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YOUNI: 真麻?假麻? -- 虽远必诛

共:💬24 🌺9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YOUNI: 真麻?假麻?

不论是龙爷(死的早就是好,评价不变)还是老金(典型的晚节不保)还是小蚊子(人死的比割草还快)还有那个娘娘腔,都提到过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点穴。一点睡学,昏睡不醒,一点麻学,俺们不是银,随便您吧!

但是除了精彩的小说之外到底有没有这种传奇的技术呢?

没有。您可能用手指头捅死银,但是不可能麻翻了银。

您该说了,手指头尽力不够,用针灸可以。所谓的针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实际上针麻技术还真的同传统文化没有多大关系,是典型的新生事物,政治斗争的产物。

先看看历史:

该疗法创始于1958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用以进行扁桃体摘除术取得满意效果(尹惠珠)。后来应用到90余种中小型手术——脑瘤摘除术、二尖瓣窄分离术、胃切除术、子宫切除术、脾切除术以及肾、膀胱等手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66年2月国家科委和卫生部在上海召开针刺麻醉研究工作座谈会,制订了 “针刺穴位麻醉研究工作二年规划纲要草案(1966~1968年)”。

1970年5月上海举办了第一期全国针刺麻醉学习班,进一步推进“针麻热”。

1966年6月后积累的有24,538例,为“文革”以前八年的5.8倍。手术种类接近100种,几乎遍及各科常见手术。

1971年7月18日新华社首次向全世界正式报道了“中国医务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创造成功针刺麻醉”的消息:针麻技术突破了外科手术必须使用麻醉药物的旧框框,这种技术具有安全、简便、经济、有效的特点。

是中国针灸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使历史悠久的中国医药学大放光彩。针刺麻醉的出现和发展,将推动人们进一步探索经络学说等中医基本理论的实质,同时对现代生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等基本理论学科也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为此,同年《红旗》9期专门辟出“关于针刺麻醉理论原理的讨论”刊登了三篇文章。

1971年8月,美国著名记者詹姆斯·赖斯顿(James Reston)在上海亲临现场观察多起针刺麻醉操作,并在美国媒体对中国针刺麻醉做了详尽的报道。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度访华时提出要求参观针刺麻醉手术,形成了至今仍风靡欧美的“针灸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由于没底大统领的号召效应,针麻成了外宾的比选项目,同天安门,兵马俑一个级别。

1976年中国邮政发行四枚一套“医疗卫生科学新成就”(T-12)邮票,“针刺麻醉”列在第一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汤沐黎创作的油画《针刺麻醉》被中国美术馆永久馆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1979年)彩色科教片《针刺麻醉》广泛上映。

然后再1979年之后针麻逐渐销声匿迹,偶尔还能听到用在拔牙,扁桃体之类的,也有一次是开胸的先心病手术外链出处

针麻总计病例有200万例。

没有单纯使用针麻的!!!!!!!

都是针麻加局麻加镇痛药。

曾经有麻醉科医生讲,针麻不可以不加局麻,局麻可以不加针麻。

另外针麻的镇痛效果在最大的程度上可以降低30%的镇痛药使用量。

因此结论就是用局麻+镇痛药+ 可有可无的针麻去实现全麻的效果。

如果您做过大手术就知道了,很多的手术还要在术中给药,来保持麻醉深度,否则患者会躁动,影响手术效果。

麻醉三大要领:1无痛 2 肌肉放松 3 舒服

针麻无法达到任何一点。所以无法归入麻醉领域,可以说是针刺镇痛,同麻醉无关。

另外针麻有很大的人群效应,年轻的女性效果最好。

她们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到暗示的人群----------安慰剂效应。

最后看看这个小说可以反映一些真正的情况外链出处

针麻实际上是同开发祖国医学宝库的号召紧密联系的。

1954年,毛泽东作出重要批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如不整理,就会绝版。”同年,他又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于是,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名医,于1955年12月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毛泽东还接见了第一任院长鲁之俊。

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对卫生部党组《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学习班的总结报告》的批示中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联系到66年之后的针麻大发展,79年的销声匿迹,不难发现政治因素在医学实践中的影响。

总结:针麻是没有理论,实践基础上的草率行为。曾经有人说过:如果麻醉科,外科的大夫在他们自己的手术时,第一选择是针麻才说明真的有效。

针麻----假麻,您麻嘛?

元宝推荐:范适安,
家园 孤陋寡闻地八卦一下...

"小蚊子"是? "还有那个娘娘腔"是?...

家园 终于等到了。谢谢大夫。

我记得还有一部电影,无影灯下颂银针。

家园 温瑞安我能猜到,娘娘腔是谁?

梁羽生?罪过罪过,这位可是不错的

和金古并列的也就这位了呀,可能是后起之秀,

没想到大夫居然这么关心武学后辈的成长

想起来了,是黄易,这伪黄色作品创作者

家园 我当年在蛤蟆图的趴窝公司有个同事

斯里兰卡人老泡。

老泡家族是斯里兰卡贵族出身,留英的精英,不过是少民--泰米尔人。

斯里兰卡内战没开始前,一家人在首都过着豪华的生活,父亲是名医,英国毕业,后来多次率斯里兰卡医生团队到中国访问,受过周总理接见。他们多次参观学习的,就有针刺麻醉。那时候中国人实诚,还让斯里兰卡朋友在中国医院里面亲自动手实习。

老泡爹曾经和老泡说,非常奇怪,为何在中国,针刺麻醉有效果,回到斯国,它咋就不灵了哪?老泡问我,我不是医生,答不上来。

家园 可否讲讲痣的问题?

脸上有毛痣,脚底有块痣。上次看了一个电视节目,说有很严重的癌化危险。好担心啊!

顺便贺宝!

送花 关闭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你说可以降低30%的麻药使用量

这到底是镇刺真的发挥作用还是单纯的心理暗示作用?

家园 想听大夫细讲下麻醉

我有一年轻貌美且单身的师姐,是麻醉师,现在正在实习。大夫能不能八一八麻醉的事儿啊?下回见面也好有话说

家园 我们忽悠的能力还是有的
家园 印证一下!俺的老姨,亲的,先天心脏病。70年代文革的时候

做开胸手术就是这种方式,当年大概20多岁吧。那家医院不详。

那时俺还小,八几年听母亲说过,当时还不信。老太太原话:“想着就害怕。那不就跟宰牲口似的么?!”

老姨至今还算健康。就是有糖尿病。吃饭前要打针。

家园 是减少镇痛药使用量,不是麻药使用量。

另外针麻的镇痛效果在最大的程度上可以降低30%的镇痛药使用量。
这两者是不同的。

  至于说是针刺真的发挥作用还是单纯的心理暗示作用,没见过有这样的研究,这也不容易用双盲法区别。

  一般认为针刺对镇痛有一定效果。

家园 这正说明针刺麻醉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

而心理暗示跟文化背景是密切相关的。

家园 70年代初,安东尼奥尼来华拍纪录片《中国》的时候

就拍过用针灸麻醉进行剖腹产手术的,镜头一直拍,仿佛在拍魔术一样的,很少切换,产妇的表情一直很正常。

片子关于这一段镜头的解说词如下:

“一天他们带我们去北京的一家妇产医院,一个安静整洁的场所,都是些年青的医生。病人在一家电子工厂工作,她今年35岁了怀的是第一胎。她需要做剖腹产,他们用针灸来做麻醉。这种方法很简单,无需昂贵仪器,它建立的是种更直接的,富有人性的医患关系。谁都能学针灸,能用它。就是在偏远的地区,就是那些赤脚医生都会针灸,而他们是农业中国的医学脊梁。今天尽管西方科学家持怀疑态度,在中国做的75%的手术,在对病人进行初级麻醉时,用的就是这些细针。它们触及神经,切除痛感。甚至医学方法,也想表明它们能依赖古老的教导,用简单的工具来超越障碍。 ”

家园 是呀,这个又怎么解释呢?

还是说医生为了政治目的并没有向导演透露使用麻醉剂的情况还是导演疏忽了?

家园 个人其实在印证针灸的临床效果。打麻醉剖腹产。。。

个人在医院里见过,产妇们出来之后,象从鬼门关里逃出来似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