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子弹列车的秘密--和谐号和新干线的不权威故事 上 -- 萨苏

共:💬393 🌺206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家园 群众眼睛雪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萨不说,下自成坑!
家园 我不这么认为

其实TG好多基层明白的很,但是上级命令一下,哪个不按规定时间攻下山头来,是要被打PP的,所以各种方式全有,但大部分P民们太实在,总是能被吆五喝六地给吓住,难免常留狼外婆形象....

家园 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他被人忽悠就被人忽悠了,怎么会有什么

他被人忽悠就被人忽悠了,怎么会有什么绝不可小视的负面影响?最多对他自己有些影响。

要造成负面影响只能是他也参与忽悠。也就是说,虽然他可能没造谣,但是肯定传谣了,由于他的影响力巨大,他的传谣也就特别有效,是传谣的主力。

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他熟悉和不熟悉的领域大嘴巴造谣或者传谣,这又怎么说?

你认为传谣不算忽悠?

家园
家园 车轴是加大了一吨

车轴是加大了一吨!这个和汽车类似,小车车轻,速度一快,轮胎抓地不够,就不易控制。两种解决方案,要么底盘加重,要么装扰流板(F-1赛车那种)。下文引自“日夜兼程 穿越梦幻的时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纪实”,以证明加重车轴的说法:

"一个车轴,究竟该承载多重的车体?

解答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凝聚了全国几百个顶尖专家的智慧和心血。

青岛四方公司在引进日本川琦技术制造动车时,按照设计要求轴重为14吨。

提速试验时,车体震颤,脚底发麻。轴重轻,列车“包袱”少,才能跑得快,这是高速列车的公认方向。但过轻,车体就会发飘。

轴重应该多大?

从2007年6月开始,青岛四方进行了大量仿真试验,但不得其解。

铁道部会商后提出,要整体考虑空气动力、噪声、振动等因素,做到系统最优,而不能只盯着轴重一点。

思路打开了。他们请来了国内结构、流体、振动等方面几百名专家,联合中科院力学所、西安飞机强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噪声实验室等集体攻关,进行一次次仿真试验,在对比中选择最佳设计。

2007年底,项目攻关取得突破,当月下线的首列时速350公里动车组,轴重变成15吨,问题迎刃而解。

从14吨到15吨,一吨轴重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联合的力量。”

家园 忘情是同行,花一下
家园 恭喜忘情

恭喜忘情,以前一直在追你的相亲系列,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呵呵,恭喜!恭喜!!

家园 希望能看到忘情的新作

强烈期待忘情的新作,其实相比铁道部高层对铁路各类问题的看法,我更对那些高层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路感兴趣。现在有的时候实在不明白有些政府决策,希望可以通过忘情的新作有所收获,呵呵,强烈期待。不过,还是尊重忘情的判断,毕竟还是系统内的人,有些话还是小心点吧。

家园 花,如要走出去可以留意一下挪威 :-)
家园 老萨挖坑还拉垫背的。

  就一个补反倒不习惯了。

家园 再给老萨挑个眼

其实搅玻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那熔化了的玻璃也是千把度的东西。一般的东西放在里面不化也软了。多数耐高温的材料都是硅那一家子的。玻璃化了它们也呆不住。再说,那玻璃也有个纯度的要求,杂质多了玻璃的光学性质就会变化。所以用来搅的东西还不能被熔化的玻璃溶解。想了想还真不能拍拍脑袋就说出种合适的材料能用来做这个的。能想到的就是铂钼合金了。可那玩艺儿要做个几米长的搅拌棒估计就比个玻璃厂还值钱了(要是没记错的话,一个小酒盅那么大的坩锅就上万了)。

家园 老萨说他不挖坑

全国人民都笑了

家园 加重的目的,也许是为了改变共振频率。
家园 “晨枫马甲坑王之流要遭雷劈的,咱老萨痛快人,说完了拉倒“

估计听这话,负责打雷的那位都乐了。

不过萨大在加紧填坑的时候也别忘了主意身体,还是保持匀速填坑吧,别太辛苦了。再说大伙习惯了您的坑速,今天这两段结的这么利索这不不少人还不习惯呢么?

家园 多谢多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