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农民负担和农业税的免除问题 -- 听枫

共:💬31 🌺15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按照农民粮食产量发放?有用吗?

借点米来就可以把钱搞到手了

提出这个方法的,要智力低下到一定程度才行

家园 支持楼主观点,关于农业税我也写过一点东西

俺们政治体制是压力型的,有各种各样的责任制,简化到最后就是任务层层下压层层加码。为啥俺觉得要糟?因为地方政府现在虽然不让要钱了,但是要承担的任务一点没少啊。地方一定会找各种各样的机会捞钱的

这个和财权上收,事权下放的总趋势有关系。我写的“基层政府难题”可以给您做个补充链接出处

家园 花仙人

俺这个激动啊,嘿嘿,挖一个坑仙人兄、葡萄兄等等大牛都跳进来啦。

家园 中国的政策在底层不能太复杂

我的看法是俺产量发放不好,政策越复杂越难以操作的事情在底下越容易变形,基层一些分子可操作的空间越大,老实本分的就越吃亏,最终就是劣币淘汰良币。所以现在虽然一刀切,但是毕竟以来补贴不大,二来农民还是要种田吃粮,只要在家乡呆着总还是会种的,所以问题不大。

家园 同怀疑

呵呵。

家园 这只是我过年在家听父亲这么说的

还没有实施,据说是按农民出售的粮食发放补贴,操作起来可能是会留下很多漏洞。现在基本上没有农民将粮食出售给政府的粮站,往往粮食刚收上来没有两天就有人上门来收粮,不用农民打包、运输,甚是方便。这些收粮的商人多是乡里乡亲的熟人,很难让这些人如实上报真正的粮食收购量,操作起来的确很麻烦。

我们那边还有一个新情况,我感觉很有意思。粮食收购商下乡收粮,当时按照市场价格确定一个价格,开出一个收据给农民,农民随时可以凭收据收回粮食款,隔一个月去拿可以,隔两个月去拿也可以。有意思的是农民去收款的时候,如果市场上粮食价格上涨,可以按照新的上升的价格确定粮款。如果粮价下跌,农民仍然可以按照原先的价格收回粮款。

兄台好像去过不少地方调研,这种情况在全国普遍不?

家园 那还不如直接提高粮食收购价
家园 惭愧

这个题目是几年前做的,当时的确去了不少地方,最近几年已经换了一个新方向,不过对农村还是很关注。很高兴有机会大家一起探讨。

您第一段说的情况几年前就不少,现在我猜想可能还是一样普遍,农民把粮食卖给谁有多种考量,很多时候的结果都是直接卖个私人粮食贩子划算:一个是你说的方便,一个是价格,还有你说的乡里乡亲的情面等等。90年代末有一阵子粮食价格很低,卖到粮站的多一些,因为当时国家出了保护价的政策,粮站多少还是要守点规矩。不过那个时候很多地方粮站也搞了很多猫腻,包括拒收。粮站这个东西,里面的水也不浅,没做过研究,不瞎说。

你说的后一种情况,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措施我觉得不错,不知道是不是粮食收购商竞争的结果?我们那里的情况是不少农民收了小麦之后直接运到面粉加工厂过磅,然后凭条子直接兑面,吃多少兑多少,兑多少账面上数字减掉就可以,不一次兑完。这样粮食加工商多赚了钱,农民们省了事:家里不要弄块地方专门存储了,还少了损耗,应该说双赢。当然,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那里只剩几分地的口粮田,大家不是靠种地致富的。在粮食多的地方,您说的这个模式可能对农民更好。

家园 三农问题将伴随中国,直到达到发达国家那种城市化工业化程度
家园 提高粮价就通胀了

粮食是基本物资,要保通胀低,就必须低粮价;

但农民收入不涨,就得从别的地方下手,如医疗、养老、化肥农药农机等补助。

家园 收购价,不是售价

提高收购价,不就等于按产量补贴了吗

家园 你要考虑商家预期,此外,现在粮食收购都私企了

前几年不是新闻说,某西方大农企,在东北大肆收购有粮食收购证的地方小企业么。

这个补贴不好操作,还是按田亩来算,一个是规则简单、不大会作假,第二普惠!!!

惭愧
家园 还有新农村建设在老家即将启动

已有个别乡镇个别行政村开始施行,具体的操作方法暂时我还不清楚,只是过年在家听说过。具体的方法目前看来好像是政府将农民宅基地收回,发放相应的补助,然后由农民自行在划定的地区建房或由农民自主在县城和乡镇中心地区购房。目前大部分农民进城意愿还是很强烈的,这几年农民收入增加较快,主要还是通过出外打工所得。不少地方的农民已经在公路边买地建房,乡村里已经慢慢空心化了,只留了宅基地上的一些老屋存放农业生产资料,以便在农忙季节回去料理田里的活。

个人的感觉,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为我们所熟悉的农村生活方式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不复存在。心里还挺留恋过去的那种生活方式,自家种得稻米,自家种的菜,自家养的鸡鸭,家里的草鸡蛋。当然这是一种社会进步,希望新农村建设后农民的医疗和社会保险等各项配套工作都能及时地跟上。

家园 客观中肯, 顶

消费两通宝推荐 关闭

惊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2 枚 通宝已收。通宝推荐已被记录。被推荐帖会以适当的方式被推广

消费两通宝推荐

家园 靠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不可能的

城市化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是必然的出路,只有农民少了,农民的收入才能提高到一定的水平,社会职业分工造成的农村城市二元的情况才可能缓解。传统情况下,农民虽然辛苦,但是因为农业生产有季节性,综合起来全年劳动生产率太低了,在工业话社会里面这种效率根本就不可能致富。

现在国家的很多政策其实还是不错的,主要的问题在于落实,我比较担心地方政府,虽然不一定全部要怪地方政府,因为很多事情根子在上面。我尤其担心的是地方政府使用强制性的行政力量来迫使农民做事情,逼民致富之类的,希望地方多用柔性的力量诱导说服农民。其实总体而言农民很聪明,知道自己的利益在哪里,地方只要方法对了,事情是能办成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