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征集】准备慢慢整理一下网站帮助,改动1 -- 铁手
记个帐:
苦夜提到:家园博客“看/改资料”中无法删除或修改个性化主页。
关键词检索问题。只能检索从前帖子的关键词,不能检索新加的关键词。
--
网站改动比较多,大部分是细节上的,也有不少是有关大轮廓的。所有的这些改变,理想的角度而言,是希望用户凭直觉就可以用上,不需要任何学习。但是也有很多内容,需要阅读学习之后才能了解,特别是发帖方式,版面划分、讨论方式、致富成名快捷通道等等。以前的帮助,大部分内容还是有效,部分内容已经无效,而更多内容需要补充。
准备在这个主题里慢慢整理一些帮助内容。虽然有个粗框架,但是前期会比较发散,基本上想到哪补充哪,最后再做一个整合。最终目的是,尽可能简洁,易用。除去使用方面的介绍以外,还重点强调网站的风土人情、必要的讨论礼节,网站规则等。
眼下大致划分为:
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网站。宗旨、网站的构成。什么样的人合适,什么样的人不合适。
竺可桢在一次开学典礼上问了两个问题:“到浙大来做什么?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同样的,每个人也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来这里做什么,准备怎么做?
从网站的出发点来说,是希望做到“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大家都能受益,网站最终才能受益,也才能够有必要的能力来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网站的功能上,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和“知”有关,一部分和“社交”有关。两者也并不完全独立。一个热心、有货而且乐于交流相互启发和学习的人总是更容易受到欢迎,无论从朋友还是仰慕者来说,都更容易被人认可。
虽然说大多数的人都是很好很好的人,但是也有不靠谱的人,在某些时候也可能出现言辞冲撞的情况。无论看起来怎么好,还是不要期望值太高,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2、功能划分,及专版专用原则。(公开版面讨论、私下讨论。对内容版面的参与要求。各种社交功能。)网站基本规则。
网站的所有功能围绕两点而设定。一是内容,二是人情味(社交)。
3、发帖的方式,小窍门,怎么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帖,等。
发帖要为读者考虑。发帖是为交流讨论。
发帖的最重要一点,就是要为读者着想。
要多琢磨怎样才能让读者看的舒服,看的明白。文章要写好,会有一定难度,但是用心多了,在写作上自然也会有提高,不必气馁,但是一定要用心。内容发出后,最好自己通读一遍,把明显的错误修改掉。必要的话,也做格式上面的调整。如果自己看的难受,那必定是有问题的。
要时刻记得,对每一个读者而言,时间有限而可看的东西很多。要会“吸引”别人花费有限的时间来看你的内容。
以下是根据网站特点可供参考的小窍门:
发帖时,如果要引用别人的内容,应使用“引用”功能,从而把引用部分明确标识出来,否则别人不知道哪些是你的评论,哪些是你的引用内容。
标题最好能明确“中心思想”,让人一看标题就明白话题是什么。最好加分类词,比如【原创】、【讨论】之类的,看上去也比较美观一些。内容要适当丰富,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尽可能通过每一次的发言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长久信誉。发帖的诚意很重要。
如果在帖中提到别人的帖,加上对方帖的链接,一则是人情,二则也能从对方的帖自动反链回来,双方受益。
忌节外生枝,画蛇添足,于美味佳肴中撒播老鼠屎。比如在艺术欣赏帖中掺杂政治是非,比如在好好的内容中掺杂对别人的是非评价。这类帖,读者可能愿意给主要内容送花宝推,但是因为夹杂内容而无法。凡可能迫使读者得罪人的内容,都可能导致读者以后敬而远之。
发系列帖时,切记主题帖的内容要足够丰富。一炮打不响,后续就很难。中、短系列,后续最好直接回复在主题下,便于追踪和讨论。较长系列,可以在若干续后,以新续另开主题,并引用前主题的链接。如果每个续都能引发足够的讨论跟帖,也可每续单独开主题。酌情而定。
发文是为讨论,于己于人都有利。不是教导,不是宣泄。
4、各种数字所代表的意思。声望、乐善、积分、通宝等。
5、其他。待补充。
从昨天开始,我看到的网页页面就少了一行多
这行字只能显示一半,上面应该还有一行字,看不到了,家园页面上的主题帖,所有帖等链接全都看不到了,换了浏览器还是这样。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网站页面没有以前的按日期,真不好.
已经习惯了“一网打尽”最近的帖子还是按跟帖排序比较好,能恢复回去吗?还是有地方可以让河友自己选择设置呢?谢谢!
已经习惯了以最新跟贴排序的方法,对我潜水送花党来说比较希望看到跟贴较多,讨论比较热烈的帖子,这样一改之前的一些热闹的帖子很难找到了
否则大家看不到更新。以后盖高楼是不可能了,这样按主帖时间排序显示,更像是数据存储,而不鼓励大家参与讨论。
西西河里大家呼吁增加这个smiley已经很就了哎,铁掌柜!
建议完善西西河 使用帮助页面,仿效其他论坛的帮助界面(比如这个简约派的),建立分类的帮助目录,提高可读性。目前的使用帮助页面信息量略显繁琐,不够条理。
工作量不会少,建议确定版面后划分内容分派给版主和义工。
个人体会:西河再补补细节就足够,没必要再大改动。下河一段时间后似乎就没谁再纠结于界面操作问题了。
要务应该还是内容和管理。好多河牛新帖划圈的现象已经有日子了。(忙总回来是重大利好)
(若找义工,俺报名先)
已经有三天了,页面不整,少一行字,很多功能不显示,无法操作,十分的不方便。整个版面平行的少的这一行字,恰恰是需要经常操作的关键词。虽然通过其他方式也可以达到目的,但总是不简洁方便。
比如原来在A电脑登录,然后去使用B电脑登录,再用回A电脑又要重新登录,接着再用B电脑也要重新登录了。
这样使用两台以上电脑的比较麻烦,用不同的电脑就要重新登录一次。
举例来说,在页面上部右侧在 “一网打尽、论坛首页”下,就只有 “版以外非时政版面所发时政主题,会被转往待整理。宏观经济相关的,也请慢慢发到产经版面,多谢。”。中间部分缺失。
突然想到还有一些河友的回复需要被认可才可以发表出来,就去看了眼,还真有,于是认可了。但是注意到这些信息只保留48小时。我之前真的不熟悉这些功能和细则,那里只去过两次,必定有一些(希望不多)回复没有被认可,然后就被直接删除了,说不定里面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呢,而且也打击了回帖的朋友……
是否可以延长这个时限?或者说,是否有必要规定这么一个时限?另外,是否有这样的回复,也可以在信箱里有所显示(也许有,我没注意到)?
另外,就此也给之前有过回帖,没有被确认的朋友们道个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