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那就看看谁被收拾 -- 迷途笨狼

共:💬111 🌺5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方面有新进展

06年NASA的报道之后,开始了一项寻找阿波罗11号的磁带的工作。09年底公布了一个结果,说是发现有45盘被重新使用。目前有一个对这批重新找回来的磁带的整理工作,正在进行,已经有很多从来没有公布过的图片和录像公开了。

其实英文网站对于各种登月传言都有解释,也有专门的节目解释主要疑点。能看英文的去看两眼就是了。基本上所有传言都基于怀疑者的无知。

家园 20万分钟的带子还专门保存,说没就没了,读者们自己想
家园 以前我专门说过老技术造假不难

以前我专门说过老技术造假不难

民国期间一人分别饰演两个角色演对手戏就有了

不说好莱坞

把摄影棚几个人的模糊影像叠加进胶片也没什么大不了

我质疑的从来不是登月能力,而是1969载人登月返回能力

其次现场直播

再次原始资料被销毁

非得说这些资料不重要所以销毁那就没办法了

既然不重要,拍卖可以换更多钱

另外按照霉菌自己公布的,老带子每盘15分钟影像,什么格式的?

这个问题是读者都关心的,解释不能浅显叫什么科普?

《三国志》就没夸张和隐藏、虚构成分

陈寿本人完全客观,不管旧怨如实报道?

家园 音频和视频不是一码事

音频和视频不是一码事,1969年拍摄的15分钟清晰影像的带子怎么和计算机通用?

摄影摄像电影电视史可从来没提

您找找有关英文链接

家园 所以问200k的带子怎么储存15分钟影像
家园 又没说是存储影像的

原新闻里明显是数据带。而阿波罗项目哪有那么多影像

可录,20万带子,15分钟一带,40000小时录像?

况且当年要是模拟方式存储影像,对带子的利用效率

就高多了。

家园 仔细看看前面新闻,为霉菌辩护别和霉菌撞车

仔细看看前面新闻,为霉菌辩护别和霉菌撞车

“这些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详细资料的录像磁带数量非常庞大,共计1.3万盘录像带,装在2000个箱子里,每盘录像带记录大约15分钟的画面资料。其中记录两名宇航员登月“关键时刻”的录像带有15盘,分装在3个箱子里。”

家园 返回没有那年头技术上做不到的

你自己也承认,低重力,没空气,所需最终速度低得多

情况下,火箭升空容易的多。(月球轨道速度其实才

1.8公里多,阿波罗登月舱上升段能到 2.2 公里时速

是由盈余的。)

登月舱不需要很强结构,无需返回地球大气层,绝热

也要求不高,2吨多空重也说的过去。

轨道对接是成熟技术,登月舱上升段上升过程中没空

气阻力干扰,导航控制更容易。

现场直播有什么稀奇的,苏联小的多的飞船也向地球

传送电视信号了。而且地球接收天线又不是家庭卫星

天线,是庞大的天线阵。

家园 和苏联比,返回能力多几千倍?

和苏联比,返回能力多几千倍?

轨道对接21世纪更成熟,一样有失败

1969年前,对接成功过几次?

要知道地球发射对接都是计算好的

月球起飞是从陌生地点起飞和一个高速目标会合

空间是三维的

没有先进计算机,算那么精确

家园 是你把这200k 的数据带和录像联系在一起的

20万 显然是数据带。

你这个新闻的英文原文有吗?

这个链接新闻里可是说45个带子。

外链出处

家园 最简单的,证明两个连接是假新闻就行

最简单的,证明两个连接是假新闻就行,这样怀疑不就少了一半

而且可以打击广州日报和中国新闻周刊,这是很大的胜利

不能就别玩文字游戏

我外语一向是最差的一科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6日宣布,记录40年前人类首次登陆月球的原始录像带已于多年前遭抹去和重新使用,好在经过数码技术修复,这些录像将与世人见面,而且比原版更加清晰。”

“这些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详细资料的录像磁带数量非常庞大,共计1.3万盘录像带,装在2000个箱子里,每盘录像带记录大约15分钟的画面资料。其中记录两名宇航员登月“关键时刻”的录像带有15盘,分装在3个箱子里。

最初,这些原始录像带被保存在马里兰的格达德空间中心,上世纪70年代被转移到了美国国家档案馆保存,1984年又被送回戈达德。1997年,有科学家开始调查帕克斯天文台在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中的作用,因而向NASA索要登月录像带,但被告知录像带已经找不到了。不知什么原因,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直到1年前才开始寻找。 ”

“马克: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录像带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所限,每盘录像带只能录制15分钟的信息。当时的传播包含很多渠道,通过这些渠道,地球上能接受从月球上发回的所有信息,包括宇宙飞船、火箭、宇航员的活动情况,诸如此类这些录像带上有14个不同的渠道记录的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活动情况。 ”

家园 都跟你分析过很多遍了

苏联自己的飞船小,估计到上升段500公斤还算合理。

苏联带回样品少是由于取样方法,并不代表技术多差,

毕竟他们能在月球上钻地两米,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登月之前,美帝成功完成了7次对接试验了。Gemini

8 9A 10 11 12,Apollo 9, 10

Apollo 10 还试验了月轨对接。似乎没失败记录。

苏联也至少完成了一次。

21世纪有失败就证明前面不可能成功?你这逻辑太怪了。

当年的地球轨道对接也不是一开始算好的,有长距离

逐渐接近到最后手动操作。

月球轨道速度高?地球轨道速度可是那的差不多4倍呢。

月面陌生地点?精度几公里之内还是有保证的,美苏

都做到了后来的飞船降到之前降落东西的几公里之内

的水平。

家园 细看这新闻,更不是录像带了

每盘录像带只能录制15分钟的信息

(虽然我找不到这个丢失13000带子的英文新闻)

数据带每带15分钟信息,14种信息,阿波罗11全部

运行时间8天3小时18分钟(约195小时),除掉几分

钟返回时通信中断。大概需要 14*(195*60/15)~=11000

个带子,倒是跟13000 很接近。每盘略小于15分钟就更

接近了。。。。

家园 苏联取样又不止一次

苏联取样又不止一次,加起来才几百克

21世纪失败说明还不够成熟,难道不是

对接试验7次是在地球,不是月球,最后一次也不是着陆后实施的,哪怕是无人

地球轨道算好了再逐渐接近

从发射基地出发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打枪的时候要是三点一线差一点就没法中靶了,更别说快速移动靶

太空快速反应最有技术含量是中段反导

家园 那你就这样解释“录像带”好了

那你就这样解释“录像带”好了

各类关键场合纪录20万分钟很多吗?

不多阿

另外84后才抹去,真不知道用在哪,毁尸灭迹外想不到更合理解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