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赵紫阳的逝世,到美国的绿卡 -- BJBear

共:💬62 🌺4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俩把刷子说的很对。

不过人生常常是周瑜打黄盖,像非大妹子的程普等众将看得难受;像老板一样的周瑜看得心中暗喜;像我们这些卖苦大力的黄盖则是百感交集;当然,美国政府就是那个诸葛亮了,呵呵。

家园 我到美国的最大愿望就是想泡美国洋妞儿。

只是没有贼胆,更重要的是也没有贼钱。

家园 我是有着极大的文化震撼滴~

打从旧金山机场出来,一路上我就开始犯嘀咕:这是到哪儿了?传说中的美国么?不像呀,我觉得怎么好象去了某乡镇而且是不太发达的农村地区呢?

路上朋友给我指:这是商业区。我眼睛一瞟,都是小平房,还商业区?看不出来啊。说实在的,这时才知道什么叫洋插队。。。

家园 【建议】两个心得与众人分享

由赵而及绿卡,又绿卡而谈到回国,越谈越远。笔者在此有两点,说与大家分享:

1。每每听到有人说自己如何如何,是为了下一代。比如在美国怎么怎么辛苦,全是为了下一代教育,云云...笔者想要提醒,这个说法千万不要再说,不要当着自己孩子说。因为这样给孩子造成一种压力,仿佛全家的苦境就是因为他而造成的。可是他并没有要求家里作这样的牺牲啊?

因此,这种说法,是绝对有害的,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逆反的心理。为什么留在美国,还是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说事。

2。回国的选择,如果要做,一定要及时。什么叫及时?就是必须在孩子进小学之前,就要做。迟了,就不行了。因为美国的教育和国内是非常不同的。如果孩子过了6岁,回国转学读书,成绩很难跟上,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这点,绝对重要。

家园 强烈同意!

最听不得的话就是:“我们不行了,就指望他们了。。。。。”

而且,我咋总觉得拿孩子说事的人大多是在找借口呢?

家园 西西西西,下次再不敢了:)

不过,那些花钱大手大脚的留学生们在国外没少见过,不过,似乎大部分都不是自己挣的钱而是用的父母的钱。还有一小部分是帮助父母出来洗钱的,呵呵。这一点上,我并不认同他们。

有本事,自己挣的自己花。

家园 呵呵,对的,用父母钱的,我也有点不佩服

不过我周围没怎么看到。我在欧洲和英联邦的同学见到这种情况的比较多,大家说起来,确实为他们的父母感到不值了。不过那什么来着,鸡鸣狗盗还各有用途呢,纨绔子弟也不是全无用处。说不定他们的酒肉朋友里就有什么小小布什威廉王子啥的,将来也用得着他们的地方。

我上回说的都是靠奖学金或助教助研金过活的,自力更生,略有盈余。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我想这十几年来奖学金不会有大幅增长吧。新老留学生拿同样的钱而消费行为大不同,那就应该是源于观念的不同了吧。观念哪里来的呢,跟成长的环境,生活的经历有关了。之所以扯到这个话题,就是想说环境影响行为。时过境迁,所以旁人才难以理解。

绿卡的问题也很类似。想当年百废待兴,国门初开,扑面而来的是国外从政治到经济的全面反差,自然令人震惊。反映到思想上,是民族自信心的全面崩溃,反思自身错误的时候略有过头,近于逆向种族主义了。反映在行为上,自然就是削尖脑袋出国了。为了出去,死尸可以背,身体可以卖,骨肉可以分离,爱人可以抛弃,祖国可以背叛(什么民主啦政治迫害啦计划生育啦,花样晶多了)。相比之下,为了绿卡坐几年牢,实在算不上什么了。何况照当时的观念来看,那是生活在天堂,根本不算坐牢。而现在新出国的,对绿卡看得越来越轻了。因为国内跟国外越来越接近了,如果还称不上各擅胜场的话。

实在想感慨一下。也才十几年,沧海桑田啊。

家园 还有一个问题是回国不知道买什么好

我妈说呀,记得以前人家出国都兴带啥啥回来的,你个书呆子怎么就不知道呢。我说我左看右看国内都有的啊,美国那儿的也都咱中国造的。

哎,这次回国一看,连数码产品都快追平了。郁闷!下次回去我拿什么去蹭饭呢?真羡慕以前的人啊,随便买个开心果都成。

家园 洋酒呀

还有一些首饰,美国这边的工艺比国内的精致些。

另外,给家里带一些日用品我觉得也挺好的。国外有些小玩意我很喜欢。

家园 我还真想知道,如果你父母告诉你他们怎么辛苦,

为了你的教育而做出了牺牲。难道你会说“没有搞错吧,我并没有要求你们这样做呀。“

你好有性格。

家园 这个么, 有很大的出入.

首先, 在美国的工资不是这样的. 一般大学毕业没有绿卡的约在四到五万美金上下, 有绿卡的约莫五到六万. 硕士没绿卡大约是六万五起跳, 有绿卡的能上八万. 知名学校MBA加上二年以上经验更高些, 拿了绿卡的年薪十万美金外加Bonus也是有的. 不过没有绿卡找工作会有些麻烦, 大概就是这样了. "年薪100,000RMB,99%的留学生都会回国" 云云, 恰恰看出了阁下似乎相当不清楚行情. 不过国外的生活费高, 年薪几万美金也不见得存得了多少.

中美的文化差异是有的, 在企业也是如此. 即使在国内, 也有人会想进外资企业. 一方面不同的外资会有不同的文化, 多样性的环境可以提供不同人不同的成长环境. 美资的特色是英雄主义, 干得好的便有机会职位三级跳, 不一定是要按年资照排队. 另一方面说派系讲关系的成份也少些. 这些和国企或是内资企业都不相同.

拿美国绿卡的多, 大概也只是因为到美国留学的人多罢了. 把这种现象 "幻想" 成民族意识什么的, 呵呵.

家园 我说的是选择留在美国的目的这件事

你有意抬杠哦?

没关系,你可以对你的孩子这么说,我只是建议而已.听不听悉听尊便.

家园 新华兄这个是老生常谈吗

兄也老了吗? 呼呼呼呼. 说实话, 时下的年轻人, 还真有点不好说. 要孩子有感养育之恩? 呵呵. 一个物质条件跟不上, 就嫌老爸不够 "孝顺" 的多了去了, 花家里的钱的也得意洋洋, 大方得很. 有多少人家父母得借钱让孩子上学, 读到大学二十来岁够懂事了吧? 想考研没钱也怪爸妈 "不争气". 出国念书要花的钱可多了, 除非是到德国那种福利国家. 在国内读书也不便宜, 结果把时间花在打游戏上BBS荒废学业的可不在少数. 哦哦, 跑题了.

或许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不相同吧. 与其让孩子觉得父母 "有义务" "伺候" 孩子, 让孩子从小就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不劳而获的, 不如找机会让孩子也了解一些父母的辛劳. 起码要知道这一切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过份施压是不好, 孩子不见得能承受得住, 容易造成反叛心理. 当父母的也没必要找孩子 "抱怨" 自己的付出. 不过, 过与不及都不算好, 见人见智吧.

回国后成绩跟不上? 是说数学吧, 这个跟不上的可能性是很大, 而且愈后面愈明显. 中文能力 (特别是古文) 也是如此, 中学之后会发现有段落差. 我想没人会让孩子在外国读到高中后回国高考的. 外国的观念不见得是让孩子一定要读书, 可以多方向发展, 发掘自己的兴趣, 不光是闷着头只读书. 到了Master之后, 基本上国内外孩子的学力就没有什么明显的差距了.

另, 国内的教育环境, 说不得, 还真有些疑虑.

家园 是须口老生之常谈也

不信者,首先是没有真正领会美国文化。

家园 This is the point that i want to say!!

每每听到有人说自己如何如何,是为了下一代。比如在美国怎么怎么辛苦,全是为了下一代教育,云云...笔者想要提醒,这个说法千万不要再说,不要当着自己孩子说。因为这样给孩子造成一种压力,仿佛全家的苦境就是因为他而造成的。可是他并没有要求家里作这样的牺牲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