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富士康、中产阶级与其他 -- 晨枫

共:💬282 🌺462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现在的民工当然和上一代不同了。

我贴出的报道就是证明,当然大家都不信,都认为那是个别现象,但是在城市年青人都在贷款买车买房,开始提前消费的时代,有什么理由相信农村的年青人会量入为出,赚1000存500?

家园 呵呵,似乎过于悲观了些吧?

从欧美的角度看,也许技术的进步会迟缓,但是,就中国而言,现成可用的技术一大把,但是因为人工太低,推广缓慢。无他,资本讲究的是利润最大化,什么便宜用什么。等工资水平一上去,新技术的推广定将风起潮涌,也许将形成河里众多技术高手回国效力的一次高潮!

当然,短期也许会有一些痛苦,或许就如当年大下岗时期吧。

家园 例如

北京的西直门东北边的小区,靠二环,附近有北师大、北邮,几个好的中小学,二手房单价现在报35000左右,一套大三居或四居,160平方米,总价过500万了。

家园 老兄,理解一下人家的难处。

忙总关于奉旨讨论的说法你看过没有?我以前也受到过类似的待遇,开始以为是个人脾气的问题,后来再一想,就明白了。河里所谓大牛的成色,你我都清楚,也就能骗骗外行人。

家园 我晕, 20年前, 也就是1990年

那时候的民工潮早就起来了.

没话说就不要硬拗么, 简直跟那些闹独立的台巴子一样无赖.

家园 你贴的报道, 又没有什么统计数字

通篇抒情, 有什么参考价值?

人人都有农村亲戚, 面对明显不符合常识的报道, 凭什么要相信? 更何况你那明报的信誉也不怎么好.

城市年轻人贷款买房, 那是因为没辙, 刚需, 与提前消费无关. 每月还贷的同时依然老老实实存钱, 这算什么提前消费? 提前消费的真谛是寅吃卯粮.

另外, 我认识的有车的人, 都是家里有钱一次付清买的, 没见着一个贷款买车的. 可以说, 贷款买车的人, 一定不是主流.

家园 用自然资源做类比,可能晨大容易理解点

8年来,油价从20美元上涨到80美元,金属矿产,煤炭等也有类似幅度的上涨,究竟和开采成本相关,还是由于供求关系,或者其他原因,晨大应该能理解我的意思吧。

劳动力资源,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属于劳动者所有,出售后与资本结合形成商品,工人加薪,实质上就是劳动力资源价格上涨, 与生产率提高(也就是与资本结合的过程)没有任何关系。晨大提出的生产率提高导致加薪,不是劳动力资源价格上涨,而是工人提供了更大量,更优质的劳动力资源,导致的数量上升,单价可以不变甚至下降,这也是近20年来中国发生的工人收入水平上升赶不上生产力水平上升的情况。

至于资源上升会引发的结果不外乎两种:开源与节流。

开源就是开发孟加拉、越南等地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开源需要成本,这个就是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相对优势。那石油资源类比,就是中国劳动力是阿拉伯轻油,开发成本低,质量高,孟加拉、越南劳动力是加拿大油砂或者墨西哥重油。

劳动力资源

节流就是通过资本品(如自动化设备)的投入,降低劳动力资源的使用量。

家园 随便百度一下本地的一个建筑公司的简介

 建工集团上海市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为国家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1964年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公司现拥有分支机构、投资企业、合资企业等数十个下属单位,职工2000余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00余名;拥有资产总额12亿元,固定资产净值6000万元。

上海1964年就有本地建筑公司了,你不会说1964年他们公司就开始雇农民工吧?

-----------------------------------------------

1991:民工潮叩响城市大门2009年01月09日 18: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冯兴

笔录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民工潮”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关键词,但对于“民工潮”从何时开始,坊间却有很多种说法。不过在1991年,电视连续剧《外来妹》的那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我不想说》开始将“民工”、“民工潮”的概念正式带进了人们的视野。

电视剧《外来妹》在当时就像一个窗口,它将外来工——这个在城市中候鸟一般的群体的生活方方面面展现在大家面前,而这反映的正是一种社会的新现象——民工潮。

这一年,成千上万的民工开始涌向城市,汇成了一股强大的民工潮。陕西、安徽、山西、河南、湖南、四川、黑龙江、吉林、新疆……无数的中国农民开始拔脚离开“希望的田野”,他们从西向东由北往南,潮水般涌向城市、车站、码头:郑州火车站,人满为患;南京汽车站,不堪重负;偌大的广州火车站广场,俨然成为了“农民的海洋”……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农民开始有组织地流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开始明显增加。在这种大背景下,广东成了第一代农民工进城“淘金”的天堂。当时的深圳、广州等地,往往一个月内就能暴增几十万提着大包小包的农民工。

到1991年止,中国23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日均流动人口总量达1000万,其中,上海183万,北京130万,广州110万……综合上海、北京、沈阳、成都、西安等城市资料,外来雇工比例如下——建筑业雇帮工占流动人口25%-30%,一般居住两年以上;从事服务、修理业的占流动人口10%-15%,一般居住几月,长则数年。

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离土又离乡,形成民工潮,这形成了中国农村改革史上的一个新现象。它让大批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实现了人这种生产要素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自由流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由此提速。

农民进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意义是深远的。一是大量农民工进城为城市的第一次起飞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这是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二是大量农民进城缓解了农村土地紧张的状况,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引流口”,维持了中国农村的稳定。三是民工潮的形成首次打破了长期以来城乡二元格局的壁垒,这是对中国农村发展的一种体制创新。

民工跨省流动,总的看是一个历史进步,这种劳动力的自发调节和平衡,既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脱贫步伐,也极大地支援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

当然,由于文化的碰撞、生存方式的激变,民工在给城镇带去活力的同时,也带去了纷乱和冲突,给城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终究都是能够改善和解决的,它并不能否定民工潮的积极意义。

虽然目前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农民工开始出现返乡潮,但总体来看,危机只是暂时的,民工潮仍然方兴未艾,只要通过各种渠道的疏导和管理,民工流动趋向有序,呈现出了“风景这边独好”的大好形势,社会应该为这些勇敢的农民喝彩。

------------------------------------------

其实真正的民工潮是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后开始,那是中国大规模经济改革的开始。

没话说就不要硬拗么, 简直跟那些闹独立的台巴子一样无赖. 这句话还给你。

家园 买房从来不是刚需,买不起房可以租。

中国现在城市的年轻人,如果不是啃老的话,有几个能每月还贷的同时依然老老实实存钱?如果是主流的话,说明中国房价还有上升的空间。

家园 好问题

我想你要表达的疑问可以这样表述:假定底层工人今天在流水线上做的体力活和10年前相比其实相差不大,那么底层工人的工资上涨,可能的代价是侵蚀技术工人,白领,乃至管理者的收入和资本的利润。

问题貌似很复杂。我没在制造业工厂里长期待过,没法直接回答这个假定是否正确,不过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整体肯定是有在进步的,进步来自于科技,管理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聚集的协同效应等等,也不能简单地说这几个因素和底层工人就完全没有关系吧……

此外还有个技术问题,比如考虑通货膨胀影响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和工资本身计算的猫腻,富士康的2000元从新闻报道的文字表述看我认为是有水分的

家园 哥们, 你还好吧?

今年是2010年没错吧? 20年前是1990年没错吧? 你扯什么1964年啊?

你是语文没学好听不懂中国话, 还是数学没学好算不清加减法啊?

歇了吧你.

家园 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不在讨论范围内.
家园 该歇的是你

从我记事起, 就没有见过一个城里人当建筑工地上的民工, 不管是50后, 60后, 70后, 80后, 还是90后.

我说你见识少没错吧,城里人是有当建筑工人的,只不过你不知道罢了。

家园 最后回你一次

1.本人80后, 记得的比较完整的事情大概4, 5岁左右吧, 再之前的记忆就是模模糊糊的了, 所以我说记事时候起, 大概也就是90年代初左右. 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 90年代初起, 我就没见过城里人当民工, 不管是哪个年龄段. 很难理解么?

2. 城里人是有当建筑工人的, 但是建筑工人跟民工是两个概念, 民工全称为农民工, 首先就意味着农村户口, 在90年代这个特定的时间段里, 建筑工地上的民工通常依附于某个包工头, 没有建筑工人工人该有的福利待遇(比如子女升学, 各种保险之类, 这些福利通常由某个具体的单位来保证).

好了你自己看吧, 能理解多少是你自己的事, 你不歇随你, 我歇我的去.

家园 不复杂啊

中国的事情用人民币,外国的事情用美元,所以美加中型公司总裁大体50万美元年薪,折算300多万人民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