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技朮圈”决定论:(一)无敌的“技朮圈” -- 陈经

共:💬51 🌺37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技朮圈”决定论:(一)无敌的“技朮圈”

“技朮圈”决定论

上回吃饭随口聊到了技朮圈。现在觉得,这个东西意义很大,可以搞些理论。也许经济学界已经有了相关的说法,但需要突出这个认识。

一.无敌的“技朮圈”

世界最大最成功的“技朮圈”,是由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组成的。大圈子里面有小圈子,美英德日等国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小圈子之间有联系,因为这种联系,组成一个大圈子。

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不说这是“技朮圈”,说它是“国际社会”。不提圈子的技朮联系,说圈子是因为“普世价值”这个崇高的目标而走到一起来的。如果相信了宣传,急忙作出“咱也普世了”的姿态加入“国际社会”,那多半是没有什么下文的。但如果把“国际社会”看成一个技朮圈,从圈子里吸取技朮资源,那么成功受益的指望就高多了。

以印度为例,它从“民主普世”得到什么好处,实在是不好找。但印度加入了IT外包这么一个小的“技朮圈”,就确实得到了相当多的好处。

混“民主普世”看着不象有啥前途,但发达国家这个“技朮圈”却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所以,中国“改革开放”是正确的,要开放和这个技朮圈交流,闭门造车是死路。

技朮圈有它的发展规律,开放交流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聊”出来的,不聊就没有圈子。有时要做什么事,再努力,也不如到“圈”里混一通,就东拼西凑弄出一个“解决方案”来了。就算是搞创新,最好也先到“圈”里混一通,然后感觉什么东西有门,就创它一下。不是说不要努力,而是不要搞个人奋斗,最好一个圈子一起奋斗,那个成果是平方关系的。

“技朮圈”是西方社会发展出来的绝活,是一种从本原出发,层层分解,靠集体智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到工业社会,技朮圈就无敌了。市场经济好象也是这么说的,分工合作解决事情,但其实它的根基是技朮圈,而不是表面的商业分工。几百年来一直如此,在政治经济层面上,目前还没有威力超过它的东西。比如“官办经济”,我感觉仅仅就政治制度而言,算是个绝活,威力不小,比单一的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都要牛。但如果技朮上不行,在“技朮圈”面前还是不堪一击,崛起只是空话,无人信服。

中国的传统哲学,很强。孔孟老庄,早早就达到了哲学思维极高的境界,是好东西。问题在于,以后的“思想家”,有谁能说超过了孔子老子?没有人敢说,反而越混越抽抽了,连“大家”都不多了。这是因为中国注重个人修行,人的生命有限,在这上面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那样了。再要发展,就成虚伪了。

“技朮圈”的“可扩展性”就强多了。现在的圈子,比起一百年前,不知要强多少倍。这样一个能力暴增的圈子,是无敌的。没有任何一个公司、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能超过这个技朮圈的成长速度。无敌的东西,就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打不过它就得加入它。

元宝推荐:爱莲, 通宝推:冰河之水,月下,唵啊吽,
家园 (二)中国对“技朮圈”的错误认识

二.中国对“技朮圈”的错误认识

中国,加入技朮圈晚了。现在的理科教科书上,看不到多少中国人的名字。不是中国人笨,而是中国人由于古人的思维方式缺陷,自己没有形成技朮圈,也没有加入西方那个技朮圈。

中国古代是有技朮的,但是没有圈子,互相交流不多,交流的层次也不深。文人对技朮没兴趣,不主动推动技朮进步,有时甚至毁灭技朮。相当于现在一些经济学家自己不搞技朮,喜欢研究“制度”,强调“制度才是关键”。

中国的技朮,四大发明之类的,不少是靠文明历史悠久混出来的,时间长了就会有偶然搞出来的情况。虽然年头长也凑了不少技朮,但看不出必然性与可重复性,从来没有出过搞出一堆技朮的牛人群体。中国古代与其它文明偶然的交流也产生了不少成果,但几千年来,社会上始终没有看出技朮圈的重要意义。

教科书上出现的大部分是“科学”,但科学发展起来的根基,还是“技朮圈”。真正的科学,不是谁闭门造车狂想弄出来的,而是由技朮发展推动的。中国古代是有“科学体系”的,阴阳五行之类的,对世界进行独特的“科学解释”。由于技朮不成圈,科学也就没有发展。

为什么科学的基础是技朮?因为科学理论相对容易,灵机一动就想出一个,理论总是相对好搞些的。但要实践检验,难在技朮上。现在的科学理论,从本质上来说,和阴阳五行差不多,都是一种假设,认为事物如此这般运行。技朮上可以检验了,那么科学就得到发展,错误的消失,正确的上教科书,更重要的是在某些技朮上不停地重复其理论正确性。

中国接触西方社会以后,对此的理解是相反的,认为科学是基础,技朮是靠科学思想发展出来的。从思维方法上看,中国在接触到西方科学以后,对科学是足够重视的。人只要上学,就能学到科学常识。但是,对西方科学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就不太了解了。教科书上,直接就把“正确”的科学理论端出来,人都信之不疑。科学,从教科书上看,好象就是一个个科学家不断添砖加瓦弄出来的房子,定理加定律,越搞越宏大。

但一个“正确”的科学理论背后,有大量的“技朮性”验证工作,这些技朮性工作,必须由“技朮圈”来完成。从西方科学发展史看,“错误”的科学理论,远多于“正确”的理论。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谁提出了科学理论,而是技朮上能够分辩谁是正确的。提出科学理论的伟人,名留青史,但伟人背后的技朮圈,才是科学技朮体系真正的“核心”。中国人跑到西方,可以做出不错的科学工作。回国以后脱离了那个技朮圈,可能工作成果就不那么醒目了。“技朮圈”够了,科学牛人就可以层出不穷。现在的科学理论,已经超过了技朮的需要,大把各种理论,却得不到验证与应用,因为技朮问题。所以,现在的“科学圈”其实也是搞技朮为主了,算是“技朮圈”的外围,来回切换的不少。真正搞纯科学理论的,进展不大,不是黄金朝代了。发达国家和中国,其实都是用那些科学理论,光论科学并没有多大差距。

中国不少人一路学教科书科学,往往有一种错误的科学冲动。以为科学是研究出来的,象解数学难题一样。所以,把相对论搞掉,把哥德巴赫搞出来,就是科学。以为个人的贡献是关键的,搞不出来,是聪明人还没出来。有理想的中学老师说,我们要培养爱因斯坦。其实不是这样的,科学是技朮圈“验证”出来的。技朮到了那个层次,爱因斯坦迟早都会出来,不是问题。现在已经很多年没有科学大师了,到是有不少科学丑闻。这说明,人们需要科学成果,但可供发现的成果,在目前的技朮条件下,其实不多。

温家宝说,要培养“大师”。我看没有什么好办法,老实把“技朮圈”搞好才是正经。中国的“技朮圈”好了,“大师”就容易出来。脱离技朮圈的大师,几乎是不可能产生的。

通宝推:游识猷,篷舟,积吉,加东,
家园 (三)“技朮圈”支撑经济

三.“技朮圈”支撑经济

搞经济,其实不难。市场经济有需求了,经济增长很快,再烂的国家也能增长一段。不过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技朮圈”的支持了,不然没法前进。如果“技朮圈”顶不住了,各种麻烦就来了。这是我对经济危机的一种观察。

日本90年代经济危机,而美国是繁荣。不管如何泡沫经济,明显的区别是日本的技朮圈表现不如美国,在IT技朮革命中没啥大表现。

而中国经济一直增长了30多年,持续增长破了纪录,其它发展中国家就不行。要找别的原因也行,但一个明显的区别是中国的技朮圈实力要强得多。

象印度这种被民主等各种因素折腾得死去活来的国家,1990年代开始经济改革后,居然增长也相当不错,而且也挺着一直没出大危机。我认为印度人聪明的不少,也是有技朮圈的,虽然可吹的不多,好坏是有一个圈子,比没有要强。印度人在美国海吹,真假不论,应该是混在技朮圈里了,这也是一种能力。

香港折腾了十多年,回归以后中央政府出力死挺,也没有啥好的发展。这是因为香港几乎没有技朮圈了,又固步自封,不加入大陆的技朮圈,也不加入发达国家的技朮圈。光靠商业金融混,混不出啥名堂。数码港混成地产港,搞科技成为圈钱。香港以前是有技朮圈的,一些工业技朮是有的,所以是有真实的发展。后来转走了,又没有新的,技朮圈也就丢掉了。现在香港人之间没有多少技朮交流,互相忽悠金融与消费。香港是四小龙里技朮最差的,没有中央政府早就完蛋了。

四小龙里的韩国技朮圈搞得不错,新世纪不断有成果出来。金融危机打不倒它,中国也肯出大钱去挺它。

台湾90年代初也和日本差不多,有一个巨大的股市泡沫,涨破了万点。但后来技朮圈搞出了芯片业这样的成果,所以股市也没象日本那样跌剩三分之一,现在还有7000多点。但后来也没有啥大的进展,靠富士康到内地发展制造业代工,不能算技朮圈的成果,早晚完蛋。

美欧2008年以来,相继陷入危机,直接原因很多。但显然已经很长时间技朮圈没有啥大突破了。可能技朮圈科学圈吃钱很多,或者说啥也不干吃钱的人很多,但技朮圈的产出并不那么令人满意,自然就出危机了。都等着技朮圈挣大钱续命,没等来,终于吃出危机了。

中国2000年以来,明显发展加速了。经济总量比从前大了好几倍,发展速度反而更快。一个明显的迹象是技朮圈的成果很多,大的有几个,小的就不计其数了,和80、90年代相比是数量级的区别。从机电产品的出口可以看出来,没有技朮圈的进步,根本不可能。这些成果和美欧日的技朮圈相比,还吹不太出来,但对中国自己意义很大。

技朮圈的进展,与经济兴衰可以找到这么多的相关性,几乎可以定论了。有技朮圈的经济,和没有的,是两回事。如果技朮圈有重大成果了,就不用经济学家折腾周期调控之类的细活了。如果技朮圈老是没有进展,那经济学家不管怎么折腾,哪怕象格林斯潘那样能混,最终也不过是拖延经济危机的到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学家全死光了不要紧,外国经济学家不来也不要紧。要是技朮圈的人全跑光死光了,立刻就完蛋了。

家园 说的透彻。

中国古代是有技朮的,但是没有圈子,互相交流不多,交流的层次也不深。文人对技朮没兴趣,不主动推动技朮进步,有时甚至毁灭技朮。相当于现在一些经济学家自己不搞技朮,喜欢研究“制度”,强调“制度才是关键”。
这段我喜欢。

家园 支持建立中国自己的技术圈

技术创新要着眼解决自己经济体系内的消费特点,才能形成自己的技术圈。如中国的手机市场是世界最大的市场,可也制定自己的标准。中国的高铁也是好东西,解决中国经济问题。

外国科研解决的是外国经济问题,所以,老跟着外国科技,就无法形成自己的圈子。中国人口密度大,其经济和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应该有自己特有的技术圈支撑这个特别的市场和经济。

国内产学研应该扩大,把市场纳入,变成市场-生产-教育-科研,否则产学研不知不觉地为外国经济体系适用的技术和产品解决问题,为他人作嫁衣裳。

汽车工业对美国人口密度低的经济体系是决定的技术,生产生活都离不开。但是,汽车市场在中国的扩展,扩展到消费领域,不是辅音。高铁对中国经济特有帮助,人口密度大,5分钟一趟的高铁中国可也实行,美国绝对不行。

家园 亦然是现象,

说的很多,一句话就完了:技术决定生产力,生产力决定国家实力的。后半段是没问题的,前半段不好下结论。政委看到了现象,反义词本质还不清楚,所以说了很多却人觉得没有说到点子上,透过现象看本质。希望政委再多思考些再交流些再这个帖子上再接再砺争取说透。

家园 一个国家的技术基础是建立在

钳工基础上的

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文科传统历史深厚的国家

只要技术基础够了,大师出现是自然而然的事

温家宝一心求大师,却是空中楼阁、缘木求鱼

倒不如脚踏实地干些实事

家园 读者反馈

就陈经河友提出的问题(而不是术语)而言,国际学术界相关领域的研究早已经汗牛充栋,只是中国人相关领域的研究起步很慢。怎么说,这个领域内中国国内学者,现在还处于抄袭和翻译国外研究的起步线上吧。

陈河友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翻阅一些相关的著作,也好借鉴借鉴国外的“技术圈”。

不过河里其实也有相关专业的河友。

家园 不错,技术是科学的基础。

科学是对技术的一个归纳总结。

不过技术也有基础,就是社会对技术的需求。西方也是大航海时代才开始真正有技术上的大发展,哥伦布1492年就发现了新大陆,但牛顿1642年才出生。海军对技术的要求比陆军强几个数量级,比如风速对船速影响,风帆的大小,罗盘 等等。而且海战不是接触战,对火器的要求更高,船速也非常关键,这些都对技术产生市场需求,也就促进了技术的大发展。有了技术的积累,科学就水到渠成了。

家园 支持,中国的公司、学校和科研单位要更多的合作。

这个是中国的大学和美国比较大的差别,也是目前中国大学比较落后的地方。美国教授有一半的时间是来找钱(至少我呆过的几个学校的教授是这样),很多都是公司来的钱,正好学生可以做公司的项目,毕业后去公司工作。这样就是良性的循环。反观中国,教授拿公司的钱,帮人做项目还被人诟病,这方面确实应该改改。

家园 “中国出大钱去挺棒子”,不知是啥思路

中国在“技术圈”方面,应该有一定的后发优势。技术创新和科学突破,是在没有路的地方开路,很可能披荆斩棘之后撞了南墙,全部白费。而中国作为后来者,沿着前人开出来的路,利用巨大的市场容量把路拓宽夯实,大有可为。估计吃几十年没问题。到那时,估计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被中国挤出了发达行列,哈哈

家园 所谓的大国思维呗

把市场和金钱赏赐给番邦了

万国来朝,何等气派

家园 请你推荐一下作者和作品
家园 “技术圈“应该是人脑反馈网络的通俗称法。

就是你有一个想法, 你自己把它实现的可能性很低。 但如果你有个经常实现类似想法的圈子可以进入, 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这个想法通过来回激荡反溃就会变成一个可实现的商业计划,再通过一套近乎标准的商业运作, 就可以获得启动资金。最后由职业经理人匹配人力物资达到最终的想法变成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这一套程序在发达国家基本上是一套标准流程, 有好的想法,几个大学生可以在家里的车库里发展出一个跨国公司。 中国类似的发展路线的瓶颈在, 启动资金的缺乏,职业经理人的敬业精神缺陷和山寨主义对独创精神的反制效应。前者导致无法启动, 后两者导致资金无法进入正反馈循环.

总结一下,就是市场环境缺乏对信用资本的运作能力;一个想法拥有的信用资本(想法实现后的未来收益)没有办法变成确保想法实现的启动资本。信用资本-〉启动资本就是资本无中生有的自我实现。而资本社会的活力就是来自于资本的自我实现能力。技术只是评估信用资本的一个参数.

家园 第一次宝推送给陈大了。十分怀念官办经济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