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国人偏爱高科技( 1 ) -- 秦三光
问一晚几次,这个construct咋measure,得严密界定
甲说:昨天晚上我和我老婆来了四次,早上我老婆和我说老公我好崇拜你。
乙说:我昨天和我老婆来了六次,隔天早上我老婆说她再也不会爱上别人了。
大家就问丙:你和你老婆昨晚来了几次?
丙说:一次。
大家都很不屑的再问:那早上你老婆和你说什么?
丙说:老公我们休息一下好吗!
科学逻辑数字化,K!哥们当年还教过硕士生quantitive research method 混饭吃呢,学生不爱学,俺教得累。。。下回详细记叙议论一下。看来这里不少以学人自居的还都挺好这口哈。
国人性趣与性能力当是不容置疑的吧,劳动成果在那儿摆着呢
洋大人的门徒们即使傲视国人国术与民族主义者却也知道这个是犯不着争议的,呵呵。
另外,跟秦兄郑重讨论一下“三生万物”。
俺理解酱紫:道生一, 一生二:任何一个事物或者一个点都有其对立(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三生万物: 就是在这两极之间的混沌区间有无穷多的可能--黑白之间的灰色--正是秦兄所言"宇宙是灰色的".
楼主略微夸张一点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对于中国,大家有归宿感。
在秦的时代,能够准确的设计渐变厚度,裁剪外形达到重量恰好,应力均匀分布,攻击力最佳化的剑理所当然是当时的最高科技。
至少我没有看过任何其他的报道和分析说其他地区有相近或更先进的技术;
至于金相,确实要完全复现秦剑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一句现代实现不了大家都明白是指不付出巨大的努力实现不了。
对于箭簇的设计,楼主也说了,他们基本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原理,而不符合动力学原理的地方是为了实现更大的杀伤力,更有意思的是秦实现了现代化的统一标准设计。
你自己说的
稍微夸张了一点点而已么,修辞手法。好大的棉花糖啊,很好,很强大!
有过一部关于兵马俑文物的纪录片。其中详细的介绍了箭头为什么制造成这个样子,楼上王二狗兄说的很详细了。
关于秦剑,其实也研究的比较详细了。所谓
这里外链出处有比较详细的解释。
考古学家袁仲一教授仔细地研究了秦剑这种奇特的形制变化。他发现秦剑的造型是阶段性的,宽窄是由宽、窄、宽、窄、宽、束腰,前面是剑尖儿,厚薄是由厚、薄、加厚、薄,到剑尖儿,它呈阶段性递减。
这种设计使秦剑的受力部分得到加强,而又保持了一定的弹性,同时剑身又不会过于沉重。或许,秦剑加长暗示着秦军对格斗技巧的认识有了某种重大的突破。
昨天没事说了下秦剑和秦箭的问题,后来被人说无知,有点意思.既然被认为无知,那无知者无畏么,就再多说两句,大家就当看个笑话。
把作者几个语录记录下来,略微不厚道滴点评一下。
很神!为啥神?因为"还用经方救过老美的命,老美因此还送酒给过我。"挟洋自重阿!这与文章主旨完全背道而驰么.类似的还有很多
到底是西医还是中医?
以后举了三个例子,一是秦青铜剑和秦弩箭。
这个已经讨论过了.有人说作者的说法仅仅是夸张了一点而已么,对照上面那个红字,我只想说“好大的棉花糖啊”。
第二个是有关性医学的,这个雷人的语录更多,摘抄几句
"食色,性也.","保暖思淫欲的"的白话文解释?这个雷得记住了.
原来这就是文化.老美那一段更是雷得我外焦里嫩.赶紧给奥巴马写信,把大街上的洞都堵上.
可以预见的是,高科技这个词从此有多了层含义.
第三个例子是素纱襌衣的问题大家也讨论过了.
比如老子的宇宙混沌说,连西方人都感到震惊,如今,就有美国人拿来与《圣经》创世纪相比照。依我看,说不定,《圣经》的作者是受到老子们的启发才写成的。
最雷的是说歌德巴赫猜想:
<圣经>是受老子们启发写成的?<道德经>是高科技?这么恶搞道德经,会把老子会从坟墓中吓醒的.
一行字是运算过程,另一行字是正确结论?于是有了如下结论:
这个最后一句最有说服力,原来数学家是拿来让人崇拜的.
======================================
最后我想说的是,楼主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宣扬国粹,这是好事儿。但是你这么写文章,胡乱使用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情作为例子,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
一个重要的猜想或结果第一次得到证明,往往是极其啰嗦笨拙的,而后数学家会研究该证明的原理,最后简化为一段简洁优美的证明。但是,绝大多数的功绩会归于初创者,而非后来简化者,
其实就是现代的蚕丝因为蚕种改良比古时候粗,不是什么技术原因。现代复制的素纱襌衣好似跟原物差不多,还是因为蚕种蚕丝的原因重那么几克。
素纱襌衣似乎还跟一个贼的故事有关。
简化证明是数学发展的重要一环,但比起开拓性工作要差一些。
比如费尔马大定理,当时WILES发表论文不久之后,FALTINGS就把他100多页的证明简化到20多页。但荣誉毫无疑问是归于WILES的。
我老板去年也做了件类似的事,某大牛做出一个开创性的工作,把论文寄给我老板看,我老板不久把原来十几页的证明简化为只有一页纸。后来原作者邀请我老板共同署名,我老板觉得不应该抢功,婉拒了。
牛顿发表《原理》的时候,他使用的是纯几何方法证明和推导的,很多页才写得完。现在一个初中生都知道就是一个公式啊,谁牛?
这方面最有意思的是Perelman关于Poincare猜想的证明,其实这个证明缺少很多细节,非常晦涩。曹怀东和朱熹平抢在另外两组前给出了完全地证明。然后Perelman拿到了菲尔兹奖,曹朱两人也跟着出了风头,但也仅此而已。
缺乏科学精神,缺乏科学训练,愣是把好好的东西给搞成了巫术崇拜。
要了解金相需要破坏性实验,我想这是个还不了解的原因。
多谢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