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瞎说】中小板是不是在出货? -- 天涯路

共:💬30 🌺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可能会逐步引发这颗“地雷”

* 银监会拟要求地方融资平台中无担保和保全的贷款,不得计入银行"正常类"--消息

* 仅凭财政收入担保和还款的项目贷款,也将不能计入"正常类"贷款--消息

外链出处

家园 转一篇文章《小市值股票大潮已然退去》

股市在线 博众研究 石雄

  本文所指的小市值股票主要指中小板和创业板。中小板和创业板是去年10月以来表现最强眼的两个板块,我们知道上证指数自去年7月大幅调整后就一直处于盘整状态,但中小板和创业板却走出了凌厉的上升攻势。以中小板指(5939.441,-172.24,-2.82%)数为例,去年创业板上市时,中小板指数大约在4800点左右,今年4月中小板指数最高冲到了6625点,涨了28%,其高点已超过07年最高点,创出有史以来的新高。近段时期这两个板块却是欲振乏力,走势疲软,处于高位盘整状态,我认为两个板块的行情已经走到阶段性尽头,下一步的走向是逐波盘下,寻找支撑,就是说中小板、创业板已到了退潮的时候,幻想他们再次激发市场热情,继续向上已经不太可能,所以,出局观望,持币以待是上佳的策略。

  先看看盘面情况。在房地产新政打击下,大盘深幅调整,第一次大跌是4月19日,盘面出现带量的大阴线,这是标志性的形态,表明大盘一波下跌成立,其后大盘走出一波下跌走势。反观中小板指数(代表中小板与创业板)走势,我们发现,中小板指数远在大盘之前的就已经出现标志性调整形态,4月13日中小板指数收出带长下影线的中阴线,而且放出有史以来的最大量。我认为这是中小板、创业板即将开始大幅调整的标志性形态,这时就该出货了。之后中小板指数虽然没有大幅调整,而是小幅调整后又惯性上冲,但力道不足,冲到前次高点附近后,再次下调,形成典型的M头特征。M头形态从技术上说是明显的转势形态,所以,尽管中小板指数还在顶部盘整,但后市的方向是向下。未来两板股票不经过大幅的、充分的调整,很难再往上去,这时介入的话无异于飞蛾扑火,自焚寻死。

  再来看另一个理由。4月29日所有的财经类媒体都报道了两条重磅消息,一条是4月2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大力度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会议指出,“十一五”计划降耗20%,但至今只降了14.38%,差距较大,今年只剩8个月的时间,形势严峻,要以决战之态,完成目标。为此,会议提出控制过剩产能,采取多项节能减排手段,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等有力度的的8条措施。第二条消息是,机构在市场上加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一季度机构持有信息技术类股票120只,持股市值近600亿元。按理,这两条消息对以新兴产业为特征的中小板、创业板股票有强烈的激励作用,两板股票应该有所表现,但实际情况是,两板股票反映平淡,甚至反向,上涨的比下跌的多,创业板只有9只小涨,其余60多只全部下跌,中小板也是51只小阳,300多只收阴,5只跌停。中小板指数下跌3.02%,远超过上证指数的跌幅1.1%。对利好麻木,这是典型的弱市特征,说明两板股票已呈局部熊市,调整远未结束。

  两点说明。1、以上观点针对的是中小板、创业板股票的整体情况,不代表个股情况。不排除个别股票在特殊利好刺激下、在部分资金的追捧下走出行情,如果有的话,只是特例,不能说明问题,不能改变以上对两板股票作出的弱市判断。2、两板调整有终时。今年是结构调整年,新兴产业类股票始终是市场资金关注的主要对象,两板股票调整到一定时间和合适的价位,会有资金追捧,还将有所表现,只是本次调整可能时间比较长,幅度比较大,需要市场足够的耐心。调整充分后,两板股票还是可以介入的。现在面对中小板、创业板股票,持币者要做的是观望、观望、再观望。

家园 是的

利用银行,保险拉抬指数出货,不然今天指数很难看

家园 不谈股价,只谈业绩预期

银行股今年大幅提高资本充足率就是对业绩增长的极大压力。自有资本是以股本为代表的,以前8块钱贷100元,现在12块贷100,每股净利润率是要下的,这是机构除开地产外另外一个不看好银行的原因。

家园 很多银行比如招行已经完成再融资了

招行是10配1.3,上个月就已经完成了。算上再融资的稀释,一季度招行的净利润增长超过40%

家园 别忘了这个一季度是跟哪个一季度去比的

2009年初,这个时间点,呵呵

列个表,可以看的很清楚

2008 2009 2010

利润(亿元) 63.19 42.08 59.1

股本(万股) 1470716.94 1470719.3 1911949

每股净利润 0.430 0.286 0.309

2010年一季度的股本是按配股前数据,配股后的股本是2157660.89,这样每股净利润就是0.274。

其实现在一季度的净利润总额还没2008年好。银行的利润和拨备之类的东西关系很大。但自有资本充足率提高铁定了是要降低利润/成本比例的

家园 难以想象现在是进入的好时机,做好亏20%的准备

死多头不容易的

家园 你算得不对

招行今年3月15号就已经完成了A股的配股,所以一季度的总股本是211.3亿股,而不是你说的191亿股。现在差的只是H股的配股,但是H股的总配股数不到4亿股,对总股本影响不大。而且招行一季度大幅提高了坏账拨备,实质上是隐藏了利润,在未来几个季度由于流动性开始收紧,利差逐渐增加的情况下,招行的盈利只会越来越好而不是相反。

“其实现在一季度的净利润总额还没2008年好”这话说着就没什么意思了,你对比利润,总该对比一下股价吧?08年4月的时候招行股价30多块,和现在能一样吗?而且那个时候是降息周期,流动性严重紧缩,外围是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和现在的情况有本质的区别。而且那个时候银行的净利润也是走下坡路的,现在却是相反,不是吗?

其实根本就不用想那么复杂。09年的时候各大银行放了那么多贷款,可很多银行尤其是招行利润不但没有随之增加相反却大幅度下降,就可以看出升降息对招行盈利的影响了。09年招行是相近规模银行里业绩最差的,也是股价涨得最少的,所以今年进入升息周期以后,招行必然是这些银行里业绩增长最快的,股价涨幅最快的。至于配股的什么的,都是次要的影响不了大局。

家园 可能性有但不大,至少好过现在买创业板和中小板

任何时候买任何一支股票都是有可能亏掉20%的,不是吗? 但是除非金融危机二次爆发,或者地方融资平台出问题这类巨大突发性利空,否则银行股再跌20%的可能性我认为趋近于零。再说了即使亏掉20%也一定是很短暂的,只要拿住股票最多输掉的只是时间罢了,但绝对不会输钱。反之看中小盘和创业板,如果中期调整确立,那现在买进这些股票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套了。

家园 前面说的很清楚了,计算了配股的数据

就在表格下面一行,我把H股的数据都提前给你算出来了。结果你以上来就是一句“你算得不对”。拜托,仔细看了再回,呵呵。

我的原意思是整个银行业的成本在上升,因为资本充足率被人行提高到11.5%了。对于你说的2010年一季度业绩同比提高40%这个美丽的数据,提醒你不要太乐观。至于股本什么的,不是重点。

前面我进入这个讨论的标题就直接说了,不谈股价,只谈业绩预期,因为你前面和redapp 讨论的就是业绩预期。我只不过是指出业绩预期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但被很多人忽视的资本充足率问题。不谈股价是因为股价和很多东西有关,业绩和业绩预期只是一部分。

2008年初的时候,各个券商的年度报告会都谈到银行股,思路和你差不多,在升息周期中银行利润会明显呈现在财务数据中。2008的股价大家都看到了。

炒股要是看F10财务数据那么容易,大家都发财了,呵呵。

家园 现在看来你是对的,可能我过于乐观了

现在银行股不是一般的弱势,上周末刚刚企稳,马上就又来了个上调准备金,真让人无语。

想请教你几个问题:

1 你认为准备金还有多少提高的空间?未来1~2个月央行会不会加息,如果加息的话,对银行的盈利提高效果是否显著?

2 除了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坏账问题,银行股未来一段时间的利空还有哪些?

3 现在银行面临的外部环境与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时候相比,孰轻孰重?银行股的股价有没有可能跌到08年那个水平?

家园 现在看来你是对的,能不能解释一下理由?
家园 回答天涯路

准备金率历史看链接,离最高还有0.5%。

外链出处

空间当然越来越小,但我也不知最终能到多少,不过以后市场注意力估计会放到加息上,而对准备金率淡化。

1.加息表面上会导致利差加大,有利于利润。但问题不在利润,而在资产质量和整个经济的大局。

银行总得来说,可以看成整个经济的资金中转站,它出问题,整个实体经济资金流转就会出问题,从而影响实体经济,如美帝。同样,如果整个实体经济出了问题,破产了坏账是要留给银行的,同时资金流转变慢。只有二者都好时,银行的利润增长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其实这也是银行股不易长期取得超额收益的根本原因)

看一下我2月的帖子,核心思路还坚持

链接出处

什么时候加息,我不知道,我瞎猜还是会在上半年加一次。

2.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坏账问题,准确的说是潜在的,现在不会说就立刻出问题,今年也应该不会在帐目上体现,但以过往的历史经验来看,又是必然会出现的,仅此两项,杀伤力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其它的了。市场也给了高度的关注,体现在市场就是下跌,这是好事,也是市场经济的好处,能较早的捕捉到问题和风险。

3.能坏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不确定的太多,就如同猜股价何时是底一样。所以顺势而为才是好策略,我的建议不要在国家没有政策大变或世界大变时乱抄底。

家园 多谢。还有一个问题

现在我的判断是房价没有正式下跌以前,银行股很难有什么表现。因为现在大家都明白这次中央就是要把房价打下来,房价一天不跌,就将会面临更严厉的调控措施,就必然会殃及地产、银行股。

现在问题是如果股市还这么半死不活的甚至一路跌下去,那么显然吸引不了多少资金到股市里面,而尽管央行在不停的搞紧缩,可事实上现在市场上的流动性还是比较充沛的,等到房价下跌开始下跌,那么原来房地产里面的大量投机资金会跑到哪里去呢?投机资金能去的地方无非就那么几处,股市,楼市,实业,商品市场,黄金和银行。股市楼市都去不了,银行利率太低没吸引力,实业、黄金最多能分流一部分,那么剩下的就只能去商品现货和期货市场了。可如果这样的话,必然要大幅推高CPI,这显然不是管理层希望看到的。可除此之外,这些投机资金还有更好的去处吗?或者进入股市继续炒题材股?

家园 市场上的流动性充沛,那就证明加息的必要

至于炒楼的资金是否会流入股市,从05年后的经济周期历史来看,是不会,二者同步。这点我也没想好,我也希望有人能解惑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