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江苏理科生骈体作文获高分 阅卷老师写4页注释 -- 戒定慧
我不敢说我的古文功底如何,
可是他的这篇文章咱硬是读不下来!
写古文显示水平是用典故,而不是生僻字。如果典故用得好,说明阅读广泛,基础充实。而用冷僻字说明是宿构。
古代信息传递很慢,可以理解,现在这个时代也说这种话,就太不符合实际了
我倒觉得这样最大的风险是不一定合阅卷老师的口味。
开头的一段和全文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不是问题,和后面讲的人祸没有必然的联系。
拿掉这些怪字,文章说的事儿和绿色生活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不过是用怪字把那些环保人士的宣传重复了一下。人破坏了自然,自然要报复回来。至于说吾所思之后的那些,更是不知所云。题目是绿色生活,而不是YY生活。小河杨柳看起来很美,可要是河里都是污染,树上全是虫的话无论怎样也没有了诗情画意。日驾双軚,斐斐闾巷,听起来好像很不错的样子。可路在那儿?真要说起来的话,中国只要是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日驾双軚,斐斐闾巷”的话,那中国除了路就不会再有任何空地了。这完全是绿色生活的反动了。
这种用自己一知半解的文体来写自己一知半解的绿色生活表达了一个错误的想法,结果得了高分。也真是不知道是该哭呢还是该笑。
顺便说一句,这不是骈体文,无典不成骈,最多只能算是古体文。真要说的话,只有
就好像一人放着XP不用,非要去用DOS一样。
唐宋八大家的文章里,也没几个不认识的字啊。
基本上就是回字的四种写法那种调调。
但是上学后要是保持这种习惯就真可惜了这些工夫了,不过可能是个考据派的好种子也说不定。
呵呵,我也差好几遍~
本科时跑去中文系一大牛那里请教如何读史,他问我《史记》有多少字,我不假思索说五十万字。他说,不对,《史记》有四百万字
他当年的老师是个真正的字典书库,生平研读《史记》,当然是结合自己的经历,每次读完都有心得与新得。八遍之后,就再没新的领悟了。所以他说《史记》有四百万字。
老兄还差五遍,咱家还差四遍,共勉
第一段不是讲环境问题,而是讲人们脱离自然的现实,后面就是抬杠了,几十分钟写绿色生活的作文,欢迎山人你写一个在河里,让大家评审下另扼腕叹息出处很古,虽然现在用的多,放在古文里也不算唐突
果农年年看苹果掉下来,也就是果农而已。人家看八遍就读不出新意来了,咱们看八十遍都未必够。呵呵,慢慢来吧~~
感觉该人可以去考宋明清的科举了。最好引用点毛润之等人的,要不然,真的以为是古人呢。高考写这种貌似神似的文字,反而容易吃亏,碰上哪个草率的老师,就直接给当抄袭毙掉了。
现在的小孩不能分辨猪的公母,不认识兔子,没看到牛的绝对不少,只不过20还不认识的可能有一点点夸张,但是个列也绝对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