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合资引进高端豪华车的可能性 -- gotoend

共:💬45 🌺15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删除
家园 个人观点

AR有可能,AR当年可是一顶一的跑车

现在不行了,口碑在欧洲差的一塌糊涂

而且AR现在根本就是fiat的变种,这些年下来,可以说AR手里自己的技术已经一点不剩了

举例来说,fiat自己的第二代共轨柴油发动机里面给AR的高端型号居然不是自己搞的,而是saab搞的

在以往这可是不可想象的,以往的AR向来是和别人同排量但是功率要出一截的

tg引进的话,靠品牌效应应该一开始还行,后面怎么样只有鬼知道

至于lotus,除了地盘轻量化设计和调校外,其他技术根本没有

lotus号称Lots Of Trouble Usually Serious

当年欧洲强制执行安全法规后,lotus自己搞不定找了oepl才解决那个强制碰撞测试

纯生产线的引进,只能搞大众车,贫民车

因为顾客对价格敏感

小众车的顾客群太小,单独搞个生产线还不够本

现在的mini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贫民车

英国牛津的总装线年产量是24万mini

全世界mini年销量谁能查到?

家园 总结一下

谢谢大家的帮助:我总结了一下,请大家看看是否还能补充?

英国:Rolls-Royce 太小众不可能;Land-rover可能 Bentley不可能;Astonmartin?Jaguar? Lotus,马来西亚买的只是Enginnering,还是有可能。

意大利:Fiat(AR)可能性大;Lamborghini,Ferrari太小众,没戏

德国:Porsche可能性小,中国销售也上万了;Mini有可能

家园 引进高端车有什么好处

高端车产量小,模具分摊的成本高,技术上也未必有高明之处。

家园 引进高端车有什么好处

高端车产量小,模具分摊的成本高,技术上也未必有高明之处。

家园 呵呵,沃尔沃跟萨博不是马上要国产化了吗?

沃尔沃在上海嘉定的工厂快投产了,最近正在从上海大众那里狂挖操作工人。不过这家工厂只负责生产,研发的话,好像还没放到国内来。

奇瑞的高端品牌RICH的几款新车也不错,至少外形上吸引到我了。

家园 不过莲花外观还不错吧

估计对中国人来说形象上要比mini酷一点

家园 【原创】这事儿,我说几句啊

胡乱说的,你就那么一听。

首先,你要把人家拉来一起盖个厂。双方的目的,都是为了挣钱。在这儿,我也假定你是为了挣钱啊。这个投资没几十亿,怎么也得有个十几亿吧。汽车行业,投入一个亿,基本打水漂都听不到响。

倒是也见过国内企业找鬼子合资的,要求鬼子投技术、投资金、投设备……问他,你能投什么?答曰:我有市场。我靠,你的市场不还是人做出来的,我有钱有技术,招人做市场不就得了,要你干嘛?!你还别说,这样的国内企业大把大把的。

好了,你有了资金,你还得管销售和渠道吧。但是别忘了,你进来之前,但凡国内有卖的车,都已经有了经销商。就算经销商平均一辆高端车,净挣十万,一年他卖一万辆,就是十个亿。十个亿的利润啊,进自己口袋的。

这个多说几句。一个成熟产品的成熟市场,玩的比较大的都是进来很长时间了,既然进来的时间长,就必然占的资源多。所以,一般经销商都会同时代理好几个品牌。别看品牌之间打的你死我活,其实区域市场的卖家都是一个人。比如说,大家都看到大商场里,耐克和阿迪的专卖店总是隔壁挨着吧。其实国内绝大部分地区,这两家的总代理就是一家,宝胜道吉,一家台湾公司。你要买衣服买鞋的,没在这家买,逛着就到隔壁了,人家老板才不在乎你买哪个牌子的,反正自打你出门要去买东西的时候,钱就已经被人家挣到了……扯远了,打住!

高端车的代理也是这样的。你说,如果你把人家厂子拉国内来了,你用不用这些曾经的代理来做销售和渠道?你要不用,人家一年少挣十来个亿,肉体上消灭你的心思都有了。你要继续用他们,你不就成了一个纯打铁的体力活了:技术和销售都不归你。如果这样,还不如去码砖呢:做个快乐的房地产KFS。

资金和销售你都搞定了,你去找鬼子谈判了。鬼子也是要挣钱的,大众化的车厂,在国内基本都是挣了钱,就地消化,扩大生产规模,或者上新的生产线,反正不愁在国内卖不出去。中国车卖的多火啊,08年780万辆,去年超过一千万了,今年保守估计一千四百万辆(好像这个月已经到了)。

可你要卖的是小众的车,单辆的利润高,总数小。你能拿去吸引人的,不就是扩大产能,多卖吗。多卖就是成本低,成本低就要降价。问题就来了,人家有全球战略呢,不可能一个东西在一个地方低价狂卖,在别的地方高价保持高端形象。没准最后这么下来,他到手的钱是一样的,那还费劲吧啦的建啥新厂啊,而且还让你分了杯羹。

也许上面的逻辑不对,多卖没准价位不变,挣的还多呢。问题又来了,挣了大把的银子,都汇到国外了,国家能不管你?你说了,钱是拿出去养研发的。那国家就让你把研发挪国内来吧。完了,这个是鬼子打死不干的:高端的形象没了不说,技术也都走失了。

很多技术就是一层窗户纸,更何况这些高端车上也未必有多少新技术,倒是花里胡哨的东西不老少。打个比方,高端车上的分区空调(我也不知道具体叫啥啊,就是每个座位有各自的温控系统),你说这玩意能有啥技术啊,可就看着高级,无非就是几个独立的传感器加独立的执行系统。要我说,应该比四个车用空调加一起的成本低,回头奇瑞啥的,二十多万的车上全来上一套这个,供应商那里的进货成本还更低了。

多加几个安全气囊,换上好点的悬挂,变速箱也升级一下,再多整点传感器,弄的倍儿高科技。二十多万的车,改头换面,加个十几二十万的成本,甚至更低,架不住量大去压供应商啊。除了名气小点,跟你上百万的车配置一样一样的,甚至更高。鬼子的高端车不就受冲击了吗,人家能乐意吗。其实说了半天,主要还是要知道鬼子的整体市场战略和规划。哦,对了,还得了解他现有的产能,是否匹配未来几年预计的销售增长,如果产能够了,说破天,他也未必搭理你。

如果你真想在汽车这行里挣钱,建议从最简单的开始。比如开个4S店。七八年前吧,一个中档车的4S店投资两千万,一千万的基建,一千万的流通资金,买车啥的,就够了,再整块地,一般也都比较偏,这块的成本也不高。然后一年回本,算是业内最笨最笨的了。

一个4S店,一年也就批你三五百辆新车。碰到紧俏的车型,比如老早的广本、最近的涂观,没车可提,加价三五万,就有了。其实车就在那儿呢,左手换右手,加点钱不就出来了吗。人家老板这可啥都没干呢,一千万利润到手了,加上卖车的利润,4S店的投资一年就回来了,修车、配件、保养的利润另说了。不过现在好像投一个4S店得上亿启动资金了,不过放心,找好了品牌,回钱绝对快。

如果你真要干实业,建议你从零部件开始。谁都知道,汽车行业,越是上游部件供应商,利润率越高,注意,是利润率。赚一倍的部件,车上还是不少的。整车制造的利润率最低了,二三十来万的车,生产厂一辆车净挣三五千,正常。但是架不住人家量大,一年来个二三十万辆,也够吃够喝了。

部件也分老多种了,选好了,因为很多低端部件的供应商都是各个主车厂各级领导自己家的,当然注册法人不是他们了。某国产车的质量被大家说道的原因,跟它边上几十个配件厂的所属关系还是有一定联系的。

另外,汽车行业的供应商不好当,供货三个月或者半年以后再走付账程序,然后再给你个半年帐期(承兑汇票一类的)。本来利润就十个点左右,压你一年资金,零点八厘一个月,基本你是辛辛苦苦一年下来,光给银行拼命了。你说,你不偷工减料,光喝西北风,能活吗?

别急,年底还有一轮供应商统一谈判呢。主题就是,来年供货再降三到五个百分点,干不干?不干,门外头有的是人干。算了,咬咬牙,钢板厚度再降百分之十吧,怕被发现?那就钢材标号降一个等级……

你一定怪我这不把你往坑里拉呢。呵呵,还真没有,说正题,我到真觉得既然你有资金,有想法,而且想拉鬼子入伙,不妨学么学么高端配件行业。其实整车的拼装技术,业内基本不屑了,整车厂及品牌运行都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了,如果不是依靠国内火爆的市场,这方面我真觉得中国厂家的水平跟鬼子比,还是小学生阶段。但是车上的技术水平,都是由各个配件来体现的。这方面需要的研发投入非常大。

于是乎,很多国外曾经很牛的配件商,曾经有过或者现在正面临着断顿的现状,而且并购的事时常发生。但是他们手上有技术,是真金白银的技术。还有一些大的厂商,整块整块的把研发课题组往外卖。我还真就觉得,中国企业与其去买人家整车厂或者品牌,还真不如连窝端这样的小公司,或者技术组。

当然,这个展开了够讨论半天的。说说这么做的好处吧,举个例子,陕西的法斯特变速箱,如果没记错,有段时间供应国内大车90%的变速箱。那就不是车厂找他们去讨论降价的事儿了,得车厂求着人家明年别涨价,而且为了保证能买到货,私下怎么也得意思意思吧。这样的例子在汽车行业还真不少,他们的技术人员到客户那里都是龙虾伺候,谁让人家手里有技术呢。

不知道现在国内是否能生产安全气囊了,反正我关注那会儿,所有气囊全部进口的。首先跟个小手榴弹一样的东西,得炸了吧,极短时间内放出足够的气体。怎么控制它炸不炸,得是个厂家吧;控制器上用的传感器,又是个厂家;炸出来的气体填充的尼龙袋子,得是个专业厂生产的;气体这么直接进到尼龙袋里,肯定有火星会把袋子烧破吧,又得找个专门过滤气体的部件厂家……

还有大家说的发动机,你要说谁能完全独立,我说的是完全独立的,研发、生产出来,现阶段,我是真不信。就说发动机电控这块吧,德国的博世,几乎控制了国内生产汽车的90%以上的电控系统,你还仿不了,一千几百页的系统说明,人家随便给你,但是里面的数据,是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的。所以他们的技术员上门服务,那得澳洲龙虾伺候……扯远了……

看你上来发贴问问题的时候,乐善和威望都是零啊……不会是为了完成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计划吧?呵呵,瞎猜的。如果真是这样,建议找点国家这方面的文件先看看,比如国家四大四小汽车集团并购的构想啊啥的,别回头你厂子建好了,直接按地域划拉给哪个集团了……杯具了……

当然了,你要说就是因为手里几十个亿闲着也是闲着,玩呗……别忘了叫上我啊!

通宝推:渡泸,
家园 专业
家园 萨博没有国产化哦

北汽只是买了萨博9-3平台和萨博9-5老平台

只买了部分技术(还不是最新的),而不是品牌

最近要出和MINI同平台的萨博9-2了,就没中国什么事

个人以为,三大国产品牌奇瑞吉利BYD里,还是吉利最有眼光,收购了澳大利亚的变速箱厂(依稀记得报导上说是世界第三大变速箱厂),顺利解决了自动变速箱的问题.

不像奇瑞,还在为了自己的自动变速箱,还在攻关研发,搞的A3只有自产的4AT和棒子的5AT;G5以前只有6MT,现在才有5AT(估计也是棒子货)

至于BYD....那是个大忽悠,搞资本运作的...

家园 那个青年莲花L3,挺难看的

不过那是马来西亚垃圾车,挂了莲花的牌子而已

家园 得花;几十个亿,得一个团队呵,多喊几个吧
家园 合资引进高端车还真不如引进高端的专门技术

比如楼下myDday列举的那几个。利润率会更高,也符合政策导向。

高端车这东西,就跟奢侈品一样,一旦国产了,那身份象征的光环就没有了。

舍得花100万买车的也根本就不是在乎价钱的,华晨宝马平白的就是比进口宝马低一头。在这种市场上重要的不是价格而是消费者的心理定位。

所以真想作这个你合资引进其实还不如走出去收购参股,贴个made in Germany或made in Italy的标志才是市场的通行证。

家园 呵呵,奇瑞在研发上的投入跟狂热

呵呵,奇瑞在研发上的投入跟狂热是国内很多主机厂都达不到的,虽然他们的技术水平可能还不是很顶尖,但是至少他们愿意去开发新车型,这一点,我很佩服。

家园 我个人以为奇瑞太急了

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奇瑞,目前也就刚解决了生存问题的,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做大做强.

我个人以为奇瑞目前还是一个工程师主导企业发展的思路,也就是技术至上,而不是客户需求至上.

中国消费者在汽车方面是相当不成熟的,大多数人对汽车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对汽车的主要诉求基本集中在:车子空间大一点,坐着舒服一点,毛病少一点,外观好一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车子就一代步工具,他们根本就不关心你的底盘怎么样,悬挂怎么样,发动机参数怎么样.这就是为什么国内的日本车尽管偷工减料,仍然卖的相当好(近几个月销量前三的B级车是:雅阁,天籁,凯美瑞).而大众目前坐车的思路也有所改变,开始向日本车靠拢,最新的NMS,下一代捷达和7代的帕萨塔就是证明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只有满足了这个群体的需求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相对来说人数不多的知道一些专业知识的群体是不可能撑起一个大企业的.

按照奇瑞目前的做法,也许能在细分市场抢一个好位置(比如斯巴鲁那样),但是在整体上无法取得一个实质性的突破.奇瑞目前要做的就是,不要太浮躁贪多求全(目前奇瑞混乱的产品线就是证据),静下心来整理好混乱的产品线,多接触接触最终用户,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及时响应.多花一些资源在营销上.

另:关于奇瑞的产品线我写过一个帖子,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链接出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