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们不熟悉的抗战瞬间(图文连载帖) -- 春秋的老胡
不然,八路44年7月就拿到补给了。
“运进来的炮应该只有十来二十门山炮”,兄台可否找出具体是哪份史料记载的?似乎应不止这么多……
而且国民党要补给的话按多少人的份额?原来共军只有三个师的编制。按着这个发钱,还不是杯水车薪。
皖南事变后共军就不受国民党约束了财政独立了,TG自己搞钱补给日子过得比很多国军还好(以前看过闹钟贴出来的帖子,说是八路的伙食比国军的好多了)
这补给估计也就是给点钱,武器肯定是轮不上的。毕竟美国人要求武器优先发给滇西反攻的部队,八路是肯定不会参加滇西反攻的。
空运进来的武器数量,以前有个YFB贴过一个统计表的图。现在找不到了。
空运进来的炮还有105炮,这炮不可能给八路打游击吧?
这点武器全给滇西反攻的部队也只是做到半美械。
当时就是给八路一些鱼翅燕窝也改善不了八路的生活条件。
炮(指山炮以上的)是件相当重的武器,携行不那么便利(我对这个体验是从玩《突袭》游戏中得来的,步兵炮比轻装步兵行动慢得多,几下炮弹就打完了)。对于只能打游击战的部队来说突然用上一两次可以,长期应用行动、隐藏都是很大问题。更不要说炮弹供应问题,据说华东野战军曾经用坦克送过炸药包,如果是真的就是炮弹供应不上的问题。还有,即使美国能给,老蒋也不拦着,你怎么送到敌后游击队手里?
如果当时美国武器能给TG,确实就是有啥样的干粮做啥样的饭,整个TG的战略战术都要变化。那样TG的主力就不是在敌后打游击战,而是集中起来大打运动战了,但留在敌后的游击队还是用不上。
二战中在欧洲战场的游击队能用上炮的机会也不多,这还是有后方空投支援的。
日军比八路的优势除了武器好以外还有机动能力强,如果它发现八路手中有炮(俺说的炮都是山炮以上人扛不动的),第一个做法就是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围剿,把八路的炮搞掉。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只有把炮埋藏起来,带着炮是冲不出封锁线的,除非打几炮后破坏了扔掉或埋藏,人跑掉。
八路也缴到过日本人的炮(九二步兵炮?),日军的做法就是围剿搜寻,当然这炮被八路藏起来日军找不到,但除了吸引日军兵力外没起多大作用。
抗战初期也给过八路军若干件武器的(苏联援助的武器)
有“优先”的说法,但国军别的部队,也有这个时期也拿到了美械的
105炮不好用于打游击,运动战、攻坚战还是可以用的…
很多巩固的根据地也被几个炮楼给楔入了,这炮一旦推上去,就很简单了…
大规模装备重炮,不是设想的情况。
只是叹惋一下:
八路手上多几门炮,华北平原就不会炮楼林立了…而且还常常是如图片上那样造型的炮楼…
日军的兵力、可调动的物力,于华北平原只可以选用这么落后的防御方式,而这样的落后方式在八路军可以“多上几门炮”的情况下,马上就瓦解了。
八路军一一五师教三旅(兼鲁西军区)七团缴获有九二炮,就这个七团的战斗情况摘录几段话:
在冀鲁豫边区,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是在咱们八路军里有一个老七团。同时也几乎都知道七团有一门小钢炮,专打鬼子汉奸的炮楼、据点。
有时候不用打,那些汉奸队听说老七团来了就干脆投降或逃之夭夭,有时候炮对准了炮楼还没有开火,敌人就投降了,有些伪军的家属,父母妻子也常常到据点去劝说那些当汉奸的子弟们,告诉他们七团可是某月某日带着炮来了……
1944年4月,九二炮配合七团攻打菏泽以北的白虎集伪据点,仅用个半小时,便将敌人吹嘘的“鲁西南第一碉堡”顺利攻克。
刘口据点北靠黄河大堤,向南延伸成四方形,高高的围墙,四角各有一个炮楼,墙外挖有深沟,沟外用树枝、铁丝网作障碍,工事非常坚固……“你先对准每个炮楼来一炮,把敌人请出来!”“是!”何占祥回答一声转身跑去。
不多会儿,“轰!轰!轰!轰!”四声巨响,四个炮楼的上层各被打了个大窟窿。敌人哭爹叫娘地跑下炮楼,在院子里到处找地方躲藏,乱成了一窝蜂……
由于老七团作战勇猛,九二炮屡立战功,边区人民就编了两句顺口溜:“八分区,两件宝,七团加大炮!”成为流传至今的佳话。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你这边修路拉炮这么大动静,鬼子恐怕早就有反应了。
如果把105炮拉到华北平原,炮还没拉到位,鬼子骑兵就来了。
“抗战初期也给过八路军若干件武器的(苏联援助的武器)”
皖南事变之后都见面就打了。给你发武器,国民党也怕你拿来反顽吧?
退一步说,就算国民党肯发武器,我看美国人也只会同意发点轻武器。运进来的炮本本来就少,连重点的滇西的部队就弄个半美械。
发给共军打游击根本就不符合军事常识。
这样的战法也是可以的(难度不会比根据地常用的那几种敲炮楼的方式困难):
成立若干个“炮兵游击队”,分散携带零件,利用巩固根据地的群众基础进行游动作战,突然组装后,偷袭日军炮楼……
这样神出鬼没打个几次后,日军也不敢建炮楼这种建筑物了.
即使不给重炮,给几门比九二炮威力大一些的美式火炮,八路也可以横扫日军的炮楼了。
可以看一看八路一个团有了门九二炮后,是怎么打仗的:
就这一门炮到手,战斗力就不一样了。
那种环境,最重的武器也是掷弹筒了。
个别部队有一两门炮,鬼子也许不会跟你较劲。
如果你三天两头打炮楼,鬼子肯定就要扫荡了。
如果有炮的部队在平原给鬼子盯上,炮还是得埋起来。
有几次反扫荡局面困难,与部队在日军封锁下很难进行运动战是有关的。
一旦迅速打掉了一片区域的大部分炮楼,日军就没法有效封锁了……
且有炮的部队多了,日军那么多兵力只够盯上几支部队。
余下的部队,可以趁机在炮兵掩护下,攻击日军因抽调兵力扫荡而防守空虚的县城和集镇…且继续用炮敲封锁线上的炮楼…
这样打几个回合之后,日军或是不得不放弃华北更多的区域,或是不得不把正面战场的若干师团抽到华北。
因为弹药要靠缴获,其实日制41式山炮就很好,汉阳和太原都有仿制,弹药也好解决。
对日军的炮楼,用炮轰主要对攻坚的支援,要拆楼还是要靠爆破
其实不需是美械…苏械、德械,可以提供炮弹的都可以,只需是比九二炮更有威力的炮。这样,给炮楼这么一下,炮楼就废了…绝大部分炮楼也不会多坚固的,且修得那么高……
废掉的炮楼,拆不拆就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建设新东亚和八纮一宇的第一个字都给开了口,明摆着是实现不了的幻想。
突然想起了,用形式主义表达忠诚的方式,在建国后盛行过……不过翻了翻书,发觉官方的意见其实常常是“制止”,例如:
1969年1月23日湖南省革委发出了一个通知(4月、7月又连续发出这样的通知),《湖南通鉴》(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版)转述了通知的内容:
……人人佩戴毛泽东像章,到处建造毛泽东塑像,设立“宝书台”、 “忠字室”、“敬仰馆”,升“忠字旗”,背“忠字书包”,跳“忠字舞”,唱“语录歌”,“早请示、晚汇报”等等“三忠于”活动,已经到了劳民伤财、粗制滥造、庸俗化的程度。省革委对这种现象已有所觉察,并且中央也传来毛泽东本人对这种活动表示不满的态度,因此发出这个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