适度温顺+适度聪明的女性让男人接受。
不漂亮+适度温顺+不聪明的女性容易让女人接受。
也看到有一些妹妹的感受与我完全不同.
我心里感觉冷漠冷血的地方,是因为河里有一个贴子以若无其事的样子写,蜀生那一句话,没什么大不了的,挺正常的一句话呀,完全是一些女性无中生有,无事生非,诸如此类的blabla的语言,至于其统遍文章中暴露出的冷漠与轻浮,让我感觉混身发冷.
生活中,有一些年轻的男孩子往往真以为这些微带模糊的文字都是女孩子想多了,也许即使在捅挤的公车地铁上马虎,不加注意的挤抗异性,亦属于人人平等的正常现象.可是站在女性的角度,人潮涌挤中,那些哪怕只能举起双手,试图不对异性产生身体上的接触的男性,亦会让女性感觉温暖与安全.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样如果我们的异性同伴们也都爱惜自己的女友,老婆,也应该试图替身边,同网的异性考虑一下,那些些微的模糊语言,会产生的影响.
定或者谁谁的态度。很多人发言并不是要替谁说话或者要批驳一个观点,而是为了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了反对某些人而反对某些人,为了让某些人和某些人干架而选择赞成或者反对某些人。一言以蔽之,事实,推理,言辞,态度只是为个人目的服务的。所以和这次事件有关的很多文章根本就不是要讲蜀生这件事,对他们/她们说的认真你就输了。
如楼主所述,这其实是一种把美好东西故意/无意(精神上/实际上)毁坏,再进行施救,以获得某种心理上满足的变态行为.
论及此事,争论的一方,即便有这种变态,但有多少可以归类为这种变态行为?百分比多少?是否是主流?这是不能让人接受的.
做如此引申,实际上是另外一种性质严重的诛心.
在任一逻辑语境环境下,总有强调的某一价值/观点.强调,往往也即意味着忽视,比如在此事中:
强调对黄图的感受,那么蜀生的有意无意与否就是次要的.
强调蜀生的清白,那么又把别人对黄图的感受置于何地?
这只是一般归类,强调的强弱度因人而异.
由此推及冲突:认同某一方,只是在"度"上有所取舍.由某方行为的"度",并由此获得的认同的多寡,可看到争论的各方的境况变化.
但其实谁也不能否认对方最终的立足点.如果可以摧毁最基本的立足点,或者想像中进行摧毁,那已经是有意无意地把对方当作道德败坏心理变态的人看了,这于事无补.
而到了看到"摧毁"对方最终立足点的可能的时候,想一鼓作气彻底拿下,那么往往是到了自己"盛极而衰"的临界点.
所以,既然价值系统是多维度的,争论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所有人都不应对此心存幻想.所能做的就是求同存异:扩大共识,可以使争论事态良性发展,而强调某一方的特殊利益/观点,无非是让事情继续激化下去.正确从来不是绝对的,他和自己的行为息息相关.
但这件事情里, 一些在很多人内心里存在的矛盾与伤害,在这个机会里述说出来了.
而这些伤害与矛盾,之前在河里也存在着,也许在未来里仍然存在,但总需要一个时机让那些无意中伤害他人的漠视,能够了解一点他人可能受到的伤害.我认为这是积极的所在.
当然我不无恶意的猜测了一些的人,也在借机煽风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