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64) -- 江南水

共:💬145 🌺924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64)

本来打算用十来个篇幅写一下秦朝的事儿,没成想写着写着,写成了懒婆娘的裹脚布,只好另起一座楼。

可见,我不是一个很会做计划的人。

————————————————————————————————————————————

饮马南海

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维护农耕地区安全方面,历朝历代都没少了付出代价。随便一个朝代付出的代价总和,不一定就比大秦王朝付出的,少多少,只是大秦王朝付出的代价,浓缩在了短短十几年的里,显得比较精华而已。

但是,在另一个方向上付出的代价,大秦王朝要是认第二,就没有哪一个朝代敢认第一了。

如果给先秦时期的土地做一个地段划分的话,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无疑是黄金地段中的黄金地段。

虽然考古发现证明,中华文明的源头不是一个,但是深远影响了中华历史的,还是诞生在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农耕时代,黄河中下游那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便利的水源,都是些让人看着直流哈喇子的东西。能够在这疙瘩插上一腿,约等于在今天拿到了北京、上海的户口。

记住这么一个真理,当发现一个宝贝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眼光有多么的独到,至少有一打以上的人,也在盯着这个宝贝呢,敢向这个宝贝伸出罪恶黑手的,肯定也不是一个两个。

谁也不比谁傻,这句话在任何时代都是成立的。

中原地区那么大一个宝贝,不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可以变成绣花针藏在自己耳朵里。这就注定了,谁也没法守着中原,一个人闷得儿蜜。

这下就热闹了,各路人马在中原地区你来我往,折腾得那叫一个起劲儿啊,这里也成了全天下人气最集中的地方。从传说中的黄帝蚩尤大战,到春秋诸侯争霸,再到战国群雄逐鹿,历史镜头的焦点就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中原地区。

虽然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当时的长江流域就差了点事儿,跟中原地区比,这儿就算是未开发地区。

在这一地区成长起来的人们,也自我感觉比中原地区的人气短不少。春秋时期,他们一直很努力的北上挺进中原,折腾中原诸侯,为的就是让他们见识一下自己的水平,证明自己也不是吃素的。

事实证明,长江流域的诸侯真的就不是吃素的,这一地区的楚国、吴国、越国,都曾经让中原诸侯头大得要命。

这要得益于长江流域那良好的竞争机制,他们先是在长江中下游进行真正你死我活的淘汰赛,最后活下来的那一个,代表这一地区,去跟中原诸侯PK。中原那些温室里的君子们(或者伪君子们),跟这帮亡命徒死磕,不吃亏,才怪呢。

楚国牛X的时候,楚庄王问鼎中原;吴国摆了楚国一道后,吴王夫差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路南)主持中原诸侯的会盟;越王勾践逼死吴王夫差后,横行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中原诸侯纷纷表示热烈祝贺,气势之盛,一时无两。

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甜的。虽然在公元前506年让暴发户吴国捅了一刀,但是凭着自己积攒了数百年的人品,楚国最终还是咸鱼翻身,不仅亲眼看着吴国成为了越国的鱼肉,楚威王还整死了最后一个越王无强。

越王无强死后,作为一个国家,越国走进了历史,越人成为了散落在东海之滨的部落。这些部落在自己的地盘上,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是都拜楚国为老大。(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

历史在长江中下游转了一个圈儿,最后又回到了起点,最后一个老大,还是最早的那个老大。

始皇帝二十五年(前222年),王翦彻底摆平楚国,越人部落也被迫更换了老大。

新老大很霸道,不再允许越人高度自治,在他们的地盘上设置了一个郡,会稽郡(今天浙江一带)。

这些部落的头头脑脑们,不仅再也不能在自己的地盘上吆五喝六了,还得乖乖的听大秦派来的小鱼小虾们的使唤(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夫越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污纳垢之地也。——明末·王思任

是报仇雪耻,还是藏污纳垢,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决定的了的!

秦王政不是吴王夫差,勾践的子孙也不是勾践本人。

更重要的是,如日中天的秦国,不是外强中干的吴国;一盘散沙的越人部落,也不是当年那个虽然弱小但是完整的越国。

这一切注定了,二百多年前卧薪尝胆的那一幕大戏,不会再倾情上演一场。

勾践的子孙也很自觉,把老祖宗的卧薪尝胆扔到东海里,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乖乖的跟着秦国这个新老大混。即便是那些多少还有点种儿的,也不过就是选择了非暴力不合作,逃离会稽郡。(秦始皇并楚,百越叛去

这些逃离故土的越人,有的去了海中的小岛,有的南下,前往了闽中(今天福建一带)。

因为这些越人在帝国的东部,所以被称为东越,又因为是在闽中,也被称为闽越。

对北方游牧的匈奴人,秦始皇念了好几年的“忍”字诀。即使最后下决心反击,也是保持了应有的克制,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并没有撵得匈奴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但是,对南方的越人,秦始皇的修养就差了一点儿,至少是耐性差了一点儿。摆平楚国后,他并没有下令秦军班师回朝,而是让他们南下,接茬儿去跟闽中的越人较劲。

实事求是的说,真要较起劲来,越人不是秦军士兵的对手,无论是群殴还是单挑。

群殴就不用多说了,那么有组织性纪律性的中原正规军,都不是秦军虎狼的个儿,一盘散沙的越人要是能讨到便宜,那就是太阳打西边升起来了。

就是单挑,越人也很吃亏,相对于身材高大的秦军士兵,越人就是浓缩的精华,看上去比较袖珍(绵力薄材,不能陆战)。这个原因,也许是人种上的差异吧。

在冷兵器时代格斗,块头大、力量足是赚便宜的重要保证,一力降十会嘛。

除了在先天身材上吃亏,越人的后天武器装备也没法看,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像样儿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战车、骑兵这些重型装备,在当地施展不开拳脚,没有也就算了,他们连弓弩这样的轻型远程武器,也很赶不上时代的潮流。(又无车骑弓弩之用

虽然占有这样那样的优势,秦军将士在前线依旧过得很憋屈。他们的对手不是越人,而是当地的土地爷。

举一个例子。

作战前,摊开地图一看,作战地点离出发地点没有几步路。真要走起来就两说了,跑个千儿八百里,那还是运气好的时候,正经的望山跑死马。

没法子,那年头的地图太不细致了,没有标注详细的地形地貌,也不标等高线。(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而间独数百千里,阻险林丛弗能尽著。

在行军的过程中,秦军将士要完成本职工作,随时应对丛林中当地越人的偷袭,还得完成兼职工作,应付丛林中的毒蛇猛兽。要是赶上各种细菌特别活跃的夏天,将士们还得跟疾病作顽强斗争。

一番折腾下来,非战斗减员,比战斗减员,还要多得多。(林中多蝮蛇猛兽,夏月暑时,呕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曾未施兵接刃,死伤者必众矣。

不管是战斗减员还是非战斗减员,逝者都是帝国的烈士,求仁得仁,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抱怨。

侥幸活下来的,就很难说有没有抱怨了,即便他们觉悟高,不去抱怨,他们的肚子呢?

在漫长的征战岁月里,吃上一顿饱饭,是一个很奢侈的梦想。

不是说帝国抠门儿,在后勤供应上七折八扣,而是帝国的粮草很难送到前线士兵的手里。

在中原作战的时候,虽然各个国家都很操蛋的把车轨弄得跟其他国家的不一样,但好歹那还是路啊。

闽中也不是没有路,就是路面窄了点儿,路面的宽度,远远小于车子的横向轮距。(舆轿而逾领)

靠陆路来保障后勤供应是没指望了,还是走水路吧,当地的水系还是蛮发达的嘛。

有水是有水,就是这水啊,流得有点儿不着调,上蹿下跳的。驾船的人要是没有高超的激流回旋技术,很容易驾着船跟水中的石头亲密接触。(水道上下击石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秦军将士在闽中战斗得很艰难。

在复杂环境下作战,对秦军将士来说不是一个新课题,当年司马错就没少做这种课题,出征蜀地,远征黔中,哪次不复杂啦。虽然那是六七十年前的老黄历了,但是有本儿老黄历,总比什么都没有强吧。

就是靠着这本老黄历,秦军将士最终还是拿下了闽中,并在那儿设置了闽中郡。

闽中郡不是帝国的南疆,至少秦始皇是这么看的,他的目光又投向了五岭以南那片神秘的土地。

关键词(Tags): #历史色盲讲故事(当生)#秦朝(当生)#帝国时代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笑一笑十年,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有秦一代,家国定础之事,怎是十数篇能尽道的
家园 沙一个发
家园 同意楼下说的,秦是中国封建历史的标杆

把秦说清楚了,其他朝代基本就是换个姓的问题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65)

秦始皇是什么时候开始打岭南的主意的,不好说。从现有的文献记载来看,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在北方跟剽悍的匈奴人周旋的时候,帝国的另一支大军也在岭南紧忙活,他们的对手也是越人,因为是在岭南,所以被称为南越。

秦始皇为什么要打岭南的主意,这个更不好说。《淮南子人间训》的说法是,秦始皇贪图这一地区的土特产,犀牛角、象牙、翡翠、珠宝。(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

秦始皇的确是一个很注重生活质量的人,无论是生前的还是身后的,他都安排得妥妥帖帖的,从不让自个儿受一丁点儿的委屈。

拿下岭南后,这一地区出产的奢侈品,当然能为改善秦始皇的生活质量增砖添瓦。但是,要说他只是为了那点儿零碎,就下大本钱去南征岭南,我还是觉得不怎么靠谱,尤其还要考虑到汉朝人有往秦始皇头上扣屎盆子的特殊爱好,或者说,特殊需要。

秦始皇下大决心,一定要拿下岭南,应该有他自己的想法,至于土特产这些玩意儿,也就是搂草时打到的兔子。

至于秦始皇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实在是不知道,一来是秦始皇没有留下回忆录,二来是今天能见到的关于岭南战争的所有文献记载,加起来也没几个字儿。

从这些为数不多的文献记载中,我只是看到,相对于蒙恬在北方顺风顺水的快刀斩乱麻,这支大军在南方就是老牛拉破车,还是拉一辆陷在泥潭里的破车。

这支大军的人数比蒙恬他们的,多很多,对手的战斗力比蒙恬的对手匈奴人,也是差了很多,仗却打成了这个奶奶样,到底是谁的错呢?

还是霸王那句话,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且听我慢慢道来。

据《淮南子人间训》,对岭南地区,秦始皇还是很舍得下本儿的,动用了五十万大军。(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

五十万,无论用什么时代的标准看,都不是小数目,考虑到当时的人口规模,这个数字很不可靠。再说,这个数字还是来自非正式史料的《淮南子》,不可靠的概率还得再增加几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看报、上网浏览帖子,带点儿怀疑的眼光总不是坏事儿。

不过,个人认为这个数字的含水量并不丰富。

拿下岭南地区,到底投入多少兵力才算合适,帝国的人口规模说了不算,这得看岭南的战场环境和当地的越人,到底需要多少。

岭南这地界儿啊,平地不多,山地不少,要想在这儿找到一个开阔点儿的地方,让双方各自拉出几万人对着骂大街,都不太容易。要想找到一个适合大兵团展开作战的地方,那难度就更大啦。

即便能够找到一个适合大兵团作战的地方,南越人也不会拉开架势,跟秦军将士刀对刀枪对枪的大干一场。

南越人的战斗力并不比闽越人强多少,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的战斗力也是差秦军将士一大块,这点儿自知之明他们应该还是有的。

虽然在人员素质和武器装备上,跟秦军将士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差距,但是只要跟当地的土地爷紧密合作,南越人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岭南这个地方,不仅山地多,丛林也不少。南越人只要往当地的丛林里一钻,就可以跟秦军将士周旋一阵儿。

大老远跑到客场来作战的秦军将士,要想完成皇帝陛下布置的拿下岭南的任务,没有别的办法,大部队化整为零,跟着南越人一块儿钻丛林。

一旦跟在南越人的屁股后面,钻进丛林,秦军将士的噩梦也就开始了。

在丛林里,块头再大,也不好使,武器再先进,性能也得先打个八折,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谁更熟悉这里的花花草草。

南越人从小就在这些丛林里捉迷藏、采野果,闭着眼也走不丢,秦军这些北方汉子呢,一头扎进这种地方,还能分清东西南北中的,就算是牛人。

一入丛林,南越人是龙归大海,秦军将士则是虎落平阳。

如鱼得水的南越人,可以不分白天黑夜的对秦军将士展开袭扰,打不死他们,也能吓死他们,吓不死他们,也能累死他们。

要应对南越人的麻雀战,秦军将士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办法,只能展开地毯式搜索,密集排查危险地段。

秦军的搜索小分队往茂密的丛林里一散,跟抓一把盐放水里差不多,转眼就会被淹没在一片绿色当中。一旦落了单儿,秦军士兵就是藏在丛林中的南越人的点心。

要想避免被南越人一个一个的吃掉,秦军士兵最少也得是三个人组成一个基本作战单位。三个人背靠背,组成一个“品”字形,互相提醒,互相照应,互相支援,才能加大彼此活着走出丛林的概率。

也就是说,在丛林中,一个南越人最少可以牵制三个秦军士兵,十个南越人能牵制的秦军士兵,就不是三十个啦,只会比三十个多,不会比三十个少。

这么一看,秦军要想完全拿下岭南,需要的兵力,最少也得是南越战斗人口的三倍以上。汉代的淮南王刘安也说,要想在这些地方不吃亏,需要的兵力最少也得是对方战斗人员的五倍,还不包括负责后勤保障的非战斗人员。(所以入之,五倍乃足,挽车奉饷者,不在其中。

我认为刘安的这个说法还是比较靠谱的。

当时南越到底有多少战斗人口,不知道,估计,应该不会太少,否则很难把秦军折腾成那个德性。

除了在丛林里负责搜索的战斗人员,还得有负责守卫的吧,对了,还有更重要的后勤保障人员,这么一算,秦始皇动用五十万大军,还真的不是太多。

个人估计,这五十万大军,应该就是王翦灭楚时那六十万大军的大部。灭掉楚国后,这支大军南下来到了闽中、岭南。当然了,必要的老兵退伍、新兵入伍还是可以有的,保持新陈代谢嘛。

要说南征的五十万大军全部都在丛林里艰难跋涉,那也不确切,有一部分就一口气跑到了南海之滨的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

这一部分能够跑得这么快,要归功于他们选择的进攻方向,珠江三角洲平原。在一马平川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他们想不快速推进,也难。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没有兄弟部队的齐头并进,这一部分就是跑到南极,那也是白搭。

五十万大军中的大部分,都陷在了丛林特种作战的泥潭里,整个战局也就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老牛拉破车。

丛林特种作战虽然艰难,但是秦军将士对此并不陌生,前不久在闽中的时候,他们也是这么过的嘛。

但是,岭南不是闽中。

在闽中,秦军将士的敌人是当地的越人,还有那该死的自然环境,除了这一切,在岭南,秦军将士又多了一个敌人,他们自己的肚子:他们吃不上饭了。

这话怎么说的,岭南的各种环境,并不比闽中更差,在闽中好歹还能吃上饭,在岭南咋就断粮了呢?

还是那个“但是”,岭南不是闽中。

闽中的北方邻居是帝国的会稽郡,粮草运送到会稽郡后,就可以直接输送到闽中前线了,所有的后勤损耗,都是发生在闽中战区。

岭南的北方是五岭,粮草可以通过赣江、湘江、沅江输送到五岭以北,再往前,把粮草投送到岭南战区,就得靠后勤人员的脚底板了。

后勤人员肩挑背扛,翻过五岭后,供应到岭南的粮食总量,还能剩下多少呢?

单纯比较岭南和闽中这两个战区,后勤的损耗可能差不太多,但是供应到岭南的粮食总量,要比供应到闽中的,少得太多太多。这么一算,在岭南作战的秦军将士,吃不上饭,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再这么下去,不用南越人再在丛林里袭扰,光饿,就能把秦军将士全部饿死。

实在是没办法了,大军的统帅屠睢下令,停止一切战斗行动,大军退守,先巩固住现有的成果再说。

在整个岭南战争期间,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不是那天文数字的士兵数目,而是这支大军的统帅,屠睢。

不要说跟白起、王翦这些秦国名将比,就是跟后起之秀蒙恬比,屠睢也是个无名之辈。

名气有时候是炒作出来的,没有名气并不代表没做过大事儿,司马错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嘛。司马错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大吧,可是人家干过不少大事儿啊。

屠睢呢,不但没有什么名气,就连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也没见他有过什么表现。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岭南战争期间,屠睢的职务只是一个“尉”。

三国的张晏说,这个“尉”是“郡尉”,也就是说,屠睢只是一个省军区司令员。

一个郡尉统帅五十万大军,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只能是一个千古之谜喽。

在屠睢的安排下,帝国的南征大军分成了五部分:一部分屯集在了越城岭,一部分屯集在了萌渚岭、都庞岭以北的九嶷山(今湖南省宁远县),已经在番禺站住脚的那一部分固守待命,一部分屯集在了大庾岭,还有一部分屯集在了赣江边上,看着附近的闽中越人,防止他们趁机闹事儿。(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

屠睢这么安排是很有讲究的,除了已经跑到了番禺的那一部分,其余的四部分都是屯集在江河的附近。越成岭附近是沅江支流渠水的源头,九嶷山附近是湘江支流潇水的源头,大庾岭附近是赣江支流章水的源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控制了这些水路,帝国的后勤就有了一个相对可靠的供应渠道,守在这些地方的帝国大军,好歹是能吃上饭了。

关键词(Tags): #帝国时代通宝推:johny,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九嶷山在湖南省永州市的宁远县

就是刚刚发生了冲锋枪扫射法庭哪个永州市,古时候叫零陵。跟江西省还隔着一个郴州市。

家园 多谢提醒,马上改一下
家园 越城岭是湘江的上游

其主峰在广西桂林的兴安县,始皇帝修造的灵渠直接为其征服岭南服务。兴安县界首镇的先民据说为南征秦军的后代。

家园 还有一个最大的敌人,岭南的气候

就算是现在的广东,也是一个气候不算怡人的地方,很容易就感冒什么的。这个感冒在古代就是瘟疫的一种。

气候潮湿闷热,很容易使人生病,我估计被这种气候干掉的秦人不在少数。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66)

这支大军领受的任务是拿下整个岭南,整天守在那些地方混吃混喝,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任务啊。

不过呢,帝国政府也不好埋怨将士们在那儿混吃混喝混日子,要想让人家完成任务,就得让人家吃上饭,吃不上干的,也得喝上稀的。

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那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也不讲理。

大秦帝国不是一个不讲理的帝国,虽然在执法方面,他严格得有些没有人情味儿。

为了解决前方将士既要完成任务又不能吃不上饭的矛盾,帝国上下动足了脑筋,最后拿出了一个惊人的解决方案,在湘江和漓江之间修一条水渠。

修水利工程,对秦人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物,都江堰、郑国渠,都是他们给后世留下的杰作。

但是,大秦帝国拿出的这个方案,依旧可以称得上是惊人。这条水渠一旦顺利竣工,巴蜀一带的粮食装上船,就可以沿着长江进入湘江,再通过这条水渠进入漓江,然后进入珠江,最后直达战争的最前线。

这个方案简直就是完美得没了天理,事实上,这的确也是一个逆天的方案。

以五岭为界,北边的江河(包括湘江)都是由南往北流向长江,属于长江水系,南边的江河(包括漓江)都是由北往南流向珠江,属于珠江水系。老天爷的意思是,这两大水系各过各的日子,谁也不要打扰谁。

这个方案却非得让长江、珠江这两大水系井水犯河水,还不是逆天而行吗。

想想前面提到的直道,再看看这个方案,我不得不说,秦人就是为了逆天而生的。

负责这个逆天工程的是一个监御史,禄(姓不详,一说姓史)。从工程的施工地点来看,我觉得这个监御史,应该是长沙郡(今湖南一带)的监御史。

监御史,郡里的三大长官之一,但是行政级别跟县令差不多。

大秦帝国在岭南进行的战争,真是一场奇怪的战争,大军的统帅是一个郡尉,总揽后勤工程的是一个监御史,真的不知道让人说什么好。

如果只看地图,这个监御史的任务倒也很简单。湘江和漓江之间的直线距离,也就是几公里。对秦人来说,挖几公里的水渠,还不是跟玩儿似的。

地图是二维的,地球却是三维的,除了平面上的长度、宽度,还有一个垂直方向上的高度,暂时先不考虑时间这个维度。

麻烦就出在这个高度上,湘江跟漓江之间的高度差,大概是几百米。要是直通通的修一条笔直的水渠,那渠水将会以什么样的速度往下狂奔呢?

在这样的水渠里用船搞后勤保障,仨字儿,没门儿。

开车从山顶到山脚,没多少人会选择最短的路程,直接从山顶往下冲,而是宁愿走一段弯路,沿着蜿蜒盘旋的盘山公路,安全的到达山脚下。

在两千多年前,负责修渠的大秦监御史,也懂得这个道理,他就是利用盘山公路的原理,修了一条水渠,打通了湘江和漓江,捎带着也就打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一个逆天的工程,就这样顺利竣工了。

敲键盘打字,很简单,但是我知道,真的做起来,很不容易。

这条逆天而建的水渠有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灵渠。

我认为只有这个名字才能配得上这条水渠,大胆的设想、灵巧的施工、完美的效果,该有的全有了,非一个“灵”字,不足以体现出他的神韵。

灵渠建成后,岭南前线的后勤问题就算是解决了,剩下的事儿就完全拜托给前线的秦军将士了。

吃饭问题解决了,丛林战的经验教训总结得也差不多了,秦军将士再次深入到了岭南腹地。

只要后勤保障没有特别大的问题,就没有秦军将士做不到的,这一次也没有例外,他们杀死了当地的部落首领西瓯君译吁宋。

要是在中原地区,到了这一步,帝国完全可以宣布,伟大的岭南战争胜利结束。前线的秦军将士也可以收拾一下行囊,准备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了。

岭南不是中原,南越人也不是中原人,他们并不认为一切都已经结束。

南越人并没有向秦军将士低下头,他们深入到更加蛮荒的丛林,推举桀骏做带头人,为接下来的战斗,做起了紧张的准备。

秦军的将士呢,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正在收拾行囊,准备回家呢。

一个在准备战斗,一个在准备回家,后果会怎么样呢?

在一次夜间偷袭中,南越人杀死了大军的统帅屠睢。

秦军将士既没有战斗的心理准备,又没有了统一的指挥,结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说是,伏尸流血数十万。

不能再打下去了,再继续打下去,大秦帝国也吃不消,别忘了,这会儿北方那儿还有一摊子的事儿呢。

还是先守住已经站住脚的吧,剩下的那些地方,慢慢来。

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帝国在岭南地区设置了三个郡,桂林郡、象郡、南海郡。郡县制的春风,越过五岭,吹到了南海之滨。

这一年,帝国的高层很忙,忙着在南北边疆设置郡县,帝国的人民也很忙,忙着搬家。

在这一年,一大批中原人也是离开了故土,在帝国的督促下,搬家到岭南。

这些人大多是逋亡人,就是规避徭役、兵役等帝国义务的人。

这些人应该不是吃了豹子胆,故意跟帝国的法令顶着干,死活不履行帝国赋予自己的神圣义务。但是,再精巧严密的法令,也会有漏洞,只要找到了空子,就可以在不违反法令的前提下,规避各种义务啦。

这下好了,帝国来了个兜底条款,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没有履行义务的,统统到岭南去。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啊!

跟这些逋亡人搭伴儿前往岭南的,还有一种人,贾人。

自从商鞅开始,秦国就一直不待见这些商人,这次打发他们去边疆,也算是体现了大秦帝国政策的连续性、一贯性。

逋亡人、贾人都有可恨之处,至少在帝国眼里他们都有可恨之处,打发他们去岭南,还能说得过去。

另一种人,也被打发到岭南,就只能用“可怜”二字了。这种人是赘婿,也就是俗话说的上门女婿。

在那个看重血统的年代,血统的延续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要是男人的染色体不争气,生来生去,最后收获的只是五朵金花、七仙女之类的千金,就麻烦了,地下见了列祖列宗没法交代。

最后一招儿,招个上门女婿,生的孩子(关键是儿子)随姥爷姓,也算是凑合着帮姥爷家延续香火了。

只要还有一线活路,就没哪个男人愿意干这差事,只有家里实在过不下去的,才会让自己的儿子去干这种买卖。

除了上门女婿,还有一种人也可以算是广义上的赘婿,投奔到富家寡妇门下,给她当第二任丈夫的人。有时候可能是第N任丈夫哦,比如后来的陈平,就给人家当了第六任丈夫。相对于上门女婿,这种人有点儿没品位,纯粹就是傍富婆。

不管是有品位的上门女婿还是没品位的傍富婆的,都算是吃软饭的。

结果呢,因为吃软饭,被打发到了岭南,可见,吃软饭也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行当。

这个?怎么说呢,也不能怨大秦帝国太刻薄,自古以来,赘婿都不是招人待见的主儿。

战国时代魏国的法令就规定,这些赘婿不能从国家分得土地,三代以内的子孙不能成为国家公务员,即便三代以后的子孙可以做国家公务员了,那也得写明他是赘婿的后代。(赘婿后父,勿令为户,勿予田宇。三世之后,欲仕,仕之,仍署其籍曰:故某闾赘婿某叟之曾孙。

除了在经济上、政治上受到残酷迫害,上了战场,赘婿们也没法向人家正常人看齐,吃得比人家差,干得比人家多,关键时刻还得替人家挡枪子儿。(今遣从军,将军勿恤视,烹牛食士,赐之参饭而勿予肴。攻城用其不足,将军以堙壕。

吃软饭,是要遭到无情歧视的,古今都差不多。

逋亡人、贾人、赘婿,组成的移民大军,告别中原,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帝国的南疆。在身份上,这些人跟同一年搬家到帝国北疆的人,差不太多,帝国给他们搭配的父母官也差不多,都是些不合格的帝国官吏。

大秦帝国不合格的官吏,真多啊!

这也不奇怪,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拿下那么大一片土地,秦国本土培养的高素质的官吏,就远远满足不了现状的需求喽,只好就近从当地招募公务人员,算是公务员本地化。

这些土生土长的公务员,一来是掌握不了秦国严格依法治国的精髓,二来是碍于左邻右舍、七大姑八大姨的情面,在执法过程中多少都会弄点儿猫儿腻。比如,沛县的萧何就曾经多次给老乡刘季这个社会混子开后门。

要是严格追究起来,东方六国本地出产的那些帝国官吏,都他娘的是不合格官吏,闭着眼也能抓几个典型出来,派他们去边疆,刚刚好。

人,有了,官吏,也有了,虽然都不是什么好鸟,但也凑合着能用了,开始岭南大开发吧。

且慢,还少了一种人。

女人。

帝国安排的这些官方移民中,女性的比例应该不会太高,女性要想达到帝国这么高的标准,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男女搭配,不光是干活不累,还有利于社会和谐,在一个只有男性的社会环境里,早晚要出事儿。

不过呢,让这些中原人去跟当地的女性打交道,不说当地人答不答应,中原人有这个胆儿吗?

别忘了,到现在为止,双方还没有彻底放下手中的刀呢。

要是一直这么阳盛阴衰,帝国的移民就不会有好结果,这批人即便不闹事,他们老了呢?到时候后继无人,帝国上哪儿再弄这么一大批移民啊,这片天下早晚还得是人家南越人的。

据说,赵佗建议秦始皇再派三万没有丈夫的女子来岭南,让她们负责给前线的士兵们缝补衣服。(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

秦始皇打了个对折,安排了一万五千人(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这一万五千没有丈夫的女子,不一定都是未婚的,可能会有数量不菲的寡妇。

那年头,大秦帝国最不缺的,也许就是寡妇了……

始皇帝三十三年,算得上是大秦帝国的一个移民年,一南一北两股移民潮,奔向了不同的地理方向,也奔向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移民到北方边疆的中原人,跟附近的匈奴人,过的日子没有任何交集,一个农耕,一个游牧,根本找不到什么共同语言,打根儿上就尿不到一个壶里。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水和油的关系。

这些人在长城沿线,一个劲儿的抵制匈奴人的渗透,那也是没法子的事儿。

移民到岭南的中原人,跟当地的南越人,过的日子差不多,都是靠种地过活。刚开始的时候,双方可能都会有点儿不放心对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就会慢慢的凑到一块儿,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提高粮食的产量,然后再是你教我施肥,我教你除草,你借我的犁,我借你的锄。

一来二往,双方就一点点的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不管秦始皇的原始动机是什么,他这个移民岭南的措施,最终是促进了农耕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这也是一次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民族融合。

虽然在秦末大乱的时候,岭南地区脱离了中央政府的控制,但是到了汉初,这一地区的人们还是尊奉中原政权为中央政府。

这个尊奉,在当时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尊奉,但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人对中原地区的心理认同。

有了这个心理认同,后世的王朝再搞海内一统,成本就大大降低了,大军一过长江,就可以宣告大功告成啦。至于岭南地区,发一个文告,差不多就齐活儿了,所谓传檄而定是也。再也没有哪个王朝,像大秦王朝这样,在岭南地区费上九牛二虎的劲。

说这些王朝不花一分钱的享用着大秦王朝留下的红利,不算过分吧。

自从汉武帝再次在岭南设置郡县后,在大一统时代,这一地区就始终控制在中原政权的手里。哪怕是一直都不怎么样的南北宋,也牢牢控制了岭南,这才有了东坡居士“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无奈,这才有了陆秀夫投海殉节的壮烈。

今天,生机勃勃的珠三角地区作为龙头之一,引领着中国走向现代化,追本溯源,也该感谢那次历尽艰难、付出无数代价的民族大融合。

在那次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付出了代价,大秦帝国也透支了自己的最后一丝潜力。

在我看来,始皇帝三十三年,应该是大秦帝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

征人的累累白骨、民夫的无声抗议、孤儿寡母无助的眼神,联手为大秦帝国打造的棺材,在这一年,正式完工,后来的直道、阿房宫,不过是增强了这口棺材的结实程度而已。至于什么时候装殓大秦帝国的遗体,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作为局中人,秦始皇意识到了吗?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会儿他很高兴,

秦始皇一高兴,就举办了一个酒会。

这是一个很让我上火的酒会。

这个酒会的具体举办时间,是在始皇帝三十四年(前213年),一个名垂千古的年份。

关键词(Tags): #帝国时代通宝推:johny,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多谢指教,后面一部分准备的太仓促,问题不少
家园 就算在不久的从前,"赘婿"也是被人看不起的...

在我们这儿,对第二类赘婿,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那比上门女婿还要更更没地位的...

家园 写得真好!何不出版, 或者拍电视剧?

追着看了好多个月了, 不得不说: 写得真好!也算自认是从小手不释卷, 不过, 把《史记》写的象江南兄这样好的, 还真没见过。

特别是江南兄的很多观点, 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 呵呵。

这么好的素材, 这么好的故事, 活脱脱就是极好的电视剧本的素材啊。 要是把这160多集拍成故事, 不管是严肃版的历史正剧, 还是如《武林外传》般的戏说版, 甚至, 即便是改编成动画片, 都是非常非常有看头的。

关键是, 现代人都太懒, 愿意看书的大人和小孩都越来越少, 若是拍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视剧, 对于.......怎么说呢, 应该说, 对于“唤醒国人”,是非常好的一个手段。

怎么说呢, 因为, 现在, 中国正处于一个消除几百年积弱, 一个所谓的“伟大复兴”的阶段, 这个复兴, 并不仅仅应该是经济的复兴, 科技的复兴, 必然要伴随着文化的复兴。

而中国, 自五四以来...., 其实自清末以来, 就一直有全面否决自己文化的倾向, 其流毒, 一直延续到俺小时候看过的《河殇》, 记得《河殇》一直是鼓吹蓝色文明必然要代替黄色文明的, 对于长城这个伟大的建筑, 《河殇》也是不屑一顾的。当年俺虽年纪尚小, 对他们的观点, 却也不敢苟同。 这帮所谓的“知识分子”, 所谓的“精英”, 其实, 都是不读历史的家伙, 或者,是不仔细读历史, 或者, 是故意偏读历史的家伙。

而“文化”这个东西, 必然就在历史里面。 “历史”这个单词, 包含了太多, 太多的内容, 我们先人的思想、科技、语言、文字、民族、变迁、军事、建筑、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反正, 杂七杂八, 非常非常复杂的一个体系, 都揉合在“历史”这两个字里面, 不同的人,不同时代的人,不同生活背景的人, 看过后, 会有不同的体会。

所以, 文化的复兴, 必然是建立在对自身历史, 有一个重新的, 客观的解读。 并且, 最重要的, 是让人民, 让大家都知道。

所谓的文化的复兴, 其实, 就是自己的文化, 被自己挖掘出来, 并且, 让自己的人民知道, 让自己的人民, 广泛的了解。这样, 我们的文化, 才能真正的复兴。

那么, 怎样让人知道呢, 用现代的手段, 如电视剧等等,手段, 用说故事的手段,用拍看的故事的手段, 让大家都知道。

然后呢,大家都知道后, 大家有兴趣后, 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人去更深入的研究, 挖掘, 如此, 成为良性循环。

===========================

罗嗦了半天, 其实, 俺只是个好事者, 却想当鲁迅。 呵呵。

其实, 真正能干成这事儿的, 却是商人。 是制片商, 是看见商机, 觉得可以以此为题材拍片, 以此赚钱的商人。

呵呵。

家园 好象刘彻也发了上门女婿朔方城

可怜的上门女婿们...

家园 吱一声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