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大哉轩辕--绳结,拼音文字,汉语和文明 -- 泉畔人家
俺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学习的。。。
检查他的牙齿说明出生地不在意大利。说明他并非是在此繁衍已久的东亚人后代。
不知道您说的五六千年前的迁移是否另有证据?
为世三十是啥? 30年? 30*12=360年? 反正不是30个世代的话,那你认为是什么解释?
《圣经》里关于洪水是怎么描述的,你找出来不行吗?很难吗?我引用网络上的不准确,你干嘛不把准确的找出来给大家看看那?
还高中天文学,你怎么就知道你找的链接就是准确无比的法典?而且人家分析的是爆炸残骸,是已经不存在的星星了,现在不用高级仪器已经观测不到了,但6千年前,爆炸的时候曾经照亮星河。
Discovery 和百度合作说明什么?Discovery 也好,百度也好,总比你我的个人想法权威一点吧?
人家的书就是关于苏美尔,埃及和中国古文字分析,作者是中东和埃及考古学的专家。这里你就别打哈哈了
我引用这种专业材料就是驳倒你的这句的。我引用图片就是把你的这种说法推翻的。你还坚持你的说法不?如果你认为你的说法对,那你可以去把这些专业人士的研究推翻。
楔形文字已经破译,苏美尔5大文明城市遗址也都已经找到,各个王朝对应年代和楔形文字以及前期线性文字都是高度发达抽象文字,这些东西,是几百年研究的成果。至于作者写作怎么排列是作者的事,我们看事实就行了。因为汉字到底什么时候出现的,现在没有定论。我的文章,就是要推翻这些由“专家”空口白牙就定出的所谓汉字3千多年的狗屁定论。
Carsten Niebuhr是什么家能说明什么?文艺复兴最初时代,真正掌握文化解释权的都是神学家,都是教会。严格意义的考古学真正成熟发展成为一门学科是什么时候的事了?19世纪以后才有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好不好?
说话别说一半,说清楚,why? 楔形文字破解实际上是因为有关于同一件事情的希腊文文章,什么时候成了数学问题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记得看过个说法,舜还是禹是从衡山一位隐士手上得到了失传的山海图。如果这个传说有原型,那么山海图应该制作于尧舜禹之前,就是大洪水之前。
而关于上古世界,中国典籍里有些东西不是一般的精确,归类于巧合明显不合适。
《管子》第77篇 《地数》
桓公曰:“地数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之所以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刀币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泰山,禅于梁父。封禅之王,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管子/第78篇揆度
齐桓公问于管子曰:“自燧人以来,其大会可得而闻乎?”管子对曰:“燧人以来未有不以轻重为天下也。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至于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不利其器,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逐禽兽,实以益人。然后天下可得而牧也。至于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其胜禽兽之仇,以大夫随之。
注意《管子》里的几个关键数据 “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海洋占比71%左右,陆地面积约1.5亿平方公里。 我们假设管子里的2里等于1公里,14000*13000 大约是1.8 万亿平方公里。这仅仅能归类于巧合? 尤其7:3的比例关系,《管子》成书再晚,也不可能晚于秦汉,也不可能是今人伪造。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齐有三驺子。其前驺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
其次驺衍,后孟子。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禨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其术皆此类也。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始也滥耳。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能行之。
类似内容也出现在《论衡》中
鄒衍之書,言天下有九州,禹貢之上錢、黃、王、崇文作「土」,誤。所謂九州也。盼遂案:此二句疑衍。下文「禹貢九州,所謂一州也。若禹貢以上者,九焉」。此「禹貢之上」,即「禹貢以上」之訛。「所謂九州也」,即「所謂一州也」之訛。禹貢九州,所謂一州也。若禹貢以上者,九焉。淮南地形篇:「天地之間,九州八柱。(
「柱」誤「極」,依王念孫校。)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正南次州,西南戎州,正西弇州,正中冀州,西北台州,正北泲州,東北薄州,正東陽州。」亦以神州在東南,蓋本鄒衍。此謂大九州也。禹貢九州,方今天下九州也,在東南隅,名曰赤縣神州。文選吳都賦劉注,引禹所受地記書曰:「崑崙東南,方五千里,名曰神州。」(即禹受地記,亦見三禮義宗。)與衍說同。難歲篇載衍說,亦謂中國方五千里。復更有八州,每一州者四海環之,名曰裨海。有裨海環之。史記孟子傳索隱曰:「裨海,小海也。」按:河圖括地象曰:「地部之位,起形高大者,有崑崙山,其山中應於天,居最中,八十一域布繞之,中國東南隅,居其一分。」亦謂中國為八十一分之一。與衍說同。九州之外,更有瀛海。此天地之際。漢藝文志陰陽家:「鄒子四十九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封禪書言其著終始五德之運。今並不傳。其瀛海神州之說,只見於史遷、桓寬、仲任稱引,不知出其何著。然據史記孟子傳言其作終始大聖之篇,先序今以上至黃帝,推而遠之,至天地未生,先列中國名山大川,因而推之及海外,以為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又鹽鐵論論鄒篇云:「鄒子推終始之運,謂中國,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則知其大九州說,出自鄒子終始。仲任時,當尚及見之。此言詭異,聞者驚駭,然亦不能實然否,相隨觀讀諷述以談。盼遂案:「然否」二字,說郛引作「幸」,屬下讀。故虛實之事,並傳世間,真偽不別也。世人惑焉,是以難論。難,問難。
从这些典籍看,在儒家学说统治主流之前,"史遷、桓寬、仲任稱引,不知出其何著"这些不知出自何处的说法,实际上相当的精确。
“亦謂中國方五千里。復更有八州,每一州者四海環之,名曰裨海。有裨海環之”
“鄒子推終始之運,謂中國,天下八十一分之一”
地球表面积1.5亿,现在中国接近1千万,如果按战国时期按3百万左右算,这个八十一分之一误差还真不大。
这些人能胡编出地球地理分布来?不大可能,显然他们应该是看过山海图的。再对照史记里 黄帝本纪的记载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那么颛顼时期,使用八卦(我个人认为八卦和卦象最初都是天文观测工具,是通过日月和五大行星,北斗等来定位的GPS)一类的原始天文观测工具,进行过全球性原始测绘也未必就完全不可能。只是后来洪水之后,测绘技术失传,八卦也被一群神棍们搞成算命工具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比如,《禹贡》,《大禹漠》,在独尊儒术以前,《尚书》可是百书之首。
桓公曰:“地数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我用google地球量了一下欧亚非大陆块的尺寸。从白令海峡到葡萄牙西海岸,大约是11700公里。从南非好望角到挪威北端,大约是11600公里,如果刨去中间地中海的宽度,大约是10900公里。
周秦时代的一里相当于415.8米,这个相当可靠。因为有当时的铜尺实物出土,当时一里相当于1800尺,这个古籍记载相当统一。所以按照这个换算,管子说的大约相当于东西长11600公里,南北长10800公里。确实符合度很高。
纯粹为一小撮统治者,钝化人民的进取意志。
遗患后世。
春秋时代的管子,是怎么知道这个数据的。信口胡说的?海7陆3和28000,26000精确度都太高了,简单的认为是管子瞎编的明显不合适。但这么精确的数字,包括精确到个位的出铜出铁之山,显然在上古时期有人进行过一次测绘。也许他们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但通过日月星辰,通过仪器(九宫八卦)推测2点之间距离我认为还是可能的。
所以尽管很多地方人到不了,比如青藏高原。但有船只航行到印度,在岸上进行测影和星象观测,就可以推出当地距离洛阳有几千里。而且这种测绘需要一些坐标原点,英国的史前巨石阵就是这种精确测量需要的坐标原点之一。安徽凌家滩,内蒙红山附近,这些6千年前的文化附近,也都分布有这种巨石阵。英国巨石阵和内蒙红山的巨石阵在同一天通过记录观测到的日影,月影,几大行星和北斗等的位置差异,理论上应该能计算出2地的直线距离和相对方向。古人还真未必就没有这个能力。
搜索的一个东西:
“最初楔形文字是从右到左自上而下直行书写的,这种书写方式的缺点是已写好的字符往往被刻字的手抹掉,后来就把字形侧转90度,改成从左到右的横行。 ”
这个东西预示了些东西,泥板形式的楔形文字非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早期并不是写在泥板上,而且该文字应该不源于两河流域(如果不能提供考古学上的证据)。
猜测:苏美尔人由于迁移,由于环境的改变,原来文字的书写载体不存在或者不具备了,所以才会改变了原来文字的书写载体,选择了泥板作为大量文字的载体。
而“右到左自上而下直行书写”的模式,蕴含了更多的东西。……
西方的所以历史中是否存在这种书写模式的载体?
供大家以GOOGLE earth给予测评。
感觉这是个空缺。
从湖南永江女书写的形式看,我估计最初应该也是写在竹片木板之类上边的。书写工具是尖利的小燧石。而书写方式还是受早期结绳文字系统影响,还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而在竹木上刻画,也不会有抹掉的问题。
至于那些上下尖利的符号,有人说这是易经《连山易》中的卦象表示方式。而且这些符号在大汶口的陶器中也大量出现。这些东西,都是从神农时代就开始发展的东西。这样如果把苏美尔文字解释为蚩尤文字体系逻辑上也基本通顺。
至于西方吗,苏美尔人是无源而来。所以《第十二个天体》这种由货真价实的苏美尔研究专家写的,把苏美尔文明归结为外星文明的小说在西方发行了上千万本。人家西方专家也不傻,宁可推外星人头上,也决不能往东方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