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请出过国的大牛介绍下国内国外的科研条件的比较吧 -- slyypp

共:💬40 🌺3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的专业是物理化学,偏物理多一些。

主要的仪器主要是激光器和高真空体系。

家园 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

我的一个同学,做的是STM,用了7年获得她的博士学位,在这7年里,只有一篇文章(当然是发在Science上),是临近毕业的时候才提交。前三年,她一直都在搭仪器,先是学习搭别人(同实验室年级更高的学长)的仪器,后来是搭自己要做的实验的仪器。实验器材的元部件能买则买,大多根本买不到,就只能自己设计图纸,或者交给machine shop做,简单的精度要求不高的,则自己做(我们有自己的machinary,每个人都是初级的车工,电工)。

据我所知,和商业化的STM有至少以下几个重要的突破:

1.商业化STM,一般每次只能装一根探针,关上真空腔之后,好坏你就只能就着它做了。她们的STM,每次进一盘针,30根左右,她们自己设计了一套可以从真空腔外换真空腔内的针。

2.低温实验:她们的系统可以做mK的实验。

3.光学实验:她们的系统整合了飞秒激光脉冲,并且设计了收光系统。

家园 这点的差距,国内比国外差的不是一点儿……

国内很少有这种人的,而且,好像学校也不大培养。有时候电视上演的国外的节目,那种讲生物的,很多是比较动物的对抗能力。就是跑到像车间一样的地方,用硅胶什么的,自己焊接,做一个动物的模型,然后再去实验。看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实在是惊叹不已。

可能国内的教授自己也不会,所以也不教学生。但我的感觉是,可能这种技能从小就得培养。我父辈当中学生的时候,那个时候都是自己安装半导体收音机,也有很多动手的项目。直到现在,很多家务修理一类的都是父亲自己动手。现在感觉身边的同学动手能力极差,平时寝室下水道堵了都不会弄。真是没想到现在经济上去了,钱不成问题了,反而不注重这方面了。悲叹。

家园 你的专业属于表面科学吧

你的专业属于表面科学吧,这个领域的仪器基本上都是自己搭的,国内也是,今年初去厦门大学的时候,研究表面科学的基本上都是自己搭的仪器,不过这帮人都是国外回来的。

家园 我的专业是超快激光和超快X射线。

我举的做STM的例子算是属于表面科学。

家园 没这么邪乎

现代科学分得如此细致, 开创新领域哪有那么容易. 大多数都是跟风灌水发文章. 美国正规的实验室有钱了想到的第一件事还是买仪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除非是非常新的学科, 比如你做的超快, 十几年前超快激光非常贵, 还不好买,自己搭激光器的就很多. 现在你提要求, 一般的激光器公司都能给你做出来. 当然, 老板让学生练练手, 搭个自相关仪,光谱仪, 简单的振荡器, 那还是有的.

创新更多的是IDEA, 而不是仪器. 用有限的仪器作出最新结果, 那才牛呢. 不过呢, 大部分学术届所谓的创新不过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没办法, 学生也要毕业呀.

家园 国内牛老板手下的实验室条件确实很好

俺家LD的前老板是院士,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比国外名校的同类实验室好的多。因为经费多,很多学生做实验也是大手大脚的,材料一定就是一大批,用不完浪费了也不觉得心疼。某台高价买来的仪器坏掉以后找厂商来维修,对方说这可以算是世界上维护的最差的一台……

家园 不过感觉这样只是一时之计。

这样完全是为了发论文而做。发文章在中国感觉完全是攀比了。那郑强也经常说,我的系发了多少论文,顶厦门大学三分之一了。还有,现在SCI这种检索多的是,连国内都有一大批这种杂志。想想俄罗斯的佩雷尔曼也不公开发表,在互联网挂上,就干掉庞加莱猜想。我国论文质量令人堪忧啊……

家园 在西方

一个大老板手下有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博士后和博士生,也是很常见的。

家园 这情况是由于买不到人家的东西吧

高技术指标的仪器很多是禁运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