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小白姑娘的困惑 -- 静然如此
俺承认,生活中俺遇到过这类“朋友”
所以俺在写上文措辞时斟酌再三,反复提醒自己,不要带上过于主观的色彩和把自己的故事套在上面,尽量客观,尽量从已知的东西,按道理来做结论,尽量避免一句话的结论(但其实心里肯定有结论的)。
这类人确实不少,对于没打过“疫苗”的杀伤力极大,但打过预防针,惹不起,俺还是躲得起的,呵呵。
这种人太自私。不过小白童鞋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心里得揣着把尺子。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向小白童鞋推荐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宝贝儿》。
当然,小白还愿意认她做朋友的话,太在乎自己,而不在乎别人,从来就没弄懂朋友意味着在得到的同时也要付出。楼下有河友从心理学方面做了精彩的分析,很有道理。
其实当我们向朋友征询意见时,如果没有利益冲突,朋友是能站在我们的立场考虑问题的。当一但有利益冲突时,很多情形下,就算是好主意,出主意的人潜意识里会把他(她)的利益加进去权衡,只不过没人愿意承认罢了。
小白的这个朋友显然在这方面走了极端,在涉及朋友的人生大事上,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完全无视朋友的利益,更不考虑这样做给朋友带来的伤害,最后的结果是可能永远失去朋友。
至于原不原谅,看怎么讲,坦白地说,小白姑娘狠心将待考察的男朋友放弃这事,主要责任在小白自己,个人的终身大事,岂能凭别人一句话就做决定?那么多人的话不听,只听她的是为什么?朋友闪婚,小白从此视此人为陌路,理所当然。
实在抹不开,想原谅,有个建议:你只是她的一个普通朋友,不是她妈,没义务去照顾她每一次受伤;反过来,她更不是你妈,没法保证一定是站在你的立场考虑问题。
从文中描述来看,小白是一个单纯,善良的人,交朋友最好找普通人,异人就算了吧。
其实楼下的中年大叔已经说的很好了,无非3条路:
A.原谅
B.不原谅
C.不管不问
只是觉得有些人有些事只能做一次,受一次伤害。“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种境界,我自认做不到。
发展到了极致,就只进不出,所谓瓷公鸡铁公鸡者也。
圣人侧目,于是就制定了规则,叫做“礼尚往来”,要有来有往,价值差不多,这才是懂礼数。
为什么要价值差不多呢?所谓分庭抗礼,大家身份既然接近,来回馈赠的物品价值就不能差太多,否则穷的一方就成了打秋风的了,维持不住体面,会很尴尬。
为什么要有来有往呢?单向的事维持不久,而且承受的人会很难堪。
所以你如果听到街头某个角落里有人大喊:“非礼呀......”不用问,那都是单向的行为导致的。
圣人说过嘛:“来而不往非礼也!”
对这种来而不往的人,不能称其为“朋友”,只能定位为“熟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对着电话大哭“闺蜜啊,我真的又相信你了,麻烦你解释下上次的行为,顺便把老公原装推给我吧,其他我什么都不要了”
俺这种不戒和尚,还不早晚把自己装进去啊。
会想起你来的,把她拖到黑名单好了。
看完楼主的帖子,我就想起一句话:以感情为手段,在心理层面控制他人。
你却能总结成一个词,然后写了这么一大段。搞科研吧,我看好你哦
其实俺当年还是很心仪科研的,可说来惭愧,本科后就工作了,并且职业技能树走了旁支,现在恐怕只能在思维方法层面借鉴了。
我也是因为以前看了一篇文章想到的。您一句话点透,眼光敏锐啊。
我翻箱倒柜找了一下,找到的也是转载的,原文是“情感操纵(emotional manipulation)”还特地提了不用control
俺记的有点出入了。那篇文章还是很不错的,看风格有点像河里的文章,不过我在河里略搜无果。
http://www.newsmth.net/pc/pccon.php?id=3984&nid=356477
她说自己错了只是因为“又孤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