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小子胡言之胡说六道: 勤政昏君, 崇祯皇帝笨到死 -- 左大嘴
我觉得人们千百年来建立的道德约束,其实就是规定了一个容忍的空间,只要在这个空间里,怎么折腾都行?!
这一回小子要放一点儿有争议的“那个什么气”, 知道会有板砖, 所以放在后面讲, 以免刚上来就被打晕了不省人事,就错过看美眉了。
先说点别的。记得一个笑话, 说是如何夸奖美眉又不失原则。 如果美眉长得漂亮,就一定要夸她貌若天仙(大嘴中流出口水来了。。。); 如果美眉不漂亮,不妨夸她有气质(气质女生也是很有欺骗性的); 连气质也没有了, 就只好说她善良了。 (这样的笑话很是无耻,那位飞过来一板砖:瞧你的癞蛤蟆样子, 也敢乱评美眉?小子立马扑通跪下:这位大侠先别打先别打, 听来的听来的,绝对不敢原创。)
为什么说美眉们善良不算没原则呢?小子的理解是这样的:美貌气质是客观的,一眼看得出来的,咱睁眼不能说瞎话呀;人心隔肚皮, 如果不是很熟谁也看不出美眉到底是不是善良。既然不知道自然可以把美眉往好的方向想, 一方面找点儿话说促人向善, 再说刚刚说您善良您总不好意思回头就给俺下个马绊儿吧?(唉呦, 您还真干得出来?!)
一个类似的词儿就叫做“好心办坏事”。老百姓朴实呀!一听主席都不吃肉了,眼泪立马扑啦扑啦就掉下来了,“都是俺不好没伺候好庄稼,连累主席了。。。” 得,这逻辑颠倒过来了, 就忘了谁让他吃不上饭(肉?)的,一句“好心办坏事” 就把再严重的错误都忘了。不由得感叹中国的老百姓,还真是天底下最善良的老百姓,太容易原谅人了。唯“心”主义者们怎么也想不明白,好心人怎么可能办坏事呢?
(煽情的歌声响起: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在那过去的万恶的封建社会,国家是皇帝的私产(至少皇帝老儿时这么想的),皇帝想怎么挥霍就怎么挥霍, 挥霍光了也是他老人家自个儿的事,好比企业控股50%以上的大老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老百姓是散户, 还没法斩仓, 没有发言权,只有等死权。只好求神拜佛, 祈祷这位CEO早点儿开窍---要不就早点儿死吧。
武昌起义一声炮响, 民国了!(三十八年后)共和国了!从此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了,老百姓是公民了不再是奴才了,CEO不再是主子而是打工仔了。 袁世凯这位打工仔想转移侵吞国有资产到自己名下--死菜了不是?(他儿子伪造报纸伪造财务报表伪造股东大会的决议,老袁还真信了--又是一位笨死的。)傅仪这个前任大股东靠上了日本公司想搞收购,奈何本钱不够也不行(贪心不足蛇吞象),这个前老板还真是没什么号召力,没几个散户把股份卖给他的。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哪。
既然CEO是打工仔,就对公司的正常运营负有责任。他得干活,也要有能力,把公司的经营搞好,年终大家伙儿也好多份点儿红不是?您是领路人我们是挑担的,您是舵手俺们是划桨的。(歌声再响起:大海航行靠舵手。。。)真是感人哪。
什么?您不是成心把舵把歪的?
什么??俺们白划了半天??
什么???您并不真的认路???
我们要您的好心有什么用?没有金刚钻您揽得哪门子瓷器活?!
不必用“好心”来做错误的遮羞布了。
好了不开玩笑了,收回来,毕竟公司和国家还是很不同的,这个类比未必合适。最近一年翻案成风,解放思想嘛。不过连汪精卫这样的大汉奸也有人为他翻案,真是想象力丰富(谁说中国人缺乏想象力?)。逻辑如下,大家听听:这厮廉洁,不吸毒不纳妾=〉是好人=〉不会做坏事,当汉奸也是为了中国好?
这是什么逻辑? 且不管前两步的推理,退一万步讲,就算丫是好心, 客观上对中国的巨大危害(以副总裁身份投敌,一个人顶多少个师?)丫也是凌迟,拿铁刷刷,拿坛子蒸,炮烙,活剥皮,。。。死一万回也不够赎罪的。“好心做坏事”,“清廉”根本不能用来做开脱的借口。还有没有人像说秦桧杀岳飞是为了救国的,是好心做坏事的?
说起秦桧,讲个题外的故事。小子好多年前到岳庙瞻仰岳王爷,庙门口就跪着那几个王八蛋。旁边有一个牌子,“严禁吐痰,违者罚款”。小子摸摸口袋,上去朝秦桧脑袋狠狠的就是一口浓痰(这么多年来,还真就是这一口吐得最痛快)。管理员就站在牌子旁边,看看我,朝我咧嘴狞笑。。。
然后就把脸扭开了。。。
希望不是完结篇,继续继续。
干吗不胡说到二八道。
一个离异,一个孤寡,岁数差得大不大的是他们个人的事情,又没有强娶强嫁,两相情愿的事情,何至于就扯到私德上去了呢?
如果太祖是真英雄, 有几个女人并无损其光辉伟大正确(还是贺老总说得好, 堂堂主席玩个女人算个啥!); 如果太祖真的有罪, 不吃肉加上满门忠烈也赎不了罪过之万一
但是,如果一个领导得决策和采取的行动危害百姓,民族,国家利益,那么,私德再好也一样该受到指责,应该下台
什么?您不是成心把舵把歪的?
什么??俺们白划了半天??
什么???您并不真的认路???
我们要您的好心有什么用?没有金刚钻您揽得哪门子瓷器活?!
不必用“好心”来做错误的遮羞布了
我们知道传统中国是很讲究道德的,有人以为那只是儒家的教条,其实不是。对“德”字的推崇其实是从周朝开始的。
殷人是十分相信鬼神的,国家大事必定要取决于鬼神,甚至殷王的起居坐卧都要向鬼神请教一番。所以说孔子说殷人‘敬鬼神’。然而这样虔诚的教徒却不能避免政治黑暗、国家走向毁灭。随着汤王朝被武王推翻,纣王这个位老毛也夸过文武双全的末王自焚身死,周统治者们在高兴之余也不免有所感怀:怎么样才能保证我们可以长治久安呢?周人思考之得就是:鬼神是靠不住的,上天才是最终的主宰,而上天只会保佑那些符合一定标准的人,这些人的思想行为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获得上天的眷顾,才能够寿终正寝,才能够事业成功。这就是‘德’。
不过,这是的“德”主要是针对统治者说的,一般人是不配有“德”的,所谓“德陪天地”。《国语》记载有大臣祭公劝诫周穆王的一段话对此有很清楚地说明。穆王是个野心很大的君主,有些像后来的汉武帝,想要“车辙马迹遍天下”,想要因为一点点小过失就征讨西面的犬戎,于是祭公就给他讲了一番大道理: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zuǎn)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这里面的君德表现为“勤政爱民”,至于耀武扬威那是不得已而未知的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德”也逐渐在可以适用于主要贵族了。春秋时鲁国的叔孙豹与晋国的范宣子曾就什么是“死而不朽”展开讨论。范宣子认为,他的祖先从虞、夏、商、周以来世代为贵族,家族兴旺,香火不绝,这就是“不朽”。叔孙豹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这只能叫做“世禄”,而非“不朽”。那么什么是“不朽”呢?叔孙豹说:“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而孔子的作为实际上是把这种‘德’进一步推广到了普通的‘世人’身上了。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是说的统治者。“德不孤,必有邻”则是用于所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同时也是对那些立志拥有这种品质的人的鼓励与安慰。 而“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则是对习得者的一种抱怨,显得非常的失望。而“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强调君子对小人行为的影响力的同时,也表明了“德”字本身已经扩展到了如此的程度,竟然已经包括到了“小人”的头上,同时,这些小人的“德”也自然迥异于最初的“君王”之德了。
对于君王之德儒家其实是继承了周朝的传统看法,儒家其实是对先前思想的一个系统地总结、扬弃与继承,很多东西并不是孔子本人的创见,而是在他之前就有了的,他接受了,有时候用他自己的术语表达了出来而已。孔子自己也说他是“述而不作,新而好古”,又说“礼失求诸野”,对此他是承认的。
孔子讲究:君君臣臣。当君主的要向各君主的样子,当臣子的要像个臣子的样子。那么,在儒家看来如何才算是一个好君主呢?孔子说: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好君主吴国的始祖泰伯不把天下当成自己的私产以图利,贪权恋位。儒家来来的一位大师荀子也说:“利谓便国益民也。为政者见有大利,必宜兴行,但不可见小耳”。《大戴礼记?四代》:“好见小利,妨于政。”君主只执著于一点点蝇头小利,那时害德的行为。上文提到的周穆王好大喜功非要向犬戎耀武扬威,祭公劝他也不同,亲征的结果仅仅“得四白狼四白鹿而归。自是荒服者不至。”西面的蛮夷小国也不来朝贡了。这就是因小利而忘大义。
同时,君主还应该使用贤人,废黜斜佞之人。哀公闻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r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要让老百姓接受统治,就要用正直的臣子做官吏。
而对于臣子,孔子认为要“忠”更要“仁”但后者并不是对于臣子的特殊规定,而是作为一个上进的人的通用的最高标准。无论如何,“忠”,是臣子的职责。“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对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臣子尽忠的重要方式包括“进言”,进言也很讲究:
“侍于君子有三愆: 言未及之而言, 谓之『 躁』 ; 言及之而不言, 谓之『 隐』 ; 未见颜色而言, 谓之『 瞽』。”还没谈到那个话题就开讲,那叫“浮躁”;话题有了却又不说了那叫“知而不言”;说话也不看君主的脸色表明的心理反应,那叫“瞎了眼”。
臣子要认认真真的尽职责,替君子馆好国家,“事君,尽其事而后其食。”先给人家卖命干,然后再想着饭碗里肉多不多。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要让老百姓对统治者发自内心的尊敬,忠于政权,卖力地工作,那就得首先恭敬得体地面对老百姓,这样老百姓也就尊重政权了;自己先要做到父亲对子女慈爱、儿子对父亲孝顺,拿老百姓也就能够忠于政权了;把那些正直有才能的人用作官吏,并且教导那些不象话的家伙学好,老百姓也就卖力干活了。”
但同时呢,孔子又认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君主要是不能用自己,那就开路一马斯。殷纣无道,“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一旦去位,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后世的儒家对于好君主有着更为严格的标准,已经决不仅仅是“勤政爱民、任用贤人”几个字所能代表的了。
《资治通鉴》上记载了杜黄裳与唐宪宗对君臣问题的讨论:
唐宪宗尝与宰相论:“自古帝王,或勤劳庶政,或垂拱无为,何谓而可?”杜黄裳对曰:“王者上承天地宗庙,下抚百姓四夷,夙夜优勤,固不可自暇逸。然上下有分,纪纲有叙,苟慎选贤才而委任之,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谁不近力?明主劳于求人,而逸于任人,,此虞舜所以无为而治也者。至于簿书狱市,烦细之事,各有司存,非人主所宜亲也。西秦始皇以衡石程书,魏明帝自按行尚书事,隋文帝卫士传餐,皆无补于时,取讥后世,所务非其道也。夫人主患不推诚,人臣患不竭忠。苟上疑其下,下欺其上,将以求理,不亦难乎?”上深然之。
用白话说起大意就是说“人只要会用人,要信任臣下,放心让他们去做事就行了。”
(未完,待续)
私德和好心办坏事这一段本来就是有感于网友们关于张春桥德私德问题而有感而发,为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最后删掉了.张的私德好不好,与能不能当总理并无多大关系.
但是后来做了坏事也不能淹没原来做的好事
而且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习惯那是说改就改的
满清都到民国了还有人梳着辫子
堂堂的民国总统还上溥仪那里请安呢
习惯问题
这样的环境出现封建主义的回潮一点都不奇怪
把出现这个问题的责任都放在毛泽东一个人身上也确实能说得过去
可是也不能说完全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