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也来说说邓小平的功过 -- 达雅
算了。没的讨论了。
当我啥都没说吧。
我只知道,至德至善的毛泽东把我父亲在读书长身体的年纪弄到乡下当知青种地,把我母亲在本来该上大学的年纪,圈在一个局子里面做小出纳员。
如果不是邪恶的286让他们考上了大学,估计世界上都没我。
俺终于和您有个共识了,那就是您说的:
俺是在前面说“俺大概是看明白了”时,知道会有这一共识的。
异议不在邓本人思想的变化,不在于强调邓一定要去为实现资本主义理想而奋斗,而在于:
邓本人思想虽然也是不断变化的,开始也可能没想到要搞成难寻那个样子——这也切合他摸石头过河“理论”,但是一开始他就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放弃共产主义理想应该是可以肯定的。
伴随阶级社会而生的客观存在。马列毛理论不过是将阶级社会的实质总结出来告诉大家。人类社会如果没有马列毛理论,阶级斗争照样是客观存在而不会消失。
刘邓的熄灭论否定阶级斗争实质就是掩盖自己剥削阶级的事实以利于自己和谐地统治。
来自于抽象的人群。
如果阶级意识也像民族意识容易产生,马克思主义还能称作“伟大”吗?
某人心里怎么想的只有他知道,但是他是怎么做的,后果如何,有目共睹。
我曾经就易中天《品三国》谈过意识形态的问题。大意与先生同。
我们再看蜀汉政权时期的三国形势,同样是意识形态争夺最为激烈的时期。所以在刘备隆中问计诸葛亮时,前面有一段很多人认为是废话的政治话。所以,在刘备集团方面,高举的是捍卫汉室正统的旗帜,所以刘备笼络了一大批人杰,成就了刘备的霸业。而曹魏集团的前期同样是高举捍卫汉室正统的旗帜,但在后期,高举的旗帜则是尧舜禅让的旗帜,是天命、君权神授的旗帜。
所以,我以为,在意识形态领域,蜀汉的捍卫汉室正统的旗帜已不敌曹魏的天命所归旗帜。而目前,我国同样存在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根本的出路在于: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符合国情、民族传统的政治理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犹如佛教传入中国又与儒家结合一样,其精神是一致的。
第二、让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新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走向世界。也就是要吸纳西方世界、伊斯兰教世界乃至世界其他文明的积极元素,使之成为在国际上有号召力、有感染力、有普世性的理论,这样才能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记住,这个世界上不只有西方文明,还有伊斯兰文明、印地安文明、非洲文明等。我们不要一听吸收外来文明,眼里就只有西方世界,那可就真是坐井观天了;
第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创新。
另外,引用一个宋晓军的事例:
排前面三个的,都是实打实的东西。
我认为,终其一生,邓小平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理想。他念念不忘的是“三步走”,“共同富裕”,放弃了这个理想的是朱镕基以及邓家的孩子们,而不是邓小平本人。
起来,然后不知道了,他也不会管了,反正后代都是聪明的
如何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靠富人的慈悲?梦呓?
提供点统计数据吧,别又拍脑袋出数。
没有先富,哪来的“慈善”!!!
没有须要接济的人群,如何体现富有者的“良心”!!!
鸡蛋里挑骨头
其实还是思想方法问题——教育问题,或者有意为之也不一定。
俺觉得老兄对辩证法(矛盾论)的理解,有点问题。
俺的理解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三种形式,即:心理方式认识(即宗教,以心灵/情感为基础)、理性方式认识(即哲学,以逻辑为基础)和实证方式认识(即科学,以实践为基础)。
老兄说“我们要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嘛”(俺赞成),这句话呢,从哲学和科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求我们要:理性、唯物、客观、辩证。老兄有异议没有?有的话,麻烦您提出来。
理性嘛,咱们讨论的前提,不必多说(虽然大有深意)。唯物呢,就是您说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客观呢,就是以实践为基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辩证嘛,就是要遵循辩证法(矛盾论)。
俺对老兄的质疑,不在理性、唯物、客观,而在辩证上。俺认为老兄的认识,违背了矛盾论(俺这里的矛盾论就是辩证法,俺的意思是,主席的矛盾论是比唯物辩证法更为高级的辩证法。用比喻的话,唯物辩证法=牛顿力学,矛盾论=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同时俺认为,在中国不能直接通读外文原著的人,如果宣称他懂得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却不懂主席的矛盾论,俺不认为他懂得辩证法),至少部分违背了。
俺举个例子吧。中国象棋特级大师胡荣华和俺下棋(虽然俺认为胡大师让一马俺先手是好胜负,这里假定俺水平相对于胡大师是很差的,差到胡大师让俺车马炮俺才稳操胜券),盘面上大家都16个子(博弈的物质基础都一样),俺先走后走都一样,三个字:俺铁输。要是胡大师让俺车马炮(博弈的物质基础不一样,相当悬殊),可就风水转到俺了,胡大师先走后走都一样,五个字:胡大师铁输。对于前一种情况,“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没有错,可是老兄再怎么坚持“物质第一性”,主要矛盾还是在意识这里(意识的因素是主导方)。对于后一种情况,“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还是没有错,主要矛盾在物质上(物质的因素上升到主导方了)。两种情况结合起来看,胡大师不让子时意识为主导、物质是制约,胡大师让车马炮时物质为主导、意识是制约。胡大师让子(这里不考虑先后手情况)从零到15子(只剩光杆老帅),意识作为主导的作用越来越弱,物质所以作为主导的作用越来越强,到15子时,胡大师的意识就没有意义了(就是神仙,咋折腾都赢不了)。反过来,从15子到不让子,胡大师的意识,会随着主导作用的加强、物质制约作用的减弱而越来越起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作为唯物论的出发点,没有错。可是,如果不懂物质和意识在不同层面、不同尺度、不同角度的辩证关系(主导与制约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种),那就是不通矛盾论了(教科书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的解读,实在是不通辩证法的蹩脚解读)。
不通矛盾论,不只发生在物质与意识这对范畴上。例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几对范畴上,不通矛盾论的情况也很多。
不知道俺这样说是否武断。俺认为,老兄或许读懂了主席的《实践论》,但并未读通主席的《矛盾论》。与《实践论》相比,《矛盾论》更难读通(俺可不敢认为俺已经通透《矛盾论》了,但判断别人是否读通,比俺是否通透了,要容易得多)。建议看看韩德强先生的《矛盾原理》,再回头重读《矛盾论》。
用矛盾论而不固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对于物质与意识,或许您比以前的认识要提高意识的权重;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或许您比以前的认识要提高生产关系的权重;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或许您比以前的认识要提高上层建筑的权重。
俺认为,用矛盾论重新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或许您对于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权重,可能会从-4上升到-2了。至于为什么,分析起来太复杂。至少得您先理解了我上面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