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楚梅的故事 身世篇 -- 阿辉1

共:💬58 🌺23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楚梅的故事 身世篇

我在亲亲宝贝版写过楚梅跟警察打交道的故事。

警察来了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30718

警察来了之你脑子有病?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48220

警察来了之上法庭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67387

警察来了之扔鸡蛋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85712

楚梅是个有故事的人,她的家族,身世以及自己的经历,在我看来都像传奇

一 外公外婆

生于1900年的楚梅外公,是旧式知识分子,能书善画,尤其是大写意的山水花鸟,在当时的地方上,颇有些名气,当地人尊称他董老先生。

楚梅的老家H省A市近郊有个著名的乡,说它著名,是因为该乡出过一位在中国历史上颇有名的人物,全国各地的人们,造访A 市的时候,大都不忘记去瞻仰一下这位历史名人生活过的地方。

上世纪四十年代,国民党执政时期,楚梅的外公董老先生,曾被推举作了一段时间该乡的乡长。

董老先生有个哥哥,是一家香火鼎盛的寺院里的方丈,在当地也很有些名望。

所以,董家当年,在A市政治,文化,以及宗教界,都名声响亮。

以至于董老先生过世很多年后,楚梅考入国内某名牌大学,尽管她连这位曾经显赫的外公照片都没有见过,但还是有人这样感叹:“原来,人家是董老先生的后人啊!难怪呢。”

董老先生结了两次婚,第一任妻子,生有四子一女。两个儿子夭折,长大成人的有二子一女。

四十年代初期,也就是董老先生四十几岁,正当壮年的时候,第一任太太去世了。

楚梅的外婆刘氏,是董老先生的第二任妻子,嫁给董老先生之前,也有过一段婚史。

刘氏长得很漂亮,与前夫育有一子二女,前夫家,是当地出名的大地主,名下有不少田产。

刘氏三十岁时,丈夫死了,那年,大女儿刚满十岁,儿子八岁,小女儿也才五六岁。

丈夫死后,丈夫的兄弟们,为着瓜分并霸占刘氏孤儿寡母的田产,就谋划着要把刘氏卖掉。

刘氏是旧式小脚女子,不识字,人也很懦弱。在那个年代里,丈夫死了,儿子年幼,无任何劳动技能的她,虽然也是大户人家的女儿,但除了拖儿带女地跑回娘家哭,毫无生存的办法。

但娘家也不是久居之地,路是看不到头的长,日子是树叶一样的稠密,娘家人看她实在可怜,又走投无路,就踅摸着让她再嫁。

有好心的邻居上门提亲:“你还年轻,又这么漂亮,乡长董老先生丧妻,正待后续,若把你说了给乡长,看谁还有胆卖你?”

那董乡长大刘氏十几岁,看刘氏年轻漂亮,当然也很乐意这门亲事,只是有个条件,一个人过门就行了,刘氏的孩子们不能跟过去。

于是,娘家人狠狠心做主,把刘氏十岁的大女儿送给人家做童养媳,老二是个儿子,就放在娘家养着,五六岁的小女儿,干脆就送给不能生育的的人家做女儿了。

一个家,就这样四散了。

刘氏过门的时候,董乡长家的孩子们都已基本成年,最小的儿子都是中学生了。

在那个信奉“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侍二夫”年代里,再嫁可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所以,董氏家族包括董老先生本人,都从心眼里瞧不起丧夫再嫁的刘氏,从来都没有正眼瞧过刘氏,当然就更不会正眼瞧刘氏和前夫的的儿女们了。

刘氏,名义上嫁的是显赫的人家,事实上过的是寄人篱下的生活。

而刘氏和前夫的三个孩子,也因为怨恨母亲改嫁,后来都不怎么跟刘氏来往。

值得一提的,倒是刘氏留在娘家的那个儿子,解放初期,划分成分,因为爹死娘嫁人,就自报是孤儿,脱离了原本地主崽子的身份,成了共产党的重点依靠和培养对象,后来竟也青云直上,成了权倾一方的领导干部。

刘氏过门不久,董老先生的女儿,就风风光光地出嫁了,婆家也是门当户对的大地主。

但风水轮流转啊,谁知道,结婚不到一年,共产党来了,土改了,这个财大势雄的地主女婿,竟然就被抓起来枪毙了。

董老先生的女儿寡居了一段时间后,又嫁了第二家。

这第二任丈夫,倒是地地道道的穷苦人家出身,但这穷苦人丈夫和公婆,欺负她成分不好不说,还认为她晦气不吉利,害自己的前夫被枪毙,所以动辄得咎,非打即骂。打了骂了不算,还三天两头不给吃饭。

于是,忍受不了这种苦日子的董乡长女儿,又离了婚,再次跑回娘家。

又过了些日子,解放军新疆建设兵团王震部,为着解决二十万铸剑为犁,垦荒屯田的解放军干部战士的婚姻问题,稳定军心,改变自汉代以降,历代屯垦,一代而终的局面,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全国许多地方招募未婚或者单身女青年赴疆,而且不考虑家庭出身。

于是,新中国建设史上就有了“八千湘女上天山,八千鲁女嫁新疆”的事迹。

这批“献了青春献终身”的女性群体,在茫茫的大漠戈壁里,与兵团的干部战士,组成了中国屯垦戍边史上的第一批家庭,他们在那里生儿育女,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故事。

毛泽东主席当年,曾这样称赞王震:“你不但是屯兵边陲的大将军,也是一位最伟大的红娘。”

董老先生的这个女儿,就是在这个时候,这样的背景下,只身随军,远嫁阳关之外的新疆,从此,故乡的青山绿水,父兄的温情笑颜,就只能在梦里回味了。

董老先生那两个聪明好学的,在省城读了大学的体面儿子,五七年的时候,竟双双被划为右派,一个下放农村,一个被送去劳改。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才被平反。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待续

关键词(Tags): #楚梅 身世通宝推:池塘中的雨滴,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花催下文

阿辉姐记得常来更新啊!

家园 有些感触

我的公公,就是当年跟王震屯垦新疆的老兵,婆婆当年在老家读书到师范学校毕业,去了新疆,一直在兵团子弟学校教书。

“献了青春献终身”名符其实啊!

家园 身世浮沉雨打萍

看完了,一声长叹,脑海中就浮现这个句子。

董老先生一家身世显赫,最后子女竟是这样不幸,时也,命也?

我有点明白,为什么楚梅为人处事相对保守忍让了。

她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这些摔鸡蛋什么的,都是小事一桩了。

家园 楚梅的故事 外篇之身世篇 花之 辛苦
家园 颠沛流离啊
家园 有空的话

你也写写他们当年的故事听听?

家园 没错

她的保守忍让,的确跟她的经历有关,也可能跟她是一个基督徒有关。

她曾说过,在她眼里,那些个纷争,哪怕是她遇到的更激烈的纷争,都像是小儿游戏一般。

家园 谢谢鼓励!
家园 谢谢!
家园 是啊!

尤其是董老先生那个远嫁新疆的女儿,半生坎坷,让人心酸!

家园 呵呵,和我外婆的身世有些像

说起来,我是四分之一的湖南人,四分之一的重庆人。

家园 【原创】楚梅的故事 身世篇 续一

二 母亲

再说刘氏跟董老先生结婚后,生了两个孩子,老大是个儿子,就是楚梅的亲舅舅了。

这个儿子自小脾气臭犟,人们送他个外号叫“莫苦?(音moku)”当地土话,就是很闷,像驴,不顺服,很不讨人喜欢的意思。

也不似董老先生前妻的两个儿子聪明漂亮会读书,所以,不讨董老先生以及家人的欢喜。

几年之后,又添老二,老二是个女儿,这个生于1948年,董老先生快五十岁时得的女儿,就是楚梅的母亲董文隽。

文隽的容貌,并不是中国人传统意识里富家小姐,柳眉杏眼,樱桃小口,惹人怜惜的那种,而是有点剑眉凤眼,齿冷唇薄,拒人千里的味道。

因为全家信佛,又跟佛教界关系甚好,文隽小时候,董老先生请了当地有名的高僧来看相,那高僧一看就说,这个女孩子,眼睛会说话,

不得了,她将是董老先生的孩子里最聪明,最有出息的一个。

董老先生是个知名的画家,但他的子女里,也就只有这个小女儿喜欢画画儿。

而且还喜欢读书,弹三弦琴,样样学,样样学得好。尤其是画画儿,颇有灵气,很得董老先生真传。

晚年得女的董老先生,自然是非常疼爱这个小女儿,视如掌上珍宝,仗着董老先生的娇惯,文隽在家里,基本上是说一不二,要星星不能给月亮的主。

在那个讲究师道尊严,见了老师要下跪磕头,动辄戒尺打手心的年代里,文隽上学了。

但无论她在学校里如何调皮捣蛋,老师因为不敢得罪董老先生,而对她网开一面。她每天都可以带些别的小朋友不敢带的零食上学,她喜欢带的零食,也就是些炒豆子。她带着些豆子,躺在凳子上,边吃边上课,老师只装没看见。

同时,刘氏与前夫的孩子们,因为备受董老先生及其子女的冷落和鄙视,所以不喜欢与董家人来往,连带着也不喜欢刘氏和新生的弟弟妹妹。

董老先生前妻的孩子们,因为瞧不起刘氏,自然也不喜欢刘氏新添的两个孩子。

所以文隽和她的小哥哥,基本上过的是不与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哥哥姐姐们有交集的生活。

仗着父亲娇宠,要风有风,要雨得雨的文隽,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任性,倔犟,自尊心强,脾气暴躁的个性。

1959年,清高自傲,刚愎自用,在当地颇有名声,解放后被政府安置在学校里工作的画家董老先生,因为两个儿子都被戴上了右派的帽

子,打入社会最底层。大女儿又一嫁再嫁,最后嫁去天边一样遥远的新疆,而自己也因为作过国民党的乡长,再加上地主,旧文人的身

份,被迫交代了又交代,审查了再审查,抑郁成疾,终于,在五十九岁的年龄上,吐血而亡,。

时年文隽只有十一岁,母亲刘氏四十多岁,那个在外地念中学的十六岁的小哥哥,也因家里一连串的变故,以及糟糕的出身,被下放农村

了。昔日显赫的门庭,再一次落得个孤儿寡母。家里,就像天塌了一样。

刘氏此时的处境很糟糕,第一任丈夫是地主,第二任丈夫不但是地主,还是伪乡长加封建文人,儿子是右派,一个不识字的小脚女子就这样成了被唾弃和被嘲笑的对象。

而刘氏与前夫的那个儿子,这会儿已经是共产党的干部了,公开与地主婆刘氏,断绝了关系。送人的那个女儿,原本跟刘氏就没有亲情,

这会儿就更不能指望。

被送作童养媳的大女儿,则一连生了五个孩子,日子过得凄惶,这时候,看董老先生死了,就提出让刘氏住在她家,帮她照看孩子,但文

隽却不能一起跟过去。

这样,母亲刘氏竟就扔下自己只有十一岁的,还在上小学的女儿文隽,到大女儿家帮忙看孩子去了。

刚刚十一岁的楚梅母亲董文隽,一下子就孤苦零丁了。

从小备受宠爱娇惯的文隽,什么家事都不会做,恰又赶上那几年,全国范围闹饥荒,差点被饿死。

饭煮不熟,就吃夹生的,炉子升不着,就嚼生米,米也没了,就一连几天饿肚子。但她生性刚烈,极为好强,尽管自己饿得前胸贴后背,

瘦成扁扁的一片,但走在外面,人家问她:“你吃过饭了没有?”

腹中叽里咕噜响的她,头一昂:“吃过了。”

只有在回到空空的家里的时候,才一个人躲起来来哭。

家门外的街上,有个食堂,食堂丢了米,食堂的人首先怀疑的就是文隽,她是个孤儿,没有饭吃,除了她,还能有谁偷米?

食堂的人找上门来,要她赔米,文隽就站在院子里大哭:“我都三天没吃饭了,我没有偷你们的米呀,不信,你们可以去问我的姑姑,我

的姑姑就住在我家的后院。”

文隽的姑姑也就是董老先生的妹妹,的确住在她家的后院。

但因为文隽自幼娇纵,说话难听,不好相处。

这个姑姑,一来瞧不起后来过门的嫂子,二来讨厌牙尖嘴利的文隽。再加上,在那个闹饥荒的年代里,姑姑家有七个年幼的孩子要照顾,

所以,虽然前后院住着,姑姑并不搭理她。

听说因为偷米要她出来做证,姑姑说:“我才不管你偷不偷米呢,我从来说话你都不听,你也对我说话很难听,这会儿想起我来了,我不

知道,不管。”

饿肚子倒也罢了,还老有流氓地痞之类,打她的孬主意。

时不时地会有不三不四的人,夜里来敲这个十一岁女孩的门。

那时的门,就是松松垮垮的两扇破木板,中间有根木头做的门闩,外面用小刀或者细一点的筷子就可以拨开。

文隽很害怕,每天晚上睡觉前,必定拿一把大菜刀放在门边。

也因了害怕,所以睡觉很惊醒,一听见有人敲门,她就假装自己的哥哥在家,大声喊:“哥哥,哥哥,你去看看,有人敲门呢。”外面的敲门声就停下了。

如果有人再敲,她就再喊:“哥哥,你听,外面有人敲门了。”这个样子喊,居然也喊退了半夜敲门的人。

一个人在家里,实在没有东西可以填肚子了,她就走到城外的庙里去,帮庙里画画儿。那年月,会画画儿的人不多,她能画画儿,可是件稀奇的事儿。她能画观音,画菩萨及各种佛像,庙里的尼姑们就将化缘化来的米,豆腐之类给她一点。

有一段时间,她饿得很了,连路都走不动了,就干脆住在那个庙里了。

文隽就是这样活着,饿倒是还没饿死,但人已经是虚弱得不行了。

关键词(Tags): #楚梅 身世
家园 你外婆是湖南人?
家园 1948年出生

今年才62岁,外孙都快上大学了吧。

两代都是早婚早育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