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如何认识中国式危机 -- 万里风中虎
因为苏联没有发生文革
从黄衫军到红衫军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局面。这个是当局最近密切关注与大力调研的一个点。
至于今日的时局,很多档案不公开,讨论的基础都是各说各的南辕北辙,或者说各自都在找符合自己利益的解释。
但是后面不管怎么改无论左右上台或者左右共治,被钉上墙唾面的必定当年被奉圣的,也算是轮回。当年的位不正,为稳固权柄封王又置藩,始作俑者应有此悟。于今种种,希望是斗最后是以驱逐出境为结果,而不是不死不休。
如果说大家都关心的投资话题,多关心点欧元---华尔街调查以及各国对此参与。我们不会是苏联,现在是世界垄断资本携手合作遏制失败者的时代。至今为止,失败者没有控制对暴力工具控制前,做什么都不过是工具,是棋子,而改变不了自身的前途和命运。
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头了
现在是共同富裕的时候了
不过说实话, 我觉得两段论是扯淡.
最近一份研究报告称我们社会效率在近三十年来,基本没有提高。(不是经济效率)而造成这个问题的根结,在报告中引用了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的内卷化范式。我相信,从这个角度切下去,大家可以从自身的角度看到很多现在问题的一些解决途径与构想会落足在哪里。也许这些会给大家思考未来的时候有说帮助。
哎。大国崛起难道就是这样崛起的吗?
三座大山、儿童被杀、血汗工厂遍地。。。。。。
真是让人无语啊,tnnd,曙光初现即来了真真阴霾。
谁能清算这些无良的贪得无厌的官商呢
高!实在是高!!
速转常委阅示!
“我们的时代是焦虑与淡漠的时代,但尚未以合适的方式表述明确、以使理性和感受力发挥作用。人们往往只是感到出于困境,有说不出的焦虑;人们往往只是沮丧地觉得似乎一切都有点不对劲,但又不能把它表述为明确的论题。 “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体的生活际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生活际遇。”
——C 赖特 米尔斯(编注:Charles Wright Mills (1916~1962) 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在一个常见的人类社会中,社会结构影响着人,而人也反过来修正社会结构,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被称为“社会的自我反思”;当一个社会结构发展到自我封闭以致拒斥一切可以促进它进行重大转变的形态时,它就进入了社会科学上所谓“内卷化”的状态——社会停滞不前,而在原有的模式中循环往复,道德、规范、价值标准不再具有内在的吸引力,而变成了表面文章,所有的人都在“表演”。所有的社会在转型中,都经历了剧烈的变迁对道德规范的冲击,转型中个人的困惑(Anomy)和社会规范的缺失(Anomie),被成为“失范”,即“失去规范”。没有哪一个社会有过例外,不同的是:有的社会在转型后建立了新的秩序,实现了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另一些则在混乱中停滞不前,没有实际的增长,这种混乱停滞的状态被称为“内卷化”。
内卷化(又称国米花)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hifford Geertz)《农业内卷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根据吉尔茨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把内卷化这一概念用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他把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即边际效益递减的方式,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即“内卷化”。
“内卷化”的社会常常表现为如下2个特征:
(1)社会经济水平看似繁荣,但效率并未提高,仅仅是原有水平的扩大和重复。
(2)社会中的人们对原有的道德和规范的认同水平停留在表面,更多的时候是在“表演”。
而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9年的华北》中,提出了国家政权内卷化的概念。他认为在其著作中,内卷化这个概念不完全符合吉尔茨的定义,自己只是借用这个词,它所揭示的现象已脱离了原词意义。 “政权内卷化”与农业内卷化的主要相似之处在于:没有实际发展的增长(即效益并未提高);固定方式(如赢利型国家经纪)的再生和勉强维持。其不同之处在于正规化和合理化的机构与内卷化力量常处于冲突之中;功能障碍与内卷化过程同时出现。5进入20世纪的国家政权不是靠提高自身效率来扩大财政收入,而是靠扩大外延——增设机构和增加税种来增加收入,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伴随着“赢利型经纪人”贪污贿赂的增长,这是国家政权内卷化在财政收入方面表现,它表明20世纪以来中国国家政权现代化的努力遭到了失败。
学者黄宗智研究认为,为明清以来,在人口的压力下,中国的小农经济逐渐变成一种“糊口经济”。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并不是“资本主义的萌芽”,而是贫困的小农为了生存而不得以的选择,商品化并没有打破小农的经营体制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它。他认为有必要对几个世纪以来的农业商品化做出区分,为了以现金或实物向不在村的地主缴租而从事的市场行为可称之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为了支付生产和维持生活的直接开支而从事的市场行为可称之为“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为牟利而出售满足租税、生产费用和消费需求之后的剩余农产品可称之为“牟利推动的商品化”。黄宗智的研究及国内学者研究都表明,无论是华北还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都是农业商品化的主要形式。这种商品化“是谋求活命的理性行为,而不是追求最大利润的理性行为。”3黄宗智在使用这一概念研究中国农业经济与社会变迁时,拓展了这一概念的内涵,使之对研究对象有更强的解释力,并非是使“内卷化的含义已经变得复杂而含混,由此产生出一些更加纠缠不清的问题。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总有一天发现酱油都没啦,那时自然会有改变
还是很有政治智慧的。当然也要考虑到毕竟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
不说三七开,倒三七,这种比例划分本身就是很扯淡的一件事情。
BTW,个人认为,两步走是扯淡。完全不可能实现的战略。
西方体系到今天虽说还没有完,但是颓相尽显.阿凡达和MATRIX透露了两方面的重要信息,而这两方面都与现行西方体制格格不入,我很想说明这些问题,不过目前写作进程太慢,有些问题也未全部想明白.
各个行业的情况不同,没有谁能知道最后的整合会是什么样子。不过我不认为国家能成为一个行业的对立面,除非这个行业不是中国的行业。我只是希望中国的官僚体系能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有一个差异的分工,企业则能够利用这个差异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一个理想化的典型是一个行业在全国有三五个龙头企业,有利于整合力量对外竞争也有利于内部避免垄断,各个地区最好有补充市场空隙的小企业避免大企业的迟钝发现新兴市场机会。说到搏弈能力,我希望是龙头企业比地方政府稍强而比中央政府稍弱,相对来说我更担心整合后的企业决策是否清醒。
其实问题的关键是地方政府的财源如何解决。
君不见,现在炒房炒资源的多是国内的先富,他们是带动了后来者致富还是阻碍了后来者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