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关于《太平洋战争》的日军战术疑问。 -- 老焦

共:💬92 🌺2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应该注明“文摘”

注明原作者和链接出处

家园 不知道你所说的莎沙当时是不是每段也列个链接?
家园 木柄手榴弹的好处

可能现在军训以及中小学体育课上没有这一项了吧,我小学高年级体育课可是有这一项的。

木柄的好处:

1)严寒天气下,您一定不想手榴弹冻得粘在手上。

2)你的手臂比手榴弹重很多,所以一个人臂力确定了手臂的角速度,木柄此时能增加铁头的线速度,所以扔得远。

3)手指感觉最灵敏并控制灵活,木柄手榴弹只要控制手指稍微放松的时间就可以了,而手雷需要手指全开并需要手腕配合。请考虑一下寒冷的冬夜。。。

4)工艺相对简单。

5)防滚。防止在自己战壕里滚动以及防止在目标处滚开。手雷其实也防滚的。

缺点:

1)运输携带占体积

2)看着土气

请求考证:

好像天朝军队以前(改革开放前)还有一种专门的反坦克手榴弹,几公斤重的超大木柄手榴弹,还带一个小降落伞,可能为专门炸顶盖吧。

结论:

当今情况下,木柄手榴弹重要性大大不如从前了,木柄手榴弹适合全面战争和全民战争。

家园 不客气的说,朝鲜战争初期,美军的步兵素质比志愿军差很多。

志愿军等于是刚下战场又上战场。对美军而言,二战已经结束五六年了,部队换了一茬人,约等于新兵。

家园 人家是原创的

第一,我又看了一遍萨沙的原文,在文章开始的地方他自己注明了是他的原创,他请转载的人注明。看了他的其他文章(军事,历史,文化等等方面的知识),我相信以他的学识,写这种文章是信手拈来即可。

第二,摘录几段和全文copy之间的区别,相信不需要再解释了吧。你从“为你补充点德系木柄手榴弹的资料:

由于一战壕沟战的特点,”开始原文copy,一直到“德式手榴弹---抗战的功臣!”结束,整个全都是原文copy人家的,这不合适吧?

你的“附:朝鲜战场T字山之战”是copy“23军67师第201团在朝鲜战场最精彩的战斗”

第三,你看看版规,“原创 请 分类 注明。引用请使用链接。文摘:部分摘要+原始链接,勿全文文摘”

家园 小降落伞是为了稳向的

请求考证:

好像天朝军队以前(改革开放前)还有一种专门的反坦克手榴弹,几公斤重的超大木柄手榴弹,还带一个小降落伞,可能为专门炸顶盖吧。

国产反坦克手雷利用聚能破甲效应,采用锥形空心装药。为了保证发挥最大破甲能力,要求手雷爆炸时,锥面应朝向坦克钢甲。而这个小降落伞,在反坦克手雷投掷出去时,它就挂在手雷木柄后面飘啊飘的,保证了手雷弹头指向前方。

家园 原来你的意思是抄袭兵器、阵中日记、美军报告是原创

第一、你所书说的莎纱,前面关于德国手榴弹资料其大部分内容与“二战德国手榴弹---2002年第1期《兵器》”内容一致,另外中间关于美军对手榴弹评价来自美军对志愿军战术评价,另外有大段方中觉的阵中日记。你所认为他是信手拈来即可,那么希望他标注上,他每段引用的地点。特别是那些手榴弹的性能和历史,以及阵中日记、美军对志愿军战术分析,后他文章内容还有多少?

第2、朝鲜T字山之战来自约翰.托兰的写的“朝鲜战争”。

第3、我已经说的很明白是为楼主提供点资料,你难道不明白资料和原创的区别吗?

如果是原创,我会特别注明。

关键词(Tags): #军事
家园 请问“萨沙”的名字叫陆江吗?如果不是希望他每段标注好来源

"二战"中的德军手榴弹

<<轻兵器>>1998年 第04期

作者: 陆江,

家园 老兵还是很多的

不过在日本的温柔乡里呆了这样久,美2师能够上前线已经是个奇迹了。美人窝是英雄冢啊

家园 俄罗斯保留有幼年军校的
家园 可不能这样说阿

都练成双枪兵了,战斗力暴涨一倍!

长的打共党,短的打姑娘。。。

家园 哈哈哈哈,没LD管着就原形毕露了
家园 激动万分的认同萨大的发言!!
家园 马克一下,向其家属举报……老萨,给点好处我不响!
家园 faint

萨苏也这么直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