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艰难的制造 -- 颜赤城
这其实是两篇读后感。一篇是读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写的,一片是读完写的。
==================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石。那么我们的制造业是什么情况呢?《艰难的制造》一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小工厂的酸甜苦辣。
主人公柳钧是个热爱机械、才华横溢的工程师,在德国工作。其父亲也是一个小工厂主。因为父亲的生意需要帮助,柳钧回到国内,计划在一年时期内帮父亲走入轨道。然而国内制造业的艰辛和混乱出乎柳钧意料,年轻气壮的他很快惹了大麻烦。没几个月,就落得手指就被商敌的雇凶砍断。但是柳钧反而决定留下来,干一番事业……
故事应该是从1998年左右开始的。我看了三分之一了。情况真是令人发狂。制造业利润极低,完全没有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互相盗取商业秘密。以低价取胜,当然也顾不得质量了。人和人之间没有任何信任。合同和法律如同儿戏。工人也没有认真的态度。无论穷人还是富人,每个人都有恐怖的生存手段,而背后竟然又都有其理直气壮的令人同情的理由。
书里充满了行业的细节。比如说一个人上身黄衣服,下身牛仔裤,让主人公比喻成蘸了碱的PH试纸。这种比喻外人是不可能想得出来的。作者要么是机械工程出身,要么是和工程师们共处多年听来的。开工厂中的厂房设计、工伤的处理、各种行业协会和认证的骚扰……信息量非常大。
同时,也是个社会百相图。半夜睡不着在小区车库里点评车主发泄对社会不满的老人让我一下对仇富的现象有了感性认识。
虽然这么多烦恼,但是故事本身并不压抑。这个行业里,当然也有很多像主人公一样痴情于制造,而立志提高工业水平改善商业环境的人。正是这些可爱的工程师和工人让我们的国家发展起来。
从写作上看这是个挺标准的节节向上的故事,就是不断地给主人公困难,再一个个解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壮大。同时加入新人物,包括不同的女性,加入人际关系的变化。这样不断推动故事发展,构成吸引力。
作者阿耐,容我从网上抄几句简介。“女,1990年弃政从商,现为浙江某著名民营企业高管。著名财经作家。”工商业的题材较多。《大江东去》竟然有150多万字!有才的人太多了。这本《艰难的制造》好像也没有正式出版,是我读的第一本网络小说。
==================
这本书读完了。
故事结束于2008年。这一年对生意人来说非常的艰难,但却主要不是由于金融危机。中国经济有其自身的规律,其实从年初就因为政策调控和疲软的国外市场变差了。实际上,雷曼兄弟破产之后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随着贷款放松,企业好过些了。在中国的四万亿刺激计划推出后,主人公也不得不顺势而为,开始试水房地产,而他的制造梦越来越不像一份事业而更像一个爱好了。
制造业实在太艰难,竞争太激烈,而回报太少了。(同志们,还是那句话:要支持国货啊!)
这一年对主人公来说,也因最好的朋友的自杀而显得格外阴郁。他的朋友钱宏明究竟做的什么生意,并不是很清楚。听上去像是游走在政策边缘的资金操作。他在生意场上非常的精明,对生意上的人很残酷,经商和自身生活都极其腐败。然而他却愿意帮助穷人。在08年的艰难时期他的生意终于撑不下去了,资金链断裂,又惹了不该惹的人,最终以自杀告终。这个角色一直不讨人喜欢,但其死亡还是令人唏嘘。
这本书讲了从1998到2008十年的时光,一个小企业成长到一个中型企业,里面涉及了企业各个阶段的问题。
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是什么产业是真正创造价值,什么产业不创造价值。满足人需求的就是创造价值。第三产业也创造价值。一个理发师,作出你想要的头发,那就是价值。运输,把货物或者人送到要去的地方,也是创造价值。银行,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当然也是价值。但是有的,比如短期的证券炒作,还有讼棍,这些行业虽然有产值,但是不创造价值的。要防止社会资源流向那些不创造价值的行当。
从写作角度说,这本书的文学价值不高。太平白了,是个评书的创作模式。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对效率和质量的要求永无止境.
利润却很低.....
所以其他国家真的没有空间了...
呵呵
他们要么欺骗,要么死去。
要是你,你怎么选择?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道德的,都是为了活着。
可是这行利润太高,所以大家都想往里钻。连小说的男主角都守不住自己了。
只有房价稳定或者慢速增长,资金才会回流到其他地方,制造业才能快速增长。
随便叫什么吧。当然这种事是企业都有,谁也无法免俗,中外都是如此,就是多少的区别。
不过tg可真够狠的。
当年我看《艰难的制造》,边看边摘录的一些文摘,题目是俺地主加的。
=======================海归=========================
“我去医院包扎后想了很多,也实践了,从效果来看,我可以做好与车间工人、管理员们的协调工作。但是为了这个‘可以’,我得降低一贯的道德标准……
我得放弃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尊重,而改用暴力使对方顺从。我发现杀鸡儆猴啊,借刀杀人啊,仗势欺人啊,这些诡术都很好用,唯独以理服人不通用,只能在有限几个人面前适用。我很违心。但是我又知道,我不可能与全世界作对,我只有先适应环境,再谋求我的理想。可是……心里不痛快,别扭。
我原以为我回来可以做很多事,可我发现已经与故国格格不入,我在祖国反而跟一个大傻瓜一样,所有的人就差当面跟我指出我在国外呆傻了。我这半年下来有很多想不明白的事,好了,从今天开始我决定不问为什么了,放弃工科人士该有的一丝不苟刨根究底精神,不再跟生活讲原则。”
“你有没有想过,有些人有一肚子的委屈、矛盾、烦闷、不甘,却囿于常理连说都不能说出来,喊冤更会被砸死,唯有憋死自己。相比之下,你这些矛盾算什么。你也别怪工人没责任性,他们平时遇到太多不平,可他们处于如此的底层,为了生活却唯有憋屈自己一途,久而久之就麻木了。凭什么他们要理解你的理想你的抱负?对待他们,我的经验是没有抱怨,用物质的方式体现尊重,即使见面递一支香烟也是好的,最终日久见人心。你不用叫屈,你该从自身寻找问题。”
=====================劣币驱逐良币=======================
市场需求其实呈金字塔型,高精尖的产品位于市场顶端,但是需求量并不大。最大部分的是中档需求,中档市场需求一直在质量与成本之间维持着动态平衡。当市场上有马马虎虎还算通得过的产品面市,首先,原本属于高端市场的份额被夺去一大部分。然后下家以此马马虎虎产品生产制作面向消费者的成品,消费者的判断力有限,既然没太大区别,消费者当然很愿意接受,性价比比起原来劣质成品和高精尖成品高了不少,于是马马虎虎产品的成品销量惊人。最后,惊人销量反馈给上游厂商,上游厂商扩大产量,上游厂商间又展开激烈竞争,最终是竞争和规模效应导致价格大幅下降,于是最终成品的性价比更高,受众更加广泛,更加侵占高端市场的份额。高端产品此时往往高处不胜寒,受众的面太窄,成本一直降不下来,于是更失去市场。有时候被迫得为了生存降低身份。这种现象,用我们的行话,叫劣币驱逐良币。
=================执法机构、保障体系的缺位=================
“先从我跟你大哥的冲突说起。那件事本来很容易解决,法律有明文规定,打官司一清二白。可正是由于政府主导的执法机构的缺位,让我们不约而同自力更生寻找解决办法,不惜动用江湖人士。同样还是执法机构的缺位,像这回工亡家属围攻我公司,我们跟派出所预打招呼,他们竟然说让我们自己协商解决,最后我们不得不也动用江湖人士。正是因为可信赖机构的缺位,所以有的人特别敢做,知道敢做就有大好处可捞,而有些人被迫做出极端的反击手段,结果两败俱伤,最终双方的成本付出都不小,很少有人真正捞到好处。也正是因为不相信机构会保护自己,人们个个都警戒得跟刺猬似的,宁可用不信任来保护自己。我至今签了很多供销合同,买的不敢打预付款,卖的不敢无预付款开工,结果搞得交易成本居高不下,每个合同都预留风险成本,甚至我们的内销报价还高过外销的,异常畸形。这就是我第一点要说的,执法机构缺位导致的高额社会成本。
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位,是我回国后遇到好几件事的深层原因。工人们短期心理严重,抱着捞一票就走的心理,缺乏精益求精的态度。所以有我爸以前企业的员工不是想着如何做好工作,而是想得如何要挟老板,谋取额外收入。我有外地员工急需家用,首先想到的是不顾企业死活,他想到的是个人捞饱了换地方做工便是,因为本地的劳保约束不了他,也管不了他的后半辈子。还有工亡家属,明明有规定的工亡保险,可是他们不相信依靠正常途径能拿到,宁可相信暴力。你看,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位,给企业经营无形中背负巨大社会成本。最可气的是,最受打击的是守法企业。弄不好又是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结局。”
=====================中国式破产=======================
有家工业区企业的老板正被债主盯得走投无路,也不知被债主绑架了多少回,家里的值钱家伙早已被债主搬空,见人家可以破产,可以有限责任,可以重组,老板心里立刻燃起了希望,也想将公司破产掉,可是,等他执行起来,却发现破产不是随随便便可以破的,破产需要的不是法律程序,而是政府批准。可他明明已经将公司停产,将人员遣散,早已资不抵债,回天乏术,他的破产申请不知为何被否决。他只能继续与债主们缠斗,时不时地挨一顿揍,受尽侮辱,生不如死。此时,那老板再想失踪,已经来不及了。
=======================结尾==========================
飞机在翻滚的云团上孤独地飞行,仿佛脱离万丈尘埃。科技的力量,让人类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开放社会里,人类思想的变革已成大趋势。
杨巡在睡前嘀咕了一声,“我们中国一定也能造出大飞机,我们有人。”
“会的。”柳钧闭目微笑。
(完)
这些段落,对我也很有用。谢谢啦。
现实的矛盾,可不是所谓政改就能轻松解决的,需要的是每一个人的努力,也许这努力是被迫的被骗的。中国的快速发展,个人观察到的有一条,淘汰懒人,越往后走,越要懂得拼命才能生存。
制造业也需要领袖人物,日本以前有盛田昭夫,松下幸之著,现在就是缺乏JOBS一样的领袖人物.
看你摘录这么些文字,联系你一贯对党国的无限吹捧,难道是准备拿来做罪证么,还真辛苦阿。
我印象里她是宁波人,做外贸的。这个印象哪里来的已经忘了。
好像她描写过一个我很熟悉的人,没有什么褒贬之意,只是客观描述,刻画非常精确,这个角色的人品好坏全凭看官自己判断。
阿耐东西写得很好,可惜我不太敢看,太容易诱发一些负面的感情了,宁愿看垃圾穿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