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汉代于阗在帕米尔的理由 -- 泉畔人家

共:💬178 🌺277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可以解释双方矛盾的假说

目前为止,泉畔对于西汉时期于阗的记载作了分析,有很多证据说明那时的于阗不在现在的和田附近。我也想补充一下(不止泉畔提过没有),史记里的那段东边的河就向东流,一个和田不能是分水岭,另一个,和田的流向盐泽的水应该是北流,而非史记所载‘东流盐泽’。这个河水流向基本没法短时间改变,因为和田那里地势如此。而前面提到,那时汉使多如牛毛,应该这些基本资料不会错。

而仓野一派,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现在的和田以前也称于阗,但是张骞时代的证据我没看到。

但是有一个假说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矛盾。那就是古于阗搬迁了。在一百多年时间里,一个小国家搬一下不是什么稀罕事。而且于阗貌似和汉友好,并且中转贸易有利可图,然后和田一带气候变化可能比较明显,一旦有大的绿洲他们过去不是不可能。不知道当时的玉贸易状况如何,如果当时玉就是稀罕物,那就更能解释古于阗搬迁(或者扩张)的需求了——缩短运输路程,减少麻烦。并且产玉地带的确是分布很广的,西起喀什一带一直向东经过和田绵延上千公里都是。但是玉种类繁多,产量和开发难度也非常不同,如果古于阗的玉好但是难以量产,而和田一带质量数量比较平衡的话,那么弄玉有利可图,搬迁也就自然而然了。

当然这个假说有需要解释为什么,史书没有记载这次搬迁(或扩张)。有个可能就是,张骞时代最初的汉使是比较忠于职守的,后来多如牛毛后说什么的都有,司马迁也提到了。因此后来汉使可能以商家居多,这个变迁可能也就没有人特别在意了,毕竟南道基本都是小国,不和汉直接有冲突,这样的忽略也不是不可能。

家园 楼主开始讲的不错,后半段有点YY过度鸟

欧美的那些家伙现实的很,不会在乎你过去文明的强不强大,而是看你现在是否强大。

你如果本身柔弱,哪怕你祖先是“天鞭”。它们一样会扑上来咬你。如果你现在是“天鞭”,它们也会扑上来----舔你的脚。

家园 这才是可佩服的地方

1、虽千万人吾往矣,没有强大的气场怎么能撑得住?而且,我并不觉得他为了撑住而胡搅蛮缠。要不谁来试一试,多半中途就讪讪的退下来了。

2、无论多么的势单力孤,无论对方如何的出言不逊,他的态度一直很平和。要不谁来试一试,多半一时忍不住就撕破伪装啦。

要是历史大牛们谁觉得他总在扯偏话题,那可以有意识的总结整理,让讨论回到正轨上来吗,或者将话题罗列一下,并将话题之间的关系整理出来,分们别类进行讨论,或可分轻重缓急。

已经讨论了这么久,内容足够丰富,要是有心人能回顾整理一下,应该是很有建设性的。

家园 谢谢支持

实际上,单就张骞到班超时期的西域来讲,没那么复杂。核心资料有也只有史记 大宛列传 和汉书 西域传 2篇不太长的文章。

我们现在很多所谓的主流结论,和这2篇文章里的记录都是冲突的。或者说,必须要大幅篡改,尤其西域传。因为西域传里详细记录了各个国家距离长安的里程,距离都护的距离,相互方向关系,相互距离等。所以于阗要在和田县,就必须改汉书的里程数据。

我个人观点是,不是班固司马迁道听途说记录错了,而是我们的学者们理解能力有问题,再加上一些基础坐标一开始就搞错了,所以整个西域传地理位置就不能合理解释了。

我现在做的,就是尝试推倒这些所谓主流,按班固原文原意,重新梳理西汉西域地图。当然很多东西可能是错误的,但真金不怕火炼,正确的东西不会因为有1,2个人质疑就变成忸误。

家园 历史大牛乎

那第一个来西西河的温相,对了开始自称“温家宝”(后来有人指正是河里的托,不管如何是所谓大大牛),连富田事变都不知道,那时候google还没现在这么火,不象现在什么东东动动手指头就知道了,可人家现在居然出书不断,俨然党史专家。敢情国内大牛们都这么蒙出来的?

历史大牛么,有多牛?不要成天隐姓埋名的嘛,一群吊书袋的家伙也大牛,照您说,google才是历史大牛,俺可以copy&paste到您晕倒为止。楼主挺住了,某些同学小时候是因为逻辑学不好,才去吊书袋的,俺们逻辑没问题的可千万别让他们给忽悠了。

家园 可笑。你去百度,谷歌一下这个题目,写点东东上来,

就知道我说的是实话了。你自己想一想,你所认识的,知道的牛人他们读书能力如何,读的书多吗?

家园 好吧,我承认我是如假包换的假历史专家

在看到楼主这个帖子之前,我看都没看过《汉书.西域传》。不是说反话,真的。

如果我真的表现出“穷途末路一方的气急败坏”,嗯,可以做以下类比,一个一年级小学生,如果听到有人态度及其温良恭俭让地告诉他,3X2其实不等于6而等于9,他还是会气急败坏地说,你在扯淡。

在历史这个学科内,我必须承认还是个业余的一年级小学生(我现在还在啃史料学)从尊重历史和历史这门科学的角度,我敢说,我现在不知道的,现在绝不敢插嘴。但反过来,如果我知道错的,我一定会气急败坏的说,你错了。我敢打保票的是,楼主所提的于阗的问题,在历史专业内,只是个3X2等于几的问题。

家园 泉畔的万里行军假说早立于不败之地

之前泉畔的假说中认为汉军必须保持每日30,40公里速度高速行军的原因是因为被《希腊罗马名人传》里的错误时间注释给误导了。

《希腊罗马名人传》里的注释写克拉苏离开意大利的时间是BC54冬天,这样一来,至卡莱战役BC53年6月只剩下短短7,8个月。泉畔的假说必须在这8个月时间搞定一系列情报,外交,决议,行军的事情,所以拼命把汉军西域势力西移,才有一系列地理重释。

而真实历史是克拉苏离开罗马的时间是BC55年11月!《希腊罗马名人传》里的注释整整差了一年!留给泉畔假说的汉军的时间就有19个月!时间大大宽裕了!

如果多了一年时间觉的还不够,BC56年4月,罗马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卢卡会议已经决定了罗马将大举用兵于东方。留给泉畔假说的汉军的时间就有38个月!这么长的时间,泉畔假说里的汉军用爬都爬到了卡莱了。

所以说,泉畔假说的时间方面,其实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即使他的西域地理全错也无所谓,西域驻军规模全错也不妨,大不了从长安出发,路上走个2,3年。

家园 有用吗?没用。

依楼主强大的认知和神经,只要有本(汉代的)高数书没说1+1=2,他就可以说在汉代,偶们伟大的中国人计算1+1是等于10的。所以,很多网友,包括我,所做的事情就是论证楼主的1+1=10的情况下,5×2是有些不高兴的。

家园 【原创】关于这个辩论,逻辑和应有的态度

说说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因为看道有些文字觉得实在有些好笑。不得不说,如果我的文字里面有让人不舒服的地方,请放心这不是我的目的。

下面毛锥子提到:

“在看到楼主这个帖子之前,我看都没看过《汉书.西域传》。不是说反话,真的。

如果我真的表现出“穷途末路一方的气急败坏”,嗯,可以做以下类比,一个一年级小学生,如果听到有人态度及其温良恭俭让地告诉他,3X2其实不等于6而等 于9,他还是会气急败坏地说,你在扯淡。

在历史这个学科内,我必须承认还是个业余的一年级小学生(我现在还在啃史料学)从尊重历史和历史这门科学的角度,我敢说,我现在不知道的,现在绝不敢插 嘴。但反过来,如果我知道错的,我一定会气急败坏的说,你错了。我敢打保票的是,楼主所提的于阗的问题,在历史专业内,只是个3X2等于几的问题。 ”

这里面有多少逻辑和辩论上的问题呢?首先,不能混淆历史学家和可以辩论的人的关系,做争论和辩论的人不一定要是历史学家。

其次,如果你现在辩论这个题目,还是史记和前汉书都没看一下,那你就不应该参加(注意我说的是如果)。

再次,你既然不是专业人士,就不应该有权利来裁判这个问题是不是3X2的问题,(而且这个‘退’对你辩论毫无好处):意思很简单,既然你是小学一年级,你应该有的态度是保持头脑的开放和想像力,对看到的东西有一个清醒和逻辑的看法,而不是教科书里的东西就是对的这样的想法。要知道现在争论的就是教科书里的东西是不是对的。这样层面的问题你拿3X2来做类比,有点井底之蛙的嫌疑。这个我可以拿大家熟知的物理学的演变来给你讲为什么:在相对论出现之前,牛顿第二定律被广泛认识(并且能非常好的解释一切物理现象)之后,如果有人跳出来说,牛顿第二定律是有局限性的,只在速度比较低的情形下局部真理,必然有很多学过牛顿定律的高中生和你反应是一样的。(当然在有牛顿定律不能解释的观测之前,没人会想到去挑战牛顿定律,因为没有必要)。

因此你的这个类比还有一些你其他的类比都是不适合的:拿着一个被认为是贴律的东西来比做自己的观点,然后别人的就是一定是错的。这不是很好笑么?况且,退一万步讲,被你认为是铁律的东西并不一定是铁律,比如3X2,这个乘法是需要定义的,在高级代数里面乘法可以有很多定义,结果不一定就是6(当然我说这个有点扯远了)。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物格修齐的帖子里面“依楼主强大的认知和神经,只要有本(汉代的)高数书没说1+1=2,他就可以说在汉代,偶们伟大的中国人计算1+1是等于10的。所以,很多网友,包括 我,所做的事情就是论证楼主的1+1=10的情况下,5×2是有些不高兴的。 ”这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这不是在辩论这是在自我论证。辩论必须要有个题目,然后大家依据这个题目大家出示证据。我理解两位朋友可能根深蒂固的看法就是和阗为止这个问题就像3X2或者1+1或者5X2这么铁定,所以必定和阗就是和田。这个是‘看法’或者‘观点’不是‘论据’。既然两位朋友这么看好这个观点,那就出示证据吧,可惜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辩论的论题不理解。

那么现在的论题是什么呢?很简单的说,争论的要点在于:史记和前汉书里面提到的和阗这个地方的位置和后来的和阗(和田)是不是同一个。我对一些河友的反应来看,他们根本就没有认清辩论要点,一直在证明现在的和田在以前叫和阗。但是这个不是问题。就像我提过的一个假说,完全有可能和阗在东汉前期搬过家。拿问题的关键时期以后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这个用俗话说,就是没有说到点子上去。

还是拿相对论这个大家都比较熟知的东西来做类比(注意,只是类比,我没有说这个类比就是证明,也就是泉畔的观点不一定就是相对论,而仓野的就是牛顿定律)。泉畔注意到一些无法用教科书里的理论确实解释的东西,因此他提出来一个假说,就是相对论,也就是物体在做高速(和光速接近)运动时,牛顿定律不适用。类比就是,和阗(于阗)=和田这个定律在西汉时期不适用。为什么有这个假说呢?因为泉畔觉得发生在那时的一些中外的事情无法用现有理论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假说,不管对错,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就如相对论出现之前,大家发现威尔逊的光速实验无法用牛顿定律做解释一样,必须要有新的理论来。(再次注意,我不是在说,泉畔的假说已经是相对论)

再说一下辩论的态度,拿河里的宗旨来说吧:“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辩论时哪怕你觉得对方的观点再离奇,也尽量应该保持平和和友善的态度,这是最起码的。

最后,我承认我有点闲的慌了,为这么个事情写这么一长串的东西,如果我文字有冒犯到哪位朋友,请见谅,我没有要冒犯的初衷。

家园 【整理】关于骑兵、步兵、战马和马镫

关于骑兵、步兵、战马和马镫

http://www.17k.com/html/books/0/2/214/21409/b24798/1077393.shtml

家园 他这个没法复制。

也就没法引用。

  他以为到旅游点看过马就懂了?有哪位不常骑马的人能骑上马连续跑上个二三十公里,就可称为神人了。我在牧区一次骑了六公里,下马后腿(主要是大腿内侧)痛的挪不动步子,PP也磨破了。

  骑兵一天移动三十公里当然很正常,步兵一天也能走四十公里。但军队不是光串联就行了,长途行军后还要保持足够的战斗力就得休整或少走路,别无它法。再说出兵打仗不是光兵走到就得,还有粮草缁重,那时可没汽车飞机。

  他以为马光吃草就行了,如果只是被放牧的马光吃草当然没问题,用来骑乘、拉车的马就得喂料。其实不光是为了补充营养,更重要的目的是缩小肚子,光吃草的马肚子太大,跑不动。

  牧民其实并不穷,一户牧民(两口子)年收入三到五万是平常事。一匹马如果正在使用(指每天结骑或拉车),每天至少要喂两三斤料(玉米或黑豆),再加上吃的草,你算算一个月五十够不够。当然花一千是不可能,但不能说花不到一千就是花不到五十吧?

家园 网上搜一下,别处复制即可

如果沿途不能提供补给,跑不了那么远,那时候肯定没有远征大宛的魄力,向更远处更别想

如果可以提供,不止是粮草,部分运输对方也会提供,中亚有的是马

步兵长途拉练(新兵比例很高),每天35-40公里(按条例山路是25公里),走几天或十几天歇两三天

多匹马的骑兵更没问题

每天2-3斤玉米现在是100元左右,作者写了好几年了

家园 河霸的嘴脸。我认可泉的态度。
家园 【整理】关于骑兵、步兵、战马和马镫

关于骑兵、步兵、战马和马镫

一 、关于马镫

  说到骑兵,不得不提的就是马镫。在马镫未出现之前,大规模的骑兵部队已经出现,但对骑手的要求远远高于马镫出现之后。所以,欧洲学者对此物推崇倍至,认为其直接导致了骑士时代的诞生。

  以笔者在内蒙生活的经验来看,有人完全可以不借助马镫和马鞍将马骑得很好。当地老乡的叫“铲骑”,一般为少年男子找死并炫耀本事的行为,与八十年代初城市里骑摩托车不带安全头盔类似。骑术优秀者甚至可以张开双手,不抓马鬃。但掉下来的可能也有十之五、六。

  能达到这种骑术水平的,酒徒在牧区认识的人中,百里挑一。所以,酒徒以为,不靠马镫而作战的难度相当大,特别是双手挥舞兵器冲杀,对普通人来说简直就是找死。因而,酒徒相对赞成一些欧洲学者的结论,马镫是导致大规模骑兵部队出现的重要一环。

  二、马镫的发明时间

  在马镫没发明之前,谈步骑对抗就有些怪异。因为那时候的骑兵发挥不出最大战斗力。他们一边要掌握身体平衡,防止自己掉下来被后面的战友踩死,一边还要挥舞兵器对付敌人,实在要求过高。

  所以,在马镫未出现的时代,手持冷兵器的步兵和骑兵相遇,骑在马背上的人站的优势并不大。以纯步兵来打击骑兵,应该不是空谈。

  主流史学界认为,西方的马镫是从东方流传过去的。也有少数人不支持这种观点。但从出土文物上来看,东方马镫出现时间远远早于西方,这是不争的事实。从目前出土文物上来看,中国马镫出现的时间不晚于晋代,八十年代,西安甚至出土过西汉时代马镫雏形。但早期马镫通常是供上马使用,而不是辅助骑马。

  辅助骑兵马上作战的双侧马镫出现的比较确切时间是两晋时期,公元四百年后,朝鲜,日本也出现了双侧马镫。所以,中国的实战马镫最晚发明时间不会低于南北朝。

  顺便提一句,如果你不幸穿越了的话,去汉代发明马镫,也许祖先们不会揍你。到唐朝还想弄个发明马镫的专利来混,中国人的祖先们可能不会答应。

  三、关于骑马和马速、耐力

  马镫发明后,骑马就变得相对容易。很多没骑过马的人去旅游区,也可以跳上马背遛一圈。但能爬上马背和会骑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千万不要混为一谈。

  在旅游业没大力发展之前,内蒙人的马鞍之前是没有把手的,那东西是为了旅游者专门加的发明,出自谁手无可考证。

  正常情况下,骑马者要靠双腿保持身体平衡,一只手拉缰绳控制方向,如果有胆子把另一手腾出来的话,拿皮鞭和拿马刀随便。

  好的骑手,要求骑马时可以“颠”起来。这又是当地一句土话,也就是人的动作和马的动作保持协调,这样,马不会很累,人也不会很累。双手离开马鞍,必要时缰绳也放下,身体坐直随马背颠簸而自由起伏。

  说实话,不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一般人做不到这种水平。如果想当骑兵的话,这恐怕是最基本要求。否则,光用手抓马鞍就忙不过来了,更甭提马上挥槊。

  草原民族自幼开始接受训练,在骑术方面比中原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草原军队以多以骑兵为主,也不足为怪。

  内蒙的旅游区可以骑马,养马出租也是当地百姓一大收入来源。夏天的时候,租一匹马的价格是每小时15到25不等,个别地区可能更便宜,或者更贵。通常牧人喜欢一次租给客户两小时以上,为了多赚一些钱,他们会鼓动你跑长距离。据酒徒的经验,这个距离一般是十五到二十公里往返。无论跑出十五公里,还是二十公里,往返一趟总距离已经是三十公里以上,通常不需要两个小时。

  也就是说,马匹在两小时跑三十公里是很轻松的事情。据酒徒观察,如果骑手和马配合得好,这个速度跑动,马几乎不会出汗。

  内蒙的夏天短,为了多赚钱,出租用马匹几乎每天都要跑三十公里以上,持续三个月,天天不休,据酒徒经验,除了事故淘汰外,从没看到谁家的马被活活累死。

  所以,骑兵部队每天移动三十公里是非常轻松的事。网络上推论的骑兵不能持续一个月以每天三十公里速度机动行军,实在有瞎掰的嫌疑。至于为什么历史上很少记载骑兵持续一个月每天三十公里突进,酒徒以为,第一,除了逃命外,没有必要。第二,不可能在敌境内突进三百公里以上还遇不到阻拦。一边突破敌军防御一边前进,速度肯定比战略撤退来得慢。

  四、关于养马的造价、军马的品种

  网络上经常看到大伙争论,养一支骑兵的造价多少的问题。很多结论其实参考的是西方贵族老爷的坐骑饲养成本,或者是赛马饲养成本,与古代中国的战马相去甚远。

  还是以内蒙的旅游区,蒙古马为例,牧民们很穷,所以很吝啬。每个月在马身上的投入,据酒徒了解,绝对不会超过五十元人民币。如果有人告诉你某个月他花了一千元养马,基本上这人就是牛皮大王或者败家子。当然,这里边没有算草料的代价,因为马吃的草对牧民来说不算成本,夏天散养,冬天靠天气暖和时割下来的草,庄稼秸秆和少许精料喂食。电影里那种给马吃鸡蛋的镜头基本不会出现,因为人都没足够的鸡蛋吃,怎舍得拿来喂马。

  宋代之后在中国出现的骑兵,通常都以蒙古马为主力。这其中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蒙古马养着便宜。实际上,直到1949年后,我国军队大力提倡骡马化时(当时没机械化条件),军马也是以伊犁马和蒙古马的杂交品种为主。军马不是赛马,不追求绝对速度。酒徒幼年时曾在灯笼河牧场生活过一段时间,很少,或从来没听说过拿西洋马来做军马的传闻。

  伊犁马又叫二串子马,成年人骑在马背上一个白天可以跑二百多里(100公里以上)。往往是骑马的人先坚持不住,马反而很精神。这种马亦适合散养,喂粗料和干草即可生存。为当时解放军骑兵的最爱。相反,现在的汗血宝马以及世界各地的名种赛马,如果负重在七十公斤以上,长距离奔跑的话,都达不到如此速度。如果这些名种和伊犁马吃一样草料,肯定死得更快。

  五、关于冷兵器时代的骑兵、步兵对抗

  写了这么多,酒徒只想表达一个观点,以蒙古马为主体的骑兵,在长途行军速度和短途突击速度方面,绝对比同时期的步兵占优势。这是普遍成立的结论,当然,您如果非用工农红军和晚清八旗骑兵比行军速度,酒徒也没话可说。

  并且,在长距离行军情况下,不存在,或很少出现网上某些高人所说的战马大规模累死的情况。倒是士兵因为训练度不够大规模调队情况很多。事实上,导致蒙古马大规模死亡或者病倒的情况往往不是因为行军,而是天气。蒙古马适应的是干燥少雨的草原环境,过了长江,基本上就要打蔫,战斗力和耐力都会大大下降。

  冷兵器时代,骑兵打得步兵满地找牙,和步兵打破骑兵的战例都能找出许多。到底步兵对骑兵有战斗优势,还是骑兵对步兵有战斗优势,网络上争论非常激烈。早些时候,流行的观点是骑射无敌,最近受灰熊猫的小说影响,很多人认定了步兵一定能克制骑兵。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酒徒记得灰熊猫的书中,步兵破骑的条件是,现代化手段训练过的步兵对付中世纪的骑兵。这是一种不穿越很难出现的情况,偏偏很多读者断章取义,把步兵破骑兵当作了真理。

  在宋代,研究以步破骑的人很多。因为宋代失去了战马来源,北方几个游牧民族国家同时对宋进行战马禁运,所以当时人研究以步破骑,实在有不得不为之嫌。到了明代,朱家王朝一项被人诟病的苛政就是命令北方百姓必须为官府养马。如果光凭步兵就能打得北方游牧民族满地找牙,估计中原的皇帝没必要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买卖。

  酒徒的观点是,在冷兵器时代,到底骑兵胜过步兵,还是步兵胜过骑兵,要看双方的训练程度和指挥者是谁。如果让酒徒带五千骑兵去挑岳飞所带的两万步兵,输的肯定是酒徒。如果让酒徒带两万步兵挑岳飞带的五千骑兵,输的肯定还是酒徒。

  酒徒以为,在训练程度相差不大,人数相差不到五倍,双方指挥者能力旗鼓相当的情况下野战,骑兵的胜算还是大于步兵。第一,战斗时,人和马冲击力,远远大于一个人,并且看到高速冲过来的战马,普通人最想的是逃命,而不是迎战。第二,战术上,骑兵可以凭借机动速度,抄步兵的后路,断其粮道。而步兵绕道抄骑兵的后路,就难得多。

  因此,有战斗经验的骑兵对上无战斗经验,军械也很差的农民军,通常能摧枯拉朽般将其击跨。遇到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正规军,取胜的难度就会增大许多。如果地形,人数,训练程度和指挥者能力都不战优势,被击败了也很正常。

  即便在热兵器出现的前期,骑兵依旧在战场上能发挥巨大作用。有些西方国家利用战马运送士卒到指定地点,然后士兵们下马用火枪作战,还曾一度成为风气。

  即便是1949年后,中国军队很长一段时间提倡骡马化,而不是发扬长征精神两条腿赶路,看重的也是骑兵机动性。

  事实上,真正淘汰掉骑兵的,是机枪和坦克。而不是步兵。即便到了二战时期,骑兵偶尔还能重现光彩。

  在1942年洪泽湖地区沙山集一战中,彭雪枫的骑兵团仅用9分钟即将300余名日军砍倒大半,80余名日军因恐惧而投降。大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如果套用步兵一定克制骑兵的言论,雪枫刀也就不会成为日军的恶梦了。

  结论:

  冷兵器时代,骑兵并非无敌,步兵也不是骑兵的克星。事情就怕绝对,一边倒的看问题,往往走向极端。

  事实上,冷兵器时代国与国之间战斗,不可能只用单纯的步兵和骑兵。混和作战是最常见的方式。拿隋代府兵为例,每十个人要带六匹马(或驴、骡子),到底称之为骑兵还是步兵,很难讲。

  李世民在虎牢关外击溃窦建德,骑兵迂回,骑兵突击,步兵包抄战术都用过,你到底说他是骑兵取胜,还是步兵克敌呢,恐怕李世民自己都说不清楚。

http://www.17k.com/html/books/0/2/214/21409/b24798/1077393.shtml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