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82) -- 江南水

共:💬91 🌺77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花完以后又得唠叨一下

韩国没有复辟?那韩王信呢?这位一直到汉朝建立以后还活跃着呢,汉朝最强主要的对手匈奴都是他老哥拉来的。可比那些齐楚赵的厉害多了。

家园 说到对前朝废帝的处理,真的太有的说了

春秋战国时期,灭了人家国家并不把废掉的君主怎么样,甚至还能保持个一亩三分地。大家都是贵族,说不定哪天变了天轮到自己摊上这事,大伙还得见面呢。秦始皇灭六国,虽然改了不少规矩,但这个大体没改。贵族们搬了家,受了管制,但还可以活着,也不算刑事拘留。项羽把子婴、怀王干掉了,惹了很大麻烦,看来当时贵族还是很有实力的,所以刘邦还是比较尊重贵族,慢慢来嘛。

把贵族在政治上架空,以后还不好办吗。

但汉朝出现了名门士族,掌控政治,轮流上台的也必须照顾这些士族,所以大家还是保持点客气,汉献帝、后主、孙浩、曹奂都能活下来,王莽也没杀刘婴。

北朝少数民族,把原来得基础都打破了,也就不吃这一套了,废帝都挺惨的。

刘裕不属于这个士族集团,再加上北朝竞争,司马氏是有跑到北面寻求帮助的,也就坏了这个规矩。后来的末代皇帝就惨了。

直到赵匡胤才好一点,不过他的后代碰到了又不吃这一套的少数民族。朱元璋又没有实力跟成吉思汗似的把蒙古人追到欧洲,就算想剿灭蒙古皇统也没法实现。后面又是少数民族,明朝都灭了几十年了都不肯罢休,溥仪是赶上好时候了,总算大家都文明了,照他老祖宗那样干,现在还有没有满人就难说了。

家园 呵呵,跟兄台抬个杠

据《韩王信列传》:

沛公立为汉王,韩信从入汉中,乃说汉王曰:“项王王诸将近地,而王独远居此,此左迁也。士卒皆山东人,跂而望归,及其锋东乡,可以争天下。”汉王还定三秦,乃许信为韩王,先拜信为韩太尉,将兵略韩地。

项籍之封诸王皆就国,韩王成以不从无功,不遣就国,更以为列侯。及闻汉遣韩信略韩地,乃令故项籍游吴时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汉二年,韩信略定韩十馀城。汉王至河南,韩信急击韩王昌阳城。昌降,汉王乃立韩信为韩王,常将韩兵从。三年,汉王出荥阳,韩王信、周苛等守荥阳。及楚败荥阳,信降楚,已而得亡,复归汉,汉复立以为韩王,竟从击破项籍,天下定。五年春,遂与剖符为韩王,王颍川。

明年春,上以韩信材武,所王北近巩、洛,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乃诏徙韩王信王太原以北,备御胡,都晋阳。信上书曰:“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请治马邑。”上许之,信乃徙治马邑。秋,匈奴冒顿大围信,信数使使胡求和解。汉发兵救之,疑信数间使,有二心,使人责让信。信恐诛,因与匈奴约共攻汉,反,以马邑降胡,击太原。

这个“项籍之封诸王皆就国,韩王成以不从无功,不遣就国,更以为列侯。”,就是项羽耍花招,当时六国后代,除了田氏还有谁有功啊,不都是靠血统嘛。

正好间接支持了我的说法:韩国地处天下的中心,这么重要的一个位置,决定了谁都不会愿意再眼看着他独立建国。

至于刘邦,也不是什么好鸟,韩王是他给韩信的一个胡萝卜,一旦腾出手来,立马就把他打发到了北方边疆。这会儿说韩王信是代王信,更符合实际情况。

这个“秋,匈奴冒顿大围信,信数使使胡求和解。”,还真不好说韩信有多么的错,他的思维模式还是战国模式,把自己当成了独立自主的战国诸侯,私下里跟匈奴勾兑。

本来,没事儿,刘邦都不会让异姓王存在,韩王信跟匈奴私下勾兑,正好给了他一个合理的借口。

不过,韩王信的后代下场不错,从匈奴回来后又被封侯。

如果韩王信还在中原,怕是就得像彭越那样被灭族喽。

家园 我倒觉得,还是因为汉朝还没有形成中国后来

完整的儒家道德体系,所以汉家不忌陈涉,到清朝却要讨李自成,假惺惺的支持明皇了。

家园 田氏有什么功劳啊?

似乎反秦的时候没他们什么事儿吧?

家园 你说的有道理

李自成就是明末的陈涉啊。

不过明朝的那么傻逼士大夫都认为崇祯是个不逢天时的好皇帝,死得冤。所以为了拉拢这帮傻逼继续维持官僚机构、统治老百姓,清廷也就继续无视李自成了。

还有一点不知道是否相关:清朝的江山,可说是从李自成的手上抢来的。而刘邦的江山,却并不是从陈涉的手上抢过来的。而且估计陈涉的老部下有不少人继续跟着刘邦混了。

家园 田余庆也是这么想的

呵呵

家园 这个总结不错

还挺全面

家园 汉还是有点统治阶级的样子的

离战国不远,大位有德有能者居之,失德人人可伐之是常识。认为陈涉的反抗是“首义”很正常。过秦论里也有这样的描述。。。这种描述到了朱明,满清那里估计得冠以妄议朝政居心叵测的罪名尽加屠戮了。

你这个说法太穿凿了。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88)

虽然在谁当楚王这个原则性问题上,陈胜跟张耳、陈馀尿不到一个壶里,但是在其他一些细节方面,双方还是很一致的,比如,双方都认为应该让大秦帝国忙着四处救火。

坐上了楚王的位子后,陈胜马上就安排人在关东大地四处点火,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篇生动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此之时,诸将之徇地者,不可胜数。

当时的关东大地很热闹,从黄河以北到长江以南,人们以几千人为一个作战单位,处处播撒反秦的火种。

这些人一见面,甭管见没见过陈胜,张嘴就是“当年兄弟我跟陈王一块儿撒尿和泥的时候,……”,一口地道的楚地腔,倍儿有自豪感。(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亡秦的风暴,在关东大地,刮起来了……

风暴的始作俑者陈胜,没事儿人一样静静的呆在陈县,眼睛的余光都懒得去瞄身边的这场风暴。

他的两眼一眨不眨的盯着那个无比平静的地方,关中!

在下达这道点火命令的同时,陈胜还做了两个意味深长的军事部署:任命吴广为代理楚王(假王),代表自己前往了陈县西北的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安排宋留率兵南下,去了南阳郡。

荥阳西边的不远处是函谷关,南阳郡的西北邻居名字叫武关。

无论是函谷关还是武关,都不是这两个人的终极目标,他们的终极目标是一样一样的……

咸阳!

忽然想到了一个京剧名段中的一句唱词:怀王也曾把旨降,两路分兵定咸阳。

把“怀王”换成“陈王”,就符合历史事实啦。

不知道陈胜的这个安排,是自己胸中的竹子,还是受到了张耳、陈馀的启发。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吃甘蔗,拣甜的吃,讲故事,拣有料的讲,按下没料的宋留暂且不表,表一下有料的吴广。

吴广要去的那个荥阳啊,是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地方。从荥阳到关中的东大门函谷关,直线距离只有二百公里左右,两者之间还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

当年,东方六国合纵攻秦的时候,差不多都是从这里挺进到函谷关的。当然,他们每次从函谷关灰头土脸撤下来的时候,也是从这里夹着尾巴的回家的。

对荥阳,陈胜、吴广也下了血本儿,所有有两下子的将领,全让吴广带到了荥阳。(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

说实话,荥阳也的确值得这哥儿俩下点儿本钱。

看一下今天的地图,在荥阳的西北有一个县城,名字叫济源。济源,顾名思义就是济水的源头。

在今天,济水没啥名气,当年他可是跟长江、黄河、淮河齐名的哦。

荥阳的北边还紧靠着另一条大河,鼎鼎大名的黄河。

哪怕是在今天,大宗货物的运输,要想降低运输成本,还得指望万吨巨轮,即便是送给海盗俩儿过路钱,运输成本也比其他的运输方式便宜不老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这么两条大河,荥阳也就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一个物流中心。粮食等重要的战略物资,要先从原产地输送到这儿,然后再统一调配到关中地区和北方边疆。

荥阳东北的敖山上,修建的各种数不清的仓库,就是这些战略物资的集散地,统称敖仓。

拿下荥阳,反秦的队伍不仅能够沿直线,走最短的距离前往函谷关,还顺手把自己的吃喝问题全解决了,这是一举多少得啊?

荥阳这么一个地方,陈胜他们哥儿俩知道是个好东西,大秦帝国的上下更是把他当成了眼珠子,要想拿下荥阳,不咬咬牙是不行的!

荥阳是个硬茬子,很硬很硬的茬子,在这里,吴广碰上了他一生中最强硬的一个对手,三川郡的郡守李由。

李由知道,让吴广过了荥阳这一关,自个儿的脑袋要保不住,自己那个丞相爹的脑袋也很悬,自己那个皇帝小舅子的脑袋怕是也够呛。

就是为了这些脑袋,李由也没理由让吴广大摇大摆的通过自己的防区。

深感责任重于泰山的李由,也豁出去了,告别了自己的安乐窝三川郡的首府洛阳,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抵抗反秦队伍的第一线,荥阳。

主观上,李由没有放水的意愿,客观上,李由有严防死守的能力,死死扛住了反秦队伍的一波又一波攻势。

吴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荥阳在自己眼前昂首挺立,一点儿招儿也没有。

荥阳前线陷入胶着状态的消息,传回陈县后,陈胜召集当地有头有脸的人,开了一个诸葛亮会。(陈王征国之豪杰与计

条条大道通罗马,去函谷关,也不是非得啃荥阳这块硬骨头不可,绕过这道铜墙铁壁,反秦的队伍一样能够迅速抵达函谷关。

这会儿,反秦队伍的全部资源,固然是都投放到了荥阳前线,三川郡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所有的战争资源也都集中到了荥阳前线。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孙子兵法·势篇》

荥阳前线就是堂堂正正的正面战场,下面就看谁能做到出奇制胜了。

不得不说,在出奇方面,李由有先天的劣势,他再牛,也只能是在三川郡说一不二,出了三川郡,他说的话就不好使啦。虽然他是丞相的儿子、皇帝陛下的姐夫,他也没权力对附近其他郡的郡守指手画脚,更不要说下达作战命令了。

陈胜就没有李由那些条条框框的限制,他是楚王,一切他说了算,他想干啥就能干啥。

当前陈胜最重要的工作是,找一个人,带着队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函谷关。

这个人还真给陈胜找着了,他就是陈县本地人,周文。

当年,周文曾经在春申君门下混过饭,是春申君的门客。公元前238年,春申君在政变中被李园干掉,到这会儿已经过去近三十年了,算起来周文得有个五十来岁了吧。

春申君死后,周文投身军旅,跟着项燕在楚军中混过一阵儿。他在军队中的工作,带有极强的封建迷信色彩,视日。

简单说就是,每次军事行动前,周文要根据行动的开始时刻,来推测行动结果的吉凶。

说起来,周文勉强还可以算是项燕的情报参谋,只不过,他的情报不是来自对手而是来自老天爷的暗示。

听说有大任务,周文来了个毛遂自荐,告诉陈胜,自己的特长就是带兵打仗。

从在大泽乡举起反秦的大旗到现在,虽然发生了很多事儿,但是全部的时间加起来,也就一个来月。

在攻打陈县之前,这支队伍都没打过像样儿的仗,在有限的战斗中锻炼出来的将领,还全都跟着吴广去了荥阳前线,陈胜就是神仙,也没法改变这个客观现实啊。

剜到筐里就是菜,周文好歹在正规军中呆过一阵儿,行不行的就是他了。

陈胜把将军的大印交到了周文的手里,也把自己的未来交到了他的手里。

接过将军印,周文上路。

主力部队在荥阳啃硬骨头,小股部队也在关东的其他地方忙着点火,陈胜手头也没有更富裕的部队交给周文。最重要的兵员问题,还得周文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会儿,周文就是一匹可怜的马,肚子里没有草,还得快点儿跑。

还得感谢大秦帝国这个神一样的对手,一路上,周文边行军打仗边扩充部队,等走到函谷关的时候,他就富得流油了:战车一千乘,步兵数十万。(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

我看了一下今天的地图,感觉周文的行军路线应该是这样的:从周口市的淮阳县出发,穿过许昌市和平顶山市之间的平原地带,抵达洛阳市,最后到达三门峡市的灵宝市,也就是函谷关的所在地。

在这么一片不大的区域,能够让周文征集到这么富裕的兵员,大秦帝国还真不是一般的配合啊。

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合纵不管前期多么牛气哄哄,一到函谷关准得晕菜,没有一次例外。

时代不同了,一切也都变了。

这一次,周文没有走上六国合纵的老路,不仅突破了函谷关,还深入到了关中腹地。

大概是在秦二世元年九月底,周文率领大军来到了戏亭(今西安市临潼区东北),并在这里驻扎了下来。

戏亭离咸阳很近,直线距离大概在五十公里左右。

陈胜的秦始皇梦,就要变成现实了。

秦二世胡亥的好梦,也就要醒了。

关键词(Tags): #帝国时代
家园 田氏是六国贵族中唯一一个主动起来反秦的

也是唯一一个跟陈胜没有隶属关系的

因为跟陈胜没有隶属关系,田儋还很把自己当根葱,陈胜死后,他还试图跟楚地争夺起义军的领导权:秦嘉等闻陈王军破出走,乃立景驹为楚王,引兵之方与,欲击秦军定陶下。使公孙庆使齐王,欲与并力俱进。齐王曰:“闻陈王战败,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请而立王!”公孙庆曰:“齐不请楚而立王,楚何故请齐而立王!且楚首事,当令於天下。”田儋诛杀公孙庆。

不过,田氏的第一个作战对象不是秦朝廷,而是起义军:(田儋)遂自立为齐王,发兵以击周巿。周巿军还去,田儋因率兵东略定齐地。

还好,田儋跟起义军的窝里斗就这么一次,后来还死在了章邯的手里:秦将章邯围魏王咎於临济,急。魏王请救於齐,齐王田儋将兵救魏。章邯夜衔枚击,大破齐、魏军,杀田儋於临济下。

田儋死后,田氏跟起义军的其他部分彻底掰了,基本上不参与反秦活动。这一点,颇有战国后期齐国的做派,只是没有跟秦朝廷联合而已。

家园 陈胜的身世是个迷

从他在大泽乡前后的表现来看,政治军事权谋即便不是天才,也是天分极高。对时局的掌握,更不是一般的富贵子弟能达到的。其领袖魅力和两千多年后的那几个伟人们几乎可以比肩。可惜在中国历史上,他只是一道最明亮的闪电,瞬间即逝。

家园 晕了,怎么突破函谷关的?

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合纵不管前期多么牛气哄哄,一到函谷关准得晕菜,没有一次例外。

时代不同了,一切也都变了。

这一次,周文没有走上六国合纵的老路,不仅突破了函谷关,还深入到了关中腹地。

大概是在秦二世元年九月底,周文率领大军来到了戏亭(今西安市临潼区东北),并在这里驻扎了下来。

家园 周文是个人才啊

秦国再怎么烂,能够一路无阻地打进函谷关,我还不相信是个人就能做到。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89)

鸵鸟秦二世的幸福生活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九月,安葬了老爸秦始皇后,秦二世胡亥就忙不迭的干了一件大事儿,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和蒙毅。

这个……,怎么说呢,我只能说,胡亥这么做,只不过是继承了嬴氏家族的光荣传统而已。

自秦惠王继位后杀掉商鞅开始,嬴氏家族就有了一个清算前朝重臣的优良传统。

秦武王一继位就给张仪下了逐客令,当时张仪刚刚给秦国争取到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秦昭王也不含糊,登上王位没多久,也让前朝丞相甘茂,滚出了秦国。更了不起的是,秦昭王不但跟前朝旧臣过不去,连自己的功臣他也不放过,让舅舅穰侯魏冉提前退休,赐死了战神武安君白起。

秦昭王能干得过了头,以至于他的孙子庄襄王继位后,想干掉前朝旧臣,都抓不出个够分量的典型,拿来祭刀,差点儿就让这个优良传统到此断根儿。

到了秦王政,总算是把这个传统又给续上了,他干掉了老爸的恩人、秦国最后一个相国吕不韦。

看看老祖宗的那些光辉事迹,秦二世胡亥要是不去找蒙氏兄弟的茬儿,他反倒是成为嬴氏的不肖子孙啦。

至于用什么借口赐死蒙氏兄弟,重要吗?

在赐死蒙氏兄弟的时候,李斯、赵高有没有在背后煽阴风点鬼火,重要吗?

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已。

要是扶苏上位,蒙氏兄弟应该不会得到这么一个下场,不过,李斯得到这么一个下场的概率,根据前面的数字统计显示,能够达到80%。

明知道一架飞机要出事儿的可能性达到了80%,谁还会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父母、岳父母(一个微型的三族),一块儿坐上去,飞越太平洋?

前朝旧臣再怎么着,也只是一个用起来顺手不顺手的问题,抓一两只典型的猴子杀掉,吓唬一下其他的鸡,差不多就够使的了。

另一类人就没这么简单了,哪怕是只留下一个,都能让自己获得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黄金机会。

想当年,胡亥的爷爷的爷爷嬴稷,在舅舅魏冉的力挺下,不明不白的坐上了哥哥秦武王留下的位子,史称秦昭王。

秦昭王二年(前305年),咸阳城里血光冲天。

血光过后,除了秦昭王那两个一母同胞的弟弟,秦惠王其他的儿子都手牵着手去向他报到了。(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

官方的说法是,秦昭王的这些兄弟不地道,阴谋颠覆秦国的政权。(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

胡亥登上皇位,跟秦昭王坐上王位,有点儿不一样,他好歹是明诏册封的太子。不过,这道立太子的诏书,是在先皇巡狩的途中出炉的,有些说不清道不明,要想让兄弟们全票无异议认可,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自己的兄弟跟秦昭王的兄弟一样,都有些满腹狐疑,自己跟秦昭王又不一样,没有一个像魏冉那样牛X的舅舅,胡亥不敢托大,等兄弟们发难后,再进行正当防卫,只好选择了先发制人。

秦二世胡亥一通忙活后,秦始皇那二十几个儿子,差不多也是一个没剩。

公子将闾兄弟三人(注:可能是同母兄弟),在帝国的皇宫里自我了断,公子高自觉的选择了去给秦始皇殉葬。其他的,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六个死在了咸阳附近的杜县,十二个死在了咸阳的闹市口,临死前都受尽了侮辱、折磨。

在学习秦昭王这个好榜样的时候,胡亥有继承有发展,除了跟自己的兄弟们过不去,他还把手中的刀挥向了自己的姐妹。

在胡亥的屠刀下,大秦帝国的十位公主,也在杜县惨遭虐杀,香消玉殒。(十公主矺死于杜

公主都是这个下场,公主的老公怕是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吧。

看来,在清理嬴氏门户的同时,胡亥这小子还没忘了冲前朝功臣下手。

合理推测一下,李斯的儿媳妇们应该躲过了这一劫,多活了一年多。

这是嬴氏子孙的最后一次手足相残,但不是历史上的最后一次。

唉!……

踏着前朝功臣和手足兄弟的鲜血,秦二世胡亥进入了工作状态。

新官上任,可以马上就烧自己的三把火,把前任的一切全部推倒重来,以证明前任的愚蠢透顶,同时也证明自己的英明无比。

接老爸的班上任的新皇帝,万万不能也来这么一手。他要是非得跟老爸拧着来,后果很麻烦:先皇没有对的地方,那选你继位是不是错上加错呢?

就是为了自己,继位的皇帝也必须跟先帝保持高度一致,维持先帝的方针路线不变,哪怕是暂时的呢。

胡亥虽然年纪不大,这点儿头脑还是有的。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他是一切向老爸看齐,老爸干啥他就干啥。

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在咸阳城里忙活些什么,天下人并不是很明了,他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皇帝陛下喜欢四处溜达。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一个内行人,胡亥知道老爸不是旅游狂,他老人家那么起劲儿的折腾,不过是想通过展示自己的强势来加强人民对帝国的认同感。(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海内。

胡亥觉着,自己刚刚即位,就呆在咸阳享清福,不出去转一转,将会削弱先帝打下的良好基础,后果不堪设想。(今晏然不巡行,即见弱,毋以臣畜天下。

为了跟老爸保持绝对一致,也为了大秦帝国的未来,胡亥必须出去走一走,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秦二世元年春,我觉得应该是在正月或者二月,秦二世离开咸阳,在外面转了一大圈儿:东边到了碣石,南边到了会稽郡,就连老爸秦始皇没去过的辽东郡,他都开创性的跑了一趟。(春,二世东行郡县,李斯从。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遂至辽东而还。

秦二世胡亥出去转的这一圈儿,效率极高,在当年的四月,就回到了咸阳。

回到咸阳后,他想起了先帝那个未竟的事业,阿房宫。

在胡亥看来,阿房宫要是就这么着算了,变成烂尾工程,那他将成为先帝决策失误的活广告。(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

为了维护先帝的一贯英明正确,阿房宫必须继续建造下去,直到建成的那一天。

从始皇帝三十七年九月到秦二世元年四月,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刚刚参加工作的胡亥,很忙。不过,忙来忙去全是继承,不是继承老祖宗,就是继承老爸,没有一点儿他自己的原创。

事实上,胡亥压根儿就没打算搞什么原创。他曾经对自己的老师赵高,说过这么一番掏心窝子的话:人这一辈子太他妈的不经混了,说完就完。我想好了,趁现在当了皇帝,这辈子啥事儿都不干,就是吃好吃的,玩儿好玩儿的,怎么舒心怎么来。(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年寿

可惜,当时的条件不允许,老爸留下的大臣还对自己不大服气,兄弟们也都一个个的心怀鬼胎,想啥事儿不干,也不行。有些事儿,不想干,也得干。

这会儿,兄弟们都死光了,大臣们该杀的都杀了,该换的也都换了,是享受人生的时候了。

幸福的日子总是那么的短暂,三个月后,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原来的楚国地盘上闹腾了起来。

整个关东地区,很快就乱成了一锅粥。

下去视察工作的谒者,回到咸阳后,把关东的严峻形势,一五一十的向秦二世做了详细汇报。

一听是这种倒胃口的消息,秦二世就上火,二话不说,就把这个实话实说的谒者,交给了司法机关。

后来的人也就学乖了,秦二世再问起关东形势的时候,他们就说:几个小毛贼而已,都已经被抓起来了,放心吧。(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

一听是这种天下太平的消息,秦二世就高兴得像是中了几个亿。

这就是传说中的鸵鸟心态。

秦二世要是不这么鸵鸟,而是勇敢一点儿,鼓起勇气,面对现实,最后能不能挽救大秦帝国覆灭的命运,说不上来。不过,总不至于让函谷关变成一捅就破的窗户纸吧。

关键词(Tags): #帝国时代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