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在五十岁一代身上看到中国的希望 -- 萨苏
:我们一直在进步,你看我们今年就比去年在xxx方面改进了。你要纵向地看我们国家走过的路,就会看出我们的进步(1997年左右的)。1999年,国内还没有气动工具,仅有的凤毛麟角也是进口的,到了2002年,到处都在卖气动工具。那玩意儿好啊,一个空压机,带动几个气动工具,工具不带电危险性就降低很多,还比纯电动工具节省。装修工都普遍使用了。
要不是有秦始皇行郡县,现在也像欧洲一样四分五裂啦。
对于老人来说,关心食品日用品和医疗就行了,对于年轻人来说,生存压力比他们大得多,那是真正的:手停,口就停。
华为也是有些跳楼的,任正非知道后,还专门写了篇文章,让去看公园里扭秧歌的大妈云云,问题是,能类比吗?年轻人什么生存环境?任正非净拿公园里乐和的大妈比,怎么看不见城市角落里捡垃圾捡菜叶的老太太?!
而如今谈论中国好像基本都是谈这个角度吧,是否可以允许别人换个角度看?
看了这篇文也很有感触,本来想在博文下面评论,但最近被丫的新浪删得心有余悸(天地良心我一个敏感词也没用),还是到河里来比较保险。
不知是不是萨大最近在国内待得时间比较长,被一些以前在国外没有深度接触到的事情干扰到了心情?
我和萨大的观点不一样,我认为看中国的希望,并不只是在这些老有所养的五十岁一代人身上,而是所有那些每天认认真真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的人身上,尽管他们可能平淡无奇到被我们随时忽略(其实每天积极地活着的我们,何尝又不是被别人忽略呢?)。
引用我喜欢的科幻作家刘慈欣先生的一句话:“普通人的目光,是他们所处的年代和地区文明程度最好的反映。”至少每天我看到的普通人的目光,虽然还不尽然是充满自信和光明,也可以算得上热切而积极。
有时候我觉得网络和舒适狭小的空间也会禁锢了我们的思维和观察生活的能力,如果每天看一看他人平实的生活状态,听一听嘈杂又充满活力的市井之声,对社会对未来的信心也会更多一些。那些边走路边窃窃私语讲自己和同学小矛盾的中学生;那些坐在公车上讨论着自己的收入和梦想的普通上班族;那些蹲在路边迅速地吃着盒饭,间或用粗话笑闹的民工……所有那些忙在今天为了明天生活更好的人都是这种希望所在。
当然老胡说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但是,中国地方很大。就我看到的一些情况也不完全是这样。尤其对这个说法表示一下不同的意见
事情的另一面是:京沪等大城市是中国不太适合生活的地方。这类一线城市集中的资本多,发展机会多,上升空间大,所以适合创业。但是生活成本非常高所以并不适合生活。
反而一般的二线省会城市和三线的地级市,物价低,生活成本低。关键,人的心态相对更平和一点。人民安居乐业的比例未必比一线城市少。
我老家的例子,一个北方的地级市。工资普遍在一千上下。不过物价也普遍是北京的一半。北京卖三块的菜那里早市上卖5毛。搞得我每次回家老妈都让我扛菜,甚至有次扛了袋米回北京。。。一样有老头老太成天乐呵的打牌搓麻跳秧歌。有点水准的还寻思着上星光大道和非常6加1之类。我母亲的一位朋友,很会唱歌,年轻时参军,在团宣传队号称“金嗓子”。前两年有朋友介绍她到东南亚某国的中文学校去教音乐。不到一年就回来了,说“太累,钱挣着没意思”。于是依然每月拿着一千出头的工资到公园去和她的一帮老姐们儿唱歌。
我觉得这个问题,全都是因为中国太大了。很容易就能找到大把的“部分富裕地区”和大把“生活无着落”的穷困人群。只要富裕的地区是越来越多的,穷困的问题是在一个个被解决的。那中国就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从夕阳看希望的角度倒是很特别,但是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希望?
我们能说看到那一队队日本老头老太太旅行团,就看到了日本的希望?
萨大您写的故事挺好的,真的挺好的.............
江安淮晏海澄波,共唱梁州乐世歌。座客善讴君莫讶,主人端要和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