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马鞍山发生群体性事件,官员打人,有视频有真相 -- 陶醉

共:💬51 🌺8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打死狗官!
家园 井大知道的还真不少

采石公园修缮过了,尚可一观:翠螺山上还有三元洞和常遇春的大脚印。雨山公园主要是给市民休憩用的,游客并不多。

江东子弟民风彪悍倒也淳朴。

家园 就让老百姓困姓汪的一夜,也没啥啊...

何必动用武警。这么老是动用武警,不是个好办法啊。

家园 说道项羽、江东,想起一首词:

古徐州形胜

消磨尽、几英雄

想铁甲重瞳

乌骓汗血

玉帐连空

楚歌八千兵散

料梦魂、应不到江东

空有黄河如带

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

禾黍满关中

更戏马台荒

画眉人远

燕子楼空

人生百年如寄

且开怀、一饮尽千钟!

回首荒城斜日

倚栏目送飞鸿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作者:萨都剌

家园 各地不同,我觉得多数地方还没到那个时候
家园 马鞍山贴吧提示您

抱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本吧目前只能浏览,不能发贴

你可以先 登录 | 注册

和我们这里前几天老师们罢课时候一样 清洗的干干净净

家园 del
家园 靠,你是这个想法啊!服了!下次就应该依你的方法

谁也别去

就让群众自己解决问题

家园 群体泄愤事件

以下摘自于建嵘在北京律师协会的演讲:守住社会稳定的底线

现在社会泄愤事件是大家通用的概念了,新华社、人民日报都用。特别去年发生“瓮安”,今年发生“石首”之后,很多人开玩笑,说于建嵘你有先见之明,你发明一个定义,发明一个概念,你了不起。实际上我没有先见之明,中国早就发生这个问题了,只不过是大家没有注意。

我最早注意这个问题,是2004年10月18号重庆发生的一件事。一个姓于的挑夫在挑担换肩的时候撞了一个姓郑的妇女,这个妇女就骂这个姓于的,说你瞎了眼啊,挑担都不会挑。于挑夫在外面也做了很多年了,心里想开个玩笑把事情过去了,他就说我怎么瞎了眼啊,我的眼睛在前面,你是在后面,后面的眼睛瞎了,前面的眼睛没瞎。这一讲麻烦了,姓郑的的老公过来了。老公甩了姓于的一巴掌,说你撞了人,你还不认错,你还强嘴啊!姓于的把担子一放,把扁担一拿,说你怎么打人呢?我撞了你,撞伤了你,我把你送医院,撞坏了你的衣服,我赔你的衣服,你凭什么打我呢?这一下就发生争吵。一吵之后,老百姓从四面八方围过来,说对啊,你怎么打人啊?你城里人什么了不得的,怎么打人呢!

这个老公讲了一句让他后悔一辈子的话,他说我是国家公务员,打了你又怎么样呢。(笑)麻烦了,老百姓越来越多,公务员又怎么样了,很多人围过来看,外面的人看不见里面发生什么事情了,一问,说不得了,一个国家公务员打死了我们一个 “棒棒”“(重庆话“挑夫”之意)(笑),还说白打死,那怎么行呢!所以老百姓从四面八方围过来,事情到了派出所老百姓包围派出所,要派出所交出尸体交出凶手。派出所说没死人。谁说没死人,都说死了人。最后把派出所砸了,砸完派出所之后,说派出所归政府管,干脆把政府砸了算了,又把政府砸了。

这个事情发生后,在北京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我带了一帮队伍去调查。当时我们也想这么一万多人把政府砸了,是不是像原来说的有黑社会。但调查发现,根本就没有,非常偶然。

事情经过的发生,就是那么个小事,突然来了,打完之后都走了,回去喝酒去了。(笑)我们当时还想到底有没有动员,结果发现没有组织,不但没有正规组织,也没有黑社会,什么都没有,就是非常偶然的。最关键一个问题,这批人与这个事没有关系。当时抓了一批人,我们去问,你们认识姓于的挑夫吗?不认识。你们认识姓郑的吗?也不认识。那么你们为什么要去砸政府?说我们要为我们死去的挑夫报仇啊,我们要为他主持公道啊。我们又问,你们这个公道是怎么来的?他说就是当官的人打死我们的人还不当回事,我们不为这些老百姓主持公道,谁为他们主持公道啊!

接着马上又发生了一起新的事件, 2005年6月26日在安徽的池州。有个老板开着部车,挂的是江苏的牌照,在一个路口撞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叫刘亮。老板车子停下来了,司机很紧张,但是发现刘亮站起来了,开车的心态你们知道,先是很紧张,一看到站起来之后声音嗓门就大了。就骂这个孩子,说你走路怎么走的,刚才我不踩刹车,不把你撞死了嘛。刘亮是高中生,人很高大,但吓哭了,说你撞了我,你还怎么样,就扑到车子上。两个人就撕扯起来了,刘亮就把反光镜那个地方扳了一下,可能扳过来了,车里面几个人就围过来把他拦开。这时候来了两个踩三轮车的人,围过来说你撞了人,不送医院不抢救,你还怎么样啊,怎么还打人啊!司机说了这样一句话,说不是没有撞着人嘛,不是好好的嘛。这个老百姓说那怎么知道好的呢,不送医院,不照一个片子,怎么知道好的呢。现在好,等一下不好怎么办呢!这时车里一个乘客讲了这么一句话,说不是没撞死人嘛,就是撞死了人,在你们安徽也就是赔三十万嘛,有什么了不得的。麻烦了,老百姓越来越多,外面的问里面的人发生什么了。不得了,江苏的老板开着车撞死了我们一个孩子,还在尸体上踩了两脚。(笑)还说安徽人算什么,不就是死一个人三十万嘛。这个消息迅速地传遍了池州,老百姓说安徽人民算什么,胡锦涛还是安徽的。(笑)那怎么办呢?砸他们的车子,把和他有关系的一个超市全部抢了,到了派出所砸派出所。

凭着这两个案件的调查,我当时心中产生了一种疑惑。我在想中国社会是不是发生了某种变化。一听你是当官的、公务员,一听你是有钱人,就心中充满了怒火。参与者与这个事情没一点关系,他们根本不认识刘亮,也根本不认识开车的这个人,更不认识那个开超市的老板。他们心中就是知道有钱的人压死了我们的人,欺负了我们没钱的人。调查完之后,我开始在想,这种事情和维权活动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区别,能不能用一个新的定义界定?我想来想去就想到怨恨、愤怒。所以后来我称之为泄愤事件。

泄愤事件的第三个特点,是没有权威信息。自从有了互联网,有了手机短信,现时代的中国已经没有了权威信息。(放PPT)这是2006年8月在浙江瑞安市。瑞安是温州下面一个不大的城市,但是很富,这个人跳楼了,她是什么人呢?是一个学英语的大学生,嫁给了瑞安的一个做模具的老板的孩子。灰姑娘嫁给了白马王子,她应该幸福地生活着,但是她跳楼了。她一跳楼老公就报案了,公安局一看说这个不就是自杀嘛,她家属不同意,特别是她学生不干了。学生把这幅图片贴到了网上,在网上问了全国人民,浙江人民、温州人民、瑞安人民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么一个漂亮的女人会自杀吗?(笑)全国的网民马上回答不会。(笑)她怎么能自杀呢,你看她那么漂亮,那么充满阳光,眼神都在向往着美好的生活,她怎么会自杀呢!所以有很多网络上的人在分析,她应该是他杀,那么怎么杀的?应该这么杀的,杀了之后这么丢下去的。她的学生一看分析,全国人民都说不是自杀,那我们怎么办?我们要为老师主持公道。怎么主持?(放PPT)你看上街砸他们家工厂,冲政府。

以下摘自《战争史研究34》 合众国的历程:从地图看美国史(一)

几个大逆不道的新英格兰走私贩或者波士顿青年律师的行为可能还不具有完全的煽动性,因为个人的暴力行为要取得效果,基本上会是突袭式的,像个爆竹一样,声音可能很大,但效果不会明显。但反抗印花税的事件表明,任何超过几十人的集体对抗性事件都会引发连锁反应,瞬息间就可以聚集到几百人或者上千人。这些路人难道都是有预谋的么?要说预谋的话,这也不是他们的错。这是英王陛下政府帮他们做了预谋。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即使有所不满的人很多,其愤怒发泄的渠道也不少,很难有人积聚起来。而在一个没有正常发泄渠道的社会,那些不满就渐渐地开始转化,某个走在埃塞克斯街或奥兰治街上的英王陛下良民其实就是一个暂时还没有碰到火星儿的炸药桶。当波士顿、马萨诸塞、北美十三殖民地里满街走的都是炸药桶的时候,在任何地方的一点稍微持续燃烧的火苗都会引爆一大片。

乔治三世在威斯敏斯特大厦里把波士顿的闹事之徒说成是“一小撮”,他可大错特错了。......英王陛下政府在每一个孤立事件里伤害的可能确实是“一小撮”,但所有的事件里被伤害的“一小撮”们加起来,就是一个或者数个社会阶层。什么叫做遍地烽火?这就是遍地烽火,而且你不会知道什么时候炸一次。这种状况不真正改变的话,英国政府和英王本人在北美变成孤家寡人的下场是很显见的结果。即使乔治三世能够在国会和其他所有场合宣布那是“一小撮人”的大逆不道,但在下面用冷冷的眼神盯着他的全是那些潜在的“一小撮”,最终乔治三世会发现自己面对着无边无际的“一小撮”,陛下他自己孤零零的像个孤岛。

家园 于的这个重庆的事件其实是重庆万州。我的老家。失业工人太多

都托朱镕基的国企改革的福了

内退的一个月200多

买断的更惨给你几千元去自己从头再来

全区几十万人到处是连生存都很艰难的下岗工人及其家属

而另一边 朱镕基刚刚给公务员们涨工资拉动内需

这样的倒行逆施

导致一个街头冲突就立刻聚集了上万人和警察爆发冲突

于简单的把这个事件归到泄愤是不够准确的

社会底层因为朱镕基的改革被压榨到无法忍受了

这才是事件爆发的实质所在

家园 最多打死汪,这个触犯刑法,就像通钢一样...

到时候抓一个判死刑。还有啥呢?

现在调动武警把人捞走,群众还是不买账啊。

家园 这两段摘得好啊!!

太说明问题了!

家园 【原创】谢井大好文,也说说我的家乡马鞍山

昨天刚刚回到马鞍山,原本在新浪上看到个标题,但没有点进去,没想到引起这样大的关注.现在百度,好像很多帖子都被和谐了.

马鞍山这个城市其实是新兴的城市,50年代才刚刚建市,最早(金家庄区)只是隶属当涂县的一个小村子.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在这里发现了铁矿,建立了矿区.后来不断发展,到解放后最终建立了全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的马钢.因为这个原因,其实这儿的人口构成有相当大部分是从其它地方迁过来的.比如解放战争时大军南下时候的留守干部战士(好像不少是山东来的),上山下乡时来的上海知青,和附近地县的过来的(我父母就是江对面的和县人,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马鞍山的学校里当老师).真正的纯粹的江东子弟,我觉得是不多的,说民风飙悍,至少我在那儿生活了18年,没怎么感觉出来.所以这次听说发生群体事件,我还挺惊讶的.

刚刚散步时和父母聊了聊,他们当时也不在现场,也是第二天上班时听同事说的.他们最不以然的一条,还是最后防暴警察向市民扔催泪弹,认为这是处理失当,是令人难以接受的.据说那个打人的人,只是花山区旅游局的副局长,也就是说只不过是副科级,这样的人妄称自己也算是"领导干部",只能说这个人自己有毛病.那个学生被打得眼睛出血,但并没有像有些网上说得视网膜脱落.我爸并说,这次事情过后,马鞍山的国家级文明城市的帽子是肯定要被拿掉了,呵呵.

虞允文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是进入了那时的马鞍山历史的补充读物的,他的采石矶抗金之战,据说是中国历史上不多的南方据守长江抗击北方成功战役之一.但是,好像在马鞍山还真没有成为什么景点之类的.马鞍山最看重的历史资源,还是李白的终老之地.

不过从别的角度来看,马鞍山的发展还是相当好的.尤其是从城市建设的角度,积极往长三角都市圈靠,向南京靠.这次坐火车到南京,然后坐汽车回马鞍山,听说现在正在建的城际轻轨,将来将直接从南京通到马鞍山,终点安庆,2013年完工.在建的马鞍山长江大桥,也是2013年完工.在建的花山区经济开发区,将大力发展软件外包/动漫等产业,都是听着让我挺赞叹的事.

家园 泄愤?为什么有愤?为什么那么多人有愤?
家园 见怪不怪,巴黎暴乱、希腊爆乱,再早点还有洛杉矶暴乱。

任何社会的和谐都是动态的,人人满意的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