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1968年的苏联:天下大乱时尴尬的稳定者 -- 古城老农
莫非是:
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古歌,房事不决问狐狸,情事不决问阿雪?
后来在南京和许世友的谈话也证明了这点,徐世友说,如果发生政变,我进京勤王。
党史军史,解决了我不少疑问,老K,你能不能大方一把,免费share我,邮箱:[email protected]:我一定画个圈圈赞美你。
牛啊,像这个:
先画个圈圈赞美你,明天收不到,我给你短信骚扰。
就朝鲜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以彭德怀的性格拔枪把金日成毙了的心都有。
tg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金日成就是保家为己而已。
也就是tg对战略的认识要高于其他国家,能忍的了这口气。如果换成老毛子,早就上演亚洲版的波兰事件了。
对于运10,河里晨枫兄多年前写过一篇文章,俺还在老舰船混的时候看过,很认同。
运10下马过程中,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但简单归咎于“美帝想法设法,要搞垮运10”或者凳公没有眼光过于实用主义,可能不够全面。
这是我的答复:
我对中国改开后,经济发展问题的反思在这里:
运10的问题和东风轮的问题是一样的。开发从来不能够好高骛远的,一定要脚踏实地。就像小孩子一样,没有学会走路,就想跑,那是在做梦!美国也不是开始就先进的。先是造了707,才有了737的。不要因为有了737,就以为707是白做了。那是基础!是跳不过去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东风轮,就没有今天的船舶工业!道理都是一样的。
关于“运10”下马和美帝的关系,你可以去了解一下沈图这个人。
你给的链接都看过了,也包括上下有内容的讨论。俺在国企待了十年,改制时才滚的蛋!所以,俺对你的大多数观点有共鸣!
俺最初上的论坛就是军坛,这麽多年下来,关于运十的口水战、关于沈图,正正反反,灌了一脑门子!
对于运十,俺滴观点建立在以下认知基础上:
1、运十不是简单抄袭BY707,运十是tg建国以来科技上的重大成就;
2、运十的初始设计用途是专机,从设计参数取舍上看,用于民航运营是有先天不足的;
3、从民航运营角度看,运十达到的技术水平不如BY707;
4、要在运十下马时就能预见到这二十多年中国民航市场的发展规模是基本不可能的。当年by、md、a-bus的报告现在来看,也是谬以千里,以此要求民航局的老爷们,不厚道。
5、运十下马后,的确引进了大量的by、md、a-bus飞机,但是,与运十、707同级的很少,主要是737、320系列,150座级的双发中短程客机和200座级的四发中远程客机,两者对应的市场完全不同。
中国民航引进的波音707客机中国内地民航从1973年开始引进波音707型客机,共曾运营过15架,11架为-320C型,4架为-320B型。
1972年,中国订购了10架波音707飞机。1973年8月,中国订购的第一架波音707飞机从波音公司机场起飞,到达上海。
1982年3月,波音公司生产的最后一批波音707客机中的一架交付中国民航使用,注册编号B-2420。
中国大陆最后一架波音707,编号是B-2420。此飞机于1982年3月交付使用,1998年接受延寿处理并改装为货机,2000年又退出航线运输改为飞行训练机使用。
此外,上海航空公司从1985年5月引进5架二手波音707-320C型客机,注册号为B-2422、B-2423、B-2424、B-2425、B-2426。仅运营三年多,1988年开始陆续转卖。
对于运十下马的粗暴手法,俺觉得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站在今天回望,当年如能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引进MD82,另一方面给与相应的时间和经费投入,使运十若达到能正式投用的状态,供专机、货机和军队使用,保留技术资料和队伍,今天的中国民用航空工业肯定要好得多。
但对于“按既定方针把运十干下去,为运十保留国内民航市场,今天我们就有一个强大的民航工业”的观点,俺是很难认同的。
如果没有长期的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经历,是很难理解的。
市场是比一切东西都更重要、更稀缺的资源,包括高技术。再烂的技术,只要市场不丢,企业都不会倒闭!再先进的技术,没有市场,都是狗屎!
你只要想想,当年286嘲笑万吨轮技术落后的那些话,和嘲笑运十的话是完全一样的。正是万吨轮坚持下来,造就了中国的船舶工业。至于技术,可以通过不断使用,逐步更新的。中国铁路市场没有开放,批量引入高铁,迅速就可以追赶上世界一流。但是现在市场丢了的那些行业,想夺回来可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所以我说286只会吹牛皮,根本不懂经济,居然还指责太祖不懂经济。我看他是否读过《资本论》都成问题。好像只看见他打桥牌,没看见他读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