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谈谈河南的教育(一) -- 方解石

共:💬398 🌺290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家园 教育公平的问题会随着计划生育的成功

逐渐解决的,看看现在的各个大学疯狂的扩招和幼儿园小学每年的入学学生逐年减少,就知道大学招生最终会有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看看台湾,台湾大学的现在就是大陆的大学的未来(不过向北青这样的学校还会一直是卖方市场)。

家园 想象一个mm对你说

***最可恶了,我不喜欢他!哈哈哈

家园 参考一下日本的教育体制

外链出处

你们争论的无非是,在跨省分考的情况下,是不是应该考虑人数的问题。

家园 这个比较复杂,各省之间毕竟是一国之下的关系

还经历过毛时代全国一盘棋的布局,其实到现在也是,不同于美国的洲与洲之间的关系,所以我建议不要在各省贡献这个问题上扯太多,就事论事为好

家园 我说的只是一个相对情况,不是绝对的

而且,很多同学习惯到离自己家比较近的地方去上学。

比如哈船院名气很响吧,实力不弱吧,但是在江苏的分数线不高。

家园 复旦大学明年将在招生规模保持稳定的基础上,

将上海生源比例降至30%。 据了解,复旦今年计划招收本科生3000名,其中实际在沪录取1000余人,约占总人数的33.6%,已经较去年的1200余人有所减少。[/QUOTE]

那是因为上海的考生数量没有以前多了吧,复旦总不能把自己降低到二本的水平吧。如果不是有很多的外地户籍加入上海户籍,上海的户籍人口和高考的适龄人口会下降的更快。他可是大陆第一个老龄化的城市,在上海的第一感觉就是老外和女人多。

家园 教育腐败是个大问题啊

我在这方面也知道一点,这一点还是要归根到科举制度的破灭。

家园 哈哈,想起湖北

在去武汉的路上,大人小孩一车就公然开始放色情节目,一个据说是大学女生的年轻女子上来,公然讲一些在面红耳热的话,而乘客们不论男女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更不要说小地方的车匪路霸,车主唯利是图不顾约定,欺负外地人等情况。还有妙龄女性把骂人话当口头禅。

感觉湖北,尤其武汉,享乐风气和市民习俗非常发达,尤其喜欢人斗人,攀比之风相当重,很能代表一部分中国人的典型性格。

看在我是湖北媳妇的份上,湖北筒子们不要打我哈~

家园 有些想法

有空我会再写奇文一篇,欢迎mm赏光

家园 最后一句,可知你和方解石JJ同一阶级。

看在我是湖北媳妇的份上,湖北筒子们不要打我哈~

她男友也是湖北的。

家园 你说的情况我也遇上过。哈哈。握手

尤其是那种色情节目。过了河南信阳就没有了。湖北随州到河南信阳的车,湖北车牌的就放那个。

河南的车上一般放比较经典的片子。我在车上看过好几部国产优秀影视剧。比如,爱情呼叫转移、中南海保镖等等,有两次,车上放的是《鬼子来了》和《南京,南京》,囧。太高雅了吧。后者那样的片子在车上放,搞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咋的。。。

车匪路霸倒是没见过。欺负外地人是有的。我在武汉被人指路方向故意指错。。。。

对武汉的看法我很赞同。另外,个人的感觉,伪娘挺多的。我见了好几个武汉出来的,都很娘娘腔。比例在我所认识的各省中最高。湖北筒子别拍我啦,我也是湖北媳妇奥。。。

家园 中日在教育投入方面差距太太大了

一时间模仿的余地都很少。我知道上海的中学教育有部分借鉴了日本的教师轮岗制,在评高中高级教师时,需要有到初中一年的教学经历。但大体上,还是没有实行轮岗制的可能。

另外,你说到日本,我想起这个了。日本分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前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教育经费是国家还是地方负担。其实中国现在的情况许多大学(包括部直属的)是混和在国立与公立中间,经费的比例暧昧不清,所以在招生比例划分时候也是暧昧不清,结果就是有人视之不平,有人视之合理。

家园 谈谈河南的教育(二)

上一部分说了河南的不乐观的高考情况,但是接下来仍然要说一个不乐观的现实情况。

我们上部分已经知道了,河南的高考录取比例是比较低的,一本线的上线率只有不到5%,而我们接下来就要看一下河南的高考线的高低。

河南这几年都是采用全国卷的。就拿相同试题的几个省份来比较吧:

2009年,河南省一本分数线:文科552分,理科567分;2008年,河南省一本分数线:文科557分,理科563分。

6月25日,山西省招考中心发布山西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中:

文史类本科:第一批为548分,第二批为507 分;

理工类本科:第一批为547分,第二批为505 分;

陕西2009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出炉:文科一本540分,二本495分,三本440分,高职310分;理科一本537分,二本495分,三本430分,高职300分。

虽然在比例上比这三个省低不少,但是分数上并不见得比人家高多少。这就是我所要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教育质量相对较差的现实。想反对河南的筒子们也不要太得意。有些事情说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河南的基础教育质量相对较差,这不是一个伪命题。相信河南长大的筒子们都敢于同意这点。除了郑州等少数大城市的个别学校可以贯彻素质教育外,大部分城镇和农村中学停留在拿时间博一切的思维水平上,教育思想严重滞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学生时间耗得多,水平不见得提的快。这点的确是该改变了。

河南的基础教育差到什么程度?

我小时候,我们老家的农村小学,是用木板做桌椅、砖头做腿的。(当然我是在县城最好的小学上的,我们属于那个片区,而且我们那边控制不严格)但是县城的一些不是很好的小学呢,桌椅往往也是残破不堪。我小时候上小学的时候,一个年级有5个班级,一个班级有80-100个孩子。一个本来是坐两个人的桌子上,一般是坐三个人的。我可以利用的空间只有大概区区三十厘米。大家可以回去量量自己的桌子椅子,看看有多宽。以至于在桌子上划界成为我们的通用占空间方式,用小刀划的,用粉笔圆珠笔铅笔画的,不一而足。

到我妹妹上学的时候,情况改善了一点,好像是桌椅可以保证了,但是班级人数仍然是大大超出额定的。我记得我妹妹上学的时候一般班里是80人吧,全年级大概五百多人。

幼儿园也是急缺的。我上学的时候,县城里面条件能跟得上现在稍微好一点的民办幼儿园的,只有一所。很多家长是直接把孩子扔在学前班,将学前班当做托儿所。

好的教师也是急缺的。农村小学通常不开设音乐美术课程,因为没有老师,也请不起老师。我们开设了音乐和美术,我至今怀念教我们美术的老头,老师很慈祥,记得是回族(我上的是回族小学,跟清真寺一墙之隔),他说他小时候跟着父母在上海上过一阵子,后来就回来了。他说那个时候日本的小孩子都是自己做颜料用的。他很羡慕。结果,时光过了几十年,他教我们的时候,我们仍然是那样的一个水平,跟当年的日本人比起来,还是不如。

但是我们毕竟是全县最好的小学了。。。我上高中的时候,那些同学们,长那么大都没有用过水彩笔。

到我的妹妹上小学的时候,貌似与我们那个时代没有明显的变化。

教育理念也是非常落后的。我小学的时候经常遭受体罚,在小学一二年级甚至挨耳光。

师资力量的不足不光表现在低年级教育上,高年级教育同样如此。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教我们英语的是一位40多岁的妇女,我母亲后来考晋级考试的时候曾经找她替考。她说当时初中教师掌握三千个单词的人就很少很少。我妈曾经怀疑,一个教师不该掌握三千个单词吗?但是我一直怀疑的是,一直到我高中毕业,教我的英语老师中,掌握三千个以上单词的也不多。

这样的师资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我的同学们学的英语都是哑巴英语。不是一般的哑巴,而是口音非常非常重的哑巴。因为没有钱买磁带(我当时有幸,我妈给我买了几盒),很多农村同学所听过的标准英语,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放的几分钟,和考试的时候放的几分钟。我妹妹一直到上了大学,还不敢当着别人读英语,因为人家都说她读英语很奇怪。

我上大学的开始一段时间这方面也是颇为自卑的。比她稍微好点而已。我特意听了一段时间的英语磁带,纠正自己的发音。但是这些负面作用,大概一直到近年来才算部分解决掉。

教师的待遇过低也引起一系列问题,看过我写的《我所知道的小镇上的生活》那个系列(一直没有写完)的筒子们大概知道,老师们的工资都是朝不保夕的。

我曾经在初中的时候跟一个教历史的班主任关系很好。那个时候他就是我们初中历史教的最好的老师了。但是,跟邻县后来我接触的高三的最差历史老师比起来,我不得不承认,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那个时候,我们初中最好的英语老师的教育思想,就是把所有的孩子留下来背书,放学后不准回家。我的一个最好的朋友就在他的班上,被逼着背了两年的英语课本。这样下来,英语的确是长进了。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厌学。虽然当时体现不出来,三五年之后,他手下那些成绩很好的女生,就无法再度维持成绩了。

最要命的,就是我们的班级人数比小学的时候还要多了。我上初中的时候,一个班的人数骤增到120人以上。

在这样的压力下,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开始大量流失。我所在的班级,在1994年的下半年开学一个月以后就走了十几个人。我们城镇高中还是好的,农村高中,到初二人就能走掉三分之二。往往是初一四个班,初二两个班,初三一个班。

就这样的失学率,到我们考高中的时候,全县还报考1万二千人。但是所谓的县级重点高中收多少人?1000人而已。12分之一啊,筒子们!

我所在的初中,那年我们班只有四五个,考上了所谓的县级重点高中。参加考试的一百二十多。那年我们初中由于纪律太差,大大影响了校风,导致升学人数非常少。以后我会慢慢讲到。

其实所谓的县级重点,基本就是唯一的高中了。因为乡下高中,很多人失学更快。而且基本上,乡下的普通高中收的总人数跟县城的几所高中人数总数差不多。

分数考的低的人,除非是家里有认识的人,否则的话要交很多钱。我很清晰的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分数是450分,其中体育15分,除体育外每门课程划80分的水平。需要交1200元钱。我算是正式录取的。我们那个时候每个班级正式录取50个人,但是报名完了之后,每个班级是八十多人。其他人要么就是城镇户口有门路,要么就是农村户口认识人,要么就是拿钱买来的。需要交的钱从2000多到四五千不等。可想而知那个时候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这种状况,到我妹妹上学的时候,尚未完全改观。只不过,需要交的钱的绝对数额增长没有那么快,因此相对的经济负担稍微轻了点。

我妹妹上高中是没有考上的,算是高价,交了三四千块钱。在我们那边算是不少的钱了。她上高中的时候她们班里大概一个班100人,一个年级,有十几个班!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大概是14个班级吧。筒子们可以算算,如果一个班有一半人是高价生的话,这部分人收了多少钱。

这个钱去哪里了,是个谜团。我唯一可以想象到的是,这个钱并不是被校方独吞了。这肯定有县级财政的参与。但是具体情况,真的不好说。

而我妹妹上高中的时候,高中无论是纪律水平和教师素质,甚至比我们那个时代可能还下降了。我妹妹他们高考的时候,我去看过,总比例比我们那个时候大大下降了,甚至考好学校的绝对人数也只有很少的上涨。当然,我们县的教育质量在我们地级市(八县两市)比起来,是属于倒数五位的。

通宝推:冰雪迎梅,
家园 看得触目惊心。城里和农村的教育资源真是天壤之别

我小学到大学基本上没交过钱(小钱除外),只有大学毕业出国交培养费挨了一刀,一万多,家里差点没趴下。好在当时靠奖学金挣的美元值钱,没一年这窟窿就给补上了。

家穷不是小孩的错。因为家穷受不了好的教育,是国家的错。

家园 穿大您终于知道啦

还有更震惊的呢,您慢慢往下看。

所以我才提到这个问题就很悲愤。有时候跟月色他们不能互相理解,因为他们不了解情况啊。

现在的教育,我真的是很担忧,当然条件慢慢的好起来了,但是还不够啊,远远不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