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头开始写毛爷爷的故事(重新整理发帖) -- 饮冰

共:💬153 🌺105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从头开始写毛爷爷的故事(0017)

0016内容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46075[URL=][/URL]

 2.教育制度再不改革,很危险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些规矩已没什么用处。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它已经不合时宜。

  在传统教育里,教育是常识第一,知识相辅,首先强调的是如何学做圣人的道理,这几千年来都是没有问题的,或者说有问题大家也忍了。而身处一个大变革时代(内忧外患,后详),毛小三他们首先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那时候没有百科,查不了资料,老师又给不了他们新的知识,当师生代表着“两代人”的时候,冲突在所难免。

  实际上,学生毛小三他们最在意的,不是能不能sit down,能不能叫大哥,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旧式教育的不满,他在意的是这些私塾的老师能不能给他更多的东西,更新的东西,更准确的东西,他不读那些经书,不是因为讨厌它们,也不是那些经书就没有了道理,只是这些对他们已经没有吸引力,不再让人觉得“有用”,连“好玩”都谈不上了。

  模式化的学校,培养的必然是模具化的人才。对于学生来说,他只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包括吸收、对照和反思等),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考不考举人,进不进太学也就无所谓了。从书本上学到知识,在现实中才能体会到创新,感悟属于自己的生活智慧,才能把知识变为见识和智慧。百度一下,你就可以知道很多,一样可以夸夸其谈,但真正属于自己的智慧,真正属于创新创造,是要从自己心里长出来的东西。

  这就是尼采说:“有些知识我永远不想知道,智慧为知识也画出了界限”的原因。我们的幼稚病在于常把知识当作智慧。

  但知识毕竟是基础啊。没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哪里谈得上创新和智慧。他们连知识都得不到,能不郁闷吗?

  估计毛小三他们也明白,其实先生实在不是用来怀疑和反对的,实在是用来被尊敬、景仰和模仿的。但课堂上只注重传输圣人的道理,理讲清楚还好,又讲不清楚,却要你硬背。讲的那些东西连先生自己都不信,弟子们凭连本能都知道,照着课本说的做下去是死路一条,却又一味被灌输,那么教出来的,就是悬空的一代。等到学生总有一天告别私塾,会发现生活不可能是太空行走,跟地球喊话我很好,终究要沉下来,脚踏实地走路,那么失落与迷茫在所难免,被现实打击得个头破血流,老来醒悟,坐在轮椅上慢慢聊那很傻很天真的岁月。

  学生毛小三以他的亲身经历长叹:教育制度再不改革,很危险啊。

  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要成为人才,只能靠自己走出来了。

  当然,事情还有另外一方面。老师的一成不变和严厉认真给他打下了深厚的古文功底,知识结构变得更广博,以后经历白话文时代,再回头看那些古文小说,也不感觉吃力了。

  

  1907年,在创造每年换一所学校的纪录后,毛小三同学疲惫地回到了家里,他停学了。毛顺生可能已经失去了耐心:既然没有一个老师能教他,那么就说明他不适合上学,适合在家继续劳动,那就干脆不学了。但根本原因是家里家外发生的两件大事,不得不影响到小三的学业。第一件事是,清朝政府内部改革深入,于两年前开始推行第二轮“新政”(后详),废除自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两年前的政策,现在终于传到韶山冲来了。既然科举都没了,考不了功名,读书也就没什么用了。另一件事是,三弟毛泽覃刚1岁多,母亲哺育幼儿,暂时不能下田劳动,她的工位出现空缺,顺生董事长就把大儿子在公司里的工作由兼职变为全职了。

  休学期间,顺生董事长为了让他收心,还顺便为他娶了一个媳妇。

  另外还有一件小事情也将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就在清政府推行“新政”同时,1905年,一个小团体在日本东京成立了,这在当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除了这个团体的机关报《民报》外,其他各大媒体均无报道,但后来的人们(主要是清政府)知道它的厉害了,它的名字叫同盟会。

  形势很严峻啊。进步青年毛小三,你成才的伟大构想,你要学习成长的目标,还进行得下去么?

  

关键词(Tags): #毛泽东#评传#传记#民间#近代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从头开始写毛爷爷的故事(0018)

0017内容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48407[URL=][/URL]

 3.坚持!自学!

  

  这次休学一共持续了两年。

  在这两年的时间,毛小三同学才真正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可以明目张胆地看“闲书”了。比如毛四爹留下的那些。

  父亲的监工依然很严厉,但只要想办法,总是有机会阅读的。劳动之余,他总是抢时间看书,看完毛四爹留下的书,他就去借。什么传奇故事、章回小说甚至连族谱、庙里和尚们的经书,他都找来看。

  上山砍柴,偷偷带一本书进山,一鼓作气砍好柴,然后爬到树上去看书,直到看到掉下来。不是书掉下来,是人掉下来。

  早晨耕田,中午挑粪,晚上读书。

  人只要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未知,便不再恐惧。心怀恐惧的人恰恰是自认为什么都懂的了人,或者什么都有了的人,因为对他们来说,只剩下一个词:空虚啊。

  他不空虚。他读得很认真,最开始读书的时候,对一个成语都充满敬仰。每看到一个成语都要记录下来,他善于提炼警句,是这里开始。

  看书多了,便看出一种孤独的气质。在热闹的世界里,在缤纷的大自然中,他成了孤独的少年。

  虽然工作很苦很劳累,经常无故加班,但还是挤出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虽然那些书基本上都是大部头,必要时可以当防身武器,但我一定要把他们看完。因为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用”还是“无用”,都由我自己决定。命运掌握在我自己手里。

  我不再跟父亲去讲道理了,也不再求父亲。对于我来说,只有两句话:丢掉幻想,准备战斗;放弃舒适,迎接挑战。

  我懂了,弱者生存。因为弱,古代战场上才有那些兵法、策略。别人手持长矛,你拿着柴刀,不讲究策略怎么办?弱者怎样生存,是这个世界永远的命题。

  弱者,只能靠自己,自己想办法。不一定要变为下一个强者,只要不再那么轻易受强者的摆布。哪怕这个强者是我的父亲,是我最亲的人,我也要从自己身上找办法,而不是幻想改变他。

  所以我低调地默默地无怨无悔地行动。

  我明白,梦想很简单,因为产生欲望的成本最低。开始行动,却是一个打磨人的过程,请注意是打磨而不是折磨,因为真正的强人,会时刻记得自己的目标。

  从书本那些人物的故事里,我学到了很多,他们可能也有一个凶悍的老爸,或者一个无奈的老婆,但他们都挺过来了,一样建功立业,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爱看书,是因为在封闭的韶山冲里,书本世界里的人性和社会架构和政治规则吸引着我,让我看到生活广阔无边,让我觉得成长。那些传说中的人物,他们真实而鲜活地存在。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我只好从书中去寻找世界的宏大与广阔,真是三百日诗书次第,五千年卷土重来。

  是的,我很清贫,生活很枯燥,个人很闷骚。可是,每当我拿起书,我的心情还是很宁静,还是觉得生活很美好。横尽虚空,天象地理无一可恃而可恃者唯我。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关键词(Tags): #毛泽东#传记#民间#人物#近代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从头开始写毛爷爷的故事(0019)

0018内容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48410[URL=][/URL]

 4. 罗秀添香

  

  我们不要忘了,毛小三此时已经是结了婚的人了。

  媳妇是邻村罗家的女儿,叫罗秀,因为是家里的长女,也叫一秀。顺生为儿子选择这个姑娘也是按照自己的模式:女比男大3岁。

  当1907年的那个中午,罗秀坐着花轿,吹吹打打送进毛家大门时,毛小三同学简直被雷倒了:爹啊,我小学还没读完啊,小学生也可以结婚吗?

  他对这个姑娘,是排斥的,或者说是排斥父亲给他的这个安排。对方明明是他老婆,明明比他大3岁,他偏偏喊她:妹妹。

  父亲,虽然你很彪悍,但你不明白,儿子的婚姻,不是像从前你们那样的,等娶进家门才掀起红盖头来,确认脸上没有麻子,腰上没有瘤子,长出一口气。

  父亲,虽然你是个时尚人士,但你不明白,如今在爱情上比姐弟恋更时尚的,是:自由恋爱。

  生活真是纠结啊。媳妇都进了门,难道要书也不读了,赶紧生个大胖小子,重复“挑粪——讨老婆——生儿子——儿子继续挑粪”的故事?

  排斥归排斥。他也发现了一秀的善解人意和对他的关怀照顾。他们成了一对很好的玩伴。春天,一秀跟着他上山去种菜、施肥,或者走上几里的路把父亲买的猪赶回来,一路上,他总是说这说那,把书里看来的故事讲给她听,或者谈起自己的理想,一秀很少做声,在一旁默默地听着,观察到这位“小丈夫”渴了,就拧开随身带的水壶,给他喝一口。

  夏天到来,他要干的活也多了起来,一月到头,整天在地里干活。回到家,还要喂猪喂牛,清除猪圈和牛栏里的粪便,挑到田里作肥料。此外,他还管种菜、种树和养鱼。即使是很晚了,还要替做米商的父亲做账。他简直累坏了,没有时间来看书,心情烦躁,经常背着父亲发脾气,一秀耐心地开导他,帮他把活干完。

  夏天就这样慢慢过去,收完了晚稻,天气渐渐转凉,清闲日多了起来。中秋节父母他们都出门了,家里只剩下了夫妻俩,一秀一大早起来,把屋里屋外打扫了个遍,做了早饭给他吃,把头天拔来的萝卜和采来的刀豆等菜放进箩筐里,让他挑着去河边,好把它们洗净、切好了做冬天的腌菜。他们分工明确,你来洗,我来切,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他把萝卜在河水中洗净,用手把水甩干,扔过去,一秀轻轻接住,然后再低头看他一眼,似笑非笑,这一瞬,他觉得,何必一定要走到山外去,其实这种日子,也不错。

  多年以后,他还记得小时候在外婆家跟王表妹拉手的情景,跟人谈话时,念念不忘“她的手很细”。在感情上,他实在是一个敏感的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浪漫多情的人,一个脱离了大大咧咧的人,他外表看上去高高大大,却有着甚于女子的敏感而细致的内心。虽然只有14岁,已然懂一个女人的心,此时的阿秀,他觉得他是懂的。

  他懂得的是作为一个同年代的人在命运上的某种不幸。

  他了解一秀的可爱,也很欣慰能跟他合得来。但这种父母之命的“被结婚”方式让他反感。关于结婚,父亲从没征求他的意见,那么,想必对方的父母也没征求过一秀的意见吧!

  “嗨,想什么呢?”一秀问道。她是个开朗大方的女子,人也长得丰满秀净,说话从来不像别的娇小姐那样细声细气。

  “没什么。”他回答道,“脚麻了,躺在草地上歇息一会吧!”

  说着,不等一秀答应,他就躺了下来,伸手出去把一秀刚切好的萝卜片抓了一把放进嘴里嚼着。

  “讨厌,好吃鬼!我看你每天吃饭都吃那么多,你好像一会就饿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么好吃的人!”

  “我是蛇变的嘛!蟒蛇你知道吗?肚子好大的,比你们女人怀娃娃时候还大——”他嘻嘻哈哈地说,用手比划着。

  “讨厌!你羞不羞……”一秀转过身去,小脸通红。

  “吃了你!”他突然坐起来,吓了一秀一跳。一秀转过身去,默不作声。

  “妹妹……秀,你会唱歌吗?”他问。

  “会。”

  “唱支山歌给哥听。”

  “你净会要求别人……”一秀嘀咕。歌声响起。

  那一刻歌声清亮飘过山岗,彩霞漫天的时刻,他们真像一对幸福的小夫妻。

  

关键词(Tags): #毛泽东#近代史#民间#传记#人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从头开始写毛爷爷的故事(0020)

0019内容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48414[URL=][/URL]

 5.又一个猛人

    

  渐渐地,他还有了新朋友。这个人是韶山冲里的新青年,他的名字叫李漱清(1874—1957),他年纪跟父亲顺生差不多,却是刚毕业于湖南法政专科学校(以后会讲到:在当时湖南的教育是比较先进的省份之一)的高材生,毕业后他回乡当了个村官,教学生。小三经常去找他,听他讲大城市长沙的故事,那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

  他们也经常在一起讨论历史书中的人物故事,小三看唐史的时,很崇拜李世民,但对于李世民射杀哥哥一事,感到非常不理解,他去找李涑清。

  李涑清的观点让他很大吃一惊:你若是李世民,你也会亲手杀死哥哥的。

  因为两兄弟的背后,代表的是两个利益集团。他们不过是两个利益集团的带头人,好比一把针,针尖是他们,针身、针尾,都是他的手下。李元吉手下人要借元吉之手杀李世民,李世民手下要借李世民之手杀李元吉,这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就像当年李世民还是李渊手下时,要借李渊之手去杀隋炀帝一样。所以,从第一个层面来说,促使他下决心射杀亲哥哥的,就是他的团队。没办法,你是这个团队的带头人,如果你不愿意当针尖,自然会有人来当针尖,一样杀,你哥一样死,你还背叛了跟你一路辛苦打天下的兄弟。

  当利益斗争到了最关键时候,失败者是没有机会的,所谓给失败者以机会,就是让他们在你的冷酷里快点死掉。

  那为什么团队的人都这么狠啊?连老大的哥也不放过。

  往大了说,这说一项事业。事业就必须有牺牲,想做老大,你就必须有最大的牺牲。往小了说,这是利益。大家都急红了眼,看见了荣华富贵,只等你吹哨了,如果这个吹哨的方式是射出你的箭,射向你的亲人,你也必须要做,哨声响,成果大家分享,而你将承担的将更多。杀亲人的“不祥”,乱伦理,统统这些“报应”都将由你承受。

  不然为什么你登基后要称“孤家寡人”啊。

  毛小三想起书中一个细节,李世民打仗的时候,经常丢下千军万马,独自一个人上战场,把大将们都急坏了,到处找他。而他就像一样孤独的小孩,固执地与自己的这些将领捉着迷藏——或许在那个时候,他的心是乱的,他也有过冲动:自己战死,一了百了。

  为什么后来李世民不杀功臣呢?因为他不用杀了。杀了自己的哥哥之后,他不用再杀一人了。每个功臣都明白:自己的命是捡来的。老大双手沾满了亲人的鲜血,自己的生命、一切也都是老大的了,皇帝越是礼贤下士,自己就越得规规矩矩,不敢有异心。而对于李世民来说,杀了最亲人,这件事本身也杀掉他的心。他成功地完成了从一个纵横驰骋,豪气干云的战场将领到最高统治者的转型,所谓最高统治者,就是团队规则、利益的最高维护者,维护就要从你自己开始,你所有的个人情感、喜恶,都要纳入团队规则,不会再有任性而为,当发生冲突的时候,只能大度而隐忍。但对于一个能接受自我突破的人,压抑自己,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纵横驰骋呢?

  所以,从根本上说,玄武门之变,已经注定了“贞观之治”,已经注定了他成为一个千古明君。“贞观之治”是李世民哥哥和亲弟弟鲜血染成。杀死他亲哥哥和弟弟的,是形势,是千千万万的百姓,是他们的幸福生活。李世民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使命,即使有那么多的血泪,那么多的啼笑皆非,那么多让人感觉怪怪的,但他完成了。

  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的人,就是英雄;而英雄也不可能超越时代的限制。手下的臣子魏征,是一个好臣子,但也是一个大聪明之人,他拿准了玄武门事件后李世民与手下人关系的根本实质。那些著名的纳谏故事就是基于这个根本关系基础上的太宗的适当“示弱”,魏征的适当 “逞强”,他们都是踩在底线之上的。

  人生又怎么说得清?历史又怎么说得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些人看似跟你紧密,其实他只是晃在你眼前而已;有些人看似与你无关,实际上在为你摇旗呐喊,是你的背后推手。你借我办事,我借你上位。善的道路要用恶来开辟,在形势之中,每个人都身不由己。

  那岂不是很悲惨很复杂?

  一点都不悲惨。也一点都不复杂。对于历史,如果你想破解,特别是想搞个绿色破解版,刀刀狠准。那么在这些矛盾纷繁中,仍然有一个很强大的东西,它是某件事情的根本:本质。本质与本质之间,是规律。规律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理”。万事皆有理。

  抓住本质,你会明白,历史人物的每一个决心是怎么下的,每一个想法是怎么变为现实的,每一个策略是怎样被执行的,每一个结果是怎样被接受的。抓住了本质,就很容易发现规律。发现了规律,就可以用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历史是很时尚的,历史人物也是鲜活的,我们之所以觉得历史复杂,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抓到本质,没有找出规律。就像生活中总觉得有很多问题,本质是我们不知道选择,等阅历和智慧增加了,会发现很多的选择其实都不是选择,问题也就消解了。

  所以,当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历史,就不会一味被那些典籍所牵制。太阳底下无新事,只有新人。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蠢事。

  毛小三似懂非懂,但从此他看书有了一个习惯: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直到后来他学会了一种方法:欲穷千里目,先下一层楼。亲自去看,调查研究;用一切手段寻找真相,厘清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再以这个厘清的事实为标准去思索,而非用主观、想象、推断来臆断现实世界。

  现在的他肯定不知道,恰恰这关键的一点,就是政治家与书生的根本区别。

  他又想去读书了,他又觉得自己的局限。而且这个老师也是李涑清推荐的,他是韶山村里唯一的秀才,名叫毛麓钟,不过这个不重要,秀才的文凭人大门口就搞定了,重要的是他曾在云南蔡锷部下供过职,见多识广,思想现代。

  董事长同意吗?

关键词(Tags): #毛泽东#民间#传记#近代史#人物通宝推:然后203,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借别人家的酒浇自已心头的块垒。。。
家园 个人的视角

看到有大牛写毛泽东,俺这个看客先惶惶了:若要不流于俗套,恐怕要有一个特殊的视角才行吧?大牛可否剧透一二?

家园 好看好看,花了!
家园 大屏幕在哪里啊?
家园 【原创】从头开始写毛爷爷的故事(0021)

0020内容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48418[URL=][/URL]

 第四章 父子矛盾

    

  

  没想到的是,当毛小三提出要去读书的时候,顺生只说了一句话:搞什么飞机?还要读书?

  他本来以为在当了两年的专职员工后,儿子会热爱上这份工作的,会一心一意跟着他做生意的。现在看来,这是幻想啊。这孩子的心一点没收啊。我很怀疑,公司生意上的事情,他想过一分钟吗?自己的老婆,他想过一分钟吗?

  所以面对重新上学这个要求,顺生很是纠结。但商人的本性,注定了他只会纠结,不会的纠缠,他考虑了一天:同意了。

  因为他也懂得了妥协。他们之间,已经斗争很久了。

  前面说了,父子俩除了在人生定位上有根本差别外,其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矛盾,相处还是很和谐的。问题是我们要对和谐有个定义,和谐不是什么屁都不放,就像一对夫妻,恩爱的标准其实就是“大吵三六九,小吵隔天有”,你想啊,隔一天都能吵起来,至少说明他们不冷战,我们最怕的就是那种你白他一眼,他能不理你三个月,种子都能破土长成小树苗了,他肚子的气还能打满三辆自行车的那种人。再亲密的爱人之间,也会有矛盾,而化解矛盾的办法,就是吵架(特指亲密爱人)。

  同样的道理,这对父子之间相处“和谐”的表现,就是不断吵架甚至打架。

  就拿8岁那年他离家出走来说。顺生一反常态地没有打他,甚至连骂都没有。看到儿子那副狼狈样,一直以来深藏的父爱反而差点瞬间爆发,他多么想上去抱抱这个孩子,问他这三天到底怎么过的,有没有见到周正龙的华南虎。只是碍于做父亲大人的面子,他忍住了,瞪了儿子一眼,似搂非搂地摸了他一下,什么话也没说,走了。

  平常他偶尔偷懒,躲在角落里看他的小人书,顺生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权当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

  可是他不争气。财务训练这件事是毛顺生董事长最关心的,也是要求最严厉的。可毛小三员工就是做得相当不好。一个算盘在他手里,总显得那么别扭,很简单的一些数字加减乘除到最后都搞错了,实在是没什么天赋,又不肯下功夫。董事长大叹一声,颓废地倒在躺椅上,骂了声“蠢货!”,文素勤很心疼儿子,又不敢上前,毛小三一言不发,肚子里冒出一个词:道不同,不相为骂。

  董事长有时候也反省自己:我是不是没有讲究方法?没有注意沟通的细节?在氛围好的时候,他换了一副温情的面孔,循循善诱:“咏芝,你看,你不好好学习理财的本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等我老了,死了,全国人民都奔小康了,你不得拖后腿?”

  此时说这话的毛顺生绝没想到,当他的资产的不断增加,告别贫农,走向小康时候;他的儿子,却因劳动,反而越来越从感情上走向贫农。后来等他不在了,长大成人的毛小三竟会把他的大部分家当都分给了穷人,免了别人的债,牛送给了别人,用钱赎回股票,“毛义顺堂”股在韶山证劵交易所停牌,全家人都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老屋——这些我们后面会说的。

  从心底,毛顺生对这个曾经充满期待的大儿子感情复杂,不是不满意,是极不满意。觉得他又懒散,又不开窍,虽说会读书,可是读书又什么用呢?京城里的举人领海龟衔都不好找工作,看书能看出一个钱子出来?

  “你真不知道满足,你家石三又爱读又爱写,学问多,塾师背后都叫他‘省先生’,我家砖六(网上搜索成为砖家六技)写字半个时辰,竟然吐了半升鲜血,晕倒在课桌旁边,我只要一要求他做家庭作业,他立马就是即将一命呜呼的模样,还跟我说,写家庭作业,晚上会做恶梦的!”邻居的家长说。

  只有这些时候,顺生的内心还是有些自豪感的。可是一旦想到他不会理财,不会打算盘,心里又凉了半截,唉声叹气。当父亲的身份和董事长的身份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他实在难办啊。

  他又想起了部队里长官的那句话:棍棒底下出好人。他觉得自己以前可能是管得太不严了(其实没人怀疑这点的),由着儿子来,他就越来越放肆。这样闲散下去,他会不会学坏啊?“这会害了我这个伢子。”顺生心想,“趁现在人还小,管!”

  儿子的强逆却大大出乎顺生的意料,要挨打的时候,他从来不跑,有时顺生也只是作势要打,吓唬吓唬他,他却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就算从铁铺里现打把大刀来,再等关老爷复活,他还是站在那里,一副挑战的目光盯着你,等着你上前来打!顺生只好真打。

  挨打的时候,他从不喊痛,也不求饶,顺生越打越气人,加上七妹求情,他就越气,越觉得要好好管教。

  打服,是为了征服。在这条路上,顺生走得很辛苦。

  

关键词(Tags): #毛泽东#传记#民间#近代史#人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从头开始写毛爷爷的故事(0022)

0021内容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50268[URL=][/URL]

 1.儿子以死要挟

  

    

  第一次大打是休学后第一个春节。从开始休学起,除了给他娶媳妇,让他成家立业,顺生有意识地把他往生意场上引,费了心思把大儿子介绍给生意上的朋友,为他日后发财积累点人脉。

  过完年,他在家里宴请商务上的朋友,一帮人喝酒划拳,好不神气,小三拿鼻子闻了闻,咦,什么臭?原来是铜。顺生赶忙叫小三过来端茶敬烟,招待客人,实际上是趁机把他推向前台,可惜毛小三还是没有理会做父亲的苦心,他正看书起劲,顺生抢过书来一看,又是一本“闲书”,《于丹论语心得》,这种书,连顺生这样只识“十万、八千”这几个大字的人都不屑一顾,儿子竟然对这种书入了迷,他狠狠地骂了一句:“懒而无用!”

  老爹竟骂自己懒惰无用!懒惰也就罢了,无用这话可太伤心了。他追求的就是“有用”啊,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警句,已经在墙上刻过很多遍了。他冲口顶了一句:你有用,你去端,我不端,你是不了解于丹。

  老爷子见侮辱了他的智商,不由得恶从心头起,怒向胆边升,一把抄起灶房里最大的一根木棒,用隔山打牛的方式,劈空打来。

  毛小三的武学基础用上场了,只见他一个箭步闪开,紧接着侧身一跃,已是三米开外。顺生提着棒子,快步追来,毛小三大喊一声“不好”, 顿觉魂飞魄散,夺路而逃,一步跨出了家门,却也慌不择路,直奔池塘而去,顺生拖着大棒,紧追不舍,两旁喊“停”之声不绝于耳。

  “你再来,我就跳下去。”十多岁毛小三站在两个池塘间的泥巴小道上,回过头来孤独地说。寒风如刀子般刮过他的脸,呼呼在耳边响。

  “你敢!你这个不孝之子,看我今天不打死你!……”

  “我死了,你快乐了,不过以后也没人给你养老,你没买养老保险,你赚那些钱也白赚了。”他反而做起来顺生的思想工作来,听上去蛮有道理。

  “你……还敢顶嘴!”顺生被说中了心事,一声断喝。两眼发红,又举起了木棒,朝四周望了一下,“你们谁也别拦我,看老子今天为毛家除了这个……”

  众人一听“谁也别拦我”,反应过来了,纷纷挤向池塘边,可顺生已经跑出去了好远,想拦也拦不住了。

  毛小三眼里露出了深深的恐惧,他不敢真的跳下去,池塘不深,可是水很冷,不被淹死,也要冻个半死。泪水,突然在夺眶而出,一滴一滴掉在脚下的泥巴里,顺生一步步逼来。算了,跑是跑不掉了,挨打吧,挂了,流血了,什么都好说了。

  身后突然响起了一声撕心裂肺般的哭喊声,那是文素勤的呼喊。顺生一回头,只见妻子晕在家门口的台阶上,她朝顺生喊:“你打死他,我也不想活了,你连我也一起打死吧!我们都不活了,你一个人过……”

  顺生犹豫了。

  就在这犹豫的瞬间,说时迟那时快,一个身手敏捷的小伙子瞬间跃上塘间小道,一个左勾手,拉住了顺生,右手一掌挥来,试图卸下他的棒子。顺生突然觉得无力,他扔下棒子,慢慢地转回身去,他不是孙悟空,他心疼,眼泪在眼角打了打转,啪啦啪啦掉在脚下的泥巴里。

  他真的伤心了。他不能不伤心,当儿子站在高高的池塘边,说要跳下去的时候,他只觉得天旋地转,心里一直绷着的那一根弦好像一下子断了。什么理想?什么信念?什么发财梦?得不到这个最重要的人的理解,有什么意思?我为他好,他却不惜以死来要挟。宁愿死也不愿意接受我给他的好。

  就在前几天,村里一位小孩掉到韶河淹死了,小孩是家里的独子,绝了后,没人养老,父母哭得死去活来。当时我在场也很难过,现在,我毛顺生的儿子竟然威胁说要跳塘!

  那一天晚上,文素勤躺在他的怀里,夫妻俩说了一夜的话。他们谈起来了过去艰辛的日子;谈起了现在的生意,谈起了这个不听话的儿子。素勤劝丈夫:儿子有儿子的想法,不一定非得让他重走父辈的路,说不定他有自己选择,将来也能走出一条别的路来呢?

  “老公,我觉得儿子还是很优秀的,只要你调整一下想法;我觉得金子就在你身边,只要你蓦然回首。”文素勤温柔地说。

  顺生圆睁着双眼,默不作声。他又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在方法上出问题了。可是这次他只觉得委屈,这是一个对儿子抱有很大希望的父亲的委屈。对于这个儿子,顺生一直是不甘心的,他觉得儿子没有走正道。你想想,现在科举没了,儿子早晚也是要做农民的,做农民想发家致富,买得起彩电,早晚是要做生意人的。所以,他不甘心,不死心,不抛弃,不放弃,觉得只要有可能,就该把儿子纳入他的毛氏公司接班人的培养体系,这,与其说是一种希望,不如说是他认为做父亲应尽的义务。

  作为父亲,他也需要理解。可是,谁会理解呢?

  是的,我从来不说起当兵在外的那段日子。是因为在城市里,我没有尊严。你们不可能想象在城市里我活得有多么辛苦,富人住别墅,开洋车,穿洋装。我搭棚子,挤马车,拼命存钱,做梦都在数数。可是,人家瞧不起的,还是我们。而我从来放弃我的信念,因为我相信,我可以用奋斗改变命运。

  直到现在,我终于发现了,最难的不是改变命运,而是改变一个人。有时我们觉得改变一个人很容易,因为我是他的老爸、老妈、老婆、老公、老师,还是出于对他“好”,后来我们发现,改变一个人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之一,哪怕我是他亲爹。

    

  

关键词(Tags): #毛泽东#传记#评论#民间#近代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从头开始写毛爷爷的故事(0023)

0022内容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50276[URL=][/URL]

 2.我是谁?

    

  

  在另一间单间卧室里,14岁的毛小三也彻夜无眠。他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后来被成龙拍成了电影:我是谁?

  在父亲巨大的身影下,是倔强又迷茫的毛小三。

  对于父亲,他是崇拜的。父亲的实用主义,讲究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地影响了他。他看那些书,也是带着实用主义的,让他感觉有用的书他才看,能学到东西或者能引发思考。正因为如此,《论语心得》那样的书,只翻了一遍。

  父亲也经常跟他讲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虽然他那些道理都是来自生意场上,但不能说没有道理。冲子里有一家人,本来是要把猪卖给顺生,定金也收了,过几天顺生派毛小三去赶猪时,猪价已涨了。这个农民叹气,埋怨自己运气不好,卖得便宜,富人少几块钱不打紧,对于穷人家却是一年的油钱。毛小三听后,很同情他们,就把这桩买卖退掉了。后来父亲告诉他:你的善良是好的。但这是生意,生意场上就要按合同办事,我交了订金,我一样也要承担风险。假如这几天猪肉掉价了呢?我找谁哭去?不过,既然是乡里乡亲的,你退掉了也就退掉了,只是将来你要签什么合同、合约、协定的时候,不管是在韶山,还是比如重庆那样的大城市,不管是跟我们姓毛的本家,还是跟比如姓蒋的,一定要事先想清楚,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因为协议签了,就是要执行的。

  这是父亲的指导。似乎终生受益。

  父亲的智慧和魅力还不止这些。首先他很勤劳,他最怕闲下来,如果一天没发生点事,他是很不安的。他说,经商不是开银行,银行是钱找事,经商却是事凑钱。他总是希望出现在他毛顺生身上的事情,越多越好。

  家里请的员工,他从来没有辞退过。一直跟着他的老长工,已经请了七八年了,年年说退休回家养老,年年都没走。虽然他已经是老态龙钟,跟他讲话要提高30分贝,但父亲一直没让他走。父亲说,做公司,当人跟不上事的时候,不要急于调整人,当事与人发生矛盾时,要正确看待人,要考虑事情本身,看能不能调整一下,让事跟现有的人比较匹配,他是小本经营,这是一种最优的做法。

  只是,他似乎一直内外有别,儿子明明不喜欢做账,不喜欢打算盘,他的要求却从来没有降低过。

  父亲,我怀念四爹在的时候。我们拥护你发财的政策,可是开会的时候你说过什么?你说要兼顾公平正义!可是你已经掉到钱袋子里去了!那不是我们大家的钱袋子!你对我们公平吗?我们从早干到黑,工资拖欠,加班没有加班费,身体已经掏空,就算是跟着你经商,你付给我们的那几个子儿我们将来能在韶山起得起房子吗?物价涨得厉害,我连两本书都买不起!将来我们还要看个病,你的孙儿们还要上个学,你给过我们希望?公平正义,你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是,如果你认为大家都忘了,那你就错了!你错了……

  父亲,这是我在崇敬之外,对你一种很深的排斥的感觉。我关心读书问题,你只关心一个问题:账做好了吗?如果没有,接下来就是:想不想知道我穿的鞋多大码?

  父亲,有时候觉得跟你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却无法说,说不得,一说就破。

  我是不是错了呢?毛小三也怀疑自己。他辜负了父亲的期望,他总是向很多人要一种友善,他从来不喜欢那种斤斤计较,唯利至上的感觉,也许他天生就不适合做生意。他一个人吃饭旅行,走走停停,一个人读书写字,伤脑筋。读太多的书可是并没感觉到多大的改变,时间过得很快却没感觉到自己做了什么;日复一日,连他自己都讨厌自己,讨厌自己的渺小和无能为力,讨厌既便没了他们,这个世界依然如此坚硬。

  在跟李涑清聊天的时候,两个人都觉得,他们的存在对于这个时代好像没有任何意义,他们都有个梦想中的家园,可是好像都在背道而驰。他们都不希望过现在这样的生活,却只能继续昨天的日子,继续麻醉,直到以为生活原本就是这样。

  他的内心始终有一种情感,却无法喷薄而出。

  他怀念在外婆家的日子,虽然明知道已经回不去,但仍然怀念。回韶山后他喜欢夜晚,可在湘乡他是喜欢白天的,那时候他希望白天漫长得没有尽头。那时候的天空一样很空,但每天都要空出一个多美的清晨。

  父亲,我是你的儿子,这里 却好像不是我的家。

  韶山,我出生在这里,这里却好像不是我的故乡。

  若不是我错了,便是这个时代错了。

  我对着天空喊:我是谁?我对着大地喊:我是谁?我对着高山喊:我是谁?谁……谁……谁……

关键词(Tags): #毛泽东#评论#传记#民间#近代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无非是当年明月那套罢了

现在不是正流行这个?

家园 欢迎观帖:)
家园 唉,长叹一声

包办婚姻好啊。。。。。

家园 越看越有大话西游的感觉

《大话太祖本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